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上旬,扬州道行军大总管、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领二十余万讨伐大军对徐敬业乱党发动了总攻。
十天之后,扬州城被讨伐军攻破,徐敬业率领一干残兵退守蒜山,并着令润州刺史李宗臣率军前来支援。
大概真的是天要绝人之路,向李宗臣传达军令的人不甚将联系信物丢失,只得拿着孤零零的一封信件跑到了润州。
而润州刺史李宗臣未见信物,误以为此乃官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故而坚守润州不出。
徐敬业眼见强敌压境,求援无路,只得带着亲卫偷偷逃跑,乘舟进入大江,想要逃去南洋求得一条活路。
只可惜暂代荆州水师统帅一职的李多祚早就令战船锁死了大江出海口,别说是徐敬业了,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徐敬业无奈,只得乘船返回,就在途中却遭遇兵卒哗然生变。
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乘他酒醉熟睡之际,带兵闯入轻松杀了徐敬业以及他的一家老小,用二十五颗人头换来了自己的活路。
十一月末,持续了整整四个月的徐敬业叛乱被朝廷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平定。
贼寇唐之奇、魏思温、韦超、薛仲璋四人被抓捕之后就地处死,只有大才子骆宾王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似乎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武后随后下令,尽杀徐敬业宗族,就连开国功臣李勣也被开馆鞭尸,成为了徐敬业罪行的替罪羔羊。
徐敬业宗族当中,只有那个不肯投降徐敬业的润州刺史李思文得以幸免,因当日徐敬业讥笑李思文不如姓武,故而武后便赐李思文之名为武思文,授予他司仆少卿一职。
与此同时,武后的诏书也到了会稽。
武后让陆瑾继续担任江南道安抚大使一职,稳定江南道人心,并诏令苏令宾入神都觐见。
闻诏,苏令宾暗自叹息了一声,只得告别了陆瑾,在唐忠宝与童宝山两人的陪同下,启程北上。
※※※
整整两个月,陆瑾均是呆在越州处理虞国归降之后的安抚工作。
重新遴选称职的各级官吏、颁布朝廷相应的赦免诏书、做好破败城墙的修护、销毁虞国曾在深山中留下的那些建筑、稳定越州、睦州、杭州三地人心……
一件件事情认真做来,几乎每天都没有什么空闲。
好在身边有个精明干练的陈子昂,倒是为陆瑾节约了不少时间,后来他几经考虑,又将他昔日的老部下,曾陪着他安抚过泾州的宋璟调派而来,成为新建刺史府的录事参军。
这录事参军乃从七品下的官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乃是不折不扣的监察之官。
陆瑾将宋璟放在这个位置上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希望他能够以此职留任越州,监督新组建的刺史府以及各地县衙,维系越州稳定。
对此,宋璟自然是感激零涕。
他本不过是区区长安东市市丞,受陆瑾提携忽地成为了越州录事参军,自然而然是官升一级,若非现在越州刚刚平定甚缺能事官员,说不定这样的好事根本就轮不到他宋璟了。
于是乎,担任越州录事参军之后,宋璟更是尽心任事,与刺史府一干官员也是关系甚佳,越州局势慢慢回到了正轨之上。
在处理越州事务的同时,陆瑾心内还对北上神都的苏令宾担心不已,深怕太后会对这个昔日的叛乱首领施以惩罚。
毕竟当年裴行俭承诺不杀投降的阿史那伏念,但朝廷后来却又出尔反尔处死阿史那伏念,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
但当消息从神都传来,陆瑾倒是惊讶得愣怔住了。
太后武媚根本就没有追究苏令宾昔日之错,甚至她还对苏令宾甚为喜爱。
因为苏令宾可是她昔日御口金封的进士,对于苏令宾绝世才华,武后早就喜爱之际,当殿便擢升苏令宾为翰林院学士承旨、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宰相。
女子为官,且成为宰相,自然在群臣当中引起了极大的波澜以及非议,不少固守礼法的老臣子更是连连上书,声言武后拔擢苏令宾为相,乃是坏了规矩。
但在平定徐敬业之乱,扫平了以裴炎为首的宰相势力之后,武后权威可谓是如日中天,也根本不害怕区区几个老臣子的反对,依旧固执己见,不为所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在一片不可置信的目光当中,苏令宾成为了继北齐女丞相陆令萱之后的又一位女相,成为了大唐开国以来首位女丞相。
但武后似乎嫌女子为相的震撼不够,没几天又拜起居舍人沈君谅为相,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起居舍人不过是从六品下的官职,沈君谅也没多大的政绩贡献,武后之所以让他成为丞相,理由很简单:此人的确身负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完完全全效忠于武后。
待得到了这些情报,陆瑾倍感交集,又觉无奈又感可笑。
光从苏令宾与沈君谅两人拜相的事情看来,武后已经完完全全掌握了朝局权力,昔日摄政太后与顾命宰相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权力格局已是不在,现在的朝堂可以说是顺武后者昌,逆武后者亡。
现在朝堂上唯一还能够让武后生出几分忌惮之心的唯有刘仁轨。
只可惜这位硕果仅存的老臣被任命为长安留守,一直远离朝堂,加之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几乎已经不太管事,也不能对其制衡武后抱太大的希望,一切还只能靠自己,挽救这岌岌可危的李唐江山。
心念及此,陆瑾烦恼忧愁不禁更深了。
与朝廷消息同来的,还有太平公主府中的一些情况。
太平公主府家令乔知之上报陆瑾:府中仆役冯小宝不告而别,就此离去,请示该如何处理?
