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探花人选不知陛下能否再考虑一下?”
“喔?”徒睿只是挑了挑眉,明明没有流露出任何的不满情绪,但却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压力。
“陛下,这蒋正卿面部有麻子……”在徒睿似笑非笑的目光中,韩志文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半个字也说不下去了,背上的冷汗更是已经打湿了衣服。
徒睿抬头向着其他几人扫视了一圈,“诸位爱卿也是这么想的?”
苦逼的副主考们哪里敢说出个‘是’字?虽然上皇尚在,但新帝因为手中的权柄越来越多,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清冷沉默,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了,相反的,他身上的威仪越来越重,平时不计较或者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容许他们这些心腹臣子放肆一二。
但今天陛下的心情想来是不大好,他们这下做人属下的便只能装鹌鹑,虽然不想违心的附和,但是不说话不吭声还是能做的到的。
徒睿见这些人沉默反抗,心里更是烦躁,他今天本来便因为听到消息说上皇那里有意放出老四而心情不好,现在更是被这些臣子消极反抗的样子弄得更不爽,冷声说道,“你们要记住,朕这是给朝廷选人才,看才能,看德行,就是不能看脸!”
韩志文心中忍不住腹诽了一句,“说说谁都会,希望陛下不要后悔才好!”
知道皇帝那里很可能是被什么事情给惹到了,正在迁怒呢,虽然还是不认同,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驳,相反,还要拍好那位的龙屁,“陛下说的是,是臣等本末倒置了。”
徒睿其实是想这些人跟他争起来的,至少到时候他可以骂两句发泄一下,最后顺手将名次重排一下,他还能搏个善于纳谏的美名,但现在是怎么回事?
这群胆小鬼!
想着殿试时候那个容貌欠佳,看向自己的眼神却是带着狂热的青年士子,哼哼,这探花给就给了,难道朕还会为了这点小事反悔?!!
这一届殿试的名次一经暗中传播,可以说是弄得各界关注之人一阵的风中凌乱,但是陛下亲口所断,有疑惑也只能放在心中,这里又没涉及舞弊之事,自然没人不开眼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
当然,也有对皇帝所为大加感动的,如此重才不重貌的皇帝,倒也算的上是百姓心中的明君了!
德祐三年三月十五,所有经过殿试的考生聚于金銮殿外,由本届主考礼部尚书韩志文公布本次殿试二甲传胪名字,再由新晋传胪沈峰唱名见驾。
这其中最激动的也是最爆冷门的便是新科探花郞了,蒋正卿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有一天成为探花郎,说实话,状元那个位置他还是肖想过的,可这探花郎……
本应该很严肃的场合,虽然还是那么安静,但气氛却是莫名的有些诡异,几乎每个人都忍不住向着蒋正卿的方向偷偷摸摸的瞧着,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背差点没给烧出个窟窿!
反倒是开国以来最小的状元郎贾琮同学,竟然被有意无意的给遗忘了,哎,生不逢时啊,他这么高调的人竟然还能够被抢了风采,真是时也命也。
站在前排第一个位子上的贾琮脸上布满了哀怨,心里却是乐的不行,蒋正卿这家伙不愧是他的朋友,挡灾的水平真不一般!
甚至之后跨马游街的时候,路两边的惊呼惊叹声大多也都是冲着蒋正卿去的,那张脸不但没让他摆脱历届探花郎最引人关注的习俗,甚至比他的那些先辈们还更胜了一筹。
贾琮本以为自己可以这么一直跟着旁边那位榜眼公一样,一直的这么低调下去的,没想到,皇帝却是你想放过他,琼林宴;联过诗对过对子后,徒睿便逮着贾琮问道,“朕偿听闻,小贾爱卿有意钦天监或者礼部,不知何意?”
贾琮的第一个反应是:皇帝怎么知道的?
心思一动,忽然想起了,徒睻好像跟自己说过这件事情,不过,这皇帝在这里问出来是为了什么?
脑子里千回百转,面上却丝毫不动,站起来走出了席位躬身施礼答道:“回陛下,那只不过是为了成全臣的一点野望罢了。”
“喔?”他的一句话,不但说的皇帝一阵疑惑,便是下面的新科进士和一众文武大臣也没人懂得这话里的意思。
众所周知,这钦天监虽然历朝历代都不可或缺,却也只是地位特殊,实际上并无实权。
礼部也一样,其排名在六部里面居于首位,甚至于有只有担任过礼部尚书才能入内阁的隐形规则,但是论起实际权力来说,这个部门却是六部中最少的,甚至连清贵的翰林院都比不上!
