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地一声脆响,一方竹简书落地,打破了众人的沉静。
李进忠刚捡起一本蓝皮纸书放下,就见仪华的竹简书被扔在地上。当下,他只感眼前黑了一黑,暗叫了一声小祖宗哟,连朱棣、仪华的脸色也不敢瞧一眼,忙蹑手蹑脚的去捡竹简书。
仪华却瞥了一眼朱棣,见朱棣要板脸训斥,到时场面难免不好看,便抢在朱棣开口前,叫住了李进忠:“搁在那,别捡了!”
李进忠尴尬的住了手,讪笑了两声,退到了一旁。
仪华脸上没一点不快,盈盈地立在那里,面向众人含笑道:“小儿顽劣,让诸位见笑了。”众人忙声称哪里。
曦儿见没人给他捡,他不高兴的嘟起嘴,一双圆碌碌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仪华,样子很是委屈。
仪华也微愠曦儿,自然视而不见。
曦儿又忙去看陈妈妈、李进忠、盼夏……一圈下来,都没人搭理他,小家伙怏怏然地低下头,看得在场的夫人、小姐们一阵心疼。便有人向仪华委婉的求情,说一些“小孩子不懂事、顽皮”之类的话。
仪华耐心的听着,时而赞同的笑笑,却不作一语。
众人说了一时,见仪华只听不动,不由轻蹙了蹙眉,觉得仪华有些不慈,对自己的幼子都能狠下心肠。但仪华毕竟是王妃,这又是别人的事,便也只想想作罢。
朱棣见场面冷了下来,又看曦儿一人委屈的坐着,心里有些怪仪华小题大做,且过于较真,和曦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这一想,便欲让李进忠捡了竹简书,却不及他开口,只见曦儿又动了起来,手足并用的爬着,认真而好奇的琢磨起周围的物件。
仪华看了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
朱棣望着仪华的笑颜,目光有几分窥探,又有几分欣喜。
只在此时,四周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紧接着李进忠惊喜的变了声:“二王子拿的是……是王爷的金弓、矢!”
朱棣连忙看去,就见曦儿手里举着金灿灿地金弓,朝着仪华咧嘴傻笑,晶亮的哈达子顺着流了出来。
立着一旁的报目嬷嬷见朱棣不掩喜悦,连忙抓紧机会,扯了嗓子高声喊道:“小王子抓了王爷亲赐的弓矢!”顿了顿,唤了一口气,又喊:“将来爱武尚武,易军易武!”
世人皆知朱棣尚武,他长子就是因尚文而被他不喜。这会儿见曦儿抓了朱棣亲放的金弓,众人皆是啧啧称奇:罗汉床上放了笔墨书籍、戥子算盘、脂粉钗环、金银钱物之类,简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曦儿却偏生抓了那把金弓,难道此子真是要子承父业,爱武尚武。
众人这边心里一面想着,一面口里已好话一箩筐,听得朱棣极其受用,刚硬的脸庞满是笑容。
李进忠机灵,忙连着一群侍人下跪道喜,早把仪华的那方竹简书忘到了脑后。
这时一片笑声中,谁也没注意到一个粉色的小人儿,丢开了郭软玉的手,蹭蹭几步跑上前,捡起来那方竹简书,犹豫了一下慢步到罗汉床前,将手里的竹简书伸到曦儿的面前,紧张地叫了一声:“弟弟!”话落,大郡主粉嫩嫩地脸颊上霎时红彤彤地一片,一双灵动地眸子却定定地盯着曦儿,眸光中带着隐隐的期盼。
曦儿闻声转头,疑惑地目光从竹简书望到了大郡主的脸上,下一瞬双目一亮,放出了兴奋地光彩,随即又咧开嘴呵呵直笑。
大郡主脸上的紧张消失,立马回了曦儿一个甜甜地笑容:“弟弟,我是姐姐!这个给你!”
曦儿好似听得懂,放下手里的金弓,空了手去接竹简书,却只是在手里晃了两下,便看也不看的随手往后一扔,又一手抓起了那把金弓,另一手抓住大郡主的手儿,摇头晃脑地呀呀学语:“弟弟——弟弟!”
大郡主毕竟已略懂事了,见曦儿随手扔掉竹简书,她顿时害怕地望着仪华,眼眶有晶莹地泪水打转:“母妃……”
许是时间冲淡了对王雅茹的怨恨,又或许是做了母亲的缘由,总之仪华如今对大郡主是怜惜。于是,便搭着盼夏的手走过去,让李进忠捡了竹简书给她,低头向大郡主亲切的问道:“你喜欢读书吗?可是喜欢这简书?”
