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一部分以耕种为主保证家族生存的根本,另一部分则从商为家族聚敛巨大的财富。三者相辅相成,直到大秦统一了中原大地。
秦朝一统中原后,夏家开始由隐世转向入世。后因政治投资失败,于秦七世的时候,再次举族归隐。在大汉、三国、南北朝时期都有派遣族人出山,直到隋末起义,夏家倾半族之力助唐高祖成就霸业,又因玄武事变而致出世的族人尽数被诛,因此而和唐太宗结下血海深仇。唐灭宋兴,夏家也只是冷眼旁观。直到宋朝积弱,外族多次发兵宋境,夏家武部一子弟擅自出山,改名换姓,入朝为将,驻守边关。期间,武部子弟先后偷偷前往相助,夏家当代家主及长老堂装作毫不知情默默允许。直到元兵大军压境,宋军节节败退,夏家武部更是倾巢尽出,大战过后,武部子弟,十不存一。
宋亡元立,国仇家恨,夏家对元朝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官员小吏的刺杀就像江水滔滔从不停止。明太祖起义时,夏家更是倾举族之力相助,只求驱除元兵还我山河。明太祖建国,夏家因前车之鉴而急流勇退,只留下少数族人在外应对,因此躲过了明太祖对功臣的诛杀。直到清兵用铁骑撞开了边关的大门,直入中原,灭明。清朝对中原的统治远胜元朝,夏家及其他有义之士的反抗如入大海,翻不起一片浪花。直到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夏家分出一部分子弟远渡重洋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一部分组织起来抵抗列强的侵入。
没想到,这造成了夏家的分裂。延续了千年的夏家,因为清末民初这个特殊时期而一分为二。接受了国外先进思想观念的族人一部分回到了族里,但更多的则留在了国外。而随着思想的变化、世界的知识在他们面前敞开,夏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与国外、国内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的夏家族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混战的短短四十年里,夏家因为彼此的观念不同而分裂成十几支。等到尘埃落定,新国建立,夏家族人已经散落到世界各地,由当初的十几支变成仅存的四支。
分别是港城夏家,美联那边的夏家、国内的夏家,以及一直坚持古传统而隐居起来的夏家(没人知道这支夏家族人是否还存在)。
“……我不知道另外三支的情况如何,但我们祖上留下的族谱记载,夏家会分裂,除了历史因素外,也是因为除了第一任家主外再无人能够真正练成《纯阳诀》,绝大多数的夏家子弟穷尽一生都摸不着气,像我一样勉强感应到气的只是少数。失了凝聚力,后辈子孙越来越怀疑传统存在的必要性,怀疑的种子早就在心中扎根,在适合的时机生根发芽,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夏正德眼带炽热的看着夏纯阳:“族谱上记载当年夏家分裂的时候,每一支都带走了《纯阳诀》的传承。我们这一支就是一个戒指,凡夏家子弟,年满十六就要接受考验,能通过者就是《纯阳诀》真正的传承者!”
作为夏久福唯一的儿子(以前),港城夏家的正统接班人,夏正德的认字启蒙读物就是他们夏家的族谱,对于那段看起来就像传奇的古老记载,他也曾经热心过,曾经满怀憧憬。而族谱上有很多先祖都曾用名“纯阳”,十六岁考验不通过后才改名。
所以在知道老父用“纯阳”为这个便宜弟弟命名的时候,他心里那是各种滋味难以道明。他还曾经幻想过,如果他的孩子当中有人能通过考验,那他一定要孩子改名为“纯阳”。夏家人对“纯阳”的情结和执着,几乎已经刻进血脉里,成为每一代家主的执念。
正是因为对家族历史知之甚深,所以他对夏纯阳的观感十分复杂,但远非外界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因为夏纯阳那时正面临十六岁的大关。对于戒指的去向他也知道,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着结果。
第12章
“夏碧淳不知道?”这是夏纯阳两辈子的疑问。
夏正德解释:“只要年满十六,家主都会带着去看族谱,戒指是戴在家主手上的,如果戒指有反应,那家主和接受考验者都会知道。如果没有反应,那接受考验的人不会知道,家主也不会说。直到在位家主去世,新任家主接位,家主才会从上任家主的遗言中知道考验的始末。我、……们的父亲之前只有我一个孩子,再加上经历了战乱,父亲一直很担心会断了传承,所以早早的就将所有的密辛告诉我。碧淳只是我的长子,如果他以后适合接任家主的位置,那我会在我死之前把一切都告诉他。如果他不适合,那他能够知道的就只有夏家的族谱,不会知道关于戒指的考验传承。”
也就是说,上辈子夏正德死于非命,戒指落在夏纯阳手上,夏家等于断了传承。
夏纯阳想了想,也就不再纠结了:“大哥你把这些告诉我没关系吗?”
