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迁往北京的家眷,全都算起来,北京肯定要进行大范围改建,无异于一次造城运动。
皇帝要造宫殿居住,大臣也要起宅子安置家眷。
北京行部上了正轨,办公场所却一直相对简陋,沈瑄镇守北京时,多住在都司衙门,魏国公到北京练兵,干脆就住在了军营里。
军汉们可以凑合,士大夫和家眷们却不能凑合。
文武品级,宗室勋贵,居家宅院,都要按规制建造起来。
单靠顺天府内的资源绝对不够,辽东的木材不适宜过度砍伐,从南边运送木材,虽然有损耗,但走海运和漕运,通过天津卫屯贮运输,不失为解决办法。
“依下官的想法,可从安南采料,同时可发安南庶人修筑自广西和云南通往安南东西都大路,更可在边境设立更大的户市。”
“修路?”
“对,修路。”孟清和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简单画出边境轮廓,点出几处重要关卡和安南两都所在,在凭祥和凉山之间画出一个圆圈,墨汁浸染,力透纸背。
面对这张简陋到极致的舆图,朱能先是眉头紧皱,半晌,猛的一拍桌案,“善!”
孟清和笑了,他相信,朱能明白了修路背后的含义。
安南丛林密生,水网交织,明军连战连捷,连克东西两都,已至木丸江。沿途所遇贼军不足惧,艰难的路况却是极大的问题。
沈瑄打胜仗是一定的,明军攻陷安南也是必然。但是,打了胜仗,如何安排善后事宜,需要慎重考虑。
无论扶持陈氏上台还是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这两条路都必须修。
遇山开山,雨水搭桥。道成通途,他日安南再生乱,明朝发兵,数日可直抵国都。
“修 路,开互市,都可发安南民夫。有大批役夫聚集,沿途定有商业兴起。民夫不足,大军俘虏的贼军也有了用途。”见朱能瞪眼,孟清和咧嘴,“此地气候合宜,水稻 可一年三熟,开路之时可从当地圈划购置良田,迁边民种植。为防贼寇-骚-扰,当派遣军队驻扎,非为占据安南土地,只为保护我大明之民。国公爷以为如何?”
朱能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甚好。”
“下官有一不情之请,请国公爷应准。”
“贤弟只管说。”
“请国公爷将此事上奏天子。”
“我?”
朱能吃惊不小。此计若是成了,就是泼天的功劳,就这样推给自己?
“正是。”孟清和笑道,“下官终究年轻才薄,于朝中并无太深根基,请国公爷体谅。当是许给下官一份人情。”
朱能抚过下颌,功劳给他,还说是人情,话漂亮,事也漂亮。这般取舍,换成十多年前的自己,也未必能做到。
“罢,为兄答应便是。朝中有人非议,有为兄在,贤弟自可放心。”
“下官谢国公爷!”
朱能笑道,“不提其他,以贤弟同子玉的交情,也当叫某一声兄长才是。”
孟清和抬头,认真看着朱能。
只是字面意思,还是另有深意?
难不成,他同定国公的关系已经这么明显?
摇摇头,一定是他想多了。
朱能比孟清和更加老道,孟清和只想着拉他和沈瑄入伙分担压力,他却大笔一挥,特地修书送往大军中,征讨安南的将官,凡官至都指挥,爵位三等伯以上者,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奏疏上落款签名。
吃独食的注定走不远,有功劳大家分,才是成功之道。。
“国公爷深思熟虑,是下官想得不够周到。”
孟清和汗颜,想在大明官场上拼搏,更上一层楼,还要继续学习。
三封信陆续从凭祥县衙送出,李庆青同首批召集来的商人也初步达成了共识。
初时还有些紧张,随着预定好的条件一个又一个抛出,商人们的目光愈发炽热,他却奇异的冷静下来。
“以盐井为担保,诸位运来的粮食皆可换取等价值的茶叶,丝绸,瓷器和金银。”
“大令所言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李庆青道,“不拘于稻谷,小麦粟米亦可。但本官有言在先,不得是陈年之粮。”
“除了粮食,大令可还要其他?”
