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苏道:“出门在外,日子总得过下去。”
“秀才娘子,你怎能这样?那可是苏秀才的祖传宝物,你给卖了换钱。哥,我们不能收这钱,这可是卖了苏秀才祖传宝物的钱……”
冯大安又不是傻的,这三人是他们一家几口在河滩上发现,也是他们带回家,人家付十两银子是感谢。虽不是从河里救起来的,但到底借了屋子住,还在家里吃了几日饭,收点钱,对方心安,他也高兴。有了这钱,他就能娶个媳妇了。
甄苏恭敬地道:“这些日子多谢顺一叔、顺一婶照应,下次你们到镇子,可到南二巷六号宅子来瞧我们。”
冯慧娘以为甄苏是默认卖了苏秀才的东西,当即恼道:“你就是败家娘们,苏七叔都未舍得卖,可你倒好,把人家宝物卖了。苏秀才倒了大霉,才娶了你这么个女人。”
她颇是不平,苏秀才是瞧到对方生得好吧?
好看管屁用,主要得会过日子。
冯大安道:“慧娘,你说什么呢?好了,回家!”
他藏好银元宝,贴身放到怀里,拉了冯慧娘往外头走。
冯慧娘絮叨着继续骂咧:“败家娘们,照她这样花钱,再多的钱都被她糟践了,住我们家不好,非得在镇上租屋子。镇上的租金得多贵,一个月可得几两银子,要是租个好的,就更贵了……”
甄苏看着义愤填膺的冯慧娘,幸灾乐祸地道:“苏兄,若不是我,你这次可招惹桃花了,慧娘看上你了。”
“我不是已有妻室?”苏墨又占她便宜,在这上头,她就未讨得好。
甄苏刷的一下脸便红透了,“你得谢我替你断了一桩姻缘。”
三人出得医馆,甄苏领路在先。
泰康镇虽小镇,却比寻常的镇子大上两三倍,镇中央是坊市,周围是民居,每方有三巷,唤东一巷、东二巷、东三巷,而他们租了南边小院,在南二巷六号宅子,因泰康镇离泰康码头近,这里繁华热闹。
甄苏推开小院门,这院子很小,正房两间:一间堂屋,一间长者居住的上房;东厢是一间杂库房、一间厨房;西厢是两间卧室。
三间卧室,正好三人一人一间,住在这里也能更方便些。
邻里的妇人正好打扫干净,“疏娘子,打扫好了,厨房、卧室都擦了一遍,可干净了。”
甄苏付了铜钱。
妇人哈着腰,“疏娘子有活计,可以唤我。”
“回头家里要浆洗一些衣衫,还得有劳大嫂。”
“有活计了,你唤一声,我收的便宜了,内衫、外袍算全套只收三纹钱。”
甄苏送走妇人。
苏墨住到了东屋,苏七叔住了临院门的西屋,甄苏则住了另一间西屋,三人各自安顿下来,灶上该熬药的熬药,这次甄苏买了三只药罐,三个人都病了,需得吃药调理,三只药罐的式样各不一样,最易分辩。
苏墨进入东屋时,发现榻上叠放了一套新衫,鞋、袜俱全,上头还有男子的汗巾子、银簪子,心头微微一暖,他身上的衣衫又汗又臭,需得沐浴再换上。
甄苏前世在陆家生活八年,早前不会的,后来都学会了,现下更恢复了苏真的记忆,正在厨房里烧热水。
苏七叔捧起榻上的一套新衫,抖开外袍时,里头掉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没有备薄衾,倒是备了一件披风,可作薄衾使。
苏七叔觉得甄苏与寻常的女子不同,一个人租了小院,将这里安排得妥妥帖帖,借住别人家,哪里有租一处小院来得方便。
苏墨直至沐浴更衣时,才看到外袍里掉出几张银票,一张五十两,足有三百两银票,不用问,这是甄苏藏进去,再往里一翻时,发现内衫的系带上绑着被他典当的祖传玉佩,除了这玉佩,不有一个式样普通,瞧上去只值几两银子的玉佩。
甄苏是觉得他的玉佩品质太好,所以备了一块廉价的冲门面,贵族男子不佩玉佩有失礼仪,君子当如玉,时下但凡是个读书人,都爱佩美玉。
甄苏又吃了两日汤药,大好了,三人里她的身子最弱,但亦好得最快。
最为强壮的苏七叔依旧夜里咳嗽不止,早晚之时,身上披着秋衫披风。
苏墨病了,早前是声音沙哑,没几日犯了与苏七叔一样的病,夜里不停咳嗽。
甄苏跑前跑后地照顾病人,抓药、煎药,做一日三餐的饭菜,因他们咳嗽,所有腥辣之物沾不得,她只得割了猪肉回来,剁成肉丸子,辅上菜叶、番茄,再做上一些米饭就着吃。
白菜肉丸子、菜叶滑肉片、酥肉汤,甄苏变着方儿地给两人补营养,她蒸不好包子、馒头,就从外头买,苏墨、苏七叔看到了这个柔软女子的坚韧,任劳任怨,早前是他们救她,可现下,何曾不是她救了他们主仆。
主仆二人要吃药,还得吃饭、住屋,这些钱全是她花的。
甄苏觉得只备一套换洗衣衫太少,又给三人再添置了一套,因为忙进忙出,她感觉自己更有力气,就似回到前世时那段安宁静好的岁月。
这日一大早,甄苏刚起来,正挽袖洗手,准备下厨做饭,传来一阵敲门声。
冯慧娘站在院门口,手里拧了两条偌大的河鱼,“秀才娘子,我与哥到镇上卖鱼,挑了两条送你们。”
甄苏笑道:“慧娘今儿起这么早?”
