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做成粉丝。
红薯这东西原本就不经放,哪怕是放在地窖里也放不了多少日子。
村里要是扩大规模了,手里再有了银子,她再考虑后面的事情。
“这东西是好吃的,特别是熬了粥的,老人喜欢吃,咱们村的老人可不少。”唐正峰想着这村里人,倒还都喜欢这种吃食。
只是这产量不知道有多少,听说当初在山里挖出来的时候,一根藤苗上就得有好几个,一个好几斤。
不知道自己家种出来能不能这么好?
一个好几斤。
一颗好几个?
唐正峰突然脑门子一热,那一亩地得有多少棵,得产出多少斤红薯来?
看着自己爹的表情,唐宁猜肯定是想到了产量:“爹,红薯也好,土豆也罢,如果让官府的人知道有这么好的产量,怕是会征用去,所以咱们要尽量多种,至少给咱们自己留种,而且谁想要种都得付出代价。”
官府也一样。
但她相信,这蜀中地界,最大的官就是蜀王,三皇子,他既然能把蜀中治理得如此好,那必定不是一个抢老百姓种子的皇子。
所以她相信,只要这东西让他知道,必须自己能收回来不少银子。
后面开荒山,办农场,养牲口,就不愁银子来源了。
嗯嗯,唐正峰觉得自己孩子说得很对。
立刻就嗯了两声。
“爹,这世道乱,但我相信迟早会好起来,我三个哥哥也年轻,以后他们迟早会走上正途,科举也好,武官也罢,咱们总得给他们攒够了家底儿,他们才能心无旁骛的去挣自己的前途,士农工商,咱们把农搞好了,也能攒万贯家产。”唐宁自信的眉眼飞扬。
觉得要和自己爹娘与大嫂讲讲自己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田地,他们家可不是小富则安的想法。
三个哥哥,都那么优秀,前途无量,自己带着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拖了哥哥的后腿。
“成,爹一会儿就赶了驴车去县里问问,看看这城里的夜香怎么卖,咱们就买些回来,该上肥的上了。宁儿,爹虽然老了,可是还有一把子的力气,别的地方帮不上你们几个孩子,但是你们想到的事情尽管和爹讲,爹总归会能做的都给你们做好了去,以后这田怎么种,你也不用让你三哥来与我讲,都听你的。”唐正峰在荆州府的唐家村时,就给自己闺女一块后院的小池塘按她的方式种水稻。
一路跋山涉水,宁儿所做出来的事,所管理的人,都比自己眼光高出不少。
再者,一来到蜀中,他们就定居下来。
种的这水稻,他天天都在看,那水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过自己种的,眼看着产量能翻倍的稻穗,他若再不放心下去让孩子作主。
自己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能者居之的道理,唐正峰是懂的。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的能耐,受高人指点过,那他就放手一搏。
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年纪小,怕什么,有自己这个里正在她后面撑着。
“所以,咱们下一步便是开源,有几个方面可以考虑。其一,红薯苗白送给咱们村一户两亩地的,这一波怕是就得用光这一茬的苗子,等再长起来,那怕是夏日也是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刚好咱们农忙完了就可以卖苗了。
其二,粮食收起来,我们留够了吃的和种子,也能有不少的收益。
其三,等农忙完,咱们就种红薯苗,种好红薯苗,就要收土豆,土豆这东西,产量也是奇高,也可饱腹,咱们也能卖种子。
其四,我估摸着这些收益就足够支撑咱们接下来的开荒地的钱和种子钱了,等到下一次收益,咱们家就可以脱贫致富了。”
唐宁细细的思量说着要做的事情。
唐正峰记下了最重要的事儿,便点了点头:“成,按你说的做。”
闺女为了自己这个家的吃喝每天都在想破脑子的做新菜,为了孩子们的前途,更是走一步看三步。
既然宁儿愿意给自己哥哥们做打算,他们作为长辈,怎么可能不去支持?
