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酒楼一醉
“你……唉”
董元嗣看着他,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巢兄说的对,眼下的朝廷问题确实不少,只是被刚刚的一场大胜给压了下去。”说着,刘寒向他举起了酒杯:“不过我很好奇巢兄考的是哪一门。”
“策论。”巢尚之回礼道。“眼下朝廷需要一些直言敢谏的臣子,我愿为天下之先。”
“好志气!”
刘寒感叹道。
“我且问你,你先前说了那么多朝廷的困难,不知你有何计策来应对朝廷的困难?”刘寒好奇的问道。
“依我之见,首当其冲的就是实行土断。”
“刘兄,你不晓得现在地方上那些官僚和世家大族侵占土地的现象有多严重。”说到此处,巢尚之捶胸顿足。“不仅仅是我一家,我大宋各地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先前高祖武皇帝在时曾经实行过土断,曾让情况稍有好转,可自太祖文皇帝在位三十载以来,国家承平日久,许多官吏联合世家大族不断圈地,甚至不满足于原有的田地,还封山占泽,不许百姓进入山林。无数人就此没了活路,只能逃亡。”
“朝廷若要改革,就必须彻底禁止官员大族侵占田地,而且不仅要让他们停止侵占,还要让他们把之前的土地全部给吐出来。然后由朝廷统一进行分配,老百姓有了田种,才能重新恢复生产,这样一来朝廷才能收的上税。”
刘寒点了点头,补充道:“说的在理,不过你说的这些还是得在科举进行后一两年才能做,毕竟不能指望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去伤害自己的利益。”
“是了。”巢尚之点了点头,此时数杯酒水下肚,多年没喝过酒的他已经是满脸通红,显然是一番酒醉模样。
“可若是那些朝廷官员和世家大族对那些百姓横征暴敛,逼得他们卖田该当如何?”董元嗣追问道。
“说的不错,据我所知有些地方的官员在文帝一朝借着为北伐筹备军饷的名目大肆增加税收种类,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十七八种之多。”
此话一出刘寒和董元嗣二人都是齐齐色变,刘寒想到过地方会出现严重的腐败,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能够腐败到这个地步。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看来往后的改革不仅要提高生产力,还要在吏治上下大功夫,刘寒自顾自的想道。
“依着你看,朝廷应该如何。”
“把田给百姓种,但是田地还是朝廷的,所受田地不得买卖,百姓只有耕种的权力。倘若年老身死后要将田地重新上交。”巢尚之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和贪官污吏想要盘剥这些田地可就难了。”
“朝廷的税收、徭役、兵役也围绕这些田地进行,不得额外增加税赋种类。”
“这样一来田地在朝廷手里,看他们士族敢如何言语。”董元嗣补充道。
“是了。”巢尚之点头说道:“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百姓的压力,还能保证不会减少朝廷的税收,甚至还能多收上税。”
本来还在一力吃菜的刘寒顿时肃然起敬,这个方略对他而言比先前的土断更加具有吸引力。
“巢公子这计策说的在理,刘某佩服不已,看来两日后的策论巢兄要拔的头筹了。”刘寒放下手中的碗筷,脸上写满了佩服。
“是不是高论要朝廷大员们说了算,今日不过是与诸位知己吐露吐露心中之言,聊解心中烦闷罢了。只怕到时考官偏袒士族子弟,只能名落孙山,与诸位所言恐怕也只能变成空中楼阁。”
刘寒本想上前劝慰,但看他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也只好作罢,扶着他找了一处客栈歇下,顺便帮他的提前付好了这几日的房钱。
“董元嗣,这里有高禽护着我就行了,你且先回宫去。”刘寒对着董元嗣说道。
“陛下?”董元嗣以为是自己今天说错了话,惹恼了刘寒,顿时有些失魂落魄。
“你这是作甚,朕是要你回去暗中查一查贩卖考题的事情。”刘寒负着手失笑说道。“朕白日里听那书生所说不像假话,而且朕前些日子也听到了些类似的风声。这是新朝第一次科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回去在朕的侍卫中挑一批人来帮你,只要你看上了的都带去,务必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敢问陛下,臣从何人开始查起?”
