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二十日。突厥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正式决裂,带着所属部落叛离突厥跑到大唐代州边境,他亲自来到长安请求觐见。
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突利可汗,他对这位异族结拜兄弟进行了厚礼相待,赐给他御食,授予他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当李世民听说突厥因天灾人祸,再加上他们是仓促逃离,他们各部落都处于大批牛羊冻死、牧民饥馑疲惫的状况。李世民立即从中原内地调拨物资赈济,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其中:调拨含嘉仓存粮一万石,购牛、羊一万余只,购皮衣三万多件,购茶砖一万余块,按人头分发给突利可汗各部落。突利可汗各部落才人心粗安。
事后,李世民对群臣说:“从前,太上皇因为百姓的缘故,向突厥称臣,朕时常感到痛心。如今突利可汗来降,总算可以雪耻以前的耻辱了。”
九月二十三日。袁天纲上奏:
“大唐可以灭突厥,理由有五条:
一是颉利可汗荒淫无道,诛杀忠良,亲近小人;
二是薛延陀、回纥、契丹等部落已反叛突厥而投降大唐;
三是突利可汗在突厥都没有自我容身之地;
四是颉利可汗疏远突厥人,信任胡族人。胡族人反复无常,唐军一到,必定产生内部变乱;
五是塞北霜冻干旱,粮草缺乏;
六是塞北是我大唐故土,现在还有大量汉人,他们都是占据山地险阻,建立坞堡聚众自保,唐军一出塞外,自然会群起响应。”
圣上接到袁天纲的奏报后,在太极殿专门廷议此事。
裴寂奏道:“武德九年,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现在趁着突厥天灾人祸而撕毁盟约,是不义之战。”
萧瑀奏道:“突厥人贪婪,入侵我国土只是为了索取金帛,我们只要拿出十个道其中一个道的税赋给突厥人,就可以消除兵祸。现在将入冬,大军深入塞外漠北,每日后勤补给消耗巨万,万一战局不利,损失巨大。”
李靖看到这两位老臣还在犯软骨症,散布“恐突厥论”,于是他出列奏道:“突厥人是趁着圣上刚即位,政局不稳而入侵的,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是迫不得已的事,臣身为兵部尚书,每天夜里想起此事,都痛哭流涕,发誓要报仇雪恨!天道轮回,突厥国内大乱,我大唐如果放弃这个绝佳机会,以后还不知道等待何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李积也出列奏道:“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突厥上有天灾,内有部落纷纷反叛逃亡,突厥人是失道寡助,而我大唐大军一到,吊民伐罪,无往不胜。”
李世民听罢,盯着老气横秋地裴寂,厉声说道:
“裴爱卿,城下之盟,孔子着《春秋》时就深以为耻!自太上皇太原起兵以来,我大唐每年向突厥进贡大量金帛,也没有换来和平,突厥人每年照样背信弃义地侵略我大唐土地,掠夺我大唐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古人云: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你作为首辅,不思进取,听说每日沉迷于佛事之中,还受妖僧法雅的妖言蛊惑。”
裴寂听罢,吓得立马跪下,伏拜于地请罪:“老臣有罪,请求辞官在长安做一老叟。”
李世民听完还不解气,数落他:“你功勋平庸,怎么做到位极人臣?武德年间,朝廷贿赂之风盛行,法纪紊乱,都是因你不作为的缘故。朕即位后,只因念其你是老臣而不忍心惩处,你能够回归乡里,看守祖宗坟墓,已经是够幸运的了,还奢望留在长安?”
李世民又质问萧瑀:“你阿姊萧皇后流落突厥已十一载,听说萧皇后早就想落叶归根。你难道不想派兵迎接你阿姊回来,让她老死荒漠?”(注:萧皇后为隋炀帝杨广的皇后。)
裴寂、萧瑀都吓得伏地不起。
于是,李世民当场下诏命:“免去裴寂中书令职务,回原籍退休养老。长孙无忌接任中书令一职。”
诏命一下,朝堂上那些主和派们都噤若寒蝉,不敢反对出兵了。
这时,大殿上鸦雀无声,李世民见群臣没人发言,于是就征询唐俭:“唐爱卿,你刚出使突厥回京,你看现在可以出征突厥?”
