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具有治愈的能力。当我把一切不顺的,想念的,放不下的人与事都写出来,就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一种入土为安的平静感,翘起来的坎坷立刻平缓,好像在这人世里成了形状,守护着那份回忆。它们从我的脑与心跑了出去,给我留下了一个指针,一个地址。
    读别人的指针,看别人的雕塑,才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有点八卦呵!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我发现我不会做人,原来我并不是不会做人,而是不太会谄媚。
    我发现我不太会做人,原来我并不是不会做人,而是还没消灭我的势利眼。
    我会做人,只是还没有时间,我还在成长。
    其实我会做人,只是于我能交流的98%的人,都不在我身边,我身边的都是2%的优秀的人。
    我讨厌优秀。
    好了,跟随着先生的书目录,可以找一波作家的作品了,好多书可以看。目不暇接!
    老舍先生的作品还没看过,梁实秋,巴金等等吧!先拿个本子记录一下。
    迎风曳,杨柳最是无情。
    一句话可以概括全局,甚至能把自己也举起来,就是不要搞凡是。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不找借口,不问为什么,只接受这天命。
    心境又开阔一层,也更加热爱追逐了。为什么热爱?因为相信。
    读了这么多书,再一板一眼有点慢了,其实可以尝试跳读,还是功利一点,毕竟要看的太多,真的太多,吸收干净就要奔赴下一场山海了。
    我们很像树,活着的时候巩固一方水土,死了,就拉去盖房子。啧啧,一模一样的。
    极品的,红名大佬是少数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如此。
    污染这个概念是非常好的,书不可乱读,如何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呢?我没法评价啦!前后矛盾未必是不好,一气呵成,一马平川,各种各样都可以。我认为关键要看自己,已经度过的,形成了良好的印象的,我建议就不要去看批判这本书的书,这样很容易破坏了我们的“好印象”,让我们无所适从。书是充实我们的,书是拓展我们的,这两个功能具备,就足够了。
    大的东西,放在一起是需要结构的,可以称为结合损耗的能量。
    我们的社会结构一定是越来越复杂的,毕竟要学习的方面越来越多了。
    选书的时候,只可涉猎,不可全读,读多了,也就重复了。
    汉字因为象形,用结构表达部分意义,成为了最简洁的一种语言,寥寥几个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意味。而其它语言的文字,只能望尘莫及。
    真喜欢汉字,喜欢写,喜欢读。
    我以前看到一句话,知识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是这知识是可以被积累起来的,我一直疑惑,积累那么多知识的用处在哪里呢?为了做东西,如今,知识被存在电脑,再调用来做东西,与人脑存知识再做东西的区别在哪里呢?
    别在意形式,大量涉猎,有粗有细,加油!
    慨叹,人之渺小。
    另辟蹊径也好,亦步亦趋也罢!哪里,才是归宿呢?得了,不提。
    底层经卷去万分之一,之后,多在乎上层文字。
    想起了,元宇宙这个概念,大约是,文字与记忆的结合的世界吧!是一个仿真的世界,vr的世界,这样,我们似乎就可以扩展我们本就拥挤的空间了。
    要与生活紧密相连,人是碳基生物,不是硅基生物。它有区别于虚幻的,概率的世界,而应该是通过虚拟操作来,支配真实世界,调用真实世界,给人极大的现实满足感,或者是现实成就感。这可能既要文科知识,也要理科知识了,还有就是仿真的建模。传感,测控,等等吧!真实应了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宗教,凝聚力与认同感,朝着同一个梦想努力,让人快乐,同时,视相反的学说为异端,互相攻击,而背地里互相渗透借鉴,大有融合之势。含血之蠹,必有爪牙,喜则相戏,怒则相害。
    我还是觉得任何一个领域,只是大函数的某一个分段拟合,拟合得好就用,而领域一大,拟合的误差就多了,矛盾就多了,需要新的理论,新的观点看法,所以一味不变,是会死的,会僵死。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因为不变的已经死了,留下的必然是变化的,运动的。也的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相信水到渠成,只是还在找水。而且,很多时候呢,一是一叶障目,二是真人不露相。不是没有,而是不可见。
    不像以前,学东西要不远万里,求师,求学,如今,典籍们就躺在图书管理,怎么能不吸引人去看呢?
    佛家里有六识,其实就算是传感器和执行器吧,而七识属于导线或者副控制器,第八识属于主控制器罢。不明觉厉。
    唯物与唯心,我认为是对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描述与感觉,其实如何感觉事物并不重要,只要合理描绘即可。最重要的是如何知而用之,学以致用。
    虽然没看太懂,但是脑袋里却刻画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让我暂时不在乎这小世界里的蝇营狗苟了。有趣,有趣啊!足不出户,灵魂已经不知道跑哪里去玩了。
    血腥而悲壮的过往,虽然时过境迁,此地已绿树成荫,然而那一种魂,融进了海与天与山与月,成了一座纪念的丰碑。
    那个世界里,还会有老鼠,还会有对老鼠喊打的人,什么都会有,而不一样的是,人们的脸上会多几分笑容罢!

章节目录

梁寒郡的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梁寒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梁寒郡并收藏梁寒郡的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