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登高1
圣者,通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自古及今,有圣人如尧、舜者,有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圣人简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誉,杜甫竟然可以被称为诗圣前面来了个谪仙李傲天,后面来了个圣人,你们写诗的都这么恐怖吗
太极宫。
李世民怔愣之后,随即就是一阵狂喜“观音婢,我大唐竟是出了位圣人”
长孙皇后亦是笑得开怀二哥素日里就雅爱词章,大唐诗教昌隆,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 “是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读诗写诗益处颇多。该让孔卿孔颖达和辅机广采文士名家之作,都为一集,大倡诗风,使后世之人凡读诗则必望我大唐,也可借以立不世之基业。
长孙皇后笑着赞同“孔大人家学深厚,兄长从旁作辅,此事必成。”
帝后二人三言两语将事情敲定,此时的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由朝廷牵头的编诗工作受到了无数文士的欢迎,甚至连民间百姓都以能作诗为荣。有唐一代,官修诗集蔚为大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成为了大唐帝国文治的最重要表征
未央宫。
回过神来的刘彻语气莫名 “诗圣啊”他打量了一眼司马相如,随后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算了,你不行。”
司马相如
我谢谢您
我的命也是命,您酸就酸不要伤害我好吗
洛阳。
李白拍了拍新朋友的肩膀 不错,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子美也是大才
杜甫有点懵又有点激动,听到这话没忍住闹了个大红脸“哪里,哪里,后人谬赞,我怎么能做诗圣。”
那可是圣人诶和孔夫子坐一桌的
李白却毫不在意“我看后人挺公允的嘛”他对这个比自己小的新朋友还是很有信心的。崔府,
刚刚放话的友人一阵尴尬,尴尬之余又有些不平 这杜甫名不见经传,竟然能写出一等一的好
诗
一旁的崔颢接受良好 “诗文犹
有高峰可攀,这是好事。”
友人叹服“崔兄心性阔大,我不及也”
在学习登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杜甫的另一首名篇望岳。水镜上贴出原文,众人一齐望去。
初唐。
杜审言抱着品鉴的心态读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起句”他皱眉,在嘴上咂摸几
遍,忽然精神一振 “大才此子大才”
杜审言本就是诗歌大家,个中深浅一品便知。这首诗以问句起笔,看似平平,实则言岱宗、齐鲁,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所谓“传神写照自在阿堵之中”,如此写泰山,读来便是一气浑成之感。
“杜甫的诗写得好啊”
杜闲虽不及父亲精于诗道,但耳濡目染,也能从诗中感受到一股浑然之气,闻言也附和道“父亲说得是,这首五言句颇有大家风范。
满眼好诗的杜审言没空理儿子,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越品越觉得这首望岳精妙过人。
此子诗笔深沉,深得我心,他也姓杜,不知与我杜家是否有些渊源。
他实在是生起爱才之心了。
杜闲被自家父亲无视,心里有些不平衡“哪有这么巧的事,父亲您别想了。”
杜审言眼睛一顿“去去去,不中听有你这么和老子说话的吗”
杜闲默默闭上嘴,行吧
李世民轻咦了一声 “初中,是在说他们那的官学”
房玄龄接道 这初字听着倒似一种层级,初高相并,莫非初中之外,还有高中
李世民沉思片刻觉得有理 “初中、高中,由浅到深,倒是个不错的思路。”
房玄龄心领神会 “学问知识关乎国本,臣会与诸同僚商议,再奏与陛下。”
有劳房相。
李世民满意地笑了,有个善察上意又能力超群的臣子真好,更何况这种臣子在他贞观朝不止一个,突然觉得好有优越感呢
这首诗写于24岁,杜甫进士落第,于次年漫游齐赵,登泰山而赋诗。这首诗先写泰山磅礴,再抒发豪迈之情,很
有气势,尤其是结尾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当着偶像的面被夸,杜甫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自觉自己这首诗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也就愧领了。