大郡主防备的盯着仪华,小脸上全是不安。
郭软玉一旁看得着急,忙疾步上前,蹲下身望着大郡主,稍显急切道:“这是王妃要送给你?还不快谢谢王妃!”
大郡主回头看了看郭软玉,又渴望地看了看那方竹简书,磨蹭了半晌,才接过那方竹简书,规规矩矩地福身道:“女儿谢过母妃。”
仪华看着大郡主小心翼翼地模样,不禁皱了皱眉,真不知这样一个小人儿怎么会对自己这般害怕,究竟是谁给小郡主灌输了不利自己的话……
念头闪过,又一抬头,就见姐弟两一人拿着弓一人拿着书简,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见状,仪华不由地瞪了一眼曦儿,这竹简书是专让木匠赶制,上面刻有各种励志的小故事,寓意极深,偏偏这小家伙不知好歹,将它弃若敝履。
想到这,又看曦儿手中那把金弓,仪华下意识地抬头去看朱棣,却见朱棣正看着她笑的似乎有那么一丝得意。
这一见,仪华不觉瞠目结舌,便以为是看花了眼,她忙定了定眼再看,就看到朱棣面带笑容的望着曦儿。
打消了疑惑,仪华也不再多想,又欲与周边的夫人寒暄,就有陈德海从厅外进来禀,午正到了花厅已摆了席次。
仪华看着陈德海,脑中忽闪一念,陈德海送李婉儿下去到现在折回,好像中途并没有回来过一次。
刚念及此,却听朱棣语气客气道:“劳王妃招待诸位,本王还有些事,就不作陪了。”说着就要走。
众人忙躬身相送,远远见到朱棣走出枫园,这才各自直起身。
随后众人移至花厅,花厅那早已摆了六七张大圆桌,桌旁分别立着俏生生地婢女和俊俏的小内侍。
众人依身份高低、派系分别入了座。不一时,就有侍人捧了沐盆、棉巾给大家净了手。随之,又有穿红着绿的婢女陆陆续续地捧了佳肴美酒。
许是少了朱棣在场,彷如少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大家都放开了手脚。席上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很是尽了兴。后,一行人又去看了戏,戏台上演了《西厢记》一类的剧目,看得夫人、小姐们笑声不断,倒也是宾主尽欢。
直到下午向晚,诸位才坐了自家的马车,由王府侍卫护送家去。
*
(擦汗,总算是将这个周岁宴席写完了)(未完待续)
李进忠刚捡起一本蓝皮纸书放下,就见仪华的竹简书被扔在地上。当下,他只感眼前黑了一黑,暗叫了一声小祖宗哟,连朱棣、仪华的脸色也不敢瞧一眼,忙蹑手蹑脚的去捡竹简书。
仪华却瞥了一眼朱棣,见朱棣要板脸训斥,到时场面难免不好看,便抢在朱棣开口前,叫住了李进忠:“搁在那,别捡了!”
李进忠尴尬的住了手,讪笑了两声,退到了一旁。
仪华脸上没一点不快,盈盈地立在那里,面向众人含笑道:“小儿顽劣,让诸位见笑了。”众人忙声称哪里。
曦儿见没人给他捡,他不高兴的嘟起嘴,一双圆碌碌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仪华,样子很是委屈。
仪华也微愠曦儿,自然视而不见。
曦儿又忙去看陈妈妈、李进忠、盼夏……一圈下来,都没人搭理他,小家伙怏怏然地低下头,看得在场的夫人、小姐们一阵心疼。便有人向仪华委婉的求情,说一些“小孩子不懂事、顽皮”之类的话。
仪华耐心的听着,时而赞同的笑笑,却不作一语。
众人说了一时,见仪华只听不动,不由轻蹙了蹙眉,觉得仪华有些不慈,对自己的幼子都能狠下心肠。但仪华毕竟是王妃,这又是别人的事,便也只想想作罢。
朱棣见场面冷了下来,又看曦儿一人委屈的坐着,心里有些怪仪华小题大做,且过于较真,和曦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这一想,便欲让李进忠捡了竹简书,却不及他开口,只见曦儿又动了起来,手足并用的爬着,认真而好奇的琢磨起周围的物件。
仪华看了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
朱棣望着仪华的笑颜,目光有几分窥探,又有几分欣喜。
只在此时,四周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紧接着李进忠惊喜的变了声:“二王子拿的是……是王爷的金弓、矢!”
朱棣连忙看去,就见曦儿手里举着金灿灿地金弓,朝着仪华咧嘴傻笑,晶亮的哈达子顺着流了出来。
立着一旁的报目嬷嬷见朱棣不掩喜悦,连忙抓紧机会,扯了嗓子高声喊道:“小王子抓了王爷亲赐的弓矢!”顿了顿,唤了一口气,又喊:“将来爱武尚武,易军易武!”
