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钢铁企业的规模性效应》,因为已经移交给其他人的缘故,许国没有见到过具体的结果。
不过他听牛守拙提过一嘴,说华夏新建钢铁厂计划已经大幅度降低规模以下企业的投资,少部分规模以下企业也投产在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难以覆盖的地区。
许国不知道这种产业规划在以后的狂热时期还管不管用,但是起码这个时期已经把钢铁企业的规模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主管部门这里既然已经搞定,剩下的也就是无知群众了,许国已经组织了大学的同学们写了一些科谱性文章,并将这些文章汇总成了针对高小以及初中学生学历水平读者人群的自然科学“百科”式书籍。
至于书籍的名字当然是《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内容当然是回答各种问题。在前面几册里许国将一些华夏发展中所作出的选择作了问答式的解释。
其中就包括:
我们为什么不全民炼钢,一下子就把钢铁产量提上去。
麻雀要吃粮食,但我们为什么不消灭麻雀。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向具备有基本文化素养的人群普及相关的知识,许国相信只要这样做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佐证自己的判断,从而降低盲从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销售势头十分地好,因为刚好赶上了53年的“印数定额制”,许国和同学们除了稿费以外还拿了不少的印数定额稿酬。
在分稿酬的时候,同学们一致说,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带的头,必须要给他多分一点。虽然他一再地说不用这样,就按同学们实际写稿的数量来进行分配稿酬,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除了按照实际写作数量分配外,额外给他分配了一笔策划稿费。
最后许国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自己下的一手闲棋竟然还能拿到2300多的稿费。
说完了这些,那再说一说许国的大学学业,因为有牛校长开的绿灯,许国得以提前参加专业课的考试,拿到相应的成绩。
他的那个《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的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得以顺利的完成,答辩的时候也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被问卡壳的尴尬情况。
然而在拿毕业证的时候却出现了许国意料之外的问题,就是许国只拿到了北都大学的毕业证,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证。
当然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为问题,因为此时的新华夏根本就没有学位制度。这项制度最早也要到56年才会研究和拟定学位条例。
实际上56年这次没搞成,继而又在61年的时候又研究了一下,仍然是没搞成。
两次卡壳之后又因为那十年的原因一直到80年才通过《华夏民众共和国学位条例》,而正式实施侧要等到81年1月1日了。
因为没有拿到学位证,许国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点点不完美,但是这个也没有办法,毕竟是时代的局限性。
当收拾好行李,拿着自己的毕业证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许国已经年满17岁了。
这个年纪说起来还是有一点点尴尬,至于原因,当然因为是大英联合邦国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8岁,而香江现在正在他们的统治之下。
不过还好的是,因为名义上是租借,租期99年,因此法律上还是属于华夏的。为了治理方便,当时双方在条约中规定,香江的华夏人仍然遵循《大清律例》。
而按照《大清律例》中的规定,男子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6岁!
既然有如此的规定,许国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利益上都会选择《大清律例》,虽然他挺反感这个已经灭亡的王朝,但这并不妨碍他的选择。
毕竟是个男人都有想过一个茶壶该配几个茶杯的问题,虽然说杯子配多了茶水不够分,但是在欲望上总还是想多配几个的。
当然此时走出校园的许国并没有想什么茶壶配茶杯的问题,因为他忙于学业,再加上想着养精蓄锐,也就没有着急找对象。
此时走出校园的他想的第一件事情是要不要与那些正在处于高三紧张复习的同学们告别,虽然他有心想去,但是想着徐会奇他们那群人为了考大学累得死去活来,且正在关键时候,你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下他决定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香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经营出来属于自己的事业。
至于开公司的本钱除了之前注册专利和购房的剩余以外,还有部分是这两年两个公司的分红,以及拉杆箱专利的欧美授权费用。
在读书期间许国将拉杆箱专利的欧美地区授权卖给了欧美的两家高档箱包品牌,收取了不少的专利费用。
有了这些资本作为打底,许国打算参考一下李超人的成功案例,当然他并不是打算在香江制造塑胶制品,而是打算直接在香江塑胶行业的上游进行发展。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许国还是有所考量的。因为制造塑胶制品需要相应的模具,而许国的能力刚好可以很好的自行加工模具。
塑胶制品成品的质量除了与原材料息息相关以外,还与模具的好坏有着强烈的关系。并且模具的成本也是构成塑胶制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许国恰恰能够通过空间能力制造模具,这样就能够免除出模具金属材料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
因为注册公司的时候并不打算引入其他资本,所以办理手续的时候很是简便,再加上许国委托了代理公司,香江华兴模具厂很快便注册好了。
至于厂址的选择,这回许国就没有拘泥于香江岛上进行选择,而是选择在观塘工业区建厂。
之所以会进行如此选择完全是因为观塘工业区这边有着现成的厂房可以租赁,另外在周边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
在这个时代,香江这边除了有不少从内地逃难过来的富商,同时还有大量的从内地逃难过来的贫民,这些贫民有不少就居住在观塘工业区附近。
