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还有一件事,须得向阿娘你禀告。”说到这里,陆瑾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犹豫之色,就这么沉吟半响,突然开口言道:“阿娘,孩儿已经与小雅解除了婚约,并对她说明了一切,我知道你一定会怪我,然而……我却不会后悔,在我懂事那一天,阿娘你告诉我一定要为振兴大房而活,待到谢睿渊害死你之后,我又告诉自己要为阿娘报仇雪恨而活,数年来读书习武,一朝进士及第授予官身,其实我过得并不开心,直到遇到了她,她叫上官婉儿,亦是孩儿此生想要白首到老的爱人,儿不求出将入相位列人臣巅峰,也不求荣华富贵腰缠万贯,只愿能够与婉儿双树双栖,也就足够了。从前孩儿都是为大房而活,但是现在,我想为自己而活,去追求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所以,孩儿不能遵从你昔日的安排,娶小雅为妻,也希望阿娘你能够理解……”
微风轻轻拂过,带着林涛声轻轻传来,好似逝者无言的低鸣,萦绕陆瑾耳畔不散。
便在这个时候,白衣似雪的慕妃然出现在了不远处,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朝着此地走来。
三年前,她前来江宁县寻找谢瑾下落的时候,偶然前来横望山常乐观祈福,却无意间听里面的道士言及山腰隐蔽地带有着两座坟茔,埋的似乎是一个陆姓的女子。
慕妃然心知谢瑾的母亲正是姓陆,于是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独自一人走了许久前来查看,果然发现那正是陆三娘的坟茔。
故而每当来到江宁的时候,慕妃然都会亲自前来拜祭一番,也算为恩公略尽孝道。
走了不知许久,慕妃然刚转过一道山梁,视线登时开阔,抬目望去,她突然发现有一个人影正矗立在陆三娘的坟茔前,一动不动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见状,慕妃然大感奇怪,要知道此地道路偏僻,即便是那些砍柴的樵夫也很少前来,更别说还是一个看似衣衫华贵的男子,而且此人显然是在祭拜亡者,否者坟头也不会出现燃烧香蜡所产生的青烟。
正在慕妃然好奇那人身份之时,陆瑾突然转过身来,对着陆三娘的坟头一个大拜,这才转脚步轻捷的走了。
“啊!竟是陆御史!”
看得真真切切的慕妃然大感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目,然而陆瑾的容貌是那样的清晰,也由不得她产生半分怀疑。
直到陆瑾离开半响之后,慕妃然这才走了过来,她满是疑惑的望着坟前已成灰烬的香蜡黄纸,视线突然在坟头上摇曳不止的青纸上面凝固了,张开小嘴“啊”的一声惊呼,震惊得竟是不能置信的后退了一步。
在祭奠逝者时,能够在坟头挂上青纸的唯有逝者子孙,往往坟头挂青数量的多少,便意味着墓主家族人丁越旺,子孙也非常多。
陆三娘只有谢瑾这么一个儿子,为何陆御史祭拜她的时候却要挂青?这是何等理由?陆御史与陆三娘究竟是何等关系?
诸多问题久久盘旋在脑海不散,霎那间,慕妃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好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俏脸苍白娇躯颤抖,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
当第一缕秋风呼啸掠过长安城的时候,天皇天后的銮驾开始从南山别宫出发,返回皇宫。
八百里关中平原天高地阔,一望无际的原野草木萧瑟,民居点点,可惜因今年关中干旱之故,沿途尽皆衣不遮体的流民难民,眼见天子行辕经过,纷纷跪倒在道路两旁磕头请愿不止,看得高宗皇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至秦时,郑国奉命新修水利修筑郑国渠发展农业之后,八百里秦川水流充足,产粮丰厚,关中成为中原大地少有的富饶之地,故而秦国才能凭借关中之险、关中之产出函谷关席卷中原,扫平六国。
两汉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关中之民日益增多,到得大唐立国,光是关中一带的人口数量便可抵得全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以八百里江山养育近六百万的人口,难度自然而然非常巨大,特别是到的干旱之年更是如此,因而长期以来关中都须靠江南之粮接济,方能度过饥年。
由于这两年裴行俭大军远征东~突厥在外,用粮颇多,江南之粮多用于军需,故而也不丰足,加之秋粮尚待收割青黄不接,才会发生关中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
对此,高宗自然不会不闻不问,急忙下诏吩咐从洛口仓调运粮食前来关中赈灾。
高宗又与武后商量了一番,均觉得今岁应该考虑带领群臣前往洛阳就食,减轻关中缺粮的压力。
回到长安,高宗立即召见群相前来商议抗旱救灾之事,武后长途跋涉后罕见的有些疲惫,故而并没有参加此次议事,独自一人返回寝宫休憩。
大梦沉沉,光怪陆离,武后直睡到天将黄昏方才转醒。
她打着惬意的哈欠站起身来,刚刚展了展身子,便闻一阵脚步声响,贴身侍女蔗蔗已是走了进来。
前段时间,蔗蔗并没有前去南山别宫,这让武后心里甚为想念,见她到来立即忍不住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笑言道:“呀,小蔗蔗这段时间看上去竟是消瘦了不少,难道有什么保养秘方不成?”
蔗蔗掩嘴笑道:“哪有什么秘方!只是这段时间不见天后,不能侍奉天后左右,因而茶饭不思有些消瘦而已。”
一席话听得武后大笑不止,显然是凤颜大悦。
待到武后笑罢之后,蔗蔗也是收敛了笑容,沉声言及正事:“天后,前段时间你密令奴调查监察御史陆瑾身世背景,目前已经有了结果,情况实在出乎人意料之外。”
武后轻轻皱眉,言道:“既然情况出乎意料之外,为何不早早报来?”
