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对时尚领域始终持中立态度,秉承“存在即合理”的理念,虽然从高中开始,他周围就频繁有人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时尚就是一群无聊的人聚在一起,装模作样地扯淡,毫无意义!”有人义愤填膺地这么认为。
“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商业和社交活动,就好像nba和世界杯,如果仔细说起来,十个人满场追一只皮球,难道不是扯淡,二十个人满场追一只皮球,不是更扯淡?”
“体育可以全民参与,而且能强身健体,时尚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居高临下,煞有其事。”
“奢侈品本来就是商业活动的一种,好像私人别墅,私人飞机,如果都遵循全民参与,这些东西都抹除?而且,体育可以强身健体,时尚则是让人变得更美,更潮。”
“什么是美,什么是潮流,随便披一块布在身上就叫美吗?”
……
总之就是一种“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是正确的,你是硬抬杠”的局面。
柳敬亭也曾被强迫着表态或者仲裁,他不能一团和气地来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不好意思装逼地对两者进行分析点评,只好每次都装作没听清楚大家在说什么,特别认真地问一遍。
一直以来,柳敬亭就是通过这种抽象的方式接触时尚,他那时不愿意发表观点,是因为没真正接触过,自认为没有发言权,现在在现场观看,感觉自然不同,至少现在再碰到这种争论的时候,而且大家又都很熟,他就不会再继续逃避这个话题,而是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除了之前的那些定义,时尚还是一场表演秀,特别是当仪态万千的模特婀娜多姿地向你走来时,什么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那感觉和一次灌篮,或者一脚世界波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术语,就一个也不懂了。”
第一场秀结束之后,谢培带着一位银发夫人向柳敬亭走了过来,旁边的徐晴虽然小声却激动万分地说:“是米兰达,是米兰达……”边说边下意识地扯柳敬亭的衣服。
“《潮流》主编米兰达格林?”自从做《匠录》之后,柳敬亭就开始关注中外所有知名杂志,这本《潮流》也就是《trend》是美国最顶级的时尚杂志之一,它的主编就是在时尚圈呼风唤雨的米兰达格林。
不过,徐晴完全没有注意柳敬亭的问题,和周围很多窃窃私语的女人一样,双目隐隐带着狂热光芒,盯着那位款款走过来的白发妇人。
柳敬亭确认谢培是走向自己之后,赶紧起身,笑着说:“学姐。”
“秀看得怎么样?”
“虽然不是全懂,但是感觉非常精彩。”
谢培了然一笑,然后转头看向米兰达,用英文介绍道:“这位是我的校友,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最流行的畅销作家,柳敬亭,或者古庸生,他主编的青春文艺类杂志《匠录》也是中国目前最畅销的杂志。”
米兰达微笑地向柳敬亭伸出手,柳敬亭看着那只保养得如此细嫩的手,心中暗暗纳罕,然后客气地伸出手。
“你好。”米兰达用不太熟悉的中文说。
“这位就是美国史上杂志《trend》的主编米兰达格林夫人。”
“你好,我在杂志上见到过你,没想到你本人比杂志上更加有魅力。”柳敬亭用英文回答道,虽然发音中外结合,但难得是十分流利得体。
这种客套话对米兰达来说,早已经听腻烦,但是由真诚纯朴的柳敬亭表现出来,就格外地令人受用,更何况说这话的少年刚刚才奉献出一部让世人惊叹不已的《威尼斯商人》。
“柳敬亭先生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吗?”
米兰达面带优雅笑意,似随口又似认真地问道。
“这是第二次,我刚刚见到谢培学姐也说过一次,因为我在校园的宣传栏看到过她的照片。”
谢培笑着接道:“我可以替他作证。”
米兰达笑出声音,然后再次伸手道:“很高兴认识你,柳敬亭先生。”
“我也是。”
“enjoy the show!”
米兰达摆摆手,转身离去,谢培道:“我先过去。”
“学姐你忙。”
米兰达走后,场下大片大片的目光集中到柳敬亭身上。
“那个跟米兰达谈笑风生的亚洲少年是什么人?”
“何方神圣居然让米兰达专程过来与他见面,看着完全陌生啊?”
这些疑问在下一场秀开始前,得到主持人的解答。
“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来自中国的柳敬亭先生!”
