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无言,只默默将纸条收进了随身的香囊中,也不知是何缘故。
晚间郁华枝回到家中,斜靠在湘妃榻上,暗自回想画舫之事,实在觉得不真实。
突然想起那枚玉佩,从袖中掏出来就着烛火细看,见是枚成色极好、带紫的白玉,下方刻着一个小小的“羽”字。
不觉喃喃道:“玉羽拂华枝……”
郁华枝忽的坐起身来一拍脑门,“怪哉,怎的就这么巧,难怪他听到诗句时面色有些奇怪。他知晓了我的名字,还要赠这玉佩给我……”
郁华枝托着略红的双颊,不愿回想当时的场面,忽的又对这玉佩自语:“他这是不是想戏弄于我呢,不然他也不会非把这玉给我吧。”
想了须臾,自觉无趣,便撂开手来,“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更何况,这样好看的郎子,见着了倒也不算亏。”
郁华枝说罢便起身上了卧榻,闭眼安寝。
明月爬上树梢,既已入夜,平阳侯府中便不再闻人声,一片静谧。
郁晏欢一袭雪青色衣裙临窗而坐,桌案上置着数盏灯,照得屋内格外明亮,不成想夜间她仍在刺绣,眼神无波,像是没有任何事值得她上心,只专心绣着这幅清潭竹影图。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听外间侍女行礼之声,郁晏欢便停了针线,略转过头望向门口,见洛玄进屋方才下榻,声音似古井无波。
“热水已备好,夫君进去沐浴吧。”
说罢走进侧间,用手试了试水温,自觉温度正好便朝外走去,传侍女进屋伺候洛玄沐浴。洛玄冷眼瞧着她的一举一动,突然抓着她的手腕往侧间里去,挥退了侍女。
一旁的浴桶冒着热气,屋内便只剩两人,“我向来不喜侍女近身,夫人忘记了?”
郁晏欢本就已洗漱好,现下随意梳了个发髻,清丽温婉,热气一熏,更显柔和,闻言便道,“那妾伺候夫君沐浴便是。”
说罢便替洛玄宽衣,洛玄嘴角带着几分笑意,入了浴池,便由着郁晏欢给自己擦拭。
“不知这幅刺绣何时绣好,待绣好我便得送给太子殿下了。虽说太子并未讨要,只是上次他便对你的绣功赞不绝口,自然也不能少了太子的这一份。”
郁晏欢只轻声道,“再过五日便能绣好了,夫君再等几日吧。”
洛玄看着郁晏欢面无表情的脸,顿时有些来气,一手将郁晏欢拉入水中,双臂将她紧紧禁锢于怀中。
二人相对,呼吸都能落到对方脸上,“晏欢,我最烦看见你波澜不惊的脸,毫无生气。我喜欢看你哭、看你笑,看你求我怜惜。我这么喜欢你,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这样的场面已不是第一次,郁晏欢知道若是自己不顺着洛玄,还有得苦头吃,她眼神中便漫上几分惧色,似有似无闪着泪光,小声开口,“求夫君怜惜,夫君快别生气了。”
洛玄捏着郁晏欢的小巧的耳垂,轻声耳语,“这般……才是我的好娘子。”
待水都有些凉了,洛玄才抱着脱力的郁晏欢起身,替她擦干身上的水珠,换了身干净衣袍。
回到床榻上,郁晏欢已沉沉睡去,洛玄指尖抚过她光洁的面容,仿佛在看价值连城的宝贝一般。
“晏欢,你只能是我的。”
作者有话说:
赫连羽:把我赔给你好不好?
郁华枝:听说你好龙阳?
赫连羽:我不是,我没有……我刀呢?