谁说没关系的?
这里面给的关系大着呢!
这一个月,夏正德也是思考不断。随着夏纯阳“闭关”的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夏正德的决定几乎是一天一变。他还能练出气,到了他的三个孩子,连气的边都摸不着。如果按照族谱上的记载,他的孩子就是属于没有任何武学天赋的人,根本练不了《纯阳诀》。而他,已经是港城夏家近四代里唯一一个练出气感的人。也令到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能修炼《纯阳诀》以及不能修炼者之间的区别。
他之前说对其他三支所知不多,其实语有不实。新国建立,港城夏家、美联夏家及国内夏家在初期还是辗转联系上了,至于他所言的十几支只剩下他们四支,那也仅仅只是他们的猜测,没有真正的凭依。而这些仅限于家主知道,只是因为关于谁是正统,他们三方都各有己见,再加上地域差别,那次相聚不欢而散。算上来,那次相聚的家主正是夏正德的曾爷爷,这也作为只有历任家主才能知道的密辛而封存。
夏正德以前是从来没想过,但夏纯阳练成《纯阳诀》第一层,却让野心的种子在他心头滋生。只是现在他和夏纯阳的关系还比较薄弱,他选择坦诚告知,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情上的投资?而他所说的,大多数只是族谱上的记载,涉及到另外三支族人的也不过是只字片语。严格来说,他并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可以借此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至于他的野心,现在只是一个不明朗的种子,连夏正德自己都不能清晰的描述出来,不过是隐约有点苗头。此刻自是不会透漏半分。
不得不说,夏正德这一步十分明智。
秦朝一统中原后,夏家开始由隐世转向入世。后因政治投资失败,于秦七世的时候,再次举族归隐。在大汉、三国、南北朝时期都有派遣族人出山,直到隋末起义,夏家倾半族之力助唐高祖成就霸业,又因玄武事变而致出世的族人尽数被诛,因此而和唐太宗结下血海深仇。唐灭宋兴,夏家也只是冷眼旁观。直到宋朝积弱,外族多次发兵宋境,夏家武部一子弟擅自出山,改名换姓,入朝为将,驻守边关。期间,武部子弟先后偷偷前往相助,夏家当代家主及长老堂装作毫不知情默默允许。直到元兵大军压境,宋军节节败退,夏家武部更是倾巢尽出,大战过后,武部子弟,十不存一。
宋亡元立,国仇家恨,夏家对元朝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官员小吏的刺杀就像江水滔滔从不停止。明太祖起义时,夏家更是倾举族之力相助,只求驱除元兵还我山河。明太祖建国,夏家因前车之鉴而急流勇退,只留下少数族人在外应对,因此躲过了明太祖对功臣的诛杀。直到清兵用铁骑撞开了边关的大门,直入中原,灭明。清朝对中原的统治远胜元朝,夏家及其他有义之士的反抗如入大海,翻不起一片浪花。直到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夏家分出一部分子弟远渡重洋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一部分组织起来抵抗列强的侵入。
没想到,这造成了夏家的分裂。延续了千年的夏家,因为清末民初这个特殊时期而一分为二。接受了国外先进思想观念的族人一部分回到了族里,但更多的则留在了国外。而随着思想的变化、世界的知识在他们面前敞开,夏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与国外、国内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的夏家族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混战的短短四十年里,夏家因为彼此的观念不同而分裂成十几支。等到尘埃落定,新国建立,夏家族人已经散落到世界各地,由当初的十几支变成仅存的四支。
分别是港城夏家,美联那边的夏家、国内的夏家,以及一直坚持古传统而隐居起来的夏家(没人知道这支夏家族人是否还存在)。
“……我不知道另外三支的情况如何,但我们祖上留下的族谱记载,夏家会分裂,除了历史因素外,也是因为除了第一任家主外再无人能够真正练成《纯阳诀》,绝大多数的夏家子弟穷尽一生都摸不着气,像我一样勉强感应到气的只是少数。失了凝聚力,后辈子孙越来越怀疑传统存在的必要性,怀疑的种子早就在心中扎根,在适合的时机生根发芽,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夏正德眼带炽热的看着夏纯阳:“族谱上记载当年夏家分裂的时候,每一支都带走了《纯阳诀》的传承。我们这一支就是一个戒指,凡夏家子弟,年满十六就要接受考验,能通过者就是《纯阳诀》真正的传承者!”
