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带着诸位太福金从漱芳斋回来,诸位在慈宁门前告了散。老太太更衣沐浴后,便歪在大迎枕上。蒲桃烟锦与摇光端上酒膳,老太太只用了一盏建莲红枣汤,余下的便都分给她们了。
太皇太后瞧出她心神不定,眼睛一圈儿红红的,想来是哭过。她给苏塔递了个眼色,苏塔其实也瞧见了,想要劝慰几句,又觉得突兀,总不如老太太亲自来的好。遂给寝殿里的人都使了眼色,大家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太皇太后微笑着朝她招手,“好丫头,来,到我跟前来。”
摇光却跪在了她跟前的栽绒毯上,给她叩头,“奴才有错,老祖宗,您罚我吧。”
太皇太后觉着奇怪,她还是伸出手,温声道:“话不说明白,就论对错,在我这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左右这儿没有外人,就咱们两个,咱们好好说说话。”
她依言,跪坐在脚踏上,老太太皱起眉,“好好坐着。”说着便拉起她的手,将她拉到床沿上坐着。
寝殿里燃着好闻的安神香,让人神思宁静。太皇太后的床幔皆是素淡的藕荷色,在潋滟烛光的辉映下有好看可亲的华彩。老太太见她垂着头,抚上她的手,慢慢问:“是不是我今儿当众提起要替你议亲,让你不高兴了?”
摇光说不是,定下心神,将方才的事一五一十全说了,“是今儿奴才上养心殿去,假传您的话,顶了贵妃身边人的嘴。”
太皇太后并不觉得这很意外,皇帝对她有些情,她这个做祖母的,或多或少看出来些,毕竟都是从年青的时候过来的。但是她先前也与皇帝说得很清楚了,他们的可能微乎其微。诚然苏塔说的是对的,少年人炽热的心动,你能阻挡吗?你不能。
皇帝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朝堂之上运筹帷幄,算错一分一毫都是要命的。君王的旨意看似轻如鸿毛,压在天下万民的身上,便有千钧之力。
可唯独在这件事上面,他莽撞,他没了理智,他孤注一掷甚至不惜冒着鄂氏的风险办了宁妃,更顾不上什么天子威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抵就是这样。其实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看上去简单,谁又说得清呢?
何况本就是两个孤独的人,会生出一起取暖的心思。皇帝这些年过得苦,过得艰难,六岁上没了爹妈,一个人担起天下的担子,元老们逼着他,进退维谷,前有狼后有虎,一点都松懈不得。她这个做玛玛的都是看在眼里的,是自己的亲孙子,又如何能不心疼?
其实他比成明也就大几岁,小端亲王还在四九城里胡闹,遭阿玛打屁股的时候,他已经没爹没妈,在御座上端坐如仪,召见臣工好多年。
少年的热烈与坦荡固然很好,没有忌惮,没有左思右想,可是权衡之下仍孤注一掷,也有震慑心魄的力量。
太皇太后安静地看着她,“今儿在这里,咱们不论主仆。我也算你半个玛玛,你玛玛是我的亲妹妹,我把你当孙女一样的疼。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对我说。”她接着道:“你去养心殿,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你自入宫来,一向小心谨慎,从不无缘无故地惹是生非,今日回了贵妃身边宫人的嘴,一定有你的道理。”老太太握着她的手,眉眼温和,“你喜欢他,是吗?”
太皇太后甚少这样温声细语地说话,仿佛又回到了家中,在玛玛的身边。
她不自觉的红了眼眶,将今天在养心殿想说却最终没说的话,在老太太跟前,悉数说了出来。
她轻轻说是的,“我喜欢他。”
“这真是件好事。”老太太笑了,顺着她乌黑的发,一如既往的温柔。老太太有些慨然,“能在年轻时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最幸运不过。少年时的心动最珍贵,更何况他也是喜欢你的。”
摇光红了耳根,伏在太皇太后身旁,听她继续道:“但是错错,我不爱粉饰光鲜,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有一些话,我就不得不说了。”
太皇太后轻轻吸了一口气,怅然望着帐顶,隐去了眼角的晶莹,“人生取舍,原是均衡。你想要得到什么,就须得舍弃什么。这宫墙可真高,高得骇人,高得望不见外头。自打我迈进了紫禁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了。”
“身为女子,哪个不希望日子过得平安和顺,有几人愿意做妾?又有几人愿意替丈夫纳妾?不过是为了博个贤良的名声,知道丈夫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里,给自己权衡留出一条后路,好安身立命罢了。”
老太太顿了顿,有些哽咽,“高宗皇帝与我,虽然相属,可他的后宫还是有许多妃嫔。女人们为了恩宠,为了母家,相互倾轧,勾心斗角,耗费了一生的光阴。这后宫远比你看见的还要更可怕。个中的辛酸,没法说!所以从前我万万不愿意,让你落到这个境地。”
“我在一日,尚且可以保你一日,宗室里的太福金们,照顾我的面子,暂且能好好待你。我仗着老祖母的身份,你受了委屈,我还能帮你做主。可你一旦成为了皇帝的嫔御,后宫之事皆由贵妃做主,我多加置喙,只会徒惹非议。就算我不管不顾地护着你,哪一日我走了,你又该怎么办呢?”
