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少卿说得不错。”
这时,刘仁轨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当先便是一句认同之语,其后对着李哲拱手道:“殿下,当务之急,应立即派出专人前往泾州调查暴乱缘由,并派发粮食平息骚乱。”
李哲一听正副留守都这么说了,自然是点头言是,虚心求教道:“那不知两位卿家觉得何人能够担此大任?”
陆瑾和刘仁轨对视了一眼,心内不约而同的飘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陆瑾一看裴行俭的眼神,自然明白了过来。
的确,从目前情况来看,陆瑾是最适合赶赴泾州处置暴乱并派发粮食的人选,但可惜的是,长安城离不开他,大大小小的事务更是需要他,故而他不能去。
毕竟长安城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泾州。
刘仁轨显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不禁暗自一叹,只得退而求次的问道:“陆少卿觉得太仓令萧璿如何?”
陆瑾轻轻摇了摇头,言道:“萧璿职司关中粮秣统计调运之职,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没有余力前去泾州。”
刘仁轨轻轻颔首,拧着白眉继续思忖合适人选。
在目前绝大部分朝臣跟随天皇天后前往长安之后,能够堪当大任之人本就不多,故而陆瑾和刘仁轨都是颇费思量。
便在此时,一声女子的轻咳陡然响彻殿内,让正在议事的三人同时一怔。
陆瑾抬眼望去,只见正殿通往内殿的入口屏风上,正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黑色人影,刚才咳嗽声正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见状,刘仁轨白眉猛然一抖,心内不由飘出了几分怒意。
这样重大的议事,居然还有人躲在一旁偷听,也不知这太子殿下是如何管教宫娥的,竟如此没有规矩!
反观李哲,却是露出了尴尬之色,他对着面无表情的陆瑾和有些气愤的刘仁轨一拱,讪讪言道:“这个……两位爱卿,本太子有事先失陪一会儿,马上就回来。”言罢,也不待陆瑾和刘仁轨同意,转身疾步而去。
待到李哲绕过屏风进入甬道,入目便看见太子妃韦莲儿正站在那里,衣衫单薄的她春光乍现,别有一番动人的风情。
“爱妃,何事也?你没看见我正在议事么?”李哲哭笑不得说了一句,然而口气中满是溺爱,可见这位新晋太子妃在他眼中的重要性。
韦莲儿美目中神光闪闪,出言问道:“殿下,刚才你们是否在商量前去泾州平息暴乱的人选?”
“对。”李哲点了点头,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
闻言,韦莲儿精神陡然一怔,忽地出言道:“既然如此,莲儿向殿下推荐一人。”
“啊,爱妃也有合适的人选?”李哲顿时惊讶了。
“当然有!”韦莲儿肯定的点了点头,言道,“莲儿觉得左监门率长史韦洵可堪大任!”
一席话落点,李哲霎那间便是为之一怔,继而颇觉不可思议的惊讶笑道:“莲儿,虽说是内举不避亲,然大舅哥才当上监门率长史不久,如何能够前去平息骚乱?”
韦莲儿口中的韦洵,正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在韦莲儿成为太子妃之后,原本白身的韦洵也凭借这一层关系担任太子东宫左监门率长史,一跃成为从七品上的官员。
至于监门率,则是负责替东宫把守大门,故而李哲觉得韦莲儿如此推荐实乃有些不妥。
但是,向来私心极重的韦莲儿也有她一番坚持。
她虽然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但总而论之,父辈兄长却无一个显赫大员,对她来讲不得不成为弊端。
故而刚才韦莲儿才会轻咳一声唤李哲进来,说出想要推荐韦洵前去平息骚乱之意,也让兄长能够凭此功绩获得迁升。
至于前去平息骚乱是否危险,韦莲儿却觉得根本无涉大局,区区几个泥腿子的暴民而已,能够掀起多大的波澜?在精锐的大唐官军面前,肯定是不堪一击的。
故而,韦莲儿正容回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我那兄长自小文韬武略,可比管仲乐毅,对付区区骚乱,派发些许粮食,还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自然可以胜任。”
听到此话,李哲微微沉吟,显然是动了心思。
韦莲儿乘热打铁的继续劝说道:“殿下,你可是监国太子,刘仁轨和陆瑾均是你的部下,你如何能够事事都听他们的,让他们牵着你的鼻子走?莲儿和兄长均想要为殿下你分忧,难道我们就没有陆瑾和刘仁轨可靠?”
