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一般,擦肩而过也便是了。
等到张文知回过神来,璟轩已经在小太监的阿谀奉承声之后离他很远了,张文知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了嘴角的一丝苦笑,现如今他也明白林家的环境自与旁人家不同,当年的自己的确是做错了。只是知错又如何,到底,是回不到当初了。张文知想着,脑海里不自禁的想到当初第一眼看到便觉得比画上的金童还要漂亮的小娃娃璟轩,心里面不由得一阵酸胀。
“张大人,陛下叫你进去呢。”御书房门口的管事太监见张文知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愣神,低声提醒。
张文知这才回过神来,道了声谢,进去御书房当值去了。
第二日大朝,北静王带病上朝,请奏偿还王府对户部的欠款,姿态做的十足,皇帝也十分配合,直言知道王府欠款数额巨大,许他不足之处以器物古玩等抵偿。朝中消息灵通的大臣或多或少都得了消息,此时并不十分震惊,心中都在盘算自家能还上多少。
从这日下朝后,户部就忙了个不可开交,开始清点北静王府送去的银钱器物古玩等等,一车车的财物贴上封条从王府送往户部,沿路都有兵丁把守开路,两侧围观的老百姓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当是哪家被抄了家,议论纷纷不已。
连北静王都被逼得连家中几代珍藏的古玩都被拿来还债,京中所有欠着户部借款的人家哪个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因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户部俨然成了六部中最繁忙的了。
而皇帝似乎并不看重脸面,北静王刚刚还清了户部债务没几日,三司会审水溶的事便出了结果,水溶虽然在事后插手谋夺薛家的产业,但并没有买通山贼谋害薛家父子。最终这份结果送到御前亲批,皇帝虽然严厉斥责了水溶德行有失,用词颇不留情面,但最终裁定的惩罚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仅是罚他将侵吞得来的薛家产业如数奉还闭门思过罚俸一年罢了。
就在史家几乎倾家荡产,连城郊的庄子都卖了才把债务偿还完毕之后,被压在刑部大牢月余的史晔也被放了出来,因为身上的功名被革了还被责令永不叙用,但好歹捡了条命回来,史家两房如今就这么一个男丁独苗苗,保住了史晔的性命,两家人也不敢奢求别的了。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这些世家如今已经对当今皇上的举动麻木了,当今这位简直遮羞布都不愿意围一个,这哪是什么举证断案,分明就是拿钱赎人啊!可是如今上皇在深宫久不理事,连当年最得意的老臣都一个不见;太后那边油盐不进,谁也不理;皇后的话半点儿分量也没有,这些人心里面再抱怨又能如何?
想要重新联合在一起给皇帝试压,奈何北静王府起了头,诸如史家这种有自家子弟被压在刑部的都忙着凑银子还亏空,好早日把自家的孩子给“赎”出来,哪会和他们联手?拧不成一股力气,这些人哪里有能力撼动龙椅上的九五之尊,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准备还钱了。不过也有些眼尖的人发现,被放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北静王府一系的。忠安王爷可也是把欠款都还上了的,可忠安王世子至今却毫无消息。
和他们这些人沸反盈天不同,如今执掌户部的桓谦可是舒心得很,向来吃紧的户部难得涌入了这么多银钱,最然让他每天忙得头晕脑胀,但看着那欠账簿子上被勾去的款项越来越多,他这嘴咧得都要合不上了,捧着账本进宫和皇帝报功:“这下可好了,船务那儿银钱正吃紧,这下刚好可以拨过去一大笔,最近南海那边可有些不安分,也该是时候让他们瞧瞧咱们水军的厉害了!还有,今年西南大旱,本来我还发愁从那儿弄一笔银子置办粮草赈灾了,这下全都有了……”
听着小十捧着个账册在那儿摇头晃脑的说着,皇帝脸色柔和,眼底却泛着噬人的寒光。当年他带兵在南疆作战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太子哥哥盯着户部给他筹备粮草和战备,他手下的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也会被自己人给活活饿死、冻死。
当年的户部比现在还要吃紧,可想而知太子哥哥为了他是怎样艰难周旋在那一群蝗虫之间的,又是怎样被这群蛀虫攻讦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逼死太子哥哥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老大那些人,这些人,人人有份,谁也别想逃过去。