太皇太后的声音茫茫然,数度哽咽,几不成声,她紧紧地将摇光护在怀里,颤抖着一双手,轻轻拍着她的背脊:“好孩子,你受了苦了!我都看在眼里。宁妃那样折辱你,几近害得你没命,我是又自责,又伤心。你今日回贵妃的嘴,做得好。我要让满宫里的人都知道,有我在一日,她们就动不得你!”
摇光终究忍不住,数种辛酸一齐涌上心头,像一只受伤了的小兽,在太皇太后怀里呜咽。
老太太心疼得很,自己也伤心,祖孙相互倚靠着,安抚着她的情绪:“这一件事,我不阻拦你。但是你须得慎重地想好,你究竟要舍弃哪个?你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想要和他在一起,还是做好了一起克服千难万难的准备,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做好了彼此坦坦荡荡毫无保留地交付与信任。自然,做个当家的主母奶奶,也有难为的地方,人情来往、管家理账,要有让人信服的资本与能力,这些都从哪里来?纵然端王府的人尊你敬你,到底只是一处桃花源。旁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说?悠悠众口,攻忤唾骂,冷眼轻视,表里不一,便是世态人情,身在其中,避无可避,未必容易,你是看过了的。成明纵然有满腔热情,他初涉朝政,尚且稚嫩,还不是参天乔木,足以荫庇。朝堂风雨关系后宅,以你如今的处境,他急吼吼就要来聘你,固然有念旧情的好处,可无疑是再次将舒氏推到众人的眼前!此时的承诺说得响亮,能作数多久谁说得清?他又一定能撑起这个家,全须全尾地护着你多久?是不是会重蹈覆辙?”
老太太无奈地笑了笑,“我知道我这话啰嗦,斤斤计较,可我总盼着你能有个圆满,往后日子顺心遂意。人这一辈子,说不准,看不定,眼下的坦途未必就是长久的坦途。利弊在前,多算无益。人若是畏难,那就什么路都不好走了。无论如何,我永远依从你的心意。”
她低低地啜泣,声音不大,只是静默地流泪,一任硕大的泪珠顺着脸颊低垂入衣襟。她闭上眼,死死地握住手,牙齿仍然在颤抖,满心满肺都在发颤,伴随着渐次深重的痛意,如同破碎满地的瓷器。
末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睁开了眼睛,手心里留下一弯新月似的痕迹。
皇帝来请安时,太皇太后正拉着摇光陪端亲王太福金说话。虽然太福金不住宫里,但是这几日天天都入宫来给太皇太后请安。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无非是为着小端亲王的事情。太皇太后不愿违逆端太福金的意,每逢端亲王太福金来了,便带着摇光在一边。
正听得端亲王太福金笑说:“你到了我们家,什么没有?你若爱管家,我便把庄子铺子都交给你,你若不爱,我来打理。往后有了孩子,你们不爱带,我亲自带着。成明待你不好,你只管跟我说,我把你当亲女儿一般疼,怎么着都替你撑腰。你们若觉着和妈在一起不自在,老王爷老早留了一处山庄给我,我到那里去清清静静的养老,都是使得的。”
老太太笑道:“少来,天下婆媳我见得少了?你别把我的心肝诓了去,眼下说得倒是生花儿般好!”
“老祖宗!”端亲王太福金嗔道:“给罗穆昆氏做了这么多年媳妇,我什么为人,您还疑我吗?我是真心喜欢她,说句不害臊的,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年舒夫人让我做干娘,我想着以后要结亲,我还回绝了呢!”
正说着,外头一阵爆竹声,暖阁里的人便知道皇帝来了。只见天子从隔断后转过身来,面色淡淡,连声音也是淡淡的,给太皇太后扫袖问安。
端亲王太福金忙站起身来,向皇帝扶鬓,皇帝看了她一眼,唇角泛起凉凉的笑意,仍道:“婶婶又进宫了?怎么不住下呢?”