第19章 假亦真时
萧国如今也有了几分春意,虽不比元贞国暖和,但树叶抽了新芽,颇有生机盎然之感。慕寒之远在元贞国,又因楚筠不爱热闹,故而东宫之内整日也没什么大动静。
如今楚筠有孕已有五月,已经颇为显怀,太医诊断此胎必定是位小殿下,一时间帝后更是重视,毕竟是东宫第一个嫡子,众人更是小心伺候,不错眼地守着太子妃,尤其现下太子不在国中,生怕出什么意外,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楚筠正在院中散步消食,见一旁的秋千已不复去年崭新的模样,不觉嗤笑,“果然什么都留不住啊。”
正出神之际,便听闻外间传来陛下驾到的动静,楚筠在侍女的搀扶下来到院子门口接驾,明渊帝体谅她行礼不便,索性免了。
待进了院子侍女奉上茶后便退下,陛下看望太子妃时不喜人打扰,这也是历来的规矩,一时侍女大监尽退到园外。
“劳烦父皇前来探望,儿臣感激莫名。”
倒是明渊帝笑着说,“这些虚言便不必说了,近日太子可有书信送来?”
楚筠飞快地抬眼看了明渊帝一眼,并垂眸恭敬地回话,“回禀父皇,昨日刚有一封书信,太子特意寻人为父皇绣了一幅失传已久的双面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明渊帝皮笑肉不笑,“太子有心了,远在元贞国也不忘孝道。”
“除此之外呢,太子就没有提旁的事情?”
楚筠便继续回道,“太子近日在处理元贞国修筑堤坝一事,想必太子也上了折子给父皇,需萧国国库出五十万两之数。”
明渊帝提起这个就来气,若非赫连啸一直劝着,只怕明渊帝断不肯为元贞国出这些银子。
“这个太子,如今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了,如此大笔的国库支出竟也先斩后奏,日后眼里可还有朕?”
楚筠知晓明渊帝对慕寒之早有猜忌,便思忖着开口,“父皇息怒,太子如今威势日盛,不可不防,但国中人人皆知太子贤明,如今又远在元贞国,也不好贸然对太子动手。”
明渊帝转头看着楚筠,心下思量,要说这太子妃出身世家,父亲忠心辅佐明渊帝数十载,官至宰辅,授太子少傅尊衔,自是与明渊帝同一立场。
当时太子显然钟情于楚筠,明渊帝出于制衡太子的目的,对两人的婚事自然乐见其成。楚筠遵父命嫁入东宫,便也是明渊帝一方之人。若说真心么,只怕没有几分。
“太子妃,你乃楚家之人,自幼父亲教诲,自是知道何为忠君。你大可放心,若日后东宫有变,你腹中的孩子便是日后萧国的储君,你在国中他总有顾忌,所以你只管使尽浑身解数笼住太子的心便是。”
楚筠乖觉称是,“父皇放心,我楚氏一族历来效忠陛下,父亲当年如何尽忠于陛下,儿臣也便如何忠于父皇。儿臣素来不是耽于情爱之辈,分得清孰轻孰重,定替父皇盯好太子。”
明渊帝听到此言,终是满意离开。不消一个时辰,流水似的首饰补品便又送入东宫,楚筠随意翻看着,不觉喃喃。
“父皇倒是不必担忧,区区一个慕寒之,还不至于让我倾心以待。”
第二日上朝时,便有大臣提出夏日将至,加固堤坝之事便该提上日程。
慕寒之便开口问道,“元贞国如今大大小小不下两百处堤坝,若没有上百万的银两可修不下来,不知元贞国国库可能承受?”
宰相便出列回话,“太子既然对元贞国的堤坝如此了解,不知太子有何对策?”
慕寒之面含笑意,缓缓开口,“元贞国虽有两百处堤坝,但大小不一,所耗银两也有不同,自不能一以概之,应实地勘察,因地而异。”
“本宫手下的温大人在国中主管工部,修筑堤坝也颇有经验,便让他主理此事,再派各处州府官员呈报堤坝受损情况。至于银钱上,本宫也知道如今元贞国国库短缺,萧国愿出五十万两银子帮衬一二。”
宰相自听见慕寒之出言时便知道,他欲插手此事,没想到竟想让萧国的大臣主理修筑堤坝一事,本来欲出言反对,却复又提出萧国愿以银两接济,五十万两银子已抵得过一季赋税,心下有了成算,便压下不提。
玄奕帝见无人反对,便道,“太子有心了,便待朕考虑几日吧。”
各臣又奏了些琐事,简单商议过便罢了,待散朝之后,宰相、兵部尚书、郁文亭等人便又入了乾瑞宫议事,见人来齐,玄奕帝便审视着开口。
“众卿方才并未出言反对,这是为何?”