唐正峰喝了口水,看着外面太阳还大着,拿着草帽往头上一戴:“我去县里问问先。”
唐母也赶紧起身,拿起一个竹筒倒了一筒子水跟着自己家老头子来到后院:“喏,带筒水,这么热个天,半路上记得找棵树下息一息,给驴子喂上些水,你也要喝水,这么热个天,别给中暑了。”
他们老家的天可没这么热。
老头子虽然年纪不算大,可是也不小了。
唐母还是记挂着要老头子注意些。
唐正峰点了点头,接过水筒便赶着驴车走了。
驴车还好有个小车箱和车箱前有块撑出来的遮雨篷,还能遮些太阳的。
唐正峰把驴车赶到村口溪边就停下来,让驴子喝点水再走。
驴子喝水时,他看了看眼前种的那一片水稻田。
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哪个水稻要好一些,颜色要深一些。看着开始泛黄的水稻,心下火热,马上就要有收成了,村里人能吃上自己种出来的稻米了。
不用怕饿肚子。
这世道,不怕没钱,怕没粮。
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
唐宁和唐大嫂收拾好饭桌,洗了碗:“大嫂,你快去睡会子,这大中午的太阳太大,你这大肚子动来动去的怕是会热得很。”刚才该拦着爹的,等太阳下山再出门,大不了就在县里住一夜就是了,下次一定要拦着爹一些,唐宁默默地想。
唐大嫂一头汗,用手擦了擦:“嗯,成,下回不能让爹这么热的时候出门了,我去洗把脸再睡会儿。”
唐母回来就听到二人在说话:“爹那脾气,你们能拦得住?他只要是能让田里多产两颗粮食,他就能整夜整夜的不睡去守着那田过日子。”
最近每天都是一起床就去看宁儿种的田和自己种的田里的水稻,虽然嘴里不说,可是心里却是难受得紧。
十亩田按着自己种的,得少收多少粮食啊。
这有种出更多粮食的法子,他自然不会在家里蹲着。
红薯这东西原本就不经放,哪怕是放在地窖里也放不了多少日子。
村里要是扩大规模了,手里再有了银子,她再考虑后面的事情。
“这东西是好吃的,特别是熬了粥的,老人喜欢吃,咱们村的老人可不少。”唐正峰想着这村里人,倒还都喜欢这种吃食。
只是这产量不知道有多少,听说当初在山里挖出来的时候,一根藤苗上就得有好几个,一个好几斤。
不知道自己家种出来能不能这么好?
一个好几斤。
一颗好几个?
唐正峰突然脑门子一热,那一亩地得有多少棵,得产出多少斤红薯来?
看着自己爹的表情,唐宁猜肯定是想到了产量:“爹,红薯也好,土豆也罢,如果让官府的人知道有这么好的产量,怕是会征用去,所以咱们要尽量多种,至少给咱们自己留种,而且谁想要种都得付出代价。”
官府也一样。
但她相信,这蜀中地界,最大的官就是蜀王,三皇子,他既然能把蜀中治理得如此好,那必定不是一个抢老百姓种子的皇子。
所以她相信,只要这东西让他知道,必须自己能收回来不少银子。
后面开荒山,办农场,养牲口,就不愁银子来源了。
嗯嗯,唐正峰觉得自己孩子说得很对。
立刻就嗯了两声。
“爹,这世道乱,但我相信迟早会好起来,我三个哥哥也年轻,以后他们迟早会走上正途,科举也好,武官也罢,咱们总得给他们攒够了家底儿,他们才能心无旁骛的去挣自己的前途,士农工商,咱们把农搞好了,也能攒万贯家产。”唐宁自信的眉眼飞扬。
觉得要和自己爹娘与大嫂讲讲自己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田地,他们家可不是小富则安的想法。
三个哥哥,都那么优秀,前途无量,自己带着家里人自然也不会拖了哥哥的后腿。
“成,爹一会儿就赶了驴车去县里问问,看看这城里的夜香怎么卖,咱们就买些回来,该上肥的上了。宁儿,爹虽然老了,可是还有一把子的力气,别的地方帮不上你们几个孩子,但是你们想到的事情尽管和爹讲,爹总归会能做的都给你们做好了去,以后这田怎么种,你也不用让你三哥来与我讲,都听你的。”唐正峰在荆州府的唐家村时,就给自己闺女一块后院的小池塘按她的方式种水稻。