端亲王太福金有些尴尬,“主子也知道,我们家成明是个混账不管事的。这是他阿玛没了后的头一个年节,有些规矩他不懂,我怕乱糟糟的惹人笑话,心里又记挂着老祖宗,这才来得勤。”
皇帝在炕上坐了,暖阁里的人才敢起身,他眼神轻轻一瞥,却见她垂首低眉站在太皇太后的身边,他心里有些空空的,总觉得不对劲。他不露痕迹地收回目光,接过烟锦递上的茶盏,徐徐啜了一口。
茶烟缭绕里,皇帝的眉目也不甚分明,他的声音是极客气的,“叔叔才走,婶婶这么急着想办喜事,怕是不太妥当吧。”
第54章 衡阳雁断
提起去了的老端亲王, 太福金的神色便不大好看了,她照旧坐下,从袖口里抽出帕子, 掖了掖眼角,“主子不知道,先前老亲王在时,就是想看着成明成家。并不是我着急,知道这三年里行不了大礼,这才想早些定下。彼此两情相悦,两头都放心啊。”
她不曾注意到, 在说“两情相悦”四个字的时候, 皇帝的眼神晦暗难明。两情相悦,哪里来的两情相悦?从小一起长大就叫两情相悦么?真是新鲜!
皇帝将盏子搁在一旁,笑着说:“且早着呢。婶婶这么着急, 朕自然也要替婶婶留心。到时候让内府拟了名册, 送到婶婶府上去,由婶婶挑。”
皇帝不等她回话,又朝太皇太后道:“玛玛,承佑调进京里来了,房舍都置办好。孙儿刚见完才来的, 等过些日子,再让他太太进宫来给您请安。”
太皇太后仔细想了想,长长地哦了一声, “承佑么?是娘家大哥哥的孙辈了。我只听过他的消息,还没见过人呢。据说是最肖他阿玛的。”
皇帝说正是, “郑济特氏本就是从京城迁到海子的, 没有长久在外的道理。”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一动不如一静,长久在外,避开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恩怨是非,未尝不是自保。你有心照拂郑济特氏,我便很知足。”
端亲王太福金笑道:“娘家人进来拜个年,是主子有孝心,老祖宗有福气!承大人前几日捎了信来,说要拜访府上,我今儿出门出得着急,谁料想这就到了!”
紧着便是太皇太后与端亲王太福金聊起娘家的事,苏塔芳春在一旁陪话。老端亲王与舒氏走得近,郑济特氏的亲戚,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些。端亲王太福金又是会聊天的人,把老太太哄得直发笑,皇帝便在一旁看着听着,并不说话,逢人不注意,便望向摇光。却发现她只是低头淡淡地笑着,自始自终都没有看他一眼。
他隐约觉得不对,深深吸了口气,挤出个笑来,“玛玛与婶婶说得热闹,朕就不忝陪了。”
太皇太后颔首,“年下了,你机务重,也要注意保养身子。”老太太见皇帝起身,遂道:“摇丫头,替我相送。”
皇帝顺势道:“蒙古的亲王们递上请安折子,问玛玛好。远嫁的姑奶奶们捎信回来了,孙儿忙着来请安,倒忘了带。慈宁宫离养心殿不远,不如让她一并带回来。”
太皇太后说好,“那你就跟着皇帝一道去吧。”
晴了几天,今日却发阴。铅云在空中慢吞吞地腾挪,仿佛又要下雪,连朔风都刮得比往常要狠一些。
李长顺迎皇帝出来,见摇光也跟在后头,便自发地让路了。皇帝的仪驾浩浩荡荡地跟在李长顺身后,李长顺跟在摇光身后,摇光跟着皇帝,极缓慢地,走过宫道。
北风吹得她眼睛发涩,她垂下眼来,看见皇帝厚重的端罩下,随着脚步隐约翻腾起来的明黄云龙纹。
那样明亮,普天之下除天子以外再也没有人敢享的尊贵,一针一线皆极尽工巧,细细的金线勾勒出片片闪耀的龙鳞,仿佛再靠近一步,就要剜骨剥皮,灰飞烟灭。
养心殿并不远,皇帝仪仗将至,照例在门前燃放一枚爆竹。扑刹一声响,也不过片刻,便寂灭在深寒的冷意里,只有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烟气,昭示着它的痕迹。
她随皇帝一同进了东暖阁,这是她昨天没能进来的地方,今儿她却又来了。李长顺把暖阁里伺候的人都挥退,偌大的东暖阁里,就他们两个。
皇帝不用人伺候,自己脱下端罩,搁在一旁的架子上,他里头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吉服袍,年节里到底比往常庄重,愈发衬得整个人气度雍华,不可方物。
他转过身来,就站在炕边,离她不过几步远,身上的龙涎香味环绕在她周身,澹远清宁。
皇帝低声问:“昨儿为什么不进来?”
她却恍若未闻,“万岁爷让奴才拿什么?”