太子哥哥,我一定会给你看一个真正的盛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我绝不会给他们留什么脸面。
于是乎,当今的这位哥控皇帝大人,是真的真的不在乎所谓的脸面的。
☆、第九十五章
贾家的日子过得也不那么舒坦,当初贾家可也是借了户部不少银钱的,虽然老太爷当年在江南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之时也捞了不少油水,但和绝大多数世家一般,这些银钱用来偿还欠款的并不多,因而到如今户部的亏空上,贾家可还被记着好大一笔。
好在贾家这次没有子弟折进去,他们大可不必如同惊弓之鸟,但眼看着还清亏空的人家越来越多,还款已成了大势所趋,比贾家显赫的皇亲国戚、权贵之家都纷纷主动清算亏空,贾家也没法子再拖欠下去了。
荣宁二府各自清点家资,宁国府那边连在道观“修仙”的贾敬都请回了家,这位最初自称是方外之人不肯理俗世之事,但一听说府里要把供养道观的钱给裁撤了,这养气的功夫可就破了功,气势汹汹的回到家里教训儿子贾珍不肖,被一脸委屈的贾珍递过来的账簿把所有的话都给噎回去了。
宁国府如今账面上的银钱竟不足以还清他们所欠下亏空的十分之一,贾珍有心想要卖掉几座庄子和贾敬所居的道观,这才把他老子给请了回来商议。
贾敬修那道观也是费了好几年的光景,一应所用之物都是一等一的好,建成之后又是连年扩建、休整,把周遭的土地也买下了好些用以供养整座道观大小道士的花销,着实费了贾敬很大的心里,这会儿贾珍想要卖了道观,贾敬是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的,连声训斥贾珍不孝。
贾珍一改平日里对他老子的畏惧,只说道:“父亲如今虽说是方外之人,但家里若真因为亏空的事遭了大祸,想必那锦衣军是分不清方外还是方内的。”
贾敬便无甚可说得了,贾珍这才又劝道:“金陵还有咱们家的旧地,记得那里有座道观,倒也算齐整,父亲倒不如到南边去。”
事到如今,贾珍态度强硬,做的事又是为了还户部的亏空,贾敬还能有什么法子,道观没了,他又不愿意留在宁国府,便只好听了儿子的建议,带着几个小徒弟回金陵潜心修道去了。
到了金陵他倒还想重整昔日奢华的派头,奈何宁国府实在是因为清还亏空已经一穷二白,度日都艰难,哪里还有什么余钱供养
等到张文知回过神来,璟轩已经在小太监的阿谀奉承声之后离他很远了,张文知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了嘴角的一丝苦笑,现如今他也明白林家的环境自与旁人家不同,当年的自己的确是做错了。只是知错又如何,到底,是回不到当初了。张文知想着,脑海里不自禁的想到当初第一眼看到便觉得比画上的金童还要漂亮的小娃娃璟轩,心里面不由得一阵酸胀。
“张大人,陛下叫你进去呢。”御书房门口的管事太监见张文知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愣神,低声提醒。
张文知这才回过神来,道了声谢,进去御书房当值去了。
第二日大朝,北静王带病上朝,请奏偿还王府对户部的欠款,姿态做的十足,皇帝也十分配合,直言知道王府欠款数额巨大,许他不足之处以器物古玩等抵偿。朝中消息灵通的大臣或多或少都得了消息,此时并不十分震惊,心中都在盘算自家能还上多少。
从这日下朝后,户部就忙了个不可开交,开始清点北静王府送去的银钱器物古玩等等,一车车的财物贴上封条从王府送往户部,沿路都有兵丁把守开路,两侧围观的老百姓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当是哪家被抄了家,议论纷纷不已。
连北静王都被逼得连家中几代珍藏的古玩都被拿来还债,京中所有欠着户部借款的人家哪个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因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户部俨然成了六部中最繁忙的了。
而皇帝似乎并不看重脸面,北静王刚刚还清了户部债务没几日,三司会审水溶的事便出了结果,水溶虽然在事后插手谋夺薛家的产业,但并没有买通山贼谋害薛家父子。最终这份结果送到御前亲批,皇帝虽然严厉斥责了水溶德行有失,用词颇不留情面,但最终裁定的惩罚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仅是罚他将侵吞得来的薛家产业如数奉还闭门思过罚俸一年罢了。
就在史家几乎倾家荡产,连城郊的庄子都卖了才把债务偿还完毕之后,被压在刑部大牢月余的史晔也被放了出来,因为身上的功名被革了还被责令永不叙用,但好歹捡了条命回来,史家两房如今就这么一个男丁独苗苗,保住了史晔的性命,两家人也不敢奢求别的了。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这些世家如今已经对当今皇上的举动麻木了,当今这位简直遮羞布都不愿意围一个,这哪是什么举证断案,分明就是拿钱赎人啊!可是如今上皇在深宫久不理事,连当年最得意的老臣都一个不见;太后那边油盐不进,谁也不理;皇后的话半点儿分量也没有,这些人心里面再抱怨又能如何?