“那个白日里说这话的士子那。”
“朕注意到了他就住在京城西南的杨柳客栈里,你去问问他。还有这次涉及到考题的几个大臣,自宰相萧思话以下都暗中去查一查。”刘寒冷冷的说道。
说罢,刘寒就和高禽回到客栈安歇。
翌日一早,巢尚之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客栈的床上,一下子慌了神,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却迎面撞上了刚刚用过早饭的刘寒。
“刘公子,我,我怎么会?”巢尚之摸了摸还有些生疼的脑袋,不解的问道。
“昨天晚上的事情你不记得了?”刘寒嗤笑道。
“我只记得昨夜与刘公子共饮,往后的事情,我便不记得了。”说着,巢尚之突然眉头一紧,赶紧对着刘寒问道:“我,我可没说胡话吧。”
刘寒摇了摇头,对着他打趣道:“都不记得啦?真不愧是个酒蒙子。你对着我等高谈阔论了一番便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了,我见天色已晚干脆就将你送到了客栈。”
“多谢刘公子了,不然指不定要出什么洋相呢。”巢尚之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
“古人都说七月流火,但今年却不似这般。只道是昨夜秋风大起,这天气才终于凉快了下来。”刘寒打开窗户,缓缓说道。
巢尚之打开臂膀好好的感受了一下这阵秋风,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刘公子何意?”巢尚之扭头问道。
“我听有些士子说城外的梁山上长着成片的枫树,一到秋天微风吹拂端是一番美景。不知巢公子可有意与我同去?”刘寒伸出手抓住一片在空中飞舞的枫叶,扭头问道。
“刘公子好兴致。”巢尚之失笑道。“可这还有几日就要乡试了,哪里有不埋头苦读而跑去城外赏景的道理。”
“巢公子说笑了,你考的是策论,靠的是多年的积累,多看这几天书便能取得好成绩么?”刘寒说着便要下楼。“往后若是做了官,公务繁忙,恐怕就没这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景了。”
巢尚之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快步跟了上去。
董元嗣看着他,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巢兄说的对,眼下的朝廷问题确实不少,只是被刚刚的一场大胜给压了下去。”说着,刘寒向他举起了酒杯:“不过我很好奇巢兄考的是哪一门。”
“策论。”巢尚之回礼道。“眼下朝廷需要一些直言敢谏的臣子,我愿为天下之先。”
“好志气!”
刘寒感叹道。
“我且问你,你先前说了那么多朝廷的困难,不知你有何计策来应对朝廷的困难?”刘寒好奇的问道。
“依我之见,首当其冲的就是实行土断。”
“刘兄,你不晓得现在地方上那些官僚和世家大族侵占土地的现象有多严重。”说到此处,巢尚之捶胸顿足。“不仅仅是我一家,我大宋各地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先前高祖武皇帝在时曾经实行过土断,曾让情况稍有好转,可自太祖文皇帝在位三十载以来,国家承平日久,许多官吏联合世家大族不断圈地,甚至不满足于原有的田地,还封山占泽,不许百姓进入山林。无数人就此没了活路,只能逃亡。”
“朝廷若要改革,就必须彻底禁止官员大族侵占田地,而且不仅要让他们停止侵占,还要让他们把之前的土地全部给吐出来。然后由朝廷统一进行分配,老百姓有了田种,才能重新恢复生产,这样一来朝廷才能收的上税。”
刘寒点了点头,补充道:“说的在理,不过你说的这些还是得在科举进行后一两年才能做,毕竟不能指望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去伤害自己的利益。”
“是了。”巢尚之点了点头,此时数杯酒水下肚,多年没喝过酒的他已经是满脸通红,显然是一番酒醉模样。
“可若是那些朝廷官员和世家大族对那些百姓横征暴敛,逼得他们卖田该当如何?”董元嗣追问道。
“说的不错,据我所知有些地方的官员在文帝一朝借着为北伐筹备军饷的名目大肆增加税收种类,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十七八种之多。”
此话一出刘寒和董元嗣二人都是齐齐色变,刘寒想到过地方会出现严重的腐败,但是绝对没有想到能够腐败到这个地步。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看来往后的改革不仅要提高生产力,还要在吏治上下大功夫,刘寒自顾自的想道。