“依仗国家威灵,此事可望成功。”唐俭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圣上听罢,又瞅了袁天纲一眼,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铮铮有声地说:“夏州梁师都已灭,现在可以腾出手收拾突厥了。诏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李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唐军总兵力十万,都受李靖节度调用,分道出击突厥。”
“诺!”全体文武百官齐声回应。
散朝时,圣上把李靖、李积、柴绍、薛万彻等出征将领,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袁天纲等留下来继续商议。
圣上让殿中监取来佩刀,交付给李靖,充满期望地说:“李尚书,此次朕命你挂帅出征,如有违犯军令者,以此佩刀先斩后奏。”
李靖应道:“谨从君命!”
李世民让大家来到一个屏风前,让一公公拉开屏风前的遮帘,原来是一幅塞北舆图。李世民说:
“朕每日都会在这舆图前瞩目、沉思良久,思考如何有朝一日灭突厥。这一日总算来了!”
李世民热切地望着李靖:“此次出征,你的作战计划是什么?”
李靖站在舆图沉思许久,然后说出自己的作战计划:
“第一路大军:定襄道
由本帅为行军总管,其他各路大军都受本帅节度调用。尉迟恭、苏定方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二万。主要任务是率领中军直捣位于云中和马邑的突厥汗庭。
第二路大军:通漠道
李积为行军总管,张公瑾和高甑生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三万。主要任务是率领主力大军直攻东突厥心腹重地,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第三路大军:金河道
柴绍为行军总管,秦叔宝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五千。任务是顺黄河挺进,从侧翼与本帅和李积率领的唐军主力呼应,合围突厥主力。
第四路大军:畅武道
薛万彻为行军总管,段志玄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主要任务是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并监视刚刚归属的东突厥突利可汗。
第五路大军:恒安道
卫孝节为行军总管,程咬金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主要任务是驻守幽云地区,阻断突厥东逃之路。
第六路大军:大同道
李道宗为行军总管,张宝相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五千。主要任务是进攻突厥西部,截断突厥西逃之路。”
李靖一口气说完自己的作战计划后,举起圣上的佩刀,厉声道:
“这次出征突厥,直扫塞北,望诸位将领同心戮力,有进勿退,直捣突厥王廷,务必活捉颉利可汗,献俘于顺天门下,以雪前耻。”
众将领齐声高呼:“直捣突厥王廷,活捉颉利可汗!”
唐军出征前,李世民调任袁天纲做兵部员外郎,并专门嘱咐李靖,评价袁天纲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半仙,若打仗过程中,遇大事不决问袁天纲。李靖早就听说袁天纲这个人,对于李世民的嘱咐也是半信半疑,圣命难违,就让他到自己帐下备用。
袁天纲去大兴国禅寺找到李婉顺辞别:“婉妹,圣上已下诏命,命李靖率十万大军出征突厥,我将随军奔赴塞外。”
“何时出发?何时回来?”李婉顺吃惊地问,情感里有一丝依依不舍,幼弟李承文刚随玄奘去西域,现在又轮到袁天纲去塞外。
“这两天就出发,预计半年左右回长安。”袁天纲想到自己一走,府里只留下李婉顺一人了,他也有些依依不舍。说:“我此次出征突厥九死一生,有一愿望未了,希望婉妹成全。”
“你是说第一个赌注兑现的事吧。”李婉顺冰雪聪明,一下子猜中袁天纲内心的想法。
“婉妹,你与李世民之间是私人恩怨,是小义;大唐与突厥是国家、民族矛盾,是大义!我们应舍弃个人恩怨,为民族大义,就应放下你心中的执念,给大唐百姓留下一个好皇帝吧!”
李婉顺沉吟许久,说:“如果这次能打败突厥,我就答应你,不再找李世民寻仇!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就是你无论如何要安全归来。”
“诺!一言为定!”