一路跋山涉水,宁儿所做出来的事,所管理的人,都比自己眼光高出不少。
再者,一来到蜀中,他们就定居下来。
种的这水稻,他天天都在看,那水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过自己种的,眼看着产量能翻倍的稻穗,他若再不放心下去让孩子作主。
自己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能者居之的道理,唐正峰是懂的。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的能耐,受高人指点过,那他就放手一搏。
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年纪小,怕什么,有自己这个里正在她后面撑着。
“所以,咱们下一步便是开源,有几个方面可以考虑。其一,红薯苗白送给咱们村一户两亩地的,这一波怕是就得用光这一茬的苗子,等再长起来,那怕是夏日也是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刚好咱们农忙完了就可以卖苗了。
其二,粮食收起来,我们留够了吃的和种子,也能有不少的收益。
其三,等农忙完,咱们就种红薯苗,种好红薯苗,就要收土豆,土豆这东西,产量也是奇高,也可饱腹,咱们也能卖种子。
其四,我估摸着这些收益就足够支撑咱们接下来的开荒地的钱和种子钱了,等到下一次收益,咱们家就可以脱贫致富了。”
唐宁细细的思量说着要做的事情。
唐正峰记下了最重要的事儿,便点了点头:“成,按你说的做。”
闺女为了自己这个家的吃喝每天都在想破脑子的做新菜,为了孩子们的前途,更是走一步看三步。
既然宁儿愿意给自己哥哥们做打算,他们作为长辈,怎么可能不去支持?
唐正峰喝了口水,看着外面太阳还大着,拿着草帽往头上一戴:“我去县里问问先。”
唐母也赶紧起身,拿起一个竹筒倒了一筒子水跟着自己家老头子来到后院:“喏,带筒水,这么热个天,半路上记得找棵树下息一息,给驴子喂上些水,你也要喝水,这么热个天,别给中暑了。”
他们老家的天可没这么热。
老头子虽然年纪不算大,可是也不小了。
唐母还是记挂着要老头子注意些。
唐正峰点了点头,接过水筒便赶着驴车走了。
驴车还好有个小车箱和车箱前有块撑出来的遮雨篷,还能遮些太阳的。
唐正峰把驴车赶到村口溪边就停下来,让驴子喝点水再走。
驴子喝水时,他看了看眼前种的那一片水稻田。
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哪个水稻要好一些,颜色要深一些。看着开始泛黄的水稻,心下火热,马上就要有收成了,村里人能吃上自己种出来的稻米了。
不用怕饿肚子。
这世道,不怕没钱,怕没粮。
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
唐宁和唐大嫂收拾好饭桌,洗了碗:“大嫂,你快去睡会子,这大中午的太阳太大,你这大肚子动来动去的怕是会热得很。”刚才该拦着爹的,等太阳下山再出门,大不了就在县里住一夜就是了,下次一定要拦着爹一些,唐宁默默地想。
唐大嫂一头汗,用手擦了擦:“嗯,成,下回不能让爹这么热的时候出门了,我去洗把脸再睡会儿。”
唐母回来就听到二人在说话:“爹那脾气,你们能拦得住?他只要是能让田里多产两颗粮食,他就能整夜整夜的不睡去守着那田过日子。”
最近每天都是一起床就去看宁儿种的田和自己种的田里的水稻,虽然嘴里不说,可是心里却是难受得紧。
十亩田按着自己种的,得少收多少粮食啊。
这有种出更多粮食的法子,他自然不会在家里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