“非是蔗蔗拖延时间。”蔗蔗轻轻一叹,正容言道:“只因为结果太过震撼,为求稳妥准备,奴又下令梅花内卫继续调查,昨日才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
微风轻轻拂过,带着林涛声轻轻传来,好似逝者无言的低鸣,萦绕陆瑾耳畔不散。
便在这个时候,白衣似雪的慕妃然出现在了不远处,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朝着此地走来。
三年前,她前来江宁县寻找谢瑾下落的时候,偶然前来横望山常乐观祈福,却无意间听里面的道士言及山腰隐蔽地带有着两座坟茔,埋的似乎是一个陆姓的女子。
慕妃然心知谢瑾的母亲正是姓陆,于是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独自一人走了许久前来查看,果然发现那正是陆三娘的坟茔。
故而每当来到江宁的时候,慕妃然都会亲自前来拜祭一番,也算为恩公略尽孝道。
走了不知许久,慕妃然刚转过一道山梁,视线登时开阔,抬目望去,她突然发现有一个人影正矗立在陆三娘的坟茔前,一动不动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见状,慕妃然大感奇怪,要知道此地道路偏僻,即便是那些砍柴的樵夫也很少前来,更别说还是一个看似衣衫华贵的男子,而且此人显然是在祭拜亡者,否者坟头也不会出现燃烧香蜡所产生的青烟。
正在慕妃然好奇那人身份之时,陆瑾突然转过身来,对着陆三娘的坟头一个大拜,这才转脚步轻捷的走了。
“啊!竟是陆御史!”
看得真真切切的慕妃然大感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目,然而陆瑾的容貌是那样的清晰,也由不得她产生半分怀疑。
直到陆瑾离开半响之后,慕妃然这才走了过来,她满是疑惑的望着坟前已成灰烬的香蜡黄纸,视线突然在坟头上摇曳不止的青纸上面凝固了,张开小嘴“啊”的一声惊呼,震惊得竟是不能置信的后退了一步。
在祭奠逝者时,能够在坟头挂上青纸的唯有逝者子孙,往往坟头挂青数量的多少,便意味着墓主家族人丁越旺,子孙也非常多。
陆三娘只有谢瑾这么一个儿子,为何陆御史祭拜她的时候却要挂青?这是何等理由?陆御史与陆三娘究竟是何等关系?
诸多问题久久盘旋在脑海不散,霎那间,慕妃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好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俏脸苍白娇躯颤抖,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
当第一缕秋风呼啸掠过长安城的时候,天皇天后的銮驾开始从南山别宫出发,返回皇宫。
八百里关中平原天高地阔,一望无际的原野草木萧瑟,民居点点,可惜因今年关中干旱之故,沿途尽皆衣不遮体的流民难民,眼见天子行辕经过,纷纷跪倒在道路两旁磕头请愿不止,看得高宗皇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至秦时,郑国奉命新修水利修筑郑国渠发展农业之后,八百里秦川水流充足,产粮丰厚,关中成为中原大地少有的富饶之地,故而秦国才能凭借关中之险、关中之产出函谷关席卷中原,扫平六国。
两汉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关中之民日益增多,到得大唐立国,光是关中一带的人口数量便可抵得全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以八百里江山养育近六百万的人口,难度自然而然非常巨大,特别是到的干旱之年更是如此,因而长期以来关中都须靠江南之粮接济,方能度过饥年。
由于这两年裴行俭大军远征东~突厥在外,用粮颇多,江南之粮多用于军需,故而也不丰足,加之秋粮尚待收割青黄不接,才会发生关中难民流离失所的情况。
对此,高宗自然不会不闻不问,急忙下诏吩咐从洛口仓调运粮食前来关中赈灾。
高宗又与武后商量了一番,均觉得今岁应该考虑带领群臣前往洛阳就食,减轻关中缺粮的压力。
回到长安,高宗立即召见群相前来商议抗旱救灾之事,武后长途跋涉后罕见的有些疲惫,故而并没有参加此次议事,独自一人返回寝宫休憩。
大梦沉沉,光怪陆离,武后直睡到天将黄昏方才转醒。
她打着惬意的哈欠站起身来,刚刚展了展身子,便闻一阵脚步声响,贴身侍女蔗蔗已是走了进来。
前段时间,蔗蔗并没有前去南山别宫,这让武后心里甚为想念,见她到来立即忍不住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笑言道:“呀,小蔗蔗这段时间看上去竟是消瘦了不少,难道有什么保养秘方不成?”
蔗蔗掩嘴笑道:“哪有什么秘方!只是这段时间不见天后,不能侍奉天后左右,因而茶饭不思有些消瘦而已。”
一席话听得武后大笑不止,显然是凤颜大悦。
待到武后笑罢之后,蔗蔗也是收敛了笑容,沉声言及正事:“天后,前段时间你密令奴调查监察御史陆瑾身世背景,目前已经有了结果,情况实在出乎人意料之外。”
武后轻轻皱眉,言道:“既然情况出乎意料之外,为何不早早报来?”
“非是蔗蔗拖延时间。”蔗蔗轻轻一叹,正容言道:“只因为结果太过震撼,为求稳妥准备,奴又下令梅花内卫继续调查,昨日才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