“香料,药材,野物,本官同样收购。”李庆青道,“若有良种,价格好说。”
有商人道:“听闻县衙收购木料,李大令为何不交给我等?”
“此事已交由各部土官。若诸位想做木料生意,这粮食的生意,本官就要另择他人了。”
这样的条件,是孟清和提前交代李庆青的。
因边民和土官还要在此居住,砍伐木材时,自然会有所选择。分散在各地的商人则不然,若是将生意交给他们,其他不论,与边民产生冲突,结果会相当麻烦。
何况,木材是个长久的买卖,当下,筹集粮食才是紧要。
大军有缴获,可终究是有备无患。
就算大军充裕,不需要更多粮食,运回中原地区也能解决部分郡县遭灾缺粮的问题。
南京户部不缺钱,只缺粮。
对消息灵通的兴宁伯而言,实在算不上秘密。否则,永乐帝也不会准许他“便宜从事”,只为筹集军粮。
最终,商人们均选择了粮食买卖,有希望换取铁器的,李庆青派人请示过孟清和,也表示了同意。
大明的铁器限制外卖,从安南缴获的兵器不在此列。
明军看不上安南人的刀枪,对临近番邦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价高无所谓,数量多就行!
李庆青带着拟定的契约到了三堂,孟清和一时兴起,拨拉着算盘,大概估算了一下以布帛换取粮食的利润。
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算珠声停了,眼睛圆了。
算错了吧?
朱能凑过来看一眼,眼睛也圆了。
李庆青伸了一下脖子,不只眼睛圆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这还只是布料……”
李庆青喃喃自语,好似神魂出窍。
孟清和看看朱能,“要不然,把县衙里的主簿找来再算算?”
这个利润比例,委实有些惊悚。自己都不敢相信,上奏京城,永乐帝会相信吗?
万一欺君的帽子扣下来,乐子就大了。
☆、第178章
永乐五年正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到广西,思明府凭祥县近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转中心。
皇帝要造宫殿居住,大臣也要起宅子安置家眷。
北京行部上了正轨,办公场所却一直相对简陋,沈瑄镇守北京时,多住在都司衙门,魏国公到北京练兵,干脆就住在了军营里。
军汉们可以凑合,士大夫和家眷们却不能凑合。
文武品级,宗室勋贵,居家宅院,都要按规制建造起来。
单靠顺天府内的资源绝对不够,辽东的木材不适宜过度砍伐,从南边运送木材,虽然有损耗,但走海运和漕运,通过天津卫屯贮运输,不失为解决办法。
“依下官的想法,可从安南采料,同时可发安南庶人修筑自广西和云南通往安南东西都大路,更可在边境设立更大的户市。”
“修路?”
“对,修路。”孟清和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简单画出边境轮廓,点出几处重要关卡和安南两都所在,在凭祥和凉山之间画出一个圆圈,墨汁浸染,力透纸背。
面对这张简陋到极致的舆图,朱能先是眉头紧皱,半晌,猛的一拍桌案,“善!”
孟清和笑了,他相信,朱能明白了修路背后的含义。
安南丛林密生,水网交织,明军连战连捷,连克东西两都,已至木丸江。沿途所遇贼军不足惧,艰难的路况却是极大的问题。
沈瑄打胜仗是一定的,明军攻陷安南也是必然。但是,打了胜仗,如何安排善后事宜,需要慎重考虑。
无论扶持陈氏上台还是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这两条路都必须修。
遇山开山,雨水搭桥。道成通途,他日安南再生乱,明朝发兵,数日可直抵国都。
“修 路,开互市,都可发安南民夫。有大批役夫聚集,沿途定有商业兴起。民夫不足,大军俘虏的贼军也有了用途。”见朱能瞪眼,孟清和咧嘴,“此地气候合宜,水稻 可一年三熟,开路之时可从当地圈划购置良田,迁边民种植。为防贼寇-骚-扰,当派遣军队驻扎,非为占据安南土地,只为保护我大明之民。国公爷以为如何?”