李哲耳软惧内的性格与高宗皇帝非常相似,一听韦莲儿此言,想到爱妃也只是推举兄长处理些许小事情而已,并没什么大碍,于是点头道:“那好吧,我出去与刘仁轨陆瑾商量一下,你就在这里等着。”
韦莲儿惊喜不已的点了点头,忽地她又想到了什么,沉着俏脸言道:“殿下,你出去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令,可不要忘了。”
李哲点头一笑,连忙出去了。
当听完李哲说出前去平息骚乱的人选,刘仁轨登时就茫然了:“韦洵?何人也?微臣似乎从未听过此名?”
李哲脸膛微微有些泛红,想到韦莲儿最后的吩咐,口气不自禁的带上了几分坚定之色:“刘相,韦洵乃是太子东宫监门率长史,年纪轻轻便是文武全才,由他前去应该能够顺利平息暴乱。”
听到李哲口气如此笃定,刘仁轨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转头问向陆瑾道:“陆少卿觉得这韦洵如何?”
时才待到李哲说出韦洵名字的一瞬间,陆瑾便已经知道韦洵乃是韦莲儿的兄长,当初韦莲儿女扮男装之时,所用的化名也正是韦洵,不用问,刚才那声轻轻的咳嗽声正是出自韦莲儿,如此人选也是她所建议了。
若是前去处理些许小事情,陆瑾说不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裙带关系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泾州骚乱并非小事,此乃一件说不定会影响到关中安稳的大事,故而应该派遣能够主持大局的老练人物前去,而非靠才名能力均不彰显的外戚。
这时,刘仁轨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当先便是一句认同之语,其后对着李哲拱手道:“殿下,当务之急,应立即派出专人前往泾州调查暴乱缘由,并派发粮食平息骚乱。”
李哲一听正副留守都这么说了,自然是点头言是,虚心求教道:“那不知两位卿家觉得何人能够担此大任?”
陆瑾和刘仁轨对视了一眼,心内不约而同的飘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陆瑾一看裴行俭的眼神,自然明白了过来。
的确,从目前情况来看,陆瑾是最适合赶赴泾州处置暴乱并派发粮食的人选,但可惜的是,长安城离不开他,大大小小的事务更是需要他,故而他不能去。
毕竟长安城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泾州。
刘仁轨显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不禁暗自一叹,只得退而求次的问道:“陆少卿觉得太仓令萧璿如何?”
陆瑾轻轻摇了摇头,言道:“萧璿职司关中粮秣统计调运之职,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没有余力前去泾州。”
刘仁轨轻轻颔首,拧着白眉继续思忖合适人选。
在目前绝大部分朝臣跟随天皇天后前往长安之后,能够堪当大任之人本就不多,故而陆瑾和刘仁轨都是颇费思量。
便在此时,一声女子的轻咳陡然响彻殿内,让正在议事的三人同时一怔。
陆瑾抬眼望去,只见正殿通往内殿的入口屏风上,正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黑色人影,刚才咳嗽声正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见状,刘仁轨白眉猛然一抖,心内不由飘出了几分怒意。
这样重大的议事,居然还有人躲在一旁偷听,也不知这太子殿下是如何管教宫娥的,竟如此没有规矩!