皇帝望着她,目光沉静,似乎想从她低垂的眉眼里找寻答案,原来不是这样的。在抓雀儿的时候,在堆雪人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这样,一任如鸦羽般的睫毛遮掩住所有情绪,宛如一道屏障,将他隔在墙外。
而她今天在慈宁宫就是这样,收敛掉所有的小脾气,流光溢彩的眼神与飞扬的神色,令他觉得茫然又若有所失。
难道成明真的说动了她吗?不会,如果真是那样,昨晚她就不会来。
皇帝苦涩的心里泛起一丝甜,什么时候他也这样患得患失起来,她是向着他的,他们彼此交情通意,这就足够了。
皇帝于是笑道:“喀尔喀姑姑的家信,我都收拾好了。”他从炕几上把匣子取来,试着上前一步,她却毫无征兆地往后退,他愣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是有些怕他,倒不是因为旁的,只是忽然想起宁妃,便没来由的战栗。她不是不恨的,特别是在她封妃的那一日,她原以为自己死了心,却没料想到这是他早早布下的局,她原以为真的只是病了,却没料想到她哑了,她没了容貌,再也出不了宫门。
他待她是好的。
可是她不能了。
心下不知名的情绪翻涌,冲到喉头反而觉得有种窒息的腥甜。她也察觉到自己的失仪,慌乱之间伸出双手去取,却发现皇帝紧紧攥着那匣子,攥得指节发白,也不肯松手。
他的声音有种苍远的凉薄,透着深深地疲乏与无力,“我与成明,我让你选。你最终还是选了他,是吗?”
其实那日他什么都听见了,听见了她所有的向往,要娶她可真不容易。成明替她分析眼前的情局,第一个就把他排除在外,他很生气,却发现这种生气实在是徒劳。
他那天没有说什么,只是朝她笑,也不敢说什么。有些东西他的确许诺不了她,那么由她做决定,他让她挑。
所以谁也不知道,看见她的身影出现在养心殿外时,他有多忐忑,又有多欣喜。
那时他想,就算提前破了布好的局又有什么要紧,就算运筹帷幄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又有什么要紧。眼下额讷与绰奇虽然警敏得很,成明又隔三差五地去他们跟前拱火,闹得他们几次三番要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对舒氏下手,好斩草除根。虽然钓鱼钓到一半,想要一举铲除就不能心急,之前办了宁妃已然有些风声,可是真到不可为的时候,他也不介意动用自己的亲兵。
积蓄羽翼,涤荡朝廷,开一番承平世界,等到那时便有足够的底气来兑现他的许诺,不是困囿于宫闱的妃妾,而是要与他一起携手,看遍大好河山的妻。
他从前于此上淡泊,皇后也好贵妃也罢,不过是后宫中领着不同俸禄的职衔。先皇后本就是为平衡朝堂而立,贵妃与宁妃,有今日尊位,也不过是因为她们身后的家族。彼此心照不宣,场面上过得去,这一生就这样,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已经习惯,也就不要紧了。
可如今不一样。
苏杭烟雨,大漠孤烟,人世盛景无数,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总要与喜欢的人同去遍观游览,才不算辜负此生。
塞北江南,民阜物盛,八方熙熙。携同心之人发宏愿,愿穷尽毕生之力,来试着造就一个盛世。
体元出治,于时为春。
明年阳春不远,最宜嫁娶。
可她仍然是那一幅淡漠的神情,仿佛所有都不与她相干。她的声音冷得出奇,就像外头廊下结起的冰棱子一样,不留情面地直戳进他的心里。
她跪下,朝他深深泥首,俯下身的瞬间,隐去心里翻涌难抑制的痛楚,连自己的声音,都茫然难辨。
东暖阁里安静得出奇,本就没有什么人,就他们两个。这程子天总是阴阴的,连室内也不大明亮,有种挣扎着的低郁。自鸣钟摇摆着,“嗒嗒”作响,连带着她的话,也变得分外明晰。
“奴才与端亲王自小一起长大,入宫前早已心意相知,情意相通,主子宽仁明厚,请主子成全。”
既然念头不该有,不能有,索性就断了吧。
皇帝便那样静静地望着她,乌亮亮的大辫子盘在头顶,隐隐露出羊脂玉的温芒。她素来喜欢戴一对翡翠坠子,青润如水,落在出锋的衣领上。他却感到无力,仿佛他们从未相识一样。心底最深处蓦地钝痛起来,浸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教人永生永世不得超声。他语气却平静得出奇,仿佛一湾死水,“你昨日来养心殿,为的也是这件事吗?”
“是。”
她应答得那样流畅,不带半点犹豫迟疑。
一股子冷意猝不及防兜头而来,皇帝的面色骤变。他闭上了眼,心中生凉,连声音都发颤。
“那你当朕是什么?”
