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里洛秋君的兄长也通过了府试,大家又是恭喜她和陶淳儿。
陶淳儿整张脸布满了红霞,她很矜持,也没有得意忘形,这让大家更觉得她的可贵。王素敏看大家都恭喜陶淳儿,她平时性格不小气,但遇到这种事情难免多愁善感。
这陶家是江陵首屈一指的米商,听郭夫人和几个婆子闲聊才知道陶家对女婿非常大手笔,府试过后,一口气就拿了两千两资助女婿。
想到陶家的阔绰,再想起自己的穷酸,她觉得在闺塾都读不下去了。郭家本就不富裕,还要负担她时常生病的银钱,她还跟着郭家两位小姐一样的分例读书,再这般下去,她不仅帮不到郭家,还扯后腿。
到时候别人又不知道要有多少言语。
罢了,她等今年在闺塾读完,就不要再来了,这里的姐妹都很好,只是她实在是被这种对比弄的身心俱疲。
想通了这点,王素敏觉得自己浑身舒畅,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肯定是你的敌人,王素敏和计春芳一向不和,王素敏这样轻快,头一个感觉到变化的人当然是计春芳。
令嫂这是如何了?计春芳问郭瑶玉。
郭瑶玉叹了一声:她和我母亲说她身体经常不好,想明年就不来闺塾了,以免身子骨吃不消。
可是我见她近来身子骨很是不错啊。
兴许她大了,也不想和我们混在一起吧。
得了郭瑶玉这句含糊不清的话,计春芳猛然反应过来,心里大骂自己糊涂。
王素敏明年虚岁十几岁了,她虽然是早就办了成婚仪式,但郭夫人以亲女待她,可她毕竟不是亲生女儿。郭家人虽然好,但是她也不能不知趣儿的还真的就要郭家出钱额外照看,只好找借口说她身体不好。
想到这里,计春芳对这个平日一向不太和睦的老对头倒是多了几分同情。她虽然娘不受宠,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正房夫人,在家不必看人脸色。
以前总觉得她是吃白食的,明明是个外人,在郭夫人家却是不懂事,在郭夫人面前和瑶玉姐妹争宠不说,还还要这要那,现在想来,她肯定也有不如意吧。
得知定二奶奶出了月子,家中的男客也回去了,计春芳遂上门和蜜娘说话,她家她并不愿意回去,觉得乌烟瘴气,反而在蜜娘家里方能畅所欲言。
蜜娘点头:郭家是真厚道,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家,你放心吧,我看王姐姐的日子肯定比我们都好很多。
计春芳听了这话,方笑道:你说的是,我竟然想不通这个道理。
姐姐不是想不通,不过是人都有偏颇罢了。蜜娘想计春芳和郭家姐妹交好,看问题当然是从郭瑶玉的角度出发,这也无可厚非。
计春芳看着蜜娘,同是感叹道:其实瑶玉也是没法子,郭大人此人结交人,不看家私,也不看相貌,多是看人品才学。当初瑶玉的兄长之所以和王素敏家结亲,这都是因为看在王素敏的叔祖父有林下之风的缘故。可是,她叔祖父不代表她呀!瑶玉也很怕她爹把她许婚,故而有的时候也难免为自己打算几分。
说穿了,就是郭瑶玉想嫁的年貌相当之人,不愿意她爹随意许婚,尤其是嫁到清贫之家,日后怕是更操劳。
可是,蜜娘道:这事儿她打算也没用,除非郭夫人帮她。
计春芳摊手:那恐怕不可能了,大事上郭夫人都是听郭老爷的。
见计春芳很是忧虑,蜜娘笑道:姐姐想这个,还不如想想先生布置的那几首诗吧。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计春芳就是哀嚎:也不知道上天怎么把你们都生的这般钟灵毓秀,偏偏我却是榆木脑袋一个。
这才刚学完,姐姐可要在上边下苦功夫才行。
一听说要下苦功夫,计春芳脸都绿了,她其实知道自己为何学不进去,就是心太杂,永远也做不到蜜娘这般心无旁骛。方才还在和自己说笑,要读书写字就立马埋头苦干,旁若无人。
她略坐了一会儿,才默默的走了。
等蜜娘回过神来,已经是下半晌了,定二奶奶亲自端饭进来。
蜜娘,怎么这么专心,你这是连饭都顾不上吃了么?你看娘做了什么,丝瓜炒鸡蛋,雑胡椒,用藕鲊的,不是你最喜欢的么。
蜜娘撒娇:娘,我想写完这一面再吃,你就放在这里吧。
定二奶奶还像小时候一样,亲自端着碗:娘喂你。
还跟小时候一样,定二奶奶喂给女儿吃,见女儿一大碗饭都吃完,又是不肯喝汤,她哄了半天蜜娘才喝下去。
有时候蜜娘想,这大概就是有爹娘的好处,可以无限撒娇。
娘,大妞那里如何了?蜜娘问道。
定二奶奶笑道:你尚四伯母让人送信给我说是已经为她找了一户人家,嫁到岳阳去了,她是个什么人,你倒是不必操心她。
尚四奶奶居然把大妞嫁到外地了,这招还真是狠。
娘,我不是操心她,还不是她亲妹子在我身边。蜜娘看到这些日子二妞也时常难过。
定二奶奶摸了摸她的头:你爹说了,等他中举后让我们重新再挑下人,不必担心。