“依着你看,朝廷应该如何。”
“把田给百姓种,但是田地还是朝廷的,所受田地不得买卖,百姓只有耕种的权力。倘若年老身死后要将田地重新上交。”巢尚之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和贪官污吏想要盘剥这些田地可就难了。”
“朝廷的税收、徭役、兵役也围绕这些田地进行,不得额外增加税赋种类。”
“这样一来田地在朝廷手里,看他们士族敢如何言语。”董元嗣补充道。
“是了。”巢尚之点头说道:“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百姓的压力,还能保证不会减少朝廷的税收,甚至还能多收上税。”
本来还在一力吃菜的刘寒顿时肃然起敬,这个方略对他而言比先前的土断更加具有吸引力。
“巢公子这计策说的在理,刘某佩服不已,看来两日后的策论巢兄要拔的头筹了。”刘寒放下手中的碗筷,脸上写满了佩服。
“是不是高论要朝廷大员们说了算,今日不过是与诸位知己吐露吐露心中之言,聊解心中烦闷罢了。只怕到时考官偏袒士族子弟,只能名落孙山,与诸位所言恐怕也只能变成空中楼阁。”
刘寒本想上前劝慰,但看他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也只好作罢,扶着他找了一处客栈歇下,顺便帮他的提前付好了这几日的房钱。
“董元嗣,这里有高禽护着我就行了,你且先回宫去。”刘寒对着董元嗣说道。
“陛下?”董元嗣以为是自己今天说错了话,惹恼了刘寒,顿时有些失魂落魄。
“你这是作甚,朕是要你回去暗中查一查贩卖考题的事情。”刘寒负着手失笑说道。“朕白日里听那书生所说不像假话,而且朕前些日子也听到了些类似的风声。这是新朝第一次科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回去在朕的侍卫中挑一批人来帮你,只要你看上了的都带去,务必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敢问陛下,臣从何人开始查起?”
“那个白日里说这话的士子那。”
“朕注意到了他就住在京城西南的杨柳客栈里,你去问问他。还有这次涉及到考题的几个大臣,自宰相萧思话以下都暗中去查一查。”刘寒冷冷的说道。
说罢,刘寒就和高禽回到客栈安歇。
翌日一早,巢尚之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客栈的床上,一下子慌了神,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却迎面撞上了刚刚用过早饭的刘寒。
“刘公子,我,我怎么会?”巢尚之摸了摸还有些生疼的脑袋,不解的问道。
“昨天晚上的事情你不记得了?”刘寒嗤笑道。
“我只记得昨夜与刘公子共饮,往后的事情,我便不记得了。”说着,巢尚之突然眉头一紧,赶紧对着刘寒问道:“我,我可没说胡话吧。”
刘寒摇了摇头,对着他打趣道:“都不记得啦?真不愧是个酒蒙子。你对着我等高谈阔论了一番便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了,我见天色已晚干脆就将你送到了客栈。”
“多谢刘公子了,不然指不定要出什么洋相呢。”巢尚之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
“古人都说七月流火,但今年却不似这般。只道是昨夜秋风大起,这天气才终于凉快了下来。”刘寒打开窗户,缓缓说道。
巢尚之打开臂膀好好的感受了一下这阵秋风,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刘公子何意?”巢尚之扭头问道。
“我听有些士子说城外的梁山上长着成片的枫树,一到秋天微风吹拂端是一番美景。不知巢公子可有意与我同去?”刘寒伸出手抓住一片在空中飞舞的枫叶,扭头问道。
“刘公子好兴致。”巢尚之失笑道。“可这还有几日就要乡试了,哪里有不埋头苦读而跑去城外赏景的道理。”
“巢公子说笑了,你考的是策论,靠的是多年的积累,多看这几天书便能取得好成绩么?”刘寒说着便要下楼。“往后若是做了官,公务繁忙,恐怕就没这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景了。”
巢尚之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