而她只是像往常一样,低垂下颚,缄默的样子,连看他一眼都不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曾经那样期盼着,那样憧憬着,却原来都是她与旁人,都是一场空妄。
太皇太后瞧出她心神不定,眼睛一圈儿红红的,想来是哭过。她给苏塔递了个眼色,苏塔其实也瞧见了,想要劝慰几句,又觉得突兀,总不如老太太亲自来的好。遂给寝殿里的人都使了眼色,大家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太皇太后微笑着朝她招手,“好丫头,来,到我跟前来。”
摇光却跪在了她跟前的栽绒毯上,给她叩头,“奴才有错,老祖宗,您罚我吧。”
太皇太后觉着奇怪,她还是伸出手,温声道:“话不说明白,就论对错,在我这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左右这儿没有外人,就咱们两个,咱们好好说说话。”
她依言,跪坐在脚踏上,老太太皱起眉,“好好坐着。”说着便拉起她的手,将她拉到床沿上坐着。
寝殿里燃着好闻的安神香,让人神思宁静。太皇太后的床幔皆是素淡的藕荷色,在潋滟烛光的辉映下有好看可亲的华彩。老太太见她垂着头,抚上她的手,慢慢问:“是不是我今儿当众提起要替你议亲,让你不高兴了?”
摇光说不是,定下心神,将方才的事一五一十全说了,“是今儿奴才上养心殿去,假传您的话,顶了贵妃身边人的嘴。”
太皇太后并不觉得这很意外,皇帝对她有些情,她这个做祖母的,或多或少看出来些,毕竟都是从年青的时候过来的。但是她先前也与皇帝说得很清楚了,他们的可能微乎其微。诚然苏塔说的是对的,少年人炽热的心动,你能阻挡吗?你不能。
皇帝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朝堂之上运筹帷幄,算错一分一毫都是要命的。君王的旨意看似轻如鸿毛,压在天下万民的身上,便有千钧之力。
可唯独在这件事上面,他莽撞,他没了理智,他孤注一掷甚至不惜冒着鄂氏的风险办了宁妃,更顾不上什么天子威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抵就是这样。其实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看上去简单,谁又说得清呢?
何况本就是两个孤独的人,会生出一起取暖的心思。皇帝这些年过得苦,过得艰难,六岁上没了爹妈,一个人担起天下的担子,元老们逼着他,进退维谷,前有狼后有虎,一点都松懈不得。她这个做玛玛的都是看在眼里的,是自己的亲孙子,又如何能不心疼?
其实他比成明也就大几岁,小端亲王还在四九城里胡闹,遭阿玛打屁股的时候,他已经没爹没妈,在御座上端坐如仪,召见臣工好多年。
少年的热烈与坦荡固然很好,没有忌惮,没有左思右想,可是权衡之下仍孤注一掷,也有震慑心魄的力量。
太皇太后安静地看着她,“今儿在这里,咱们不论主仆。我也算你半个玛玛,你玛玛是我的亲妹妹,我把你当孙女一样的疼。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对我说。”她接着道:“你去养心殿,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你自入宫来,一向小心谨慎,从不无缘无故地惹是生非,今日回了贵妃身边宫人的嘴,一定有你的道理。”老太太握着她的手,眉眼温和,“你喜欢他,是吗?”
太皇太后甚少这样温声细语地说话,仿佛又回到了家中,在玛玛的身边。
她不自觉的红了眼眶,将今天在养心殿想说却最终没说的话,在老太太跟前,悉数说了出来。
她轻轻说是的,“我喜欢他。”
“这真是件好事。”老太太笑了,顺着她乌黑的发,一如既往的温柔。老太太有些慨然,“能在年轻时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最幸运不过。少年时的心动最珍贵,更何况他也是喜欢你的。”
摇光红了耳根,伏在太皇太后身旁,听她继续道:“但是错错,我不爱粉饰光鲜,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有一些话,我就不得不说了。”
太皇太后轻轻吸了一口气,怅然望着帐顶,隐去了眼角的晶莹,“人生取舍,原是均衡。你想要得到什么,就须得舍弃什么。这宫墙可真高,高得骇人,高得望不见外头。自打我迈进了紫禁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了。”
“身为女子,哪个不希望日子过得平安和顺,有几人愿意做妾?又有几人愿意替丈夫纳妾?不过是为了博个贤良的名声,知道丈夫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里,给自己权衡留出一条后路,好安身立命罢了。”
老太太顿了顿,有些哽咽,“高宗皇帝与我,虽然相属,可他的后宫还是有许多妃嫔。女人们为了恩宠,为了母家,相互倾轧,勾心斗角,耗费了一生的光阴。这后宫远比你看见的还要更可怕。个中的辛酸,没法说!所以从前我万万不愿意,让你落到这个境地。”
“我在一日,尚且可以保你一日,宗室里的太福金们,照顾我的面子,暂且能好好待你。我仗着老祖母的身份,你受了委屈,我还能帮你做主。可你一旦成为了皇帝的嫔御,后宫之事皆由贵妃做主,我多加置喙,只会徒惹非议。就算我不管不顾地护着你,哪一日我走了,你又该怎么办呢?”