--
陶淳儿整张脸布满了红霞,她很矜持,也没有得意忘形,这让大家更觉得她的可贵。王素敏看大家都恭喜陶淳儿,她平时性格不小气,但遇到这种事情难免多愁善感。
这陶家是江陵首屈一指的米商,听郭夫人和几个婆子闲聊才知道陶家对女婿非常大手笔,府试过后,一口气就拿了两千两资助女婿。
想到陶家的阔绰,再想起自己的穷酸,她觉得在闺塾都读不下去了。郭家本就不富裕,还要负担她时常生病的银钱,她还跟着郭家两位小姐一样的分例读书,再这般下去,她不仅帮不到郭家,还扯后腿。
到时候别人又不知道要有多少言语。
罢了,她等今年在闺塾读完,就不要再来了,这里的姐妹都很好,只是她实在是被这种对比弄的身心俱疲。
想通了这点,王素敏觉得自己浑身舒畅,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肯定是你的敌人,王素敏和计春芳一向不和,王素敏这样轻快,头一个感觉到变化的人当然是计春芳。
令嫂这是如何了?计春芳问郭瑶玉。
郭瑶玉叹了一声:她和我母亲说她身体经常不好,想明年就不来闺塾了,以免身子骨吃不消。
可是我见她近来身子骨很是不错啊。
兴许她大了,也不想和我们混在一起吧。
得了郭瑶玉这句含糊不清的话,计春芳猛然反应过来,心里大骂自己糊涂。
王素敏明年虚岁十几岁了,她虽然是早就办了成婚仪式,但郭夫人以亲女待她,可她毕竟不是亲生女儿。郭家人虽然好,但是她也不能不知趣儿的还真的就要郭家出钱额外照看,只好找借口说她身体不好。
想到这里,计春芳对这个平日一向不太和睦的老对头倒是多了几分同情。她虽然娘不受宠,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正房夫人,在家不必看人脸色。
以前总觉得她是吃白食的,明明是个外人,在郭夫人家却是不懂事,在郭夫人面前和瑶玉姐妹争宠不说,还还要这要那,现在想来,她肯定也有不如意吧。
得知定二奶奶出了月子,家中的男客也回去了,计春芳遂上门和蜜娘说话,她家她并不愿意回去,觉得乌烟瘴气,反而在蜜娘家里方能畅所欲言。
蜜娘点头:郭家是真厚道,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家,你放心吧,我看王姐姐的日子肯定比我们都好很多。
计春芳听了这话,方笑道:你说的是,我竟然想不通这个道理。
姐姐不是想不通,不过是人都有偏颇罢了。蜜娘想计春芳和郭家姐妹交好,看问题当然是从郭瑶玉的角度出发,这也无可厚非。
计春芳看着蜜娘,同是感叹道:其实瑶玉也是没法子,郭大人此人结交人,不看家私,也不看相貌,多是看人品才学。当初瑶玉的兄长之所以和王素敏家结亲,这都是因为看在王素敏的叔祖父有林下之风的缘故。可是,她叔祖父不代表她呀!瑶玉也很怕她爹把她许婚,故而有的时候也难免为自己打算几分。
说穿了,就是郭瑶玉想嫁的年貌相当之人,不愿意她爹随意许婚,尤其是嫁到清贫之家,日后怕是更操劳。
可是,蜜娘道:这事儿她打算也没用,除非郭夫人帮她。
计春芳摊手:那恐怕不可能了,大事上郭夫人都是听郭老爷的。
见计春芳很是忧虑,蜜娘笑道:姐姐想这个,还不如想想先生布置的那几首诗吧。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计春芳就是哀嚎:也不知道上天怎么把你们都生的这般钟灵毓秀,偏偏我却是榆木脑袋一个。
这才刚学完,姐姐可要在上边下苦功夫才行。
一听说要下苦功夫,计春芳脸都绿了,她其实知道自己为何学不进去,就是心太杂,永远也做不到蜜娘这般心无旁骛。方才还在和自己说笑,要读书写字就立马埋头苦干,旁若无人。
她略坐了一会儿,才默默的走了。
等蜜娘回过神来,已经是下半晌了,定二奶奶亲自端饭进来。
蜜娘,怎么这么专心,你这是连饭都顾不上吃了么?你看娘做了什么,丝瓜炒鸡蛋,雑胡椒,用藕鲊的,不是你最喜欢的么。
蜜娘撒娇:娘,我想写完这一面再吃,你就放在这里吧。
定二奶奶还像小时候一样,亲自端着碗:娘喂你。
还跟小时候一样,定二奶奶喂给女儿吃,见女儿一大碗饭都吃完,又是不肯喝汤,她哄了半天蜜娘才喝下去。
有时候蜜娘想,这大概就是有爹娘的好处,可以无限撒娇。
娘,大妞那里如何了?蜜娘问道。
定二奶奶笑道:你尚四伯母让人送信给我说是已经为她找了一户人家,嫁到岳阳去了,她是个什么人,你倒是不必操心她。
尚四奶奶居然把大妞嫁到外地了,这招还真是狠。
娘,我不是操心她,还不是她亲妹子在我身边。蜜娘看到这些日子二妞也时常难过。
定二奶奶摸了摸她的头:你爹说了,等他中举后让我们重新再挑下人,不必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