不过他听牛守拙提过一嘴,说华夏新建钢铁厂计划已经大幅度降低规模以下企业的投资,少部分规模以下企业也投产在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难以覆盖的地区。
许国不知道这种产业规划在以后的狂热时期还管不管用,但是起码这个时期已经把钢铁企业的规模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主管部门这里既然已经搞定,剩下的也就是无知群众了,许国已经组织了大学的同学们写了一些科谱性文章,并将这些文章汇总成了针对高小以及初中学生学历水平读者人群的自然科学“百科”式书籍。
至于书籍的名字当然是《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内容当然是回答各种问题。在前面几册里许国将一些华夏发展中所作出的选择作了问答式的解释。
其中就包括:
我们为什么不全民炼钢,一下子就把钢铁产量提上去。
麻雀要吃粮食,但我们为什么不消灭麻雀。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向具备有基本文化素养的人群普及相关的知识,许国相信只要这样做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佐证自己的判断,从而降低盲从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销售势头十分地好,因为刚好赶上了53年的“印数定额制”,许国和同学们除了稿费以外还拿了不少的印数定额稿酬。
在分稿酬的时候,同学们一致说,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带的头,必须要给他多分一点。虽然他一再地说不用这样,就按同学们实际写稿的数量来进行分配稿酬,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除了按照实际写作数量分配外,额外给他分配了一笔策划稿费。
最后许国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自己下的一手闲棋竟然还能拿到2300多的稿费。
说完了这些,那再说一说许国的大学学业,因为有牛校长开的绿灯,许国得以提前参加专业课的考试,拿到相应的成绩。
他的那个《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的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得以顺利的完成,答辩的时候也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被问卡壳的尴尬情况。
然而在拿毕业证的时候却出现了许国意料之外的问题,就是许国只拿到了北都大学的毕业证,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证。
当然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为问题,因为此时的新华夏根本就没有学位制度。这项制度最早也要到56年才会研究和拟定学位条例。
实际上56年这次没搞成,继而又在61年的时候又研究了一下,仍然是没搞成。
两次卡壳之后又因为那十年的原因一直到80年才通过《华夏民众共和国学位条例》,而正式实施侧要等到81年1月1日了。
因为没有拿到学位证,许国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点点不完美,但是这个也没有办法,毕竟是时代的局限性。
当收拾好行李,拿着自己的毕业证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许国已经年满17岁了。
这个年纪说起来还是有一点点尴尬,至于原因,当然因为是大英联合邦国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8岁,而香江现在正在他们的统治之下。
不过还好的是,因为名义上是租借,租期99年,因此法律上还是属于华夏的。为了治理方便,当时双方在条约中规定,香江的华夏人仍然遵循《大清律例》。
而按照《大清律例》中的规定,男子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6岁!
既然有如此的规定,许国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利益上都会选择《大清律例》,虽然他挺反感这个已经灭亡的王朝,但这并不妨碍他的选择。
毕竟是个男人都有想过一个茶壶该配几个茶杯的问题,虽然说杯子配多了茶水不够分,但是在欲望上总还是想多配几个的。
当然此时走出校园的许国并没有想什么茶壶配茶杯的问题,因为他忙于学业,再加上想着养精蓄锐,也就没有着急找对象。
此时走出校园的他想的第一件事情是要不要与那些正在处于高三紧张复习的同学们告别,虽然他有心想去,但是想着徐会奇他们那群人为了考大学累得死去活来,且正在关键时候,你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下他决定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香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经营出来属于自己的事业。
至于开公司的本钱除了之前注册专利和购房的剩余以外,还有部分是这两年两个公司的分红,以及拉杆箱专利的欧美授权费用。
在读书期间许国将拉杆箱专利的欧美地区授权卖给了欧美的两家高档箱包品牌,收取了不少的专利费用。
有了这些资本作为打底,许国打算参考一下李超人的成功案例,当然他并不是打算在香江制造塑胶制品,而是打算直接在香江塑胶行业的上游进行发展。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许国还是有所考量的。因为制造塑胶制品需要相应的模具,而许国的能力刚好可以很好的自行加工模具。
塑胶制品成品的质量除了与原材料息息相关以外,还与模具的好坏有着强烈的关系。并且模具的成本也是构成塑胶制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许国恰恰能够通过空间能力制造模具,这样就能够免除出模具金属材料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
因为注册公司的时候并不打算引入其他资本,所以办理手续的时候很是简便,再加上许国委托了代理公司,香江华兴模具厂很快便注册好了。
至于厂址的选择,这回许国就没有拘泥于香江岛上进行选择,而是选择在观塘工业区建厂。
之所以会进行如此选择完全是因为观塘工业区这边有着现成的厂房可以租赁,另外在周边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
在这个时代,香江这边除了有不少从内地逃难过来的富商,同时还有大量的从内地逃难过来的贫民,这些贫民有不少就居住在观塘工业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