太皇太后的声音茫茫然,数度哽咽,几不成声,她紧紧地将摇光护在怀里,颤抖着一双手,轻轻拍着她的背脊:“好孩子,你受了苦了!我都看在眼里。宁妃那样折辱你,几近害得你没命,我是又自责,又伤心。你今日回贵妃的嘴,做得好。我要让满宫里的人都知道,有我在一日,她们就动不得你!”
摇光终究忍不住,数种辛酸一齐涌上心头,像一只受伤了的小兽,在太皇太后怀里呜咽。
老太太心疼得很,自己也伤心,祖孙相互倚靠着,安抚着她的情绪:“这一件事,我不阻拦你。但是你须得慎重地想好,你究竟要舍弃哪个?你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想要和他在一起,还是做好了一起克服千难万难的准备,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做好了彼此坦坦荡荡毫无保留地交付与信任。自然,做个当家的主母奶奶,也有难为的地方,人情来往、管家理账,要有让人信服的资本与能力,这些都从哪里来?纵然端王府的人尊你敬你,到底只是一处桃花源。旁人会怎么看,又会怎么说?悠悠众口,攻忤唾骂,冷眼轻视,表里不一,便是世态人情,身在其中,避无可避,未必容易,你是看过了的。成明纵然有满腔热情,他初涉朝政,尚且稚嫩,还不是参天乔木,足以荫庇。朝堂风雨关系后宅,以你如今的处境,他急吼吼就要来聘你,固然有念旧情的好处,可无疑是再次将舒氏推到众人的眼前!此时的承诺说得响亮,能作数多久谁说得清?他又一定能撑起这个家,全须全尾地护着你多久?是不是会重蹈覆辙?”
老太太无奈地笑了笑,“我知道我这话啰嗦,斤斤计较,可我总盼着你能有个圆满,往后日子顺心遂意。人这一辈子,说不准,看不定,眼下的坦途未必就是长久的坦途。利弊在前,多算无益。人若是畏难,那就什么路都不好走了。无论如何,我永远依从你的心意。”
她低低地啜泣,声音不大,只是静默地流泪,一任硕大的泪珠顺着脸颊低垂入衣襟。她闭上眼,死死地握住手,牙齿仍然在颤抖,满心满肺都在发颤,伴随着渐次深重的痛意,如同破碎满地的瓷器。
末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睁开了眼睛,手心里留下一弯新月似的痕迹。
皇帝来请安时,太皇太后正拉着摇光陪端亲王太福金说话。虽然太福金不住宫里,但是这几日天天都入宫来给太皇太后请安。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无非是为着小端亲王的事情。太皇太后不愿违逆端太福金的意,每逢端亲王太福金来了,便带着摇光在一边。
正听得端亲王太福金笑说:“你到了我们家,什么没有?你若爱管家,我便把庄子铺子都交给你,你若不爱,我来打理。往后有了孩子,你们不爱带,我亲自带着。成明待你不好,你只管跟我说,我把你当亲女儿一般疼,怎么着都替你撑腰。你们若觉着和妈在一起不自在,老王爷老早留了一处山庄给我,我到那里去清清静静的养老,都是使得的。”
老太太笑道:“少来,天下婆媳我见得少了?你别把我的心肝诓了去,眼下说得倒是生花儿般好!”
“老祖宗!”端亲王太福金嗔道:“给罗穆昆氏做了这么多年媳妇,我什么为人,您还疑我吗?我是真心喜欢她,说句不害臊的,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年舒夫人让我做干娘,我想着以后要结亲,我还回绝了呢!”
正说着,外头一阵爆竹声,暖阁里的人便知道皇帝来了。只见天子从隔断后转过身来,面色淡淡,连声音也是淡淡的,给太皇太后扫袖问安。
端亲王太福金忙站起身来,向皇帝扶鬓,皇帝看了她一眼,唇角泛起凉凉的笑意,仍道:“婶婶又进宫了?怎么不住下呢?”
