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锦绣商会的能量
人已去,茶未凉。
此时后堂屋里的张静丹早已换下了不笑不说话的面孔,一脸亲切地摸了摸赵羽桐的肩膀说道:“别发呆了,人都走了。看来,你和这位楚公子还差点意思啊!”
“唉……”赵羽桐叹了口气,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他能主动过来帮咱们应下供货的事情,看来也不是简单的关系,反正你们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我这个老阿姨算是搞不懂了。”张静丹禁不住自嘲道。
“……唉!”赵羽桐再次叹息道。
“你老叹什么气呀?这可不是你这大兴长公主的性格啊!不是小姨说你,凡事都不要自我否定,你的身份可金贵着呢,别不识数了!”张静丹有些不满地训斥道。
“我的亲小姨,您想哪儿去了!我只是有一种感觉……楚良才心里一定有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他想忘也忘不掉的人!”赵羽桐思索了一下,笃定地说道。
“这样啊!那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少爷,躲在烟霞山那么长时间,能认识谁家的姑娘?莫非这烟霞山还有别人家的小姐?”从这话不难看出,张静丹这位商界女流绝对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只是好奇赵羽桐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当然有啊!不过都不是,我敢肯定!”赵雨桐言之凿凿地说道。
“那就是你想多了孩子!小姨我看得出,这楚公子绝非等闲之辈,既然他尚未婚配,身边也没有其他喜欢的女子,咱就好事多磨,慢慢来吧!”张静丹肯定了楚良才的优秀,同时也不忘宽慰一下赵羽桐。
“只能如此喽!”赵羽桐努努嘴说道。
“好了,你的事情说完了,咱还是商量商量锦绣商会的事情吧,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张静丹岔开话题说道。
“嗯,虽然良才说烟霞山还有库存,但我觉得数量上肯定不会很多,茂州的工厂我会盯着尽快建成,所以这一次只能继续走奇货可居的路子。我们可以在京州放出消息,先少量出一批货把市场炒热起来,同时其他州府的分会也要仿照之前品鉴会的模式,先预热,坚持几个月就不成问题了!”谈及生意,赵羽桐瞬间恢复了女强人本色,一脸认真地说道。
“良才……瞧这叫的亲密劲儿的,我看你是被这下子给拿捏住了。”张静丹笑着揶揄道。
“小姨!咱能正经点儿不?”赵羽桐气道。
“好好好,听你的。我马上就去安排!”张静丹心中所想和赵羽桐不谋而合,自然不用多说,这是两个人多年养成的默契。
……
视线转到茂州府衙。
李夏升原本以为楚良才只是找个借口离开锦绣商会,不料出门以后他竟然说真的有事相谈,于是便领着他回到府衙,正好到了午饭时间,李知府正好做东邀请这位无所不能的小侯爷边吃边聊。
府衙后堂,李夫人姜氏精心准备了几个小菜,一壶好酒,张罗好以后就让丈夫和客人赶紧入座,她自己则识趣地走开了。
酒过三巡,楚良才这才向李夏升道出了他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尽快在茂州城外的清江之上修建一座跨江大桥,由此便可以大大加强茂州与外界的交通渠道,而届时的茂州作为一个辐射全国的工业产品集散地,不论是对原料和人才的吸收能力还是向外输送产品的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端端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不过这架桥修路之事本就是朝廷和府衙的职责,尽管楚良才身为一个拥有封地的侯爷,也断无建立国中之国的道理,在这些事情上必须要走官府的流程,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即使作为一州知府也只能向朝廷汇报。
当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茂州府衙不太富裕的原因,因此在目前的李夏升看来,这个问题的确兹事体大,但为了茂州城发展之计,他完全认同楚良才的这个建议,并且对这位小侯爷的眼光和判断深信不疑。
没有丝毫犹豫,李夏升当即承诺楚良才,自己会立刻向朝廷递交奏章,并且详细说明修建跨江大桥的意义和作用,请求朝廷予以恩准。同时李夏升也婉转地表示,楚良才若以安国侯的名义另外向皇上予以解释,相信双管齐下定然水到渠成,楚良才想了想随即答应下来。
此间问题谈论结束后,楚良才拒绝了李夏升的挽留,立即起身回到烟霞山,而后马不停蹄地赶往轻一厂,把厂里在产的轻工产品库存全部打包装车,并且安排人手送到茂州锦绣商会,交给老板娘张静丹。
有了楚良才的亲自督促,茂州锦绣商会当晚就收到了来自烟霞山出品的大量紧俏商品,前前后后装了足有二三十辆马车,其中的产品也是种类丰富且数量可观,直看的张老板娘大喜过望。
随后的几日,锦绣商会迅速在各大州府布局,一车车的商品被严加保护秘密送往各地分会。而有关烟霞山奇物即将隆重上市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在锦绣商会的老巢京州传扬开来了。
商人逐利本就是天性,一大批嗅到机会的商人预感锦绣商会将要大发横财,他们当然眼红的不行,一边派出重量级人物追在张金金屁股后面寻求合作,另一边则派出心腹干将,直奔茂州而来,他们也要在这奇物的原产地寻求机会。
与此同时,茂州东郊的官营建材厂隔壁,新的日化厂和酿酒厂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茂州府衙的招工告示都发了两次了,依然还是官营,还两个厂子接连招工,可把茂州城百姓的心给搅动起来了,凡是符合招工要求的,哪个不想打破头抢上一个名额。
正在茂州全城陷入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之时,一封由茂州知府李夏升亲自执笔的关于申请修建清江跨江大桥的奏章和另一封由楚良才亲笔所书的密信,一前一后送往京州。
此时后堂屋里的张静丹早已换下了不笑不说话的面孔,一脸亲切地摸了摸赵羽桐的肩膀说道:“别发呆了,人都走了。看来,你和这位楚公子还差点意思啊!”