其实府中区区一个仆役离去,是完全不必惊动陆瑾的,只是乔知之考虑到那冯小宝毕竟乃是由陆瑾领入公主府,于情于理都应该禀告陆瑾知晓。
十天之后,扬州城被讨伐军攻破,徐敬业率领一干残兵退守蒜山,并着令润州刺史李宗臣率军前来支援。
大概真的是天要绝人之路,向李宗臣传达军令的人不甚将联系信物丢失,只得拿着孤零零的一封信件跑到了润州。
而润州刺史李宗臣未见信物,误以为此乃官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故而坚守润州不出。
徐敬业眼见强敌压境,求援无路,只得带着亲卫偷偷逃跑,乘舟进入大江,想要逃去南洋求得一条活路。
只可惜暂代荆州水师统帅一职的李多祚早就令战船锁死了大江出海口,别说是徐敬业了,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徐敬业无奈,只得乘船返回,就在途中却遭遇兵卒哗然生变。
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乘他酒醉熟睡之际,带兵闯入轻松杀了徐敬业以及他的一家老小,用二十五颗人头换来了自己的活路。
十一月末,持续了整整四个月的徐敬业叛乱被朝廷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平定。
贼寇唐之奇、魏思温、韦超、薛仲璋四人被抓捕之后就地处死,只有大才子骆宾王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似乎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武后随后下令,尽杀徐敬业宗族,就连开国功臣李勣也被开馆鞭尸,成为了徐敬业罪行的替罪羔羊。
徐敬业宗族当中,只有那个不肯投降徐敬业的润州刺史李思文得以幸免,因当日徐敬业讥笑李思文不如姓武,故而武后便赐李思文之名为武思文,授予他司仆少卿一职。
与此同时,武后的诏书也到了会稽。
武后让陆瑾继续担任江南道安抚大使一职,稳定江南道人心,并诏令苏令宾入神都觐见。
闻诏,苏令宾暗自叹息了一声,只得告别了陆瑾,在唐忠宝与童宝山两人的陪同下,启程北上。
※※※
整整两个月,陆瑾均是呆在越州处理虞国归降之后的安抚工作。
重新遴选称职的各级官吏、颁布朝廷相应的赦免诏书、做好破败城墙的修护、销毁虞国曾在深山中留下的那些建筑、稳定越州、睦州、杭州三地人心……
一件件事情认真做来,几乎每天都没有什么空闲。
好在身边有个精明干练的陈子昂,倒是为陆瑾节约了不少时间,后来他几经考虑,又将他昔日的老部下,曾陪着他安抚过泾州的宋璟调派而来,成为新建刺史府的录事参军。
这录事参军乃从七品下的官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乃是不折不扣的监察之官。
陆瑾将宋璟放在这个位置上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希望他能够以此职留任越州,监督新组建的刺史府以及各地县衙,维系越州稳定。
对此,宋璟自然是感激零涕。
他本不过是区区长安东市市丞,受陆瑾提携忽地成为了越州录事参军,自然而然是官升一级,若非现在越州刚刚平定甚缺能事官员,说不定这样的好事根本就轮不到他宋璟了。
于是乎,担任越州录事参军之后,宋璟更是尽心任事,与刺史府一干官员也是关系甚佳,越州局势慢慢回到了正轨之上。
在处理越州事务的同时,陆瑾心内还对北上神都的苏令宾担心不已,深怕太后会对这个昔日的叛乱首领施以惩罚。
毕竟当年裴行俭承诺不杀投降的阿史那伏念,但朝廷后来却又出尔反尔处死阿史那伏念,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
但当消息从神都传来,陆瑾倒是惊讶得愣怔住了。
太后武媚根本就没有追究苏令宾昔日之错,甚至她还对苏令宾甚为喜爱。
因为苏令宾可是她昔日御口金封的进士,对于苏令宾绝世才华,武后早就喜爱之际,当殿便擢升苏令宾为翰林院学士承旨、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宰相。
女子为官,且成为宰相,自然在群臣当中引起了极大的波澜以及非议,不少固守礼法的老臣子更是连连上书,声言武后拔擢苏令宾为相,乃是坏了规矩。
但在平定徐敬业之乱,扫平了以裴炎为首的宰相势力之后,武后权威可谓是如日中天,也根本不害怕区区几个老臣子的反对,依旧固执己见,不为所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在一片不可置信的目光当中,苏令宾成为了继北齐女丞相陆令萱之后的又一位女相,成为了大唐开国以来首位女丞相。
但武后似乎嫌女子为相的震撼不够,没几天又拜起居舍人沈君谅为相,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起居舍人不过是从六品下的官职,沈君谅也没多大的政绩贡献,武后之所以让他成为丞相,理由很简单:此人的确身负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完完全全效忠于武后。
待得到了这些情报,陆瑾倍感交集,又觉无奈又感可笑。
光从苏令宾与沈君谅两人拜相的事情看来,武后已经完完全全掌握了朝局权力,昔日摄政太后与顾命宰相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权力格局已是不在,现在的朝堂可以说是顺武后者昌,逆武后者亡。
现在朝堂上唯一还能够让武后生出几分忌惮之心的唯有刘仁轨。
只可惜这位硕果仅存的老臣被任命为长安留守,一直远离朝堂,加之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几乎已经不太管事,也不能对其制衡武后抱太大的希望,一切还只能靠自己,挽救这岌岌可危的李唐江山。
心念及此,陆瑾烦恼忧愁不禁更深了。
与朝廷消息同来的,还有太平公主府中的一些情况。
太平公主府家令乔知之上报陆瑾:府中仆役冯小宝不告而别,就此离去,请示该如何处理?
其实府中区区一个仆役离去,是完全不必惊动陆瑾的,只是乔知之考虑到那冯小宝毕竟乃是由陆瑾领入公主府,于情于理都应该禀告陆瑾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