第311页
听她叹气,皇上就猜到了,笑道:“朕不叫你为难,皇额娘有什么话你只管应承着就是了,朕这里自然有话说服她老人家,一点儿不与你相干。”
姜恒安心了:有皇上这句话就成。
且说五位蒙古格格入宫,在宫外激起的水花,绝对比宫里要大。
几个格格来自于喀尔喀蒙古,分属于其下三大部,出身各不相同;入宫住了建福宫,没有入住新人嫔妃该住的储秀宫;太后以客称呼——从宫里传出来的各种零碎消息,让适龄的宗亲都有些着慌。
皇上不会是想让他们联姻蒙古格格吧?!
要知道,先帝爷四十岁的时候,那都嫁了好几个公主郡主的到蒙古去了。而皇上今年也要过四十岁生辰,膝下却只有一个亲生的公主,且还在襁褓之间。再看四公主出生后,皇上种种殊荣,也不像舍得把女儿远嫁抚蒙的样子。
自来朝廷跟蒙古的关系多靠联姻巩固,皇上不会没有公主嫁出去,就要反其道行之,拿他们这些宗亲的婚事顶上,娶蒙古格格们过来以作拉拢吧!
其中最慌的就是十五爷,十六爷。
正如一般宗室女远嫁蒙古联姻效果不够,须得公主出嫁一样,一般宗亲男儿娶蒙古格格也没有联姻的分量,倒是他俩,身份足够,是先帝爷亲子兼当今万岁爷的皇弟,正福晋之位尚虚位以待,妥妥的联姻对象啊。
于是给他俩急的,一边自己去跟十三哥探口风求情,一边跟宫里的生母密太嫔王氏递话,请额娘从宫里求求太后,想想办法。
“这么不情愿?”永和宫情报小分队运转良好,秋雪知道自家娘娘最近忙着蒙古格格们的事儿,有什么新消息就第一时间递上来。
姜恒听了是真的有点纳闷。
据她这几日招待蒙古格格,这几位格格表现出的却是很有觉悟,很想争取嫁到大清宗室甚至是皇宫里来。从她们的满语水平就可知了,文绉绉的典故是不太通,但与宫里嫔妃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显然是在家里就下过苦功夫的。
她们多性子坦率,跟年纪差不多的姜恒熟了些后,有直率大胆的格格直接对她道:“你们看我们都是出身喀尔喀,但在我们眼里,彼此部族却是不同的。草原上头争的就是人口、牲口与最丰美的草地。若是我嫁给京城的宗亲,部族里头就更有底气去与外头争了。”
见她们都想争取京城这个‘留职’,姜恒倒是心安不少,若是为了家族,三阿哥还真是个好的选择,是正经皇上的长子。
但她没想到外头宗亲居然这样害怕娶蒙古格格。
或许会有生活作风不同的一些需磨合的地方,但就至于抗拒成这样?
到底不是土著,许多潜规则她理解的还不够深。
姜恒就请了于嬷嬷来问,于嬷嬷现也肯推心置腹跟姜恒说话,就道:“旁的爷也罢了,真娶了蒙古格格也没什么。唯有十五爷十六爷格外担心。他们两位是一心想娶满洲大姓出身的贵女。”
“娘娘也知道,密太嫔本是汉人出身,是先帝爷自江南带回来的,不在旗的女子入宫原是不合规矩,后来为了堵外人的口舌,才记成汉军旗。”
“为此,密太嫔娘娘在京中自然是一点母家依靠也无的,之前最得宠的时候,几年里生了三个阿哥,先帝爷却连嫔位都不肯给。十五爷十六爷因没成婚,还都没封爵,本就没有母家的助力,就盼着这回选秀指一个满军旗高门大户的姑娘做福晋,能有一份妻族的助力,也算弥补自家的遗憾。”
她说的透彻,姜恒就明白了:婚姻的本质其实是生意。
对十五十六来说,娶蒙古格格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诉求。他们没赶上好时候在亲爹康熙爷手里封爵——落在同父异母兄长手里,安稳性当然不能跟亲爹比了。
皇上兄弟多,又有怡亲王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小的本就不显好,若再没有个强一点的妻族,常常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扶持一把,哪怕是正经的皇弟,可能也就封个贝子之类的爵位被放到一边去了。
尤其密太嫔跟旁人不同,自己吃过身份上头的苦,当然她再得宠,晋封的也极为艰难。
如今更不想让儿子们重蹈覆辙,因为娶了蒙古的福晋,就一直当联姻的一块牌坊,领不了什么实差。
古今父母为儿女的心都是通着的——孩子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
为了孩子的一个学校名额,或是工作机会,刚强了一辈子的父母去低头求人的情况也常有。
何况十五爷十六爷这是娶亲重叠上爵位——宗亲中最要紧的两件事都加在一块了,他们母子当然紧张,要在圣旨未下前,尽力为自己争取一下。
于嬷嬷之前是太后信重的人,现在又在永和宫当定海神针,许多秘密是知道的,比如这蒙古格格其实是给三阿哥选的。
她不免提醒自家娘娘一句:“皇上有意给三阿哥指蒙古格格这件事,在指婚圣旨下来前,可不能从娘娘这透露出去。”
语气很凝重:“这才是大事。”
不用于嬷嬷说的严肃,姜恒也早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因自顺治爷以后,宫中蒙古嫔妃数量直线下降,朝野内外几乎公认,蒙古嫔妃再不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后。所以若是皇子被指了蒙古嫔妃,就相当于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
姜恒安心了:有皇上这句话就成。
且说五位蒙古格格入宫,在宫外激起的水花,绝对比宫里要大。
几个格格来自于喀尔喀蒙古,分属于其下三大部,出身各不相同;入宫住了建福宫,没有入住新人嫔妃该住的储秀宫;太后以客称呼——从宫里传出来的各种零碎消息,让适龄的宗亲都有些着慌。
皇上不会是想让他们联姻蒙古格格吧?!