他开口,语气里有几分怀念 “当年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于山中游览,亦觉形胜,登高而望,确有心胸开阔之感。
李白一笑“尾句确实神妙。”
这里其实用了一个典故,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杜甫却说自己登上泰山,小的是众山,这里的众山其实也就是泰山。 凌”,凌驾,不是望泰山,而是脚踩在最高峰,凌驾于其上,这样, “泰山”就变成“众山”了。
泰山远望很高大,但你登上去,它就变小了。怎么样,阅读理解dna动了没有杜甫这里是在暗示啊我站得高了,精神境界就高了。
这句的厉害之处不是在说泰山有多雄伟,而是表现了杜甫的凌云壮志。进士落第那事在他心里根本不算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不行爷就二战青年杜甫,就是这么拽
众人绝倒对,确实很拽。
杜审言没忍住一乐 “怪不得这杜甫能和李白做朋友。”敢情两人一样的狂。
人家拽也有资本,京兆杜氏的公子嘛,出身正又学室五车,他爷爷杜审言当年也很狂,一些孙子肖祖。
什么
杜审言呆滞片刻 “杜甫是我的乖孙”
“咳咳 刚还说自家父亲想太多的杜闲好险喷出一口茶, “我的儿子”“去”杜审言颇为嫌弃地吹胡子瞪眼,“多大脸呢那是我的乖孙,诗圣乖孙”杜闲一阵无语那也是我儿子啊
可惜,他的父亲根本没心情理他,美滋滋地准备去抱孙子,结果突然想起糟心儿子还没娶亲,孙子还没影呢
臭小子
杜闲 “”我又怎么了
杜审言没好气道“都是因为你不娶亲,我现在才没孙子抱。”
杜闲
不是前些日子才议的亲吗
杜闲大大地叹了一口气,诗圣的父亲,不好当啊
杜家父慈子孝,杜审
言的诗友同僚同样炸开了锅。拜托,杜必简平时就够狂了,再多个诗圣孙子,他眼睛还不得长到天上去了
往哪个方向拜才能拥有同款孙子啊
望岳一诗,既可见泰山峥嵘,又可见诗人壮心,还能依稀感受到盛唐气象,不愧是登临诗里的精品。
几十年后,杜甫又登上高台,以更加深沉精纯的诗笔写下了登临诗中的另一扛鼎之作登高。老来登高仍赋诗,个中情绪,又当如何呢
宋之问回想了一下杜审言素日里的模样“应该也很豪壮吧”他本来想说拽的。
沈住期不那么认为 “时移世易,或许愈发内敛呢”
对杜甫诗作素有钻研的元稹叹了口气,和对面的白居易对视一眼,俱是低落起来。
大家看t。请大家结合注释默读课文,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诗以言情,哪个字最能概括诗人的情感
画面一转,众人心心念念想要一探究竟的登高诗出现在水镜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嘶
宋之问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诗怎么”和前面那首差别这么大啊
前面还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面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了,杜甫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杜审言眉头狠狠拧了起来,刚刚得知自己有个诗圣孙子,写的诗又好又有精气神,他一腔祖父心都没处安放,结果紧接着就看到乖孙“艰难苦恨繁霜警,潦倒新停浊酒杯”,这转变会不会太快了
“是不是你不争气,家道中落了,才让我的乖孙过得这么惨”杜审言磨刀霍霍向儿子,目露凶光。
杜闲快哭了 “孩儿哪敢啊”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儿子突然变成这样,他也着急好吗
未央宫。
刘彻皱眉道 “这首诗读来充满衰飒之意,前面所讲几首俱不普如此,满纸悲凉,实是清秋之作。
汉代文学承继楚骚,所作以楚辞体、骚赋居多,文学传统上也颇祖楚地。当年,宋玉以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奠定悲秋之旨,杜诗悲秋,按说亦是沿袭前代。但是,还是那句话,前后差别太大了。
刘彻面上的轻
松褪去,青年意气风发,老年艰难苦恨,好像转眼就把人的一辈子看完了,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太极宫。
李世民的表情也凝重起来,杜甫这样,不会也是李隆基造的孽吧蔓州。
杜甫的妻子没忍住抹了抹眼泪,这诗写的,可不就是相公眼下的景象么洛阳。
李白读完之后也收敛了神色,再次拍了拍杜甫的肩膀 “此诗情绪,尽在一个悲字。”和眼下小友的状态,相差甚远啊
杜甫也被水镜上自己未来的诗作惊到了,他张了张嘴,颇有些不可置信
“后来的我,这么惨吗”