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突利可汗,他对这位异族结拜兄弟进行了厚礼相待,赐给他御食,授予他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当李世民听说突厥因天灾人祸,再加上他们是仓促逃离,他们各部落都处于大批牛羊冻死、牧民饥馑疲惫的状况。李世民立即从中原内地调拨物资赈济,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其中:调拨含嘉仓存粮一万石,购牛、羊一万余只,购皮衣三万多件,购茶砖一万余块,按人头分发给突利可汗各部落。突利可汗各部落才人心粗安。
事后,李世民对群臣说:“从前,太上皇因为百姓的缘故,向突厥称臣,朕时常感到痛心。如今突利可汗来降,总算可以雪耻以前的耻辱了。”
九月二十三日。袁天纲上奏:
“大唐可以灭突厥,理由有五条:
一是颉利可汗荒淫无道,诛杀忠良,亲近小人;
二是薛延陀、回纥、契丹等部落已反叛突厥而投降大唐;
三是突利可汗在突厥都没有自我容身之地;
四是颉利可汗疏远突厥人,信任胡族人。胡族人反复无常,唐军一到,必定产生内部变乱;
五是塞北霜冻干旱,粮草缺乏;
六是塞北是我大唐故土,现在还有大量汉人,他们都是占据山地险阻,建立坞堡聚众自保,唐军一出塞外,自然会群起响应。”
圣上接到袁天纲的奏报后,在太极殿专门廷议此事。
裴寂奏道:“武德九年,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现在趁着突厥天灾人祸而撕毁盟约,是不义之战。”
萧瑀奏道:“突厥人贪婪,入侵我国土只是为了索取金帛,我们只要拿出十个道其中一个道的税赋给突厥人,就可以消除兵祸。现在将入冬,大军深入塞外漠北,每日后勤补给消耗巨万,万一战局不利,损失巨大。”
李靖看到这两位老臣还在犯软骨症,散布“恐突厥论”,于是他出列奏道:“突厥人是趁着圣上刚即位,政局不稳而入侵的,我大唐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结盟是迫不得已的事,臣身为兵部尚书,每天夜里想起此事,都痛哭流涕,发誓要报仇雪恨!天道轮回,突厥国内大乱,我大唐如果放弃这个绝佳机会,以后还不知道等待何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李积也出列奏道:“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突厥上有天灾,内有部落纷纷反叛逃亡,突厥人是失道寡助,而我大唐大军一到,吊民伐罪,无往不胜。”
李世民听罢,盯着老气横秋地裴寂,厉声说道:
“裴爱卿,城下之盟,孔子着《春秋》时就深以为耻!自太上皇太原起兵以来,我大唐每年向突厥进贡大量金帛,也没有换来和平,突厥人每年照样背信弃义地侵略我大唐土地,掠夺我大唐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古人云: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你作为首辅,不思进取,听说每日沉迷于佛事之中,还受妖僧法雅的妖言蛊惑。”
裴寂听罢,吓得立马跪下,伏拜于地请罪:“老臣有罪,请求辞官在长安做一老叟。”
李世民听完还不解气,数落他:“你功勋平庸,怎么做到位极人臣?武德年间,朝廷贿赂之风盛行,法纪紊乱,都是因你不作为的缘故。朕即位后,只因念其你是老臣而不忍心惩处,你能够回归乡里,看守祖宗坟墓,已经是够幸运的了,还奢望留在长安?”
李世民又质问萧瑀:“你阿姊萧皇后流落突厥已十一载,听说萧皇后早就想落叶归根。你难道不想派兵迎接你阿姊回来,让她老死荒漠?”(注:萧皇后为隋炀帝杨广的皇后。)
裴寂、萧瑀都吓得伏地不起。
于是,李世民当场下诏命:“免去裴寂中书令职务,回原籍退休养老。长孙无忌接任中书令一职。”
诏命一下,朝堂上那些主和派们都噤若寒蝉,不敢反对出兵了。
这时,大殿上鸦雀无声,李世民见群臣没人发言,于是就征询唐俭:“唐爱卿,你刚出使突厥回京,你看现在可以出征突厥?”