小小年纪进这两个部门,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望,这……?
四周不解打量的目光,贾琮用眼角的余光尽收眼底,却毫不胆怯,抱拳对皇帝侃侃说道,“陛下,臣这些年来闲来无事时,也可以说的上一句博览群书,其中不仅有我朝或者前朝典籍,还有周边一些小国乃至西洋波斯等地传过来的一些书籍。
书读的多了,总会发现一些问题,在臣看来,其中最大的便是这些书中所用的纪年太过于混乱了,让臣每每因为想确认一件事情所发生的正确年份,不得不再去查阅大量的资料,有些倒是确定了,有些却是翻遍群书也让人弄不清楚。
更有甚者根据不同的资料,甚至能够得出几个不同的结论,明明是同一件事,前后推断出的时间竟然能相差十几甚至几十年。”
“贾大人说的有道理,不仅是那些番邦国家,便是我中原历史上也有很多史料明明记载了确定的年份,但查阅的时候却总会在某些地方有些出入,尤其是南北朝那样的战乱年代,年号太多,乱的很。”这些东西,翰林院修史的人感触是最深的,听贾琮如此说,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
贾琮向着说话的人点了点头,回过头来又说道,“可见现在的纪年方法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所以臣便想着能够重新确定一套纪年的方法。”说到这里,微不可见的抬眼向着徒睿的方向看了一眼,确定这人只是沉思并没有别的情绪后,才接着说了下去,“例如,确定某一年为元年,之后每过一年便多加一年,便是……也只是一年一年的叠加下去,而不是重新开始纪年。”
贾琮在‘便是’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没有说清楚,但是这些人心里却都知道,那应该是“皇位更迭”或者是“朝代更替”,但这都是犯忌讳的事情,即使人人都知道,皇帝不可能万万岁,朝廷不可能万万代,也没人会将其真的宣之于口,有诅咒之嫌!
屋子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做得好了可是能够流传千古的事情,但是却不是一件急迫的事情,毕竟以帝王的‘年号’纪年,除了记录年代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要不然每位
“喔?”徒睿只是挑了挑眉,明明没有流露出任何的不满情绪,但却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压力。
“陛下,这蒋正卿面部有麻子……”在徒睿似笑非笑的目光中,韩志文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半个字也说不下去了,背上的冷汗更是已经打湿了衣服。
徒睿抬头向着其他几人扫视了一圈,“诸位爱卿也是这么想的?”
苦逼的副主考们哪里敢说出个‘是’字?虽然上皇尚在,但新帝因为手中的权柄越来越多,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清冷沉默,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了,相反的,他身上的威仪越来越重,平时不计较或者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容许他们这些心腹臣子放肆一二。
但今天陛下的心情想来是不大好,他们这下做人属下的便只能装鹌鹑,虽然不想违心的附和,但是不说话不吭声还是能做的到的。
徒睿见这些人沉默反抗,心里更是烦躁,他今天本来便因为听到消息说上皇那里有意放出老四而心情不好,现在更是被这些臣子消极反抗的样子弄得更不爽,冷声说道,“你们要记住,朕这是给朝廷选人才,看才能,看德行,就是不能看脸!”
韩志文心中忍不住腹诽了一句,“说说谁都会,希望陛下不要后悔才好!”
知道皇帝那里很可能是被什么事情给惹到了,正在迁怒呢,虽然还是不认同,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驳,相反,还要拍好那位的龙屁,“陛下说的是,是臣等本末倒置了。”
徒睿其实是想这些人跟他争起来的,至少到时候他可以骂两句发泄一下,最后顺手将名次重排一下,他还能搏个善于纳谏的美名,但现在是怎么回事?
这群胆小鬼!
想着殿试时候那个容貌欠佳,看向自己的眼神却是带着狂热的青年士子,哼哼,这探花给就给了,难道朕还会为了这点小事反悔?!!
这一届殿试的名次一经暗中传播,可以说是弄得各界关注之人一阵的风中凌乱,但是陛下亲口所断,有疑惑也只能放在心中,这里又没涉及舞弊之事,自然没人不开眼的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
当然,也有对皇帝所为大加感动的,如此重才不重貌的皇帝,倒也算的上是百姓心中的明君了!