括入书签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自古及今,有圣人如尧、舜者,有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圣人简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誉,杜甫竟然可以被称为诗圣前面来了个谪仙李傲天,后面来了个圣人,你们写诗的都这么恐怖吗
太极宫。
李世民怔愣之后,随即就是一阵狂喜“观音婢,我大唐竟是出了位圣人”
长孙皇后亦是笑得开怀二哥素日里就雅爱词章,大唐诗教昌隆,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 “是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读诗写诗益处颇多。该让孔卿孔颖达和辅机广采文士名家之作,都为一集,大倡诗风,使后世之人凡读诗则必望我大唐,也可借以立不世之基业。
长孙皇后笑着赞同“孔大人家学深厚,兄长从旁作辅,此事必成。”
帝后二人三言两语将事情敲定,此时的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由朝廷牵头的编诗工作受到了无数文士的欢迎,甚至连民间百姓都以能作诗为荣。有唐一代,官修诗集蔚为大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成为了大唐帝国文治的最重要表征
未央宫。
回过神来的刘彻语气莫名 “诗圣啊”他打量了一眼司马相如,随后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算了,你不行。”
司马相如
我谢谢您
我的命也是命,您酸就酸不要伤害我好吗
洛阳。
李白拍了拍新朋友的肩膀 不错,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子美也是大才
杜甫有点懵又有点激动,听到这话没忍住闹了个大红脸“哪里,哪里,后人谬赞,我怎么能做诗圣。”
那可是圣人诶和孔夫子坐一桌的
李白却毫不在意“我看后人挺公允的嘛”他对这个比自己小的新朋友还是很有信心的。崔府,
刚刚放话的友人一阵尴尬,尴尬之余又有些不平 这杜甫名不见经传,竟然能写出一等一的好
诗
一旁的崔颢接受良好 “诗文犹
有高峰可攀,这是好事。”
友人叹服“崔兄心性阔大,我不及也”
在学习登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杜甫的另一首名篇望岳。水镜上贴出原文,众人一齐望去。
初唐。
杜审言抱着品鉴的心态读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起句”他皱眉,在嘴上咂摸几
遍,忽然精神一振 “大才此子大才”
杜审言本就是诗歌大家,个中深浅一品便知。这首诗以问句起笔,看似平平,实则言岱宗、齐鲁,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所谓“传神写照自在阿堵之中”,如此写泰山,读来便是一气浑成之感。
“杜甫的诗写得好啊”
杜闲虽不及父亲精于诗道,但耳濡目染,也能从诗中感受到一股浑然之气,闻言也附和道“父亲说得是,这首五言句颇有大家风范。
满眼好诗的杜审言没空理儿子,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越品越觉得这首望岳精妙过人。
此子诗笔深沉,深得我心,他也姓杜,不知与我杜家是否有些渊源。
他实在是生起爱才之心了。
杜闲被自家父亲无视,心里有些不平衡“哪有这么巧的事,父亲您别想了。”
杜审言眼睛一顿“去去去,不中听有你这么和老子说话的吗”
杜闲默默闭上嘴,行吧
李世民轻咦了一声 “初中,是在说他们那的官学”
房玄龄接道 这初字听着倒似一种层级,初高相并,莫非初中之外,还有高中
李世民沉思片刻觉得有理 “初中、高中,由浅到深,倒是个不错的思路。”
房玄龄心领神会 “学问知识关乎国本,臣会与诸同僚商议,再奏与陛下。”
有劳房相。
李世民满意地笑了,有个善察上意又能力超群的臣子真好,更何况这种臣子在他贞观朝不止一个,突然觉得好有优越感呢
这首诗写于24岁,杜甫进士落第,于次年漫游齐赵,登泰山而赋诗。这首诗先写泰山磅礴,再抒发豪迈之情,很
有气势,尤其是结尾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当着偶像的面被夸,杜甫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自觉自己这首诗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也就愧领了。
