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微微一怔,道:“横竖我们是跟去的,不必担忧分别一事。”
说着,挽着雪雁的手,道:“一会子在席间你瞧瞧国子监祭酒王大人的千金如何,我们太太瞧中了她要给二叔求聘呢,今儿你也见见。”
雪雁一惊,道:“王大人家的小姐?太太相看了半年,必是极好的,倒也相配。”
国子监祭酒管着大学之法和教学考试,在读书人中十分清贵,周衍欲从科举出仕,结这样的岳家极妥当,王祭酒祖上也是百年世家,不过却在他父亲那一辈坏了事,被上皇查抄了,其父斩首,族中大半家人皆有罪名,或是处死,或是流放,或是入狱,王祭酒当时年轻,只有十三岁,后逢大赦,陪着老母从狱中出来,守着族中祭田过活,饱受世态炎凉。
虽然王家曾经遭此大难,家道中落,许多亲友避而远之,但是王祭酒本人却十分上进,他并没有被免去科举的资格,在老母的督促下一直用功苦读,十八岁中了秀才,中间老母去世守孝三年,然后二十五岁中了举人,次年中了状元,当时京城中无人不惊。
王祭酒的夫人安氏出身乃是当时的勋贵之家,如今已经没落了,并没有什么权势,当初却犹有余威,是王祭酒十二岁时定的亲,王家遭难,安家并没有退亲,王祭酒十八岁娶亲,安氏奉养婆母,教导儿女,本人知书达理,深明礼义,很得王祭酒敬重,夫妻两个成亲数十载,和和气气,从未红过脸儿。
安氏进门后,连生四子,三子夭折,长子前科中了进士,已经外放做官了,次子和四子中了秀才,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今年十五岁,和周滟交情甚好,周夫人常见,模样才华虽不如黛玉,胜在沉稳和平,不是轻薄脂粉。
周夫人之所以相中王氏,不仅是相信安氏的教养,而且王祭酒因为祖辈之故,年轻时看惯了世人冷眼,为官之后,从不结党营私,本人也十分刚正,门风清正,子孙出息,不会惹是生非,还有就是王家只有清名,并无权势,祖上家产皆被抄没,因此王氏的嫁妆并不丰厚,即使她有父母兄长依靠,但王祭酒官居从四品,她进了门以后,压不过黛玉。
安氏素慕周家规矩,尤其是无子不纳姬妾,多少女儿都愿意嫁到他们家,而且周家蒸蒸日上,周衍品格也好,又已经中了秀才,将来有父兄之势,必定不容小觑,纵然因父兄之故,难掌权势,但也比常人好些,兼之周夫人为人和气,见到黛玉在他们家过得自在便知道了,黛玉也不是小气的人,性情坦率,妯娌不会生恼,因此十分愿意。
周夫人和安氏一拍即合,说定等周鸿之事已毕,便请官媒去提亲。
王氏赴宴之先已经知道了母亲的打算,不免有些羞怯,每逢人打量便面红耳赤,瞧着周滟促狭的目光,更是觉得脸上火热。对于周家这样的人家,周衍这样的人物,尤其那样的婆母长嫂小姑,都是极好的,她自然满意,听说,还有一品大员的夫人想将女儿许配给周衍,却被周夫人婉拒了,其中理国公的老太君为此还同周家疏远了。
雪雁在席间细细打量了王氏一番,生得容貌秀美,气度端庄,衣着打扮虽不如同坐的千金小姐们,却依旧坦然自若,言语之间十分伶俐。她想着关于王祭酒家的来历消息,暗暗赞叹周夫人的眼光,果然思虑周全。
等到傍晚人散了,雪雁留下,周夫人笑道:“去鸿儿媳妇房里说话罢。”
黛玉方告罪一声,带雪雁过去,刚刚落座,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说咱们九月便要启程,于总管怎么说的?”
雪雁将于连生的话说了一遍,便吃茶不语。
黛玉沉吟道:“东西皆已经收拾妥当,只剩家具衣服未曾装箱,等到消息下来,收拾起来也容易。你来是有什么话说?”
雪雁说起田庄,黛玉道:“南边的我和你一样打算,等在西海沿子定下来了,叫他们直接送过去,横竖走海路也便宜。至于京城一带的进项,我已经跟老爷太太商议过了,暂由老爷太太管着,等我们回京再给我。”黛玉把陪嫁银子拿出来,近年来置办的田庄商铺宅子多在京城附近,一年单是进项便有二万余两,若是送到西海沿子,途中实在难保平安。
周元发话了,账册由周元管着,东西由周夫人收着,又命庄田悉数折变成银子送来。
周夫人一向遵守家中的规矩,本性也不贪吝,虽然媳妇一年的进项比自己阖府公中所得都多,但是没想过昧下贴补家中,自从黛玉进门,除了每逢三节两寿黛玉孝敬的东西以及几次三番济贫赈灾的粮食外,府中从未用她一星半点,周夫人倒从自己的梯己中拿了不少东西给黛玉,何况黛玉的庄田商铺都是她的陪房料理,又有账册在,还有桑家在一旁看着。
黛玉对周家一心一意,深知周夫人待自己虽然不如女儿,但比别家的婆婆好,不必为此太过苛责,没有哪个婆婆真正待媳妇如女,她明白周夫人的品行,自家人何必计较太多。
雪雁皱了皱眉头,道:“姑娘能暂时将这些托给老爷太太管着,我却不敢托我们家中。”
黛玉知道赵家老宅等人的行事,蹙眉道:“那该如何是好?”