作为夏久福唯一的儿子(以前),港城夏家的正统接班人,夏正德的认字启蒙读物就是他们夏家的族谱,对于那段看起来就像传奇的古老记载,他也曾经热心过,曾经满怀憧憬。而族谱上有很多先祖都曾用名“纯阳”,十六岁考验不通过后才改名。
所以在知道老父用“纯阳”为这个便宜弟弟命名的时候,他心里那是各种滋味难以道明。他还曾经幻想过,如果他的孩子当中有人能通过考验,那他一定要孩子改名为“纯阳”。夏家人对“纯阳”的情结和执着,几乎已经刻进血脉里,成为每一代家主的执念。
正是因为对家族历史知之甚深,所以他对夏纯阳的观感十分复杂,但远非外界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因为夏纯阳那时正面临十六岁的大关。对于戒指的去向他也知道,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着结果。
第12章
“夏碧淳不知道?”这是夏纯阳两辈子的疑问。
夏正德解释:“只要年满十六,家主都会带着去看族谱,戒指是戴在家主手上的,如果戒指有反应,那家主和接受考验者都会知道。如果没有反应,那接受考验的人不会知道,家主也不会说。直到在位家主去世,新任家主接位,家主才会从上任家主的遗言中知道考验的始末。我、……们的父亲之前只有我一个孩子,再加上经历了战乱,父亲一直很担心会断了传承,所以早早的就将所有的密辛告诉我。碧淳只是我的长子,如果他以后适合接任家主的位置,那我会在我死之前把一切都告诉他。如果他不适合,那他能够知道的就只有夏家的族谱,不会知道关于戒指的考验传承。”
也就是说,上辈子夏正德死于非命,戒指落在夏纯阳手上,夏家等于断了传承。
夏纯阳想了想,也就不再纠结了:“大哥你把这些告诉我没关系吗?”
谁说没关系的?
这里面给的关系大着呢!
这一个月,夏正德也是思考不断。随着夏纯阳“闭关”的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夏正德的决定几乎是一天一变。他还能练出气,到了他的三个孩子,连气的边都摸不着。如果按照族谱上的记载,他的孩子就是属于没有任何武学天赋的人,根本练不了《纯阳诀》。而他,已经是港城夏家近四代里唯一一个练出气感的人。也令到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能修炼《纯阳诀》以及不能修炼者之间的区别。
他之前说对其他三支所知不多,其实语有不实。新国建立,港城夏家、美联夏家及国内夏家在初期还是辗转联系上了,至于他所言的十几支只剩下他们四支,那也仅仅只是他们的猜测,没有真正的凭依。而这些仅限于家主知道,只是因为关于谁是正统,他们三方都各有己见,再加上地域差别,那次相聚不欢而散。算上来,那次相聚的家主正是夏正德的曾爷爷,这也作为只有历任家主才能知道的密辛而封存。
夏正德以前是从来没想过,但夏纯阳练成《纯阳诀》第一层,却让野心的种子在他心头滋生。只是现在他和夏纯阳的关系还比较薄弱,他选择坦诚告知,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情上的投资?而他所说的,大多数只是族谱上的记载,涉及到另外三支族人的也不过是只字片语。严格来说,他并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可以借此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至于他的野心,现在只是一个不明朗的种子,连夏正德自己都不能清晰的描述出来,不过是隐约有点苗头。此刻自是不会透漏半分。
不得不说,夏正德这一步十分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