宰相与姜维对视一眼,方才回道,“陛下,此事摆明就是慕寒之想介入国中政事,虽有夺权之嫌,但如今国库空虚也是事实,倒不如借势解决眼下的为难之事,让慕寒之以为自己得了极大的好处。此举乃顺势而为,暂且蛰伏,方有后话。”
散朝后慕寒之同赫连羽一起走出宫门,一旁的大臣忍不住出言,“殿下,五十万两之数,可会太多,平白养得元贞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是滋生反抗之心?”
慕寒之微微一笑,“他们如此想,不是很好么?”
见大臣还是不解,便接着解释,“他们若觉得占了便宜,便会放松警惕,更何况此举是为了得民心,修筑堤坝如此重要的民生,竟需要萧国的帮助才能完成,难道百姓不对元贞国失望吗?待我国日后兼并元贞国,百姓也不易生出逆反之心,此乃放长线,钓大鱼。”
大臣这才恍然大悟,恭谨退朝一边。在慕寒之看来,元贞国日后乃囊中之物,自然不想吞并之时民生凋敝。此举有益于民生,易得民心,他深谙此道,也并不担忧元贞国朝臣察觉他的心思。
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自然需要别人替自己解决,所以慕寒之料想元贞国并不会反对。既已插手元贞国政事,便不必顾及许多,以阳谋之,若此时拿乔,反而是司马昭之心,甚是无趣了。
路上他见赫连羽垂眸,不发一语,常年戴着的玉佩竟没了,便开口询问,“你家传的玉佩怎么不见了?”
赫连羽闻言回过神来,看了眼腰间才笑着道,“殿下倒是细致入微,不过玉佩有人好好保管着,微臣不着急。”
慕寒之一挑眉,“你不自己好生保管,竟放心旁人?仔细弄丢了你父亲收拾你。”
赫连羽只得无奈,“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自是该赔的。”
慕寒之此时更疑惑了,见赫连羽的神情也与往日不同,“什么东西如此贵重,竟非要玉佩赔才行。”
赫连羽只说是件极为紧要的东西,便轻笑着走出宫门,借故先行一步,留下慕寒之若有所思。
不远处的郁文亭望着慕寒之乘车离去,心下也有了思量,马车在街上随意绕了两圈便沿着僻静的小路行至慕寒之府邸的后门。
府里的小厮也极有眼力见,将郁文亭先引入府中方才询问来人身份,待郁文亭递了帖子便在廊下等候,直到小厮折返,将郁文亭请进花园。
慕寒之所居府邸极为宽敞,院落高低错落,景致雅致,他此刻正在花园中煮茶,行云流水间自带悠然之感。郁文亭走近便看见此状,只觉得这慕寒之本就应似闲云野鹤一般,不问俗事。
正神游天外时,便遇上慕寒之抬起的眼光,只一瞬的冷漠,下一秒便已是满目春风,竟像是幻觉。
他笑着开口,“郁大人,请坐吧,今日怎的有空光临寒舍?”
郁文亭自然不敢托大,躬身向慕寒之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今日请见未曾事先通传,还望殿下恕罪。”
慕寒之半起身给他也倒了杯茶,“怎会,郁大人整日忙于政事,得空前来本宫自然欢迎。”
郁文亭并未推辞,侧身坐下,拿起茶盏细品了一番,直道“太子殿下茶艺了得,这煮茶如做人,须得平心静气、不受俗世烦扰,自得天人之境,方得古人真传,微臣叹服。”
慕寒之听了这一番恭维之言并无太大反应,只盯着炉子,一时间庭中只闻水沸之声,郁文亭见状也明白,太子并不欲花功夫应对这些恭维奉承之言,便说明了来意。
“殿下,今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微臣虽愚钝,但也知道元贞国只怕气数已尽,萧国吞并元贞国如探囊取物,仅是时间早晚罢了,故微臣前来向殿下表明忠心,日后单凭殿下驱遣,鞍前马后,只求他日萧国一统天下之时殿下能稍稍念及微臣的忠心。”
慕寒之见他表露忠心,便和颜悦色地开口,“郁大人知道审时度势,果然是聪明人,只是此话终是浮于表面,不知郁大人真正的诚意在哪?”