世人皆知朱棣尚武,他长子就是因尚文而被他不喜。这会儿见曦儿抓了朱棣亲放的金弓,众人皆是啧啧称奇:罗汉床上放了笔墨书籍、戥子算盘、脂粉钗环、金银钱物之类,简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曦儿却偏生抓了那把金弓,难道此子真是要子承父业,爱武尚武。
众人这边心里一面想着,一面口里已好话一箩筐,听得朱棣极其受用,刚硬的脸庞满是笑容。
李进忠机灵,忙连着一群侍人下跪道喜,早把仪华的那方竹简书忘到了脑后。
这时一片笑声中,谁也没注意到一个粉色的小人儿,丢开了郭软玉的手,蹭蹭几步跑上前,捡起来那方竹简书,犹豫了一下慢步到罗汉床前,将手里的竹简书伸到曦儿的面前,紧张地叫了一声:“弟弟!”话落,大郡主粉嫩嫩地脸颊上霎时红彤彤地一片,一双灵动地眸子却定定地盯着曦儿,眸光中带着隐隐的期盼。
曦儿闻声转头,疑惑地目光从竹简书望到了大郡主的脸上,下一瞬双目一亮,放出了兴奋地光彩,随即又咧开嘴呵呵直笑。
大郡主脸上的紧张消失,立马回了曦儿一个甜甜地笑容:“弟弟,我是姐姐!这个给你!”
曦儿好似听得懂,放下手里的金弓,空了手去接竹简书,却只是在手里晃了两下,便看也不看的随手往后一扔,又一手抓起了那把金弓,另一手抓住大郡主的手儿,摇头晃脑地呀呀学语:“弟弟——弟弟!”
大郡主毕竟已略懂事了,见曦儿随手扔掉竹简书,她顿时害怕地望着仪华,眼眶有晶莹地泪水打转:“母妃……”
许是时间冲淡了对王雅茹的怨恨,又或许是做了母亲的缘由,总之仪华如今对大郡主是怜惜。于是,便搭着盼夏的手走过去,让李进忠捡了竹简书给她,低头向大郡主亲切的问道:“你喜欢读书吗?可是喜欢这简书?”
大郡主防备的盯着仪华,小脸上全是不安。
郭软玉一旁看得着急,忙疾步上前,蹲下身望着大郡主,稍显急切道:“这是王妃要送给你?还不快谢谢王妃!”
大郡主回头看了看郭软玉,又渴望地看了看那方竹简书,磨蹭了半晌,才接过那方竹简书,规规矩矩地福身道:“女儿谢过母妃。”
仪华看着大郡主小心翼翼地模样,不禁皱了皱眉,真不知这样一个小人儿怎么会对自己这般害怕,究竟是谁给小郡主灌输了不利自己的话……
念头闪过,又一抬头,就见姐弟两一人拿着弓一人拿着书简,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见状,仪华不由地瞪了一眼曦儿,这竹简书是专让木匠赶制,上面刻有各种励志的小故事,寓意极深,偏偏这小家伙不知好歹,将它弃若敝履。
想到这,又看曦儿手中那把金弓,仪华下意识地抬头去看朱棣,却见朱棣正看着她笑的似乎有那么一丝得意。
这一见,仪华不觉瞠目结舌,便以为是看花了眼,她忙定了定眼再看,就看到朱棣面带笑容的望着曦儿。
打消了疑惑,仪华也不再多想,又欲与周边的夫人寒暄,就有陈德海从厅外进来禀,午正到了花厅已摆了席次。
仪华看着陈德海,脑中忽闪一念,陈德海送李婉儿下去到现在折回,好像中途并没有回来过一次。
刚念及此,却听朱棣语气客气道:“劳王妃招待诸位,本王还有些事,就不作陪了。”说着就要走。
众人忙躬身相送,远远见到朱棣走出枫园,这才各自直起身。
随后众人移至花厅,花厅那早已摆了六七张大圆桌,桌旁分别立着俏生生地婢女和俊俏的小内侍。
众人依身份高低、派系分别入了座。不一时,就有侍人捧了沐盆、棉巾给大家净了手。随之,又有穿红着绿的婢女陆陆续续地捧了佳肴美酒。
许是少了朱棣在场,彷如少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大家都放开了手脚。席上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很是尽了兴。后,一行人又去看了戏,戏台上演了《西厢记》一类的剧目,看得夫人、小姐们笑声不断,倒也是宾主尽欢。
直到下午向晚,诸位才坐了自家的马车,由王府侍卫护送家去。
*
(擦汗,总算是将这个周岁宴席写完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