德祐三年三月十五,所有经过殿试的考生聚于金銮殿外,由本届主考礼部尚书韩志文公布本次殿试二甲传胪名字,再由新晋传胪沈峰唱名见驾。
这其中最激动的也是最爆冷门的便是新科探花郞了,蒋正卿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有一天成为探花郎,说实话,状元那个位置他还是肖想过的,可这探花郎……
本应该很严肃的场合,虽然还是那么安静,但气氛却是莫名的有些诡异,几乎每个人都忍不住向着蒋正卿的方向偷偷摸摸的瞧着,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背差点没给烧出个窟窿!
反倒是开国以来最小的状元郎贾琮同学,竟然被有意无意的给遗忘了,哎,生不逢时啊,他这么高调的人竟然还能够被抢了风采,真是时也命也。
站在前排第一个位子上的贾琮脸上布满了哀怨,心里却是乐的不行,蒋正卿这家伙不愧是他的朋友,挡灾的水平真不一般!
甚至之后跨马游街的时候,路两边的惊呼惊叹声大多也都是冲着蒋正卿去的,那张脸不但没让他摆脱历届探花郎最引人关注的习俗,甚至比他的那些先辈们还更胜了一筹。
贾琮本以为自己可以这么一直跟着旁边那位榜眼公一样,一直的这么低调下去的,没想到,皇帝却是你想放过他,琼林宴;联过诗对过对子后,徒睿便逮着贾琮问道,“朕偿听闻,小贾爱卿有意钦天监或者礼部,不知何意?”
贾琮的第一个反应是:皇帝怎么知道的?
心思一动,忽然想起了,徒睻好像跟自己说过这件事情,不过,这皇帝在这里问出来是为了什么?
脑子里千回百转,面上却丝毫不动,站起来走出了席位躬身施礼答道:“回陛下,那只不过是为了成全臣的一点野望罢了。”
“喔?”他的一句话,不但说的皇帝一阵疑惑,便是下面的新科进士和一众文武大臣也没人懂得这话里的意思。
众所周知,这钦天监虽然历朝历代都不可或缺,却也只是地位特殊,实际上并无实权。
礼部也一样,其排名在六部里面居于首位,甚至于有只有担任过礼部尚书才能入内阁的隐形规则,但是论起实际权力来说,这个部门却是六部中最少的,甚至连清贵的翰林院都比不上!
小小年纪进这两个部门,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望,这……?
四周不解打量的目光,贾琮用眼角的余光尽收眼底,却毫不胆怯,抱拳对皇帝侃侃说道,“陛下,臣这些年来闲来无事时,也可以说的上一句博览群书,其中不仅有我朝或者前朝典籍,还有周边一些小国乃至西洋波斯等地传过来的一些书籍。
书读的多了,总会发现一些问题,在臣看来,其中最大的便是这些书中所用的纪年太过于混乱了,让臣每每因为想确认一件事情所发生的正确年份,不得不再去查阅大量的资料,有些倒是确定了,有些却是翻遍群书也让人弄不清楚。
更有甚者根据不同的资料,甚至能够得出几个不同的结论,明明是同一件事,前后推断出的时间竟然能相差十几甚至几十年。”
“贾大人说的有道理,不仅是那些番邦国家,便是我中原历史上也有很多史料明明记载了确定的年份,但查阅的时候却总会在某些地方有些出入,尤其是南北朝那样的战乱年代,年号太多,乱的很。”这些东西,翰林院修史的人感触是最深的,听贾琮如此说,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
贾琮向着说话的人点了点头,回过头来又说道,“可见现在的纪年方法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所以臣便想着能够重新确定一套纪年的方法。”说到这里,微不可见的抬眼向着徒睿的方向看了一眼,确定这人只是沉思并没有别的情绪后,才接着说了下去,“例如,确定某一年为元年,之后每过一年便多加一年,便是……也只是一年一年的叠加下去,而不是重新开始纪年。”
贾琮在‘便是’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没有说清楚,但是这些人心里却都知道,那应该是“皇位更迭”或者是“朝代更替”,但这都是犯忌讳的事情,即使人人都知道,皇帝不可能万万岁,朝廷不可能万万代,也没人会将其真的宣之于口,有诅咒之嫌!
屋子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做得好了可是能够流传千古的事情,但是却不是一件急迫的事情,毕竟以帝王的‘年号’纪年,除了记录年代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要不然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