慕寒之并不是能轻易糊弄过去的,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难保郁文亭为自己留有余地,将来或许是祸患也未可知。
郁文亭便正色道,“殿下,前几日于乾瑞宫议事时,依稀听闻陛下在军队上有所动作,欲提拔年轻将校以壮大元贞国军队实力,缓解眼下青黄不接之困,但具体如何施行却并未详说。还有……”
慕寒之见他欲言又止,便道,“郁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郁文亭思忖一番才复又开口,“殿下可记得当日北疆五万驻军被调回京中一事?”
慕寒之点头,“自然记得,若没有遇此良机,只怕拿下北疆也不会如此顺利。”
郁文亭谄媚着应声,“殿下可能不知,当日调遣北疆驻军回京一事正是由微臣向陛下提议的。”
慕寒之抿了口茶,垂着眸子看不清情绪,“竟是如此,那郁大人可是于萧国有功之人了。今日大人的来意本宫已知晓,自然明白大人的立场,日后若陛下又何动作,郁大人可定要前来告知,本宫也不会忘记大人之功。”
见慕寒之已有倦色,郁文亭便不再多留,辞了出来,趁着日薄西山之前回了府。
赫连羽待郁文亭离去之后,才走进院中,“殿下,不知那位大人是谁?”
慕寒之斜靠在椅子上,翻着炉子里的炭火回道,“那是郁文亭,如今乃元贞国金紫光禄大夫。”
赫连羽听此人姓郁,便开口问道,“郁文亭?他家可是有个女儿叫华枝的?”
慕寒之难得听见这人打听姑娘,面上自然浮上好奇之色。
“今日倒是奇了,你竟打听起姑娘家的事了,难不成是听见了京城中的传闻?”
作者有话说:
人就是有很多面,人类本质就是双标的哈哈哈~
晚间郁华枝回到家中,斜靠在湘妃榻上,暗自回想画舫之事,实在觉得不真实。
突然想起那枚玉佩,从袖中掏出来就着烛火细看,见是枚成色极好、带紫的白玉,下方刻着一个小小的“羽”字。
不觉喃喃道:“玉羽拂华枝……”
郁华枝忽的坐起身来一拍脑门,“怪哉,怎的就这么巧,难怪他听到诗句时面色有些奇怪。他知晓了我的名字,还要赠这玉佩给我……”
郁华枝托着略红的双颊,不愿回想当时的场面,忽的又对这玉佩自语:“他这是不是想戏弄于我呢,不然他也不会非把这玉给我吧。”
想了须臾,自觉无趣,便撂开手来,“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更何况,这样好看的郎子,见着了倒也不算亏。”
郁华枝说罢便起身上了卧榻,闭眼安寝。
明月爬上树梢,既已入夜,平阳侯府中便不再闻人声,一片静谧。
郁晏欢一袭雪青色衣裙临窗而坐,桌案上置着数盏灯,照得屋内格外明亮,不成想夜间她仍在刺绣,眼神无波,像是没有任何事值得她上心,只专心绣着这幅清潭竹影图。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听外间侍女行礼之声,郁晏欢便停了针线,略转过头望向门口,见洛玄进屋方才下榻,声音似古井无波。
“热水已备好,夫君进去沐浴吧。”
说罢走进侧间,用手试了试水温,自觉温度正好便朝外走去,传侍女进屋伺候洛玄沐浴。洛玄冷眼瞧着她的一举一动,突然抓着她的手腕往侧间里去,挥退了侍女。
一旁的浴桶冒着热气,屋内便只剩两人,“我向来不喜侍女近身,夫人忘记了?”