现场不认识柳敬亭本人的人多,但是没听过“柳敬亭”这个名字的不太多。
诺贝尔三年之赌。
和蓝图斯的销量以及影视改编之赌。
《小王子》的作者。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作者。
徐晴拍拍似乎仍在状况之外的柳敬亭,说:“他们在介绍你呢。”
第二天,柳敬亭的名字和这场秀一起出现在《巴黎竞赛画报》上,延续了“到一城,留一名”风格。
旅游和时间的流逝仍然继续,“分开旅行”的计划却因为这次看秀风波而破产。
当柳敬亭故地重游,再次来到英国时,已经是亭穿十年的八月,巧合的是,和徐晴一起坐伦敦地铁时,遇到一位cos成小巫师的男孩,一身黑色巫师袍,手里拿着一根不到一米的巫师杖。
柳敬亭先是讶异,然后笑着指着那个男孩,跟徐晴说:“哈利波特的形象就是来自一个小巫师。”
“什么哈利波特?”
“下一本要推的儿童类小说的男主角。”
“你要重新写童话故事?”
柳敬亭点头,说:“大小孩们应该也会喜欢。”
……
在英国只待了八天,之后去西班牙看斗牛,又一个月后,启程去南美,半途在澳大利亚停了一周。
亭穿十年十月的第一个周四,新一届诺贝尔正式开奖,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奖项类别自然是争论了半年多的文学奖归属。
10月17,在万众期待之下,瑞典公布文学奖得主,来自秘鲁的作家家略萨!
措手不及。
始料未及。
但
情理之中。
“诺贝尔永远不可能让人猜中!”
这句话已经成为整个游戏的一条铁律。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文学奖公布之后,媒体没有立即对得奖者进行采访报道,而是先为威尔特和戈明克惋惜了一番,接着替“号称封笔,却满世界搞风搞雨”的柳敬亭担忧。
“虽然这么说,但是最近一个月,似乎已经很少再听到柳敬亭的消息,看来,他现在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默默等待这个结果。”
实际上,经历《威尼斯商人》之后,欧洲诸国的主流媒体对柳敬亭的“诺贝尔之赌”已经渐趋宽容,即便调侃,也已裹挟善意,特别是意大利《晚邮报》,更是明确地指出:“一个作家的伟大和是否得诺奖并无决定性的逻辑联系,就比如《等待戈多》和《吉檀迦利》,还比如《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
一时间,全世界都开始为这三个人鸣不平,法国和印度的学术界代表,先后向瑞典文学院讨要说法,自然无果,因为诺贝尔奖的一切评选内幕和细节都是绝密,要五十年后才能公开,瑞典文学院方面的回应就是简单的一句:“一切结果都是经过反复审定,绝对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10月20日,万象学园向世界发出公告:“《等待戈多》系本校柳敬亭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由作协冯长兴主席和本校三位语言学教授推荐到瑞典文学院,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结果殊为可惜,但我们已经尽力。”
此公告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议,法国方面也很快证实了这个消息。
“从《哈姆雷特》到《等待戈多》再到《威尼斯商人》,不愧是柳敬亭!”
“他果然不是安分地在旅游,不过倘若因为《等待戈多》输了诺贝尔,我个人认为,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输赢。”
“既然瑞典方面知道真相,那《等待戈多》没获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这场热议风波逐渐沸腾起来的时候,25日,星月电视国际台发表重磅声明:“诗集《吉檀迦利》也是柳敬亭先生新作,与《等待戈多》一起参与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对这个结果表示遗憾!”
仿佛天降陨石,仿佛平地惊雷。
关于《等待戈多》沸沸扬扬的讨论还没停息,星月放出这个消息无异于火上丢炸弹。
在某一刻,似乎整个世界都出现一瞬短暂的错愕,在那之后,热议的浪潮迅速汇聚成滔天巨浪。
《等待戈多》和《吉檀迦利》全部出自柳敬亭!
这个消息让太多人出离震撼,其中的一波三折和峰回路转大大地、远远地出乎了每个人的意料。
大家猜到柳敬亭封笔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是耍了一个文字游戏,所以大家的推论,包括陆艺筹在内,都认为柳敬亭可能要“携读者以令诺奖”,用对付莫之余的方式再次单挑瑞典文学院,或者是耍个小聪明,随意玩耍三年,无所谓地认输了事。
事实上,柳敬亭没有玩阴谋,也没有耍小聪明,而是采用了他一贯的方式——用真正的实力面对一切危机和挑战。
“哪怕是这样,都还是让大家失望了啊……”
10月26日,柳敬亭突然更新了个人微型博客,几乎引起全中国人的转发和评论,上演了一场真正的“不转不是中国人”,很多铁杆读者刹那热泪盈眶。
这个时候,柳敬亭身在古巴,正是那个老渔夫的故乡!rs
“时尚就是一群无聊的人聚在一起,装模作样地扯淡,毫无意义!”有人义愤填膺地这么认为。
“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商业和社交活动,就好像nba和世界杯,如果仔细说起来,十个人满场追一只皮球,难道不是扯淡,二十个人满场追一只皮球,不是更扯淡?”