要知道,先帝爷四十岁的时候,那都嫁了好几个公主郡主的到蒙古去了。而皇上今年也要过四十岁生辰,膝下却只有一个亲生的公主,且还在襁褓之间。再看四公主出生后,皇上种种殊荣,也不像舍得把女儿远嫁抚蒙的样子。
自来朝廷跟蒙古的关系多靠联姻巩固,皇上不会没有公主嫁出去,就要反其道行之,拿他们这些宗亲的婚事顶上,娶蒙古格格们过来以作拉拢吧!
其中最慌的就是十五爷,十六爷。
正如一般宗室女远嫁蒙古联姻效果不够,须得公主出嫁一样,一般宗亲男儿娶蒙古格格也没有联姻的分量,倒是他俩,身份足够,是先帝爷亲子兼当今万岁爷的皇弟,正福晋之位尚虚位以待,妥妥的联姻对象啊。
于是给他俩急的,一边自己去跟十三哥探口风求情,一边跟宫里的生母密太嫔王氏递话,请额娘从宫里求求太后,想想办法。
“这么不情愿?”永和宫情报小分队运转良好,秋雪知道自家娘娘最近忙着蒙古格格们的事儿,有什么新消息就第一时间递上来。
姜恒听了是真的有点纳闷。
据她这几日招待蒙古格格,这几位格格表现出的却是很有觉悟,很想争取嫁到大清宗室甚至是皇宫里来。从她们的满语水平就可知了,文绉绉的典故是不太通,但与宫里嫔妃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显然是在家里就下过苦功夫的。
她们多性子坦率,跟年纪差不多的姜恒熟了些后,有直率大胆的格格直接对她道:“你们看我们都是出身喀尔喀,但在我们眼里,彼此部族却是不同的。草原上头争的就是人口、牲口与最丰美的草地。若是我嫁给京城的宗亲,部族里头就更有底气去与外头争了。”
见她们都想争取京城这个‘留职’,姜恒倒是心安不少,若是为了家族,三阿哥还真是个好的选择,是正经皇上的长子。
但她没想到外头宗亲居然这样害怕娶蒙古格格。
或许会有生活作风不同的一些需磨合的地方,但就至于抗拒成这样?
到底不是土著,许多潜规则她理解的还不够深。
姜恒就请了于嬷嬷来问,于嬷嬷现也肯推心置腹跟姜恒说话,就道:“旁的爷也罢了,真娶了蒙古格格也没什么。唯有十五爷十六爷格外担心。他们两位是一心想娶满洲大姓出身的贵女。”
“娘娘也知道,密太嫔本是汉人出身,是先帝爷自江南带回来的,不在旗的女子入宫原是不合规矩,后来为了堵外人的口舌,才记成汉军旗。”
“为此,密太嫔娘娘在京中自然是一点母家依靠也无的,之前最得宠的时候,几年里生了三个阿哥,先帝爷却连嫔位都不肯给。十五爷十六爷因没成婚,还都没封爵,本就没有母家的助力,就盼着这回选秀指一个满军旗高门大户的姑娘做福晋,能有一份妻族的助力,也算弥补自家的遗憾。”
她说的透彻,姜恒就明白了:婚姻的本质其实是生意。
对十五十六来说,娶蒙古格格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诉求。他们没赶上好时候在亲爹康熙爷手里封爵——落在同父异母兄长手里,安稳性当然不能跟亲爹比了。
皇上兄弟多,又有怡亲王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小的本就不显好,若再没有个强一点的妻族,常常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扶持一把,哪怕是正经的皇弟,可能也就封个贝子之类的爵位被放到一边去了。
尤其密太嫔跟旁人不同,自己吃过身份上头的苦,当然她再得宠,晋封的也极为艰难。
如今更不想让儿子们重蹈覆辙,因为娶了蒙古的福晋,就一直当联姻的一块牌坊,领不了什么实差。
古今父母为儿女的心都是通着的——孩子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
为了孩子的一个学校名额,或是工作机会,刚强了一辈子的父母去低头求人的情况也常有。
何况十五爷十六爷这是娶亲重叠上爵位——宗亲中最要紧的两件事都加在一块了,他们母子当然紧张,要在圣旨未下前,尽力为自己争取一下。
于嬷嬷之前是太后信重的人,现在又在永和宫当定海神针,许多秘密是知道的,比如这蒙古格格其实是给三阿哥选的。
她不免提醒自家娘娘一句:“皇上有意给三阿哥指蒙古格格这件事,在指婚圣旨下来前,可不能从娘娘这透露出去。”
语气很凝重:“这才是大事。”
不用于嬷嬷说的严肃,姜恒也早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因自顺治爷以后,宫中蒙古嫔妃数量直线下降,朝野内外几乎公认,蒙古嫔妃再不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后。所以若是皇子被指了蒙古嫔妃,就相当于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