雪雁想了想,随即展开眉头,笑道:“既不能托我们老宅,就托给我哥哥管着,横竖我们家除了几处宅子,也就两处庄田,并不费事。”
--
说着,挽着雪雁的手,道:“一会子在席间你瞧瞧国子监祭酒王大人的千金如何,我们太太瞧中了她要给二叔求聘呢,今儿你也见见。”
雪雁一惊,道:“王大人家的小姐?太太相看了半年,必是极好的,倒也相配。”
国子监祭酒管着大学之法和教学考试,在读书人中十分清贵,周衍欲从科举出仕,结这样的岳家极妥当,王祭酒祖上也是百年世家,不过却在他父亲那一辈坏了事,被上皇查抄了,其父斩首,族中大半家人皆有罪名,或是处死,或是流放,或是入狱,王祭酒当时年轻,只有十三岁,后逢大赦,陪着老母从狱中出来,守着族中祭田过活,饱受世态炎凉。
虽然王家曾经遭此大难,家道中落,许多亲友避而远之,但是王祭酒本人却十分上进,他并没有被免去科举的资格,在老母的督促下一直用功苦读,十八岁中了秀才,中间老母去世守孝三年,然后二十五岁中了举人,次年中了状元,当时京城中无人不惊。
王祭酒的夫人安氏出身乃是当时的勋贵之家,如今已经没落了,并没有什么权势,当初却犹有余威,是王祭酒十二岁时定的亲,王家遭难,安家并没有退亲,王祭酒十八岁娶亲,安氏奉养婆母,教导儿女,本人知书达理,深明礼义,很得王祭酒敬重,夫妻两个成亲数十载,和和气气,从未红过脸儿。
安氏进门后,连生四子,三子夭折,长子前科中了进士,已经外放做官了,次子和四子中了秀才,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今年十五岁,和周滟交情甚好,周夫人常见,模样才华虽不如黛玉,胜在沉稳和平,不是轻薄脂粉。
周夫人之所以相中王氏,不仅是相信安氏的教养,而且王祭酒因为祖辈之故,年轻时看惯了世人冷眼,为官之后,从不结党营私,本人也十分刚正,门风清正,子孙出息,不会惹是生非,还有就是王家只有清名,并无权势,祖上家产皆被抄没,因此王氏的嫁妆并不丰厚,即使她有父母兄长依靠,但王祭酒官居从四品,她进了门以后,压不过黛玉。
安氏素慕周家规矩,尤其是无子不纳姬妾,多少女儿都愿意嫁到他们家,而且周家蒸蒸日上,周衍品格也好,又已经中了秀才,将来有父兄之势,必定不容小觑,纵然因父兄之故,难掌权势,但也比常人好些,兼之周夫人为人和气,见到黛玉在他们家过得自在便知道了,黛玉也不是小气的人,性情坦率,妯娌不会生恼,因此十分愿意。
周夫人和安氏一拍即合,说定等周鸿之事已毕,便请官媒去提亲。
王氏赴宴之先已经知道了母亲的打算,不免有些羞怯,每逢人打量便面红耳赤,瞧着周滟促狭的目光,更是觉得脸上火热。对于周家这样的人家,周衍这样的人物,尤其那样的婆母长嫂小姑,都是极好的,她自然满意,听说,还有一品大员的夫人想将女儿许配给周衍,却被周夫人婉拒了,其中理国公的老太君为此还同周家疏远了。
雪雁在席间细细打量了王氏一番,生得容貌秀美,气度端庄,衣着打扮虽不如同坐的千金小姐们,却依旧坦然自若,言语之间十分伶俐。她想着关于王祭酒家的来历消息,暗暗赞叹周夫人的眼光,果然思虑周全。
等到傍晚人散了,雪雁留下,周夫人笑道:“去鸿儿媳妇房里说话罢。”
黛玉方告罪一声,带雪雁过去,刚刚落座,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说咱们九月便要启程,于总管怎么说的?”
雪雁将于连生的话说了一遍,便吃茶不语。
黛玉沉吟道:“东西皆已经收拾妥当,只剩家具衣服未曾装箱,等到消息下来,收拾起来也容易。你来是有什么话说?”
雪雁说起田庄,黛玉道:“南边的我和你一样打算,等在西海沿子定下来了,叫他们直接送过去,横竖走海路也便宜。至于京城一带的进项,我已经跟老爷太太商议过了,暂由老爷太太管着,等我们回京再给我。”黛玉把陪嫁银子拿出来,近年来置办的田庄商铺宅子多在京城附近,一年单是进项便有二万余两,若是送到西海沿子,途中实在难保平安。
周元发话了,账册由周元管着,东西由周夫人收着,又命庄田悉数折变成银子送来。
周夫人一向遵守家中的规矩,本性也不贪吝,虽然媳妇一年的进项比自己阖府公中所得都多,但是没想过昧下贴补家中,自从黛玉进门,除了每逢三节两寿黛玉孝敬的东西以及几次三番济贫赈灾的粮食外,府中从未用她一星半点,周夫人倒从自己的梯己中拿了不少东西给黛玉,何况黛玉的庄田商铺都是她的陪房料理,又有账册在,还有桑家在一旁看着。
黛玉对周家一心一意,深知周夫人待自己虽然不如女儿,但比别家的婆婆好,不必为此太过苛责,没有哪个婆婆真正待媳妇如女,她明白周夫人的品行,自家人何必计较太多。
雪雁皱了皱眉头,道:“姑娘能暂时将这些托给老爷太太管着,我却不敢托我们家中。”
黛玉知道赵家老宅等人的行事,蹙眉道:“那该如何是好?”
雪雁想了想,随即展开眉头,笑道:“既不能托我们老宅,就托给我哥哥管着,横竖我们家除了几处宅子,也就两处庄田,并不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