想要重新联合在一起给皇帝试压,奈何北静王府起了头,诸如史家这种有自家子弟被压在刑部的都忙着凑银子还亏空,好早日把自家的孩子给“赎”出来,哪会和他们联手?拧不成一股力气,这些人哪里有能力撼动龙椅上的九五之尊,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准备还钱了。不过也有些眼尖的人发现,被放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北静王府一系的。忠安王爷可也是把欠款都还上了的,可忠安王世子至今却毫无消息。
和他们这些人沸反盈天不同,如今执掌户部的桓谦可是舒心得很,向来吃紧的户部难得涌入了这么多银钱,最然让他每天忙得头晕脑胀,但看着那欠账簿子上被勾去的款项越来越多,他这嘴咧得都要合不上了,捧着账本进宫和皇帝报功:“这下可好了,船务那儿银钱正吃紧,这下刚好可以拨过去一大笔,最近南海那边可有些不安分,也该是时候让他们瞧瞧咱们水军的厉害了!还有,今年西南大旱,本来我还发愁从那儿弄一笔银子置办粮草赈灾了,这下全都有了……”
听着小十捧着个账册在那儿摇头晃脑的说着,皇帝脸色柔和,眼底却泛着噬人的寒光。当年他带兵在南疆作战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太子哥哥盯着户部给他筹备粮草和战备,他手下的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也会被自己人给活活饿死、冻死。
当年的户部比现在还要吃紧,可想而知太子哥哥为了他是怎样艰难周旋在那一群蝗虫之间的,又是怎样被这群蛀虫攻讦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逼死太子哥哥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老大那些人,这些人,人人有份,谁也别想逃过去。
太子哥哥,我一定会给你看一个真正的盛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我绝不会给他们留什么脸面。
于是乎,当今的这位哥控皇帝大人,是真的真的不在乎所谓的脸面的。
☆、第九十五章
贾家的日子过得也不那么舒坦,当初贾家可也是借了户部不少银钱的,虽然老太爷当年在江南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之时也捞了不少油水,但和绝大多数世家一般,这些银钱用来偿还欠款的并不多,因而到如今户部的亏空上,贾家可还被记着好大一笔。
好在贾家这次没有子弟折进去,他们大可不必如同惊弓之鸟,但眼看着还清亏空的人家越来越多,还款已成了大势所趋,比贾家显赫的皇亲国戚、权贵之家都纷纷主动清算亏空,贾家也没法子再拖欠下去了。
荣宁二府各自清点家资,宁国府那边连在道观“修仙”的贾敬都请回了家,这位最初自称是方外之人不肯理俗世之事,但一听说府里要把供养道观的钱给裁撤了,这养气的功夫可就破了功,气势汹汹的回到家里教训儿子贾珍不肖,被一脸委屈的贾珍递过来的账簿把所有的话都给噎回去了。
宁国府如今账面上的银钱竟不足以还清他们所欠下亏空的十分之一,贾珍有心想要卖掉几座庄子和贾敬所居的道观,这才把他老子给请了回来商议。
贾敬修那道观也是费了好几年的光景,一应所用之物都是一等一的好,建成之后又是连年扩建、休整,把周遭的土地也买下了好些用以供养整座道观大小道士的花销,着实费了贾敬很大的心里,这会儿贾珍想要卖了道观,贾敬是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的,连声训斥贾珍不孝。
贾珍一改平日里对他老子的畏惧,只说道:“父亲如今虽说是方外之人,但家里若真因为亏空的事遭了大祸,想必那锦衣军是分不清方外还是方内的。”
贾敬便无甚可说得了,贾珍这才又劝道:“金陵还有咱们家的旧地,记得那里有座道观,倒也算齐整,父亲倒不如到南边去。”
事到如今,贾珍态度强硬,做的事又是为了还户部的亏空,贾敬还能有什么法子,道观没了,他又不愿意留在宁国府,便只好听了儿子的建议,带着几个小徒弟回金陵潜心修道去了。
到了金陵他倒还想重整昔日奢华的派头,奈何宁国府实在是因为清还亏空已经一穷二白,度日都艰难,哪里还有什么余钱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