“唉……”赵羽桐叹了口气,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他能主动过来帮咱们应下供货的事情,看来也不是简单的关系,反正你们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我这个老阿姨算是搞不懂了。”张静丹禁不住自嘲道。
“……唉!”赵羽桐再次叹息道。
“你老叹什么气呀?这可不是你这大兴长公主的性格啊!不是小姨说你,凡事都不要自我否定,你的身份可金贵着呢,别不识数了!”张静丹有些不满地训斥道。
“我的亲小姨,您想哪儿去了!我只是有一种感觉……楚良才心里一定有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他想忘也忘不掉的人!”赵羽桐思索了一下,笃定地说道。
“这样啊!那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少爷,躲在烟霞山那么长时间,能认识谁家的姑娘?莫非这烟霞山还有别人家的小姐?”从这话不难看出,张静丹这位商界女流绝对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只是好奇赵羽桐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当然有啊!不过都不是,我敢肯定!”赵雨桐言之凿凿地说道。
“那就是你想多了孩子!小姨我看得出,这楚公子绝非等闲之辈,既然他尚未婚配,身边也没有其他喜欢的女子,咱就好事多磨,慢慢来吧!”张静丹肯定了楚良才的优秀,同时也不忘宽慰一下赵羽桐。
“只能如此喽!”赵羽桐努努嘴说道。
“好了,你的事情说完了,咱还是商量商量锦绣商会的事情吧,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张静丹岔开话题说道。
“嗯,虽然良才说烟霞山还有库存,但我觉得数量上肯定不会很多,茂州的工厂我会盯着尽快建成,所以这一次只能继续走奇货可居的路子。我们可以在京州放出消息,先少量出一批货把市场炒热起来,同时其他州府的分会也要仿照之前品鉴会的模式,先预热,坚持几个月就不成问题了!”谈及生意,赵羽桐瞬间恢复了女强人本色,一脸认真地说道。
“良才……瞧这叫的亲密劲儿的,我看你是被这下子给拿捏住了。”张静丹笑着揶揄道。
“小姨!咱能正经点儿不?”赵羽桐气道。
“好好好,听你的。我马上就去安排!”张静丹心中所想和赵羽桐不谋而合,自然不用多说,这是两个人多年养成的默契。
……
视线转到茂州府衙。
李夏升原本以为楚良才只是找个借口离开锦绣商会,不料出门以后他竟然说真的有事相谈,于是便领着他回到府衙,正好到了午饭时间,李知府正好做东邀请这位无所不能的小侯爷边吃边聊。
府衙后堂,李夫人姜氏精心准备了几个小菜,一壶好酒,张罗好以后就让丈夫和客人赶紧入座,她自己则识趣地走开了。
酒过三巡,楚良才这才向李夏升道出了他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尽快在茂州城外的清江之上修建一座跨江大桥,由此便可以大大加强茂州与外界的交通渠道,而届时的茂州作为一个辐射全国的工业产品集散地,不论是对原料和人才的吸收能力还是向外输送产品的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端端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不过这架桥修路之事本就是朝廷和府衙的职责,尽管楚良才身为一个拥有封地的侯爷,也断无建立国中之国的道理,在这些事情上必须要走官府的流程,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即使作为一州知府也只能向朝廷汇报。
当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茂州府衙不太富裕的原因,因此在目前的李夏升看来,这个问题的确兹事体大,但为了茂州城发展之计,他完全认同楚良才的这个建议,并且对这位小侯爷的眼光和判断深信不疑。
没有丝毫犹豫,李夏升当即承诺楚良才,自己会立刻向朝廷递交奏章,并且详细说明修建跨江大桥的意义和作用,请求朝廷予以恩准。同时李夏升也婉转地表示,楚良才若以安国侯的名义另外向皇上予以解释,相信双管齐下定然水到渠成,楚良才想了想随即答应下来。
此间问题谈论结束后,楚良才拒绝了李夏升的挽留,立即起身回到烟霞山,而后马不停蹄地赶往轻一厂,把厂里在产的轻工产品库存全部打包装车,并且安排人手送到茂州锦绣商会,交给老板娘张静丹。
有了楚良才的亲自督促,茂州锦绣商会当晚就收到了来自烟霞山出品的大量紧俏商品,前前后后装了足有二三十辆马车,其中的产品也是种类丰富且数量可观,直看的张老板娘大喜过望。
随后的几日,锦绣商会迅速在各大州府布局,一车车的商品被严加保护秘密送往各地分会。而有关烟霞山奇物即将隆重上市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在锦绣商会的老巢京州传扬开来了。
商人逐利本就是天性,一大批嗅到机会的商人预感锦绣商会将要大发横财,他们当然眼红的不行,一边派出重量级人物追在张金金屁股后面寻求合作,另一边则派出心腹干将,直奔茂州而来,他们也要在这奇物的原产地寻求机会。
与此同时,茂州东郊的官营建材厂隔壁,新的日化厂和酿酒厂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茂州府衙的招工告示都发了两次了,依然还是官营,还两个厂子接连招工,可把茂州城百姓的心给搅动起来了,凡是符合招工要求的,哪个不想打破头抢上一个名额。
正在茂州全城陷入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之时,一封由茂州知府李夏升亲自执笔的关于申请修建清江跨江大桥的奏章和另一封由楚良才亲笔所书的密信,一前一后送往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