他开口,语气里有几分怀念 “当年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于山中游览,亦觉形胜,登高而望,确有心胸开阔之感。
李白一笑“尾句确实神妙。”
这里其实用了一个典故,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杜甫却说自己登上泰山,小的是众山,这里的众山其实也就是泰山。 凌”,凌驾,不是望泰山,而是脚踩在最高峰,凌驾于其上,这样, “泰山”就变成“众山”了。
泰山远望很高大,但你登上去,它就变小了。怎么样,阅读理解dna动了没有杜甫这里是在暗示啊我站得高了,精神境界就高了。
这句的厉害之处不是在说泰山有多雄伟,而是表现了杜甫的凌云壮志。进士落第那事在他心里根本不算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不行爷就二战青年杜甫,就是这么拽
众人绝倒对,确实很拽。
杜审言没忍住一乐 “怪不得这杜甫能和李白做朋友。”敢情两人一样的狂。
人家拽也有资本,京兆杜氏的公子嘛,出身正又学室五车,他爷爷杜审言当年也很狂,一些孙子肖祖。
什么
杜审言呆滞片刻 “杜甫是我的乖孙”
“咳咳 刚还说自家父亲想太多的杜闲好险喷出一口茶, “我的儿子”“去”杜审言颇为嫌弃地吹胡子瞪眼,“多大脸呢那是我的乖孙,诗圣乖孙”杜闲一阵无语那也是我儿子啊
可惜,他的父亲根本没心情理他,美滋滋地准备去抱孙子,结果突然想起糟心儿子还没娶亲,孙子还没影呢
臭小子
杜闲 “”我又怎么了
杜审言没好气道“都是因为你不娶亲,我现在才没孙子抱。”
杜闲
不是前些日子才议的亲吗
杜闲大大地叹了一口气,诗圣的父亲,不好当啊
杜家父慈子孝,杜审
言的诗友同僚同样炸开了锅。拜托,杜必简平时就够狂了,再多个诗圣孙子,他眼睛还不得长到天上去了
往哪个方向拜才能拥有同款孙子啊
望岳一诗,既可见泰山峥嵘,又可见诗人壮心,还能依稀感受到盛唐气象,不愧是登临诗里的精品。
几十年后,杜甫又登上高台,以更加深沉精纯的诗笔写下了登临诗中的另一扛鼎之作登高。老来登高仍赋诗,个中情绪,又当如何呢
宋之问回想了一下杜审言素日里的模样“应该也很豪壮吧”他本来想说拽的。
沈住期不那么认为 “时移世易,或许愈发内敛呢”
对杜甫诗作素有钻研的元稹叹了口气,和对面的白居易对视一眼,俱是低落起来。
大家看t。请大家结合注释默读课文,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诗以言情,哪个字最能概括诗人的情感
画面一转,众人心心念念想要一探究竟的登高诗出现在水镜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嘶
宋之问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诗怎么”和前面那首差别这么大啊
前面还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面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了,杜甫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杜审言眉头狠狠拧了起来,刚刚得知自己有个诗圣孙子,写的诗又好又有精气神,他一腔祖父心都没处安放,结果紧接着就看到乖孙“艰难苦恨繁霜警,潦倒新停浊酒杯”,这转变会不会太快了
“是不是你不争气,家道中落了,才让我的乖孙过得这么惨”杜审言磨刀霍霍向儿子,目露凶光。
杜闲快哭了 “孩儿哪敢啊”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儿子突然变成这样,他也着急好吗
未央宫。
刘彻皱眉道 “这首诗读来充满衰飒之意,前面所讲几首俱不普如此,满纸悲凉,实是清秋之作。
汉代文学承继楚骚,所作以楚辞体、骚赋居多,文学传统上也颇祖楚地。当年,宋玉以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奠定悲秋之旨,杜诗悲秋,按说亦是沿袭前代。但是,还是那句话,前后差别太大了。
刘彻面上的轻
松褪去,青年意气风发,老年艰难苦恨,好像转眼就把人的一辈子看完了,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太极宫。
李世民的表情也凝重起来,杜甫这样,不会也是李隆基造的孽吧蔓州。
杜甫的妻子没忍住抹了抹眼泪,这诗写的,可不就是相公眼下的景象么洛阳。
李白读完之后也收敛了神色,再次拍了拍杜甫的肩膀 “此诗情绪,尽在一个悲字。”和眼下小友的状态,相差甚远啊
杜甫也被水镜上自己未来的诗作惊到了,他张了张嘴,颇有些不可置信
“后来的我,这么惨吗”
括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