郁晏欢本就已洗漱好,现下随意梳了个发髻,清丽温婉,热气一熏,更显柔和,闻言便道,“那妾伺候夫君沐浴便是。”
说罢便替洛玄宽衣,洛玄嘴角带着几分笑意,入了浴池,便由着郁晏欢给自己擦拭。
“不知这幅刺绣何时绣好,待绣好我便得送给太子殿下了。虽说太子并未讨要,只是上次他便对你的绣功赞不绝口,自然也不能少了太子的这一份。”
郁晏欢只轻声道,“再过五日便能绣好了,夫君再等几日吧。”
洛玄看着郁晏欢面无表情的脸,顿时有些来气,一手将郁晏欢拉入水中,双臂将她紧紧禁锢于怀中。
二人相对,呼吸都能落到对方脸上,“晏欢,我最烦看见你波澜不惊的脸,毫无生气。我喜欢看你哭、看你笑,看你求我怜惜。我这么喜欢你,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这样的场面已不是第一次,郁晏欢知道若是自己不顺着洛玄,还有得苦头吃,她眼神中便漫上几分惧色,似有似无闪着泪光,小声开口,“求夫君怜惜,夫君快别生气了。”
洛玄捏着郁晏欢的小巧的耳垂,轻声耳语,“这般……才是我的好娘子。”
待水都有些凉了,洛玄才抱着脱力的郁晏欢起身,替她擦干身上的水珠,换了身干净衣袍。
回到床榻上,郁晏欢已沉沉睡去,洛玄指尖抚过她光洁的面容,仿佛在看价值连城的宝贝一般。
“晏欢,你只能是我的。”
作者有话说:
赫连羽:把我赔给你好不好?
郁华枝:听说你好龙阳?
赫连羽:我不是,我没有……我刀呢?
第19章 假亦真时
萧国如今也有了几分春意,虽不比元贞国暖和,但树叶抽了新芽,颇有生机盎然之感。慕寒之远在元贞国,又因楚筠不爱热闹,故而东宫之内整日也没什么大动静。
如今楚筠有孕已有五月,已经颇为显怀,太医诊断此胎必定是位小殿下,一时间帝后更是重视,毕竟是东宫第一个嫡子,众人更是小心伺候,不错眼地守着太子妃,尤其现下太子不在国中,生怕出什么意外,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楚筠正在院中散步消食,见一旁的秋千已不复去年崭新的模样,不觉嗤笑,“果然什么都留不住啊。”
正出神之际,便听闻外间传来陛下驾到的动静,楚筠在侍女的搀扶下来到院子门口接驾,明渊帝体谅她行礼不便,索性免了。
待进了院子侍女奉上茶后便退下,陛下看望太子妃时不喜人打扰,这也是历来的规矩,一时侍女大监尽退到园外。
“劳烦父皇前来探望,儿臣感激莫名。”
倒是明渊帝笑着说,“这些虚言便不必说了,近日太子可有书信送来?”
楚筠飞快地抬眼看了明渊帝一眼,并垂眸恭敬地回话,“回禀父皇,昨日刚有一封书信,太子特意寻人为父皇绣了一幅失传已久的双面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明渊帝皮笑肉不笑,“太子有心了,远在元贞国也不忘孝道。”
“除此之外呢,太子就没有提旁的事情?”
楚筠便继续回道,“太子近日在处理元贞国修筑堤坝一事,想必太子也上了折子给父皇,需萧国国库出五十万两之数。”
明渊帝提起这个就来气,若非赫连啸一直劝着,只怕明渊帝断不肯为元贞国出这些银子。
“这个太子,如今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了,如此大笔的国库支出竟也先斩后奏,日后眼里可还有朕?”