“早什么呀,今儿是赶大集,我爹他们四更天就上运河打鱼,赶着天早到镇上卖鱼,再晚可就卖不出去了。今儿晌午,我和我哥、三安在你家用饭,记得帮我们做上饭。”
“你们在镇上坊市还是码头菜市卖鱼?”
“镇上坊市。”
“吃过早饭没?”
“我们买大馒头吃了,与我们兄妹三做午饭就好。”
冯慧娘爱骂甄苏是“败家娘们”,同情、可怜苏秀才娶了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娘子。来了几次后,发现甄苏对家务活计干得不错,浆洗、做饭都不差。至少上次来时,甄苏做的酥肉三鲜菜很合她的胃口,冯慧娘便做不出那味儿,酥肉更是她从未吃过的。
甄苏接了大鱼,拧回厨房,放到大木盆里,取了几瓢清水加进去。
冯慧娘忙着去镇上的菜市卖鱼。
“秀才娘子,你怎能这样?那可是苏秀才的祖传宝物,你给卖了换钱。哥,我们不能收这钱,这可是卖了苏秀才祖传宝物的钱……”
冯大安又不是傻的,这三人是他们一家几口在河滩上发现,也是他们带回家,人家付十两银子是感谢。虽不是从河里救起来的,但到底借了屋子住,还在家里吃了几日饭,收点钱,对方心安,他也高兴。有了这钱,他就能娶个媳妇了。
甄苏恭敬地道:“这些日子多谢顺一叔、顺一婶照应,下次你们到镇子,可到南二巷六号宅子来瞧我们。”
冯慧娘以为甄苏是默认卖了苏秀才的东西,当即恼道:“你就是败家娘们,苏七叔都未舍得卖,可你倒好,把人家宝物卖了。苏秀才倒了大霉,才娶了你这么个女人。”
她颇是不平,苏秀才是瞧到对方生得好吧?
好看管屁用,主要得会过日子。
冯大安道:“慧娘,你说什么呢?好了,回家!”
他藏好银元宝,贴身放到怀里,拉了冯慧娘往外头走。
冯慧娘絮叨着继续骂咧:“败家娘们,照她这样花钱,再多的钱都被她糟践了,住我们家不好,非得在镇上租屋子。镇上的租金得多贵,一个月可得几两银子,要是租个好的,就更贵了……”
甄苏看着义愤填膺的冯慧娘,幸灾乐祸地道:“苏兄,若不是我,你这次可招惹桃花了,慧娘看上你了。”
“我不是已有妻室?”苏墨又占她便宜,在这上头,她就未讨得好。
甄苏刷的一下脸便红透了,“你得谢我替你断了一桩姻缘。”
三人出得医馆,甄苏领路在先。
泰康镇虽小镇,却比寻常的镇子大上两三倍,镇中央是坊市,周围是民居,每方有三巷,唤东一巷、东二巷、东三巷,而他们租了南边小院,在南二巷六号宅子,因泰康镇离泰康码头近,这里繁华热闹。
甄苏推开小院门,这院子很小,正房两间:一间堂屋,一间长者居住的上房;东厢是一间杂库房、一间厨房;西厢是两间卧室。
三间卧室,正好三人一人一间,住在这里也能更方便些。
邻里的妇人正好打扫干净,“疏娘子,打扫好了,厨房、卧室都擦了一遍,可干净了。”
甄苏付了铜钱。
妇人哈着腰,“疏娘子有活计,可以唤我。”
“回头家里要浆洗一些衣衫,还得有劳大嫂。”
“有活计了,你唤一声,我收的便宜了,内衫、外袍算全套只收三纹钱。”
甄苏送走妇人。
苏墨住到了东屋,苏七叔住了临院门的西屋,甄苏则住了另一间西屋,三人各自安顿下来,灶上该熬药的熬药,这次甄苏买了三只药罐,三个人都病了,需得吃药调理,三只药罐的式样各不一样,最易分辩。
苏墨进入东屋时,发现榻上叠放了一套新衫,鞋、袜俱全,上头还有男子的汗巾子、银簪子,心头微微一暖,他身上的衣衫又汗又臭,需得沐浴再换上。
甄苏前世在陆家生活八年,早前不会的,后来都学会了,现下更恢复了苏真的记忆,正在厨房里烧热水。
苏七叔捧起榻上的一套新衫,抖开外袍时,里头掉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没有备薄衾,倒是备了一件披风,可作薄衾使。
苏七叔觉得甄苏与寻常的女子不同,一个人租了小院,将这里安排得妥妥帖帖,借住别人家,哪里有租一处小院来得方便。
苏墨直至沐浴更衣时,才看到外袍里掉出几张银票,一张五十两,足有三百两银票,不用问,这是甄苏藏进去,再往里一翻时,发现内衫的系带上绑着被他典当的祖传玉佩,除了这玉佩,不有一个式样普通,瞧上去只值几两银子的玉佩。
甄苏是觉得他的玉佩品质太好,所以备了一块廉价的冲门面,贵族男子不佩玉佩有失礼仪,君子当如玉,时下但凡是个读书人,都爱佩美玉。
甄苏又吃了两日汤药,大好了,三人里她的身子最弱,但亦好得最快。
最为强壮的苏七叔依旧夜里咳嗽不止,早晚之时,身上披着秋衫披风。
苏墨病了,早前是声音沙哑,没几日犯了与苏七叔一样的病,夜里不停咳嗽。
甄苏跑前跑后地照顾病人,抓药、煎药,做一日三餐的饭菜,因他们咳嗽,所有腥辣之物沾不得,她只得割了猪肉回来,剁成肉丸子,辅上菜叶、番茄,再做上一些米饭就着吃。
白菜肉丸子、菜叶滑肉片、