反观李哲,却是露出了尴尬之色,他对着面无表情的陆瑾和有些气愤的刘仁轨一拱,讪讪言道:“这个……两位爱卿,本太子有事先失陪一会儿,马上就回来。”言罢,也不待陆瑾和刘仁轨同意,转身疾步而去。
待到李哲绕过屏风进入甬道,入目便看见太子妃韦莲儿正站在那里,衣衫单薄的她春光乍现,别有一番动人的风情。
“爱妃,何事也?你没看见我正在议事么?”李哲哭笑不得说了一句,然而口气中满是溺爱,可见这位新晋太子妃在他眼中的重要性。
韦莲儿美目中神光闪闪,出言问道:“殿下,刚才你们是否在商量前去泾州平息暴乱的人选?”
“对。”李哲点了点头,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
闻言,韦莲儿精神陡然一怔,忽地出言道:“既然如此,莲儿向殿下推荐一人。”
“啊,爱妃也有合适的人选?”李哲顿时惊讶了。
“当然有!”韦莲儿肯定的点了点头,言道,“莲儿觉得左监门率长史韦洵可堪大任!”
一席话落点,李哲霎那间便是为之一怔,继而颇觉不可思议的惊讶笑道:“莲儿,虽说是内举不避亲,然大舅哥才当上监门率长史不久,如何能够前去平息骚乱?”
韦莲儿口中的韦洵,正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在韦莲儿成为太子妃之后,原本白身的韦洵也凭借这一层关系担任太子东宫左监门率长史,一跃成为从七品上的官员。
至于监门率,则是负责替东宫把守大门,故而李哲觉得韦莲儿如此推荐实乃有些不妥。
但是,向来私心极重的韦莲儿也有她一番坚持。
她虽然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但总而论之,父辈兄长却无一个显赫大员,对她来讲不得不成为弊端。
故而刚才韦莲儿才会轻咳一声唤李哲进来,说出想要推荐韦洵前去平息骚乱之意,也让兄长能够凭此功绩获得迁升。
至于前去平息骚乱是否危险,韦莲儿却觉得根本无涉大局,区区几个泥腿子的暴民而已,能够掀起多大的波澜?在精锐的大唐官军面前,肯定是不堪一击的。
故而,韦莲儿正容回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我那兄长自小文韬武略,可比管仲乐毅,对付区区骚乱,派发些许粮食,还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自然可以胜任。”
听到此话,李哲微微沉吟,显然是动了心思。
韦莲儿乘热打铁的继续劝说道:“殿下,你可是监国太子,刘仁轨和陆瑾均是你的部下,你如何能够事事都听他们的,让他们牵着你的鼻子走?莲儿和兄长均想要为殿下你分忧,难道我们就没有陆瑾和刘仁轨可靠?”
李哲耳软惧内的性格与高宗皇帝非常相似,一听韦莲儿此言,想到爱妃也只是推举兄长处理些许小事情而已,并没什么大碍,于是点头道:“那好吧,我出去与刘仁轨陆瑾商量一下,你就在这里等着。”
韦莲儿惊喜不已的点了点头,忽地她又想到了什么,沉着俏脸言道:“殿下,你出去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令,可不要忘了。”
李哲点头一笑,连忙出去了。
当听完李哲说出前去平息骚乱的人选,刘仁轨登时就茫然了:“韦洵?何人也?微臣似乎从未听过此名?”
李哲脸膛微微有些泛红,想到韦莲儿最后的吩咐,口气不自禁的带上了几分坚定之色:“刘相,韦洵乃是太子东宫监门率长史,年纪轻轻便是文武全才,由他前去应该能够顺利平息暴乱。”
听到李哲口气如此笃定,刘仁轨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转头问向陆瑾道:“陆少卿觉得这韦洵如何?”
时才待到李哲说出韦洵名字的一瞬间,陆瑾便已经知道韦洵乃是韦莲儿的兄长,当初韦莲儿女扮男装之时,所用的化名也正是韦洵,不用问,刚才那声轻轻的咳嗽声正是出自韦莲儿,如此人选也是她所建议了。
若是前去处理些许小事情,陆瑾说不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裙带关系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泾州骚乱并非小事,此乃一件说不定会影响到关中安稳的大事,故而应该派遣能够主持大局的老练人物前去,而非靠才名能力均不彰显的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