楚筠知晓明渊帝对慕寒之早有猜忌,便思忖着开口,“父皇息怒,太子如今威势日盛,不可不防,但国中人人皆知太子贤明,如今又远在元贞国,也不好贸然对太子动手。”
明渊帝转头看着楚筠,心下思量,要说这太子妃出身世家,父亲忠心辅佐明渊帝数十载,官至宰辅,授太子少傅尊衔,自是与明渊帝同一立场。
当时太子显然钟情于楚筠,明渊帝出于制衡太子的目的,对两人的婚事自然乐见其成。楚筠遵父命嫁入东宫,便也是明渊帝一方之人。若说真心么,只怕没有几分。
“太子妃,你乃楚家之人,自幼父亲教诲,自是知道何为忠君。你大可放心,若日后东宫有变,你腹中的孩子便是日后萧国的储君,你在国中他总有顾忌,所以你只管使尽浑身解数笼住太子的心便是。”
楚筠乖觉称是,“父皇放心,我楚氏一族历来效忠陛下,父亲当年如何尽忠于陛下,儿臣也便如何忠于父皇。儿臣素来不是耽于情爱之辈,分得清孰轻孰重,定替父皇盯好太子。”
明渊帝听到此言,终是满意离开。不消一个时辰,流水似的首饰补品便又送入东宫,楚筠随意翻看着,不觉喃喃。
“父皇倒是不必担忧,区区一个慕寒之,还不至于让我倾心以待。”
第二日上朝时,便有大臣提出夏日将至,加固堤坝之事便该提上日程。
慕寒之便开口问道,“元贞国如今大大小小不下两百处堤坝,若没有上百万的银两可修不下来,不知元贞国国库可能承受?”
宰相便出列回话,“太子既然对元贞国的堤坝如此了解,不知太子有何对策?”
慕寒之面含笑意,缓缓开口,“元贞国虽有两百处堤坝,但大小不一,所耗银两也有不同,自不能一以概之,应实地勘察,因地而异。”
“本宫手下的温大人在国中主管工部,修筑堤坝也颇有经验,便让他主理此事,再派各处州府官员呈报堤坝受损情况。至于银钱上,本宫也知道如今元贞国国库短缺,萧国愿出五十万两银子帮衬一二。”
宰相自听见慕寒之出言时便知道,他欲插手此事,没想到竟想让萧国的大臣主理修筑堤坝一事,本来欲出言反对,却复又提出萧国愿以银两接济,五十万两银子已抵得过一季赋税,心下有了成算,便压下不提。
玄奕帝见无人反对,便道,“太子有心了,便待朕考虑几日吧。”
各臣又奏了些琐事,简单商议过便罢了,待散朝之后,宰相、兵部尚书、郁文亭等人便又入了乾瑞宫议事,见人来齐,玄奕帝便审视着开口。
“众卿方才并未出言反对,这是为何?”
宰相与姜维对视一眼,方才回道,“陛下,此事摆明就是慕寒之想介入国中政事,虽有夺权之嫌,但如今国库空虚也是事实,倒不如借势解决眼下的为难之事,让慕寒之以为自己得了极大的好处。此举乃顺势而为,暂且蛰伏,方有后话。”
散朝后慕寒之同赫连羽一起走出宫门,一旁的大臣忍不住出言,“殿下,五十万两之数,可会太多,平白养得元贞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是滋生反抗之心?”
慕寒之微微一笑,“他们如此想,不是很好么?”
见大臣还是不解,便接着解释,“他们若觉得占了便宜,便会放松警惕,更何况此举是为了得民心,修筑堤坝如此重要的民生,竟需要萧国的帮助才能完成,难道百姓不对元贞国失望吗?待我国日后兼并元贞国,百姓也不易生出逆反之心,此乃放长线,钓大鱼。”
大臣这才恍然大悟,恭谨退朝一边。在慕寒之看来,元贞国日后乃囊中之物,自然不想吞并之时民生凋敝。此举有益于民生,易得民心,他深谙此道,也并不担忧元贞国朝臣察觉他的心思。
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自然需要别人替自己解决,所以慕寒之料想元贞国并不会反对。既已插手元贞国政事,便不必顾及许多,以阳谋之,若此时拿乔,反而是司马昭之心,甚是无趣了。
路上他见赫连羽垂眸,不发一语,常年戴着的玉佩竟没了,便开口询问,“你家传的玉佩怎么不见了?”