端亲王太福金有些尴尬,“主子也知道,我们家成明是个混账不管事的。这是他阿玛没了后的头一个年节,有些规矩他不懂,我怕乱糟糟的惹人笑话,心里又记挂着老祖宗,这才来得勤。”
皇帝在炕上坐了,暖阁里的人才敢起身,他眼神轻轻一瞥,却见她垂首低眉站在太皇太后的身边,他心里有些空空的,总觉得不对劲。他不露痕迹地收回目光,接过烟锦递上的茶盏,徐徐啜了一口。
茶烟缭绕里,皇帝的眉目也不甚分明,他的声音是极客气的,“叔叔才走,婶婶这么急着想办喜事,怕是不太妥当吧。”
第54章 衡阳雁断
提起去了的老端亲王, 太福金的神色便不大好看了,她照旧坐下,从袖口里抽出帕子, 掖了掖眼角,“主子不知道,先前老亲王在时,就是想看着成明成家。并不是我着急,知道这三年里行不了大礼,这才想早些定下。彼此两情相悦,两头都放心啊。”
她不曾注意到, 在说“两情相悦”四个字的时候, 皇帝的眼神晦暗难明。两情相悦,哪里来的两情相悦?从小一起长大就叫两情相悦么?真是新鲜!
皇帝将盏子搁在一旁,笑着说:“且早着呢。婶婶这么着急, 朕自然也要替婶婶留心。到时候让内府拟了名册, 送到婶婶府上去,由婶婶挑。”
皇帝不等她回话,又朝太皇太后道:“玛玛,承佑调进京里来了,房舍都置办好。孙儿刚见完才来的, 等过些日子,再让他太太进宫来给您请安。”
太皇太后仔细想了想,长长地哦了一声, “承佑么?是娘家大哥哥的孙辈了。我只听过他的消息,还没见过人呢。据说是最肖他阿玛的。”
皇帝说正是, “郑济特氏本就是从京城迁到海子的, 没有长久在外的道理。”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一动不如一静,长久在外,避开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恩怨是非,未尝不是自保。你有心照拂郑济特氏,我便很知足。”
端亲王太福金笑道:“娘家人进来拜个年,是主子有孝心,老祖宗有福气!承大人前几日捎了信来,说要拜访府上,我今儿出门出得着急,谁料想这就到了!”
紧着便是太皇太后与端亲王太福金聊起娘家的事,苏塔芳春在一旁陪话。老端亲王与舒氏走得近,郑济特氏的亲戚,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些。端亲王太福金又是会聊天的人,把老太太哄得直发笑,皇帝便在一旁看着听着,并不说话,逢人不注意,便望向摇光。却发现她只是低头淡淡地笑着,自始自终都没有看他一眼。
他隐约觉得不对,深深吸了口气,挤出个笑来,“玛玛与婶婶说得热闹,朕就不忝陪了。”
太皇太后颔首,“年下了,你机务重,也要注意保养身子。”老太太见皇帝起身,遂道:“摇丫头,替我相送。”
皇帝顺势道:“蒙古的亲王们递上请安折子,问玛玛好。远嫁的姑奶奶们捎信回来了,孙儿忙着来请安,倒忘了带。慈宁宫离养心殿不远,不如让她一并带回来。”
太皇太后说好,“那你就跟着皇帝一道去吧。”
晴了几天,今日却发阴。铅云在空中慢吞吞地腾挪,仿佛又要下雪,连朔风都刮得比往常要狠一些。
李长顺迎皇帝出来,见摇光也跟在后头,便自发地让路了。皇帝的仪驾浩浩荡荡地跟在李长顺身后,李长顺跟在摇光身后,摇光跟着皇帝,极缓慢地,走过宫道。
北风吹得她眼睛发涩,她垂下眼来,看见皇帝厚重的端罩下,随着脚步隐约翻腾起来的明黄云龙纹。
那样明亮,普天之下除天子以外再也没有人敢享的尊贵,一针一线皆极尽工巧,细细的金线勾勒出片片闪耀的龙鳞,仿佛再靠近一步,就要剜骨剥皮,灰飞烟灭。
养心殿并不远,皇帝仪仗将至,照例在门前燃放一枚爆竹。扑刹一声响,也不过片刻,便寂灭在深寒的冷意里,只有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烟气,昭示着它的痕迹。
她随皇帝一同进了东暖阁,这是她昨天没能进来的地方,今儿她却又来了。李长顺把暖阁里伺候的人都挥退,偌大的东暖阁里,就他们两个。
皇帝不用人伺候,自己脱下端罩,搁在一旁的架子上,他里头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吉服袍,年节里到底比往常庄重,愈发衬得整个人气度雍华,不可方物。
他转过身来,就站在炕边,离她不过几步远,身上的龙涎香味环绕在她周身,澹远清宁。
皇帝低声问:“昨儿为什么不进来?”
她却恍若未闻,“万岁爷让奴才拿什么?”