“依仗国家威灵,此事可望成功。”唐俭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圣上听罢,又瞅了袁天纲一眼,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铮铮有声地说:“夏州梁师都已灭,现在可以腾出手收拾突厥了。诏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李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唐军总兵力十万,都受李靖节度调用,分道出击突厥。”
“诺!”全体文武百官齐声回应。
散朝时,圣上把李靖、李积、柴绍、薛万彻等出征将领,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袁天纲等留下来继续商议。
圣上让殿中监取来佩刀,交付给李靖,充满期望地说:“李尚书,此次朕命你挂帅出征,如有违犯军令者,以此佩刀先斩后奏。”
李靖应道:“谨从君命!”
李世民让大家来到一个屏风前,让一公公拉开屏风前的遮帘,原来是一幅塞北舆图。李世民说:
“朕每日都会在这舆图前瞩目、沉思良久,思考如何有朝一日灭突厥。这一日总算来了!”
李世民热切地望着李靖:“此次出征,你的作战计划是什么?”
李靖站在舆图沉思许久,然后说出自己的作战计划:
“第一路大军:定襄道
由本帅为行军总管,其他各路大军都受本帅节度调用。尉迟恭、苏定方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二万。主要任务是率领中军直捣位于云中和马邑的突厥汗庭。
第二路大军:通漠道
李积为行军总管,张公瑾和高甑生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三万。主要任务是率领主力大军直攻东突厥心腹重地,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第三路大军:金河道
柴绍为行军总管,秦叔宝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五千。任务是顺黄河挺进,从侧翼与本帅和李积率领的唐军主力呼应,合围突厥主力。
第四路大军:畅武道
薛万彻为行军总管,段志玄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主要任务是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并监视刚刚归属的东突厥突利可汗。
第五路大军:恒安道
卫孝节为行军总管,程咬金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主要任务是驻守幽云地区,阻断突厥东逃之路。
第六路大军:大同道
李道宗为行军总管,张宝相为行军副总管,领兵一万五千。主要任务是进攻突厥西部,截断突厥西逃之路。”
李靖一口气说完自己的作战计划后,举起圣上的佩刀,厉声道:
“这次出征突厥,直扫塞北,望诸位将领同心戮力,有进勿退,直捣突厥王廷,务必活捉颉利可汗,献俘于顺天门下,以雪前耻。”
众将领齐声高呼:“直捣突厥王廷,活捉颉利可汗!”
唐军出征前,李世民调任袁天纲做兵部员外郎,并专门嘱咐李靖,评价袁天纲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半仙,若打仗过程中,遇大事不决问袁天纲。李靖早就听说袁天纲这个人,对于李世民的嘱咐也是半信半疑,圣命难违,就让他到自己帐下备用。
袁天纲去大兴国禅寺找到李婉顺辞别:“婉妹,圣上已下诏命,命李靖率十万大军出征突厥,我将随军奔赴塞外。”
“何时出发?何时回来?”李婉顺吃惊地问,情感里有一丝依依不舍,幼弟李承文刚随玄奘去西域,现在又轮到袁天纲去塞外。
“这两天就出发,预计半年左右回长安。”袁天纲想到自己一走,府里只留下李婉顺一人了,他也有些依依不舍。说:“我此次出征突厥九死一生,有一愿望未了,希望婉妹成全。”
“你是说第一个赌注兑现的事吧。”李婉顺冰雪聪明,一下子猜中袁天纲内心的想法。
“婉妹,你与李世民之间是私人恩怨,是小义;大唐与突厥是国家、民族矛盾,是大义!我们应舍弃个人恩怨,为民族大义,就应放下你心中的执念,给大唐百姓留下一个好皇帝吧!”
李婉顺沉吟许久,说:“如果这次能打败突厥,我就答应你,不再找李世民寻仇!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就是你无论如何要安全归来。”
“诺!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