“体育可以全民参与,而且能强身健体,时尚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居高临下,煞有其事。”
“奢侈品本来就是商业活动的一种,好像私人别墅,私人飞机,如果都遵循全民参与,这些东西都抹除?而且,体育可以强身健体,时尚则是让人变得更美,更潮。”
“什么是美,什么是潮流,随便披一块布在身上就叫美吗?”
……
总之就是一种“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是正确的,你是硬抬杠”的局面。
柳敬亭也曾被强迫着表态或者仲裁,他不能一团和气地来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不好意思装逼地对两者进行分析点评,只好每次都装作没听清楚大家在说什么,特别认真地问一遍。
一直以来,柳敬亭就是通过这种抽象的方式接触时尚,他那时不愿意发表观点,是因为没真正接触过,自认为没有发言权,现在在现场观看,感觉自然不同,至少现在再碰到这种争论的时候,而且大家又都很熟,他就不会再继续逃避这个话题,而是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除了之前的那些定义,时尚还是一场表演秀,特别是当仪态万千的模特婀娜多姿地向你走来时,什么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那感觉和一次灌篮,或者一脚世界波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术语,就一个也不懂了。”
第一场秀结束之后,谢培带着一位银发夫人向柳敬亭走了过来,旁边的徐晴虽然小声却激动万分地说:“是米兰达,是米兰达……”边说边下意识地扯柳敬亭的衣服。
“《潮流》主编米兰达格林?”自从做《匠录》之后,柳敬亭就开始关注中外所有知名杂志,这本《潮流》也就是《trend》是美国最顶级的时尚杂志之一,它的主编就是在时尚圈呼风唤雨的米兰达格林。
不过,徐晴完全没有注意柳敬亭的问题,和周围很多窃窃私语的女人一样,双目隐隐带着狂热光芒,盯着那位款款走过来的白发妇人。
柳敬亭确认谢培是走向自己之后,赶紧起身,笑着说:“学姐。”
“秀看得怎么样?”
“虽然不是全懂,但是感觉非常精彩。”
谢培了然一笑,然后转头看向米兰达,用英文介绍道:“这位是我的校友,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最流行的畅销作家,柳敬亭,或者古庸生,他主编的青春文艺类杂志《匠录》也是中国目前最畅销的杂志。”
米兰达微笑地向柳敬亭伸出手,柳敬亭看着那只保养得如此细嫩的手,心中暗暗纳罕,然后客气地伸出手。
“你好。”米兰达用不太熟悉的中文说。
“这位就是美国史上杂志《trend》的主编米兰达格林夫人。”
“你好,我在杂志上见到过你,没想到你本人比杂志上更加有魅力。”柳敬亭用英文回答道,虽然发音中外结合,但难得是十分流利得体。
这种客套话对米兰达来说,早已经听腻烦,但是由真诚纯朴的柳敬亭表现出来,就格外地令人受用,更何况说这话的少年刚刚才奉献出一部让世人惊叹不已的《威尼斯商人》。
“柳敬亭先生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吗?”
米兰达面带优雅笑意,似随口又似认真地问道。
“这是第二次,我刚刚见到谢培学姐也说过一次,因为我在校园的宣传栏看到过她的照片。”
谢培笑着接道:“我可以替他作证。”
米兰达笑出声音,然后再次伸手道:“很高兴认识你,柳敬亭先生。”
“我也是。”
“enjoy the show!”
米兰达摆摆手,转身离去,谢培道:“我先过去。”
“学姐你忙。”
米兰达走后,场下大片大片的目光集中到柳敬亭身上。
“那个跟米兰达谈笑风生的亚洲少年是什么人?”
“何方神圣居然让米兰达专程过来与他见面,看着完全陌生啊?”
这些疑问在下一场秀开始前,得到主持人的解答。
“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来自中国的柳敬亭先生!”