皇帝望着她,目光沉静,似乎想从她低垂的眉眼里找寻答案,原来不是这样的。在抓雀儿的时候,在堆雪人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这样,一任如鸦羽般的睫毛遮掩住所有情绪,宛如一道屏障,将他隔在墙外。
而她今天在慈宁宫就是这样,收敛掉所有的小脾气,流光溢彩的眼神与飞扬的神色,令他觉得茫然又若有所失。
难道成明真的说动了她吗?不会,如果真是那样,昨晚她就不会来。
皇帝苦涩的心里泛起一丝甜,什么时候他也这样患得患失起来,她是向着他的,他们彼此交情通意,这就足够了。
皇帝于是笑道:“喀尔喀姑姑的家信,我都收拾好了。”他从炕几上把匣子取来,试着上前一步,她却毫无征兆地往后退,他愣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是有些怕他,倒不是因为旁的,只是忽然想起宁妃,便没来由的战栗。她不是不恨的,特别是在她封妃的那一日,她原以为自己死了心,却没料想到这是他早早布下的局,她原以为真的只是病了,却没料想到她哑了,她没了容貌,再也出不了宫门。
他待她是好的。
可是她不能了。
心下不知名的情绪翻涌,冲到喉头反而觉得有种窒息的腥甜。她也察觉到自己的失仪,慌乱之间伸出双手去取,却发现皇帝紧紧攥着那匣子,攥得指节发白,也不肯松手。
他的声音有种苍远的凉薄,透着深深地疲乏与无力,“我与成明,我让你选。你最终还是选了他,是吗?”
其实那日他什么都听见了,听见了她所有的向往,要娶她可真不容易。成明替她分析眼前的情局,第一个就把他排除在外,他很生气,却发现这种生气实在是徒劳。
他那天没有说什么,只是朝她笑,也不敢说什么。有些东西他的确许诺不了她,那么由她做决定,他让她挑。
所以谁也不知道,看见她的身影出现在养心殿外时,他有多忐忑,又有多欣喜。
那时他想,就算提前破了布好的局又有什么要紧,就算运筹帷幄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又有什么要紧。眼下额讷与绰奇虽然警敏得很,成明又隔三差五地去他们跟前拱火,闹得他们几次三番要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对舒氏下手,好斩草除根。虽然钓鱼钓到一半,想要一举铲除就不能心急,之前办了宁妃已然有些风声,可是真到不可为的时候,他也不介意动用自己的亲兵。
积蓄羽翼,涤荡朝廷,开一番承平世界,等到那时便有足够的底气来兑现他的许诺,不是困囿于宫闱的妃妾,而是要与他一起携手,看遍大好河山的妻。
他从前于此上淡泊,皇后也好贵妃也罢,不过是后宫中领着不同俸禄的职衔。先皇后本就是为平衡朝堂而立,贵妃与宁妃,有今日尊位,也不过是因为她们身后的家族。彼此心照不宣,场面上过得去,这一生就这样,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已经习惯,也就不要紧了。
可如今不一样。
苏杭烟雨,大漠孤烟,人世盛景无数,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总要与喜欢的人同去遍观游览,才不算辜负此生。
塞北江南,民阜物盛,八方熙熙。携同心之人发宏愿,愿穷尽毕生之力,来试着造就一个盛世。
体元出治,于时为春。
明年阳春不远,最宜嫁娶。
可她仍然是那一幅淡漠的神情,仿佛所有都不与她相干。她的声音冷得出奇,就像外头廊下结起的冰棱子一样,不留情面地直戳进他的心里。
她跪下,朝他深深泥首,俯下身的瞬间,隐去心里翻涌难抑制的痛楚,连自己的声音,都茫然难辨。
东暖阁里安静得出奇,本就没有什么人,就他们两个。这程子天总是阴阴的,连室内也不大明亮,有种挣扎着的低郁。自鸣钟摇摆着,“嗒嗒”作响,连带着她的话,也变得分外明晰。
“奴才与端亲王自小一起长大,入宫前早已心意相知,情意相通,主子宽仁明厚,请主子成全。”
既然念头不该有,不能有,索性就断了吧。
皇帝便那样静静地望着她,乌亮亮的大辫子盘在头顶,隐隐露出羊脂玉的温芒。她素来喜欢戴一对翡翠坠子,青润如水,落在出锋的衣领上。他却感到无力,仿佛他们从未相识一样。心底最深处蓦地钝痛起来,浸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教人永生永世不得超声。他语气却平静得出奇,仿佛一湾死水,“你昨日来养心殿,为的也是这件事吗?”
“是。”
她应答得那样流畅,不带半点犹豫迟疑。
一股子冷意猝不及防兜头而来,皇帝的面色骤变。他闭上了眼,心中生凉,连声音都发颤。
“那你当朕是什么?”
而她只是像往常一样,低垂下颚,缄默的样子,连看他一眼都不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曾经那样期盼着,那样憧憬着,却原来都是她与旁人,都是一场空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