朱能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甚好。”
“下官有一不情之请,请国公爷应准。”
“贤弟只管说。”
“请国公爷将此事上奏天子。”
“我?”
朱能吃惊不小。此计若是成了,就是泼天的功劳,就这样推给自己?
“正是。”孟清和笑道,“下官终究年轻才薄,于朝中并无太深根基,请国公爷体谅。当是许给下官一份人情。”
朱能抚过下颌,功劳给他,还说是人情,话漂亮,事也漂亮。这般取舍,换成十多年前的自己,也未必能做到。
“罢,为兄答应便是。朝中有人非议,有为兄在,贤弟自可放心。”
“下官谢国公爷!”
朱能笑道,“不提其他,以贤弟同子玉的交情,也当叫某一声兄长才是。”
孟清和抬头,认真看着朱能。
只是字面意思,还是另有深意?
难不成,他同定国公的关系已经这么明显?
摇摇头,一定是他想多了。
朱能比孟清和更加老道,孟清和只想着拉他和沈瑄入伙分担压力,他却大笔一挥,特地修书送往大军中,征讨安南的将官,凡官至都指挥,爵位三等伯以上者,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奏疏上落款签名。
吃独食的注定走不远,有功劳大家分,才是成功之道。。
“国公爷深思熟虑,是下官想得不够周到。”
孟清和汗颜,想在大明官场上拼搏,更上一层楼,还要继续学习。
三封信陆续从凭祥县衙送出,李庆青同首批召集来的商人也初步达成了共识。
初时还有些紧张,随着预定好的条件一个又一个抛出,商人们的目光愈发炽热,他却奇异的冷静下来。
“以盐井为担保,诸位运来的粮食皆可换取等价值的茶叶,丝绸,瓷器和金银。”
“大令所言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李庆青道,“不拘于稻谷,小麦粟米亦可。但本官有言在先,不得是陈年之粮。”
“除了粮食,大令可还要其他?”
“香料,药材,野物,本官同样收购。”李庆青道,“若有良种,价格好说。”
有商人道:“听闻县衙收购木料,李大令为何不交给我等?”
“此事已交由各部土官。若诸位想做木料生意,这粮食的生意,本官就要另择他人了。”
这样的条件,是孟清和提前交代李庆青的。
因边民和土官还要在此居住,砍伐木材时,自然会有所选择。分散在各地的商人则不然,若是将生意交给他们,其他不论,与边民产生冲突,结果会相当麻烦。
何况,木材是个长久的买卖,当下,筹集粮食才是紧要。
大军有缴获,可终究是有备无患。
就算大军充裕,不需要更多粮食,运回中原地区也能解决部分郡县遭灾缺粮的问题。
南京户部不缺钱,只缺粮。
对消息灵通的兴宁伯而言,实在算不上秘密。否则,永乐帝也不会准许他“便宜从事”,只为筹集军粮。
最终,商人们均选择了粮食买卖,有希望换取铁器的,李庆青派人请示过孟清和,也表示了同意。
大明的铁器限制外卖,从安南缴获的兵器不在此列。
明军看不上安南人的刀枪,对临近番邦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价高无所谓,数量多就行!
李庆青带着拟定的契约到了三堂,孟清和一时兴起,拨拉着算盘,大概估算了一下以布帛换取粮食的利润。
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算珠声停了,眼睛圆了。
算错了吧?
朱能凑过来看一眼,眼睛也圆了。
李庆青伸了一下脖子,不只眼睛圆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这还只是布料……”
李庆青喃喃自语,好似神魂出窍。
孟清和看看朱能,“要不然,把县衙里的主簿找来再算算?”
这个利润比例,委实有些惊悚。自己都不敢相信,上奏京城,永乐帝会相信吗?
万一欺君的帽子扣下来,乐子就大了。
☆、第178章
永乐五年正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到广西,思明府凭祥县近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