现场不认识柳敬亭本人的人多,但是没听过“柳敬亭”这个名字的不太多。
诺贝尔三年之赌。
和蓝图斯的销量以及影视改编之赌。
《小王子》的作者。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作者。
徐晴拍拍似乎仍在状况之外的柳敬亭,说:“他们在介绍你呢。”
第二天,柳敬亭的名字和这场秀一起出现在《巴黎竞赛画报》上,延续了“到一城,留一名”风格。
旅游和时间的流逝仍然继续,“分开旅行”的计划却因为这次看秀风波而破产。
当柳敬亭故地重游,再次来到英国时,已经是亭穿十年的八月,巧合的是,和徐晴一起坐伦敦地铁时,遇到一位cos成小巫师的男孩,一身黑色巫师袍,手里拿着一根不到一米的巫师杖。
柳敬亭先是讶异,然后笑着指着那个男孩,跟徐晴说:“哈利波特的形象就是来自一个小巫师。”
“什么哈利波特?”
“下一本要推的儿童类小说的男主角。”
“你要重新写童话故事?”
柳敬亭点头,说:“大小孩们应该也会喜欢。”
……
在英国只待了八天,之后去西班牙看斗牛,又一个月后,启程去南美,半途在澳大利亚停了一周。
亭穿十年十月的第一个周四,新一届诺贝尔正式开奖,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奖项类别自然是争论了半年多的文学奖归属。
10月17,在万众期待之下,瑞典公布文学奖得主,来自秘鲁的作家家略萨!
措手不及。
始料未及。
但
情理之中。
“诺贝尔永远不可能让人猜中!”
这句话已经成为整个游戏的一条铁律。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文学奖公布之后,媒体没有立即对得奖者进行采访报道,而是先为威尔特和戈明克惋惜了一番,接着替“号称封笔,却满世界搞风搞雨”的柳敬亭担忧。
“虽然这么说,但是最近一个月,似乎已经很少再听到柳敬亭的消息,看来,他现在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默默等待这个结果。”
实际上,经历《威尼斯商人》之后,欧洲诸国的主流媒体对柳敬亭的“诺贝尔之赌”已经渐趋宽容,即便调侃,也已裹挟善意,特别是意大利《晚邮报》,更是明确地指出:“一个作家的伟大和是否得诺奖并无决定性的逻辑联系,就比如《等待戈多》和《吉檀迦利》,还比如《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
一时间,全世界都开始为这三个人鸣不平,法国和印度的学术界代表,先后向瑞典文学院讨要说法,自然无果,因为诺贝尔奖的一切评选内幕和细节都是绝密,要五十年后才能公开,瑞典文学院方面的回应就是简单的一句:“一切结果都是经过反复审定,绝对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10月20日,万象学园向世界发出公告:“《等待戈多》系本校柳敬亭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由作协冯长兴主席和本校三位语言学教授推荐到瑞典文学院,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结果殊为可惜,但我们已经尽力。”
此公告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议,法国方面也很快证实了这个消息。
“从《哈姆雷特》到《等待戈多》再到《威尼斯商人》,不愧是柳敬亭!”
“他果然不是安分地在旅游,不过倘若因为《等待戈多》输了诺贝尔,我个人认为,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输赢。”
“既然瑞典方面知道真相,那《等待戈多》没获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这场热议风波逐渐沸腾起来的时候,25日,星月电视国际台发表重磅声明:“诗集《吉檀迦利》也是柳敬亭先生新作,与《等待戈多》一起参与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对这个结果表示遗憾!”
仿佛天降陨石,仿佛平地惊雷。
关于《等待戈多》沸沸扬扬的讨论还没停息,星月放出这个消息无异于火上丢炸弹。
在某一刻,似乎整个世界都出现一瞬短暂的错愕,在那之后,热议的浪潮迅速汇聚成滔天巨浪。
《等待戈多》和《吉檀迦利》全部出自柳敬亭!
这个消息让太多人出离震撼,其中的一波三折和峰回路转大大地、远远地出乎了每个人的意料。
大家猜到柳敬亭封笔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是耍了一个文字游戏,所以大家的推论,包括陆艺筹在内,都认为柳敬亭可能要“携读者以令诺奖”,用对付莫之余的方式再次单挑瑞典文学院,或者是耍个小聪明,随意玩耍三年,无所谓地认输了事。
事实上,柳敬亭没有玩阴谋,也没有耍小聪明,而是采用了他一贯的方式——用真正的实力面对一切危机和挑战。
“哪怕是这样,都还是让大家失望了啊……”
10月26日,柳敬亭突然更新了个人微型博客,几乎引起全中国人的转发和评论,上演了一场真正的“不转不是中国人”,很多铁杆读者刹那热泪盈眶。
这个时候,柳敬亭身在古巴,正是那个老渔夫的故乡!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