赫连羽闻言回过神来,看了眼腰间才笑着道,“殿下倒是细致入微,不过玉佩有人好好保管着,微臣不着急。”
慕寒之一挑眉,“你不自己好生保管,竟放心旁人?仔细弄丢了你父亲收拾你。”
赫连羽只得无奈,“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自是该赔的。”
慕寒之此时更疑惑了,见赫连羽的神情也与往日不同,“什么东西如此贵重,竟非要玉佩赔才行。”
赫连羽只说是件极为紧要的东西,便轻笑着走出宫门,借故先行一步,留下慕寒之若有所思。
不远处的郁文亭望着慕寒之乘车离去,心下也有了思量,马车在街上随意绕了两圈便沿着僻静的小路行至慕寒之府邸的后门。
府里的小厮也极有眼力见,将郁文亭先引入府中方才询问来人身份,待郁文亭递了帖子便在廊下等候,直到小厮折返,将郁文亭请进花园。
慕寒之所居府邸极为宽敞,院落高低错落,景致雅致,他此刻正在花园中煮茶,行云流水间自带悠然之感。郁文亭走近便看见此状,只觉得这慕寒之本就应似闲云野鹤一般,不问俗事。
正神游天外时,便遇上慕寒之抬起的眼光,只一瞬的冷漠,下一秒便已是满目春风,竟像是幻觉。
他笑着开口,“郁大人,请坐吧,今日怎的有空光临寒舍?”
郁文亭自然不敢托大,躬身向慕寒之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今日请见未曾事先通传,还望殿下恕罪。”
慕寒之半起身给他也倒了杯茶,“怎会,郁大人整日忙于政事,得空前来本宫自然欢迎。”
郁文亭并未推辞,侧身坐下,拿起茶盏细品了一番,直道“太子殿下茶艺了得,这煮茶如做人,须得平心静气、不受俗世烦扰,自得天人之境,方得古人真传,微臣叹服。”
慕寒之听了这一番恭维之言并无太大反应,只盯着炉子,一时间庭中只闻水沸之声,郁文亭见状也明白,太子并不欲花功夫应对这些恭维奉承之言,便说明了来意。
“殿下,今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微臣虽愚钝,但也知道元贞国只怕气数已尽,萧国吞并元贞国如探囊取物,仅是时间早晚罢了,故微臣前来向殿下表明忠心,日后单凭殿下驱遣,鞍前马后,只求他日萧国一统天下之时殿下能稍稍念及微臣的忠心。”
慕寒之见他表露忠心,便和颜悦色地开口,“郁大人知道审时度势,果然是聪明人,只是此话终是浮于表面,不知郁大人真正的诚意在哪?”
慕寒之并不是能轻易糊弄过去的,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难保郁文亭为自己留有余地,将来或许是祸患也未可知。
郁文亭便正色道,“殿下,前几日于乾瑞宫议事时,依稀听闻陛下在军队上有所动作,欲提拔年轻将校以壮大元贞国军队实力,缓解眼下青黄不接之困,但具体如何施行却并未详说。还有……”
慕寒之见他欲言又止,便道,“郁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郁文亭思忖一番才复又开口,“殿下可记得当日北疆五万驻军被调回京中一事?”
慕寒之点头,“自然记得,若没有遇此良机,只怕拿下北疆也不会如此顺利。”
郁文亭谄媚着应声,“殿下可能不知,当日调遣北疆驻军回京一事正是由微臣向陛下提议的。”
慕寒之抿了口茶,垂着眸子看不清情绪,“竟是如此,那郁大人可是于萧国有功之人了。今日大人的来意本宫已知晓,自然明白大人的立场,日后若陛下又何动作,郁大人可定要前来告知,本宫也不会忘记大人之功。”
见慕寒之已有倦色,郁文亭便不再多留,辞了出来,趁着日薄西山之前回了府。
赫连羽待郁文亭离去之后,才走进院中,“殿下,不知那位大人是谁?”
慕寒之斜靠在椅子上,翻着炉子里的炭火回道,“那是郁文亭,如今乃元贞国金紫光禄大夫。”
赫连羽听此人姓郁,便开口问道,“郁文亭?他家可是有个女儿叫华枝的?”
慕寒之难得听见这人打听姑娘,面上自然浮上好奇之色。
“今日倒是奇了,你竟打听起姑娘家的事了,难不成是听见了京城中的传闻?”
作者有话说:
人就是有很多面,人类本质就是双标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