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通用子弹
“研发新武器?”顾北右手抚摸着下巴,面露思索。
他忽然发现自己最近关注的军事焦点都在如何发展海军舰队上面,对陆战队和陆军士兵的武器装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这一方面是因为原本陆军士兵就较少,另一方面也是屡次作战中缴获了大量敌军的武器,他麾下军队直到现在也是处于枪比人多的状态。
但是细想一下,这些武器中有从佛朗机人手里缴获的,有从米国佬手里缴获的,还有最近从东瀛人手中缴获的。
虽然枪械很多,弹药也不少,但各种武器操作方式不同,不论是用于日常训练还是行军打仗,都会产生很多不便。
现在步兵人数扩充了,武器弹药型号不统一的问题会越来越严峻,甚至拖累陆军的战斗力。
这个问题不得不解决。
琼州目前的工业基础不差,有现成的兵工厂和配套产业,只要不是特别高精尖的产品,基本都能够独立制造出来。
想到这,他立刻调出系统面板,查看起相关技术资料来。
他最先查看的是子弹型号。
因为在枪械领域,通常都是先有子弹,再根据这款子弹的特性去设计一款枪械,将它的威力尽可能发挥出来。
而子弹的型号也是随着时代在不断演化的,当前全世界使用的枪械都以欧洲为模板,各种7~8毫米口径的子弹数不胜数,类型繁多。
但它们都不是顾北想要的子弹规格。
拥有前世经验的他明白,在未来的步枪领域,装备全威力子弹的栓动步枪将逐渐被装备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替代。
前世闻名世界的ak47、m16,无一不是使用的中间威力弹。
所以提前知道枪械发展方向的顾北,直接在中间威力弹里面挑了起来。
所谓中间威力弹,是指它的威力介于手枪弹和传统步枪子弹之间,是属于一种各方面属性较为均衡的子弹。
顾北很快就把目光落在了6x40毫米通用子弹上面。
他立刻拿起纸笔,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然后递给田苍查看。
“我打算设计一款全新型号的子弹,它的口径是6毫米,弹壳长度40毫米,弹体长55毫米,重10克,属于中间威力弹。”
“并且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配套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把它们大量装备到部队中,替换原有武器。”
顾北说话间又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不停做记录,先把这些东西的基础资料写出来。
“而且中间威力弹有了,给重机枪使用的大口径子弹也该有专用型号,我选择的是这款,12x80毫米大威力子弹,重80克。”
田苍看着顾北语速极快的介绍着新式弹药,一时间大脑有些没反应过来,露出疑惑的神色。
“顾总督,这12毫米的大威力子弹我能理解,跟咱们战斗机上装备的12.7毫米子弹差不多。但这中间威力弹是什么东西?我有点听不懂啊。”
在田苍的传统认知中,子弹只分大威力和小威力。
像马克沁重机枪使用的子弹最大射程超过2000米,算是大威力弹药,而mp18冲锋枪使用的9毫米手枪弹有效射程150米,算是小威力子弹。
可是这种中间威力弹,他是真没听说过。
顾北闻言不禁婉儿,笑着解释道。
“是这样的,当前各国装备的步枪口径大多在7.62毫米到8毫米之间,但因为使用的是全威力弹药,所以它们的有效射程通常在800米以上,有些甚至能够达到2000米。”
“但这对于步枪来说其实是有些火力过剩了,800米的有效射程只对狙击手有用,一般的士兵面对200米外移动的敌人,十枪打过去十发都中不了。”
“在实战过程中,步枪大部分的杀敌记录都是在100米以内,所以使用这种全威力弹药是浪费,300~500米的有效射程对普通士兵来说完全足够了。”
“而且射程的降低使得弹头并不需要在800米的距离上对敌人还拥有攻击力,所以它的装药量和子弹体型都能够进一步缩小。”
“减小子弹体型能够使相同的资源制造出更多的弹药,这不仅能够增加士兵的子弹携带量,而且还能够让他们用上射速更快的半自动步枪。”
“以日耳曼帝国的7.92x57毫米步枪弹为例,它全重有25克。而6x40毫米中间威力弹重量只有10克,这使得一名士兵可以携带2.5倍的子弹数量。这样单颗子弹杀伤力不弱,火力持续性还更强!”
田苍越往下听,脸上的震惊之色就越浓。
半晌之后才开口道:“您这是要彻彻底底推翻当今列强制定的子弹型号和规格,自成一派,使用新的子弹型号?”
“对!”顾北缓缓点头,“在枪弹发展这方面咱们无需跟随列强的脚步,而是采用咱们自己独有的型号,这样在战场上即便敌军捡到了我军枪械,没有大量配套的弹药他也使用不了。”
“而且我之所以称它为6x40毫米通用子弹,正是因为它能够在不同的枪械上面通用。”
他将自己刚刚写下文字的小本递了过去。
“这是我的新枪研发计划,主要有三款枪械,它们分别是使用12x80毫米重机枪弹的‘狂风重机枪’,以及使用6x40毫米通用子弹的‘暴雨轻机枪’、‘武士半自动步枪’。”
“这样一来,除了手枪弹之外,我们以后只需生产两种口径和规格的子弹,即可满足全军需要。”
“12毫米口径的狂风重机枪,是风冷散热式的,它除了可以装备给步兵的重机枪小组,还能够安装在战斗机上,替换掉之前的枪械。”
“这样一种型号子弹多种用途,能够大幅度降低部队的后勤压力,提升兵工厂生产效率,同时杜绝战场上各枪械因子弹型号不匹配而无法使用的情况。”
他忽然发现自己最近关注的军事焦点都在如何发展海军舰队上面,对陆战队和陆军士兵的武器装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这一方面是因为原本陆军士兵就较少,另一方面也是屡次作战中缴获了大量敌军的武器,他麾下军队直到现在也是处于枪比人多的状态。
但是细想一下,这些武器中有从佛朗机人手里缴获的,有从米国佬手里缴获的,还有最近从东瀛人手中缴获的。
虽然枪械很多,弹药也不少,但各种武器操作方式不同,不论是用于日常训练还是行军打仗,都会产生很多不便。
现在步兵人数扩充了,武器弹药型号不统一的问题会越来越严峻,甚至拖累陆军的战斗力。
这个问题不得不解决。
琼州目前的工业基础不差,有现成的兵工厂和配套产业,只要不是特别高精尖的产品,基本都能够独立制造出来。
想到这,他立刻调出系统面板,查看起相关技术资料来。
他最先查看的是子弹型号。
因为在枪械领域,通常都是先有子弹,再根据这款子弹的特性去设计一款枪械,将它的威力尽可能发挥出来。
而子弹的型号也是随着时代在不断演化的,当前全世界使用的枪械都以欧洲为模板,各种7~8毫米口径的子弹数不胜数,类型繁多。
但它们都不是顾北想要的子弹规格。
拥有前世经验的他明白,在未来的步枪领域,装备全威力子弹的栓动步枪将逐渐被装备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替代。
前世闻名世界的ak47、m16,无一不是使用的中间威力弹。
所以提前知道枪械发展方向的顾北,直接在中间威力弹里面挑了起来。
所谓中间威力弹,是指它的威力介于手枪弹和传统步枪子弹之间,是属于一种各方面属性较为均衡的子弹。
顾北很快就把目光落在了6x40毫米通用子弹上面。
他立刻拿起纸笔,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然后递给田苍查看。
“我打算设计一款全新型号的子弹,它的口径是6毫米,弹壳长度40毫米,弹体长55毫米,重10克,属于中间威力弹。”
“并且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配套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把它们大量装备到部队中,替换原有武器。”
顾北说话间又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不停做记录,先把这些东西的基础资料写出来。
“而且中间威力弹有了,给重机枪使用的大口径子弹也该有专用型号,我选择的是这款,12x80毫米大威力子弹,重80克。”
田苍看着顾北语速极快的介绍着新式弹药,一时间大脑有些没反应过来,露出疑惑的神色。
“顾总督,这12毫米的大威力子弹我能理解,跟咱们战斗机上装备的12.7毫米子弹差不多。但这中间威力弹是什么东西?我有点听不懂啊。”
在田苍的传统认知中,子弹只分大威力和小威力。
像马克沁重机枪使用的子弹最大射程超过2000米,算是大威力弹药,而mp18冲锋枪使用的9毫米手枪弹有效射程150米,算是小威力子弹。
可是这种中间威力弹,他是真没听说过。
顾北闻言不禁婉儿,笑着解释道。
“是这样的,当前各国装备的步枪口径大多在7.62毫米到8毫米之间,但因为使用的是全威力弹药,所以它们的有效射程通常在800米以上,有些甚至能够达到2000米。”
“但这对于步枪来说其实是有些火力过剩了,800米的有效射程只对狙击手有用,一般的士兵面对200米外移动的敌人,十枪打过去十发都中不了。”
“在实战过程中,步枪大部分的杀敌记录都是在100米以内,所以使用这种全威力弹药是浪费,300~500米的有效射程对普通士兵来说完全足够了。”
“而且射程的降低使得弹头并不需要在800米的距离上对敌人还拥有攻击力,所以它的装药量和子弹体型都能够进一步缩小。”
“减小子弹体型能够使相同的资源制造出更多的弹药,这不仅能够增加士兵的子弹携带量,而且还能够让他们用上射速更快的半自动步枪。”
“以日耳曼帝国的7.92x57毫米步枪弹为例,它全重有25克。而6x40毫米中间威力弹重量只有10克,这使得一名士兵可以携带2.5倍的子弹数量。这样单颗子弹杀伤力不弱,火力持续性还更强!”
田苍越往下听,脸上的震惊之色就越浓。
半晌之后才开口道:“您这是要彻彻底底推翻当今列强制定的子弹型号和规格,自成一派,使用新的子弹型号?”
“对!”顾北缓缓点头,“在枪弹发展这方面咱们无需跟随列强的脚步,而是采用咱们自己独有的型号,这样在战场上即便敌军捡到了我军枪械,没有大量配套的弹药他也使用不了。”
“而且我之所以称它为6x40毫米通用子弹,正是因为它能够在不同的枪械上面通用。”
他将自己刚刚写下文字的小本递了过去。
“这是我的新枪研发计划,主要有三款枪械,它们分别是使用12x80毫米重机枪弹的‘狂风重机枪’,以及使用6x40毫米通用子弹的‘暴雨轻机枪’、‘武士半自动步枪’。”
“这样一来,除了手枪弹之外,我们以后只需生产两种口径和规格的子弹,即可满足全军需要。”
“12毫米口径的狂风重机枪,是风冷散热式的,它除了可以装备给步兵的重机枪小组,还能够安装在战斗机上,替换掉之前的枪械。”
“这样一种型号子弹多种用途,能够大幅度降低部队的后勤压力,提升兵工厂生产效率,同时杜绝战场上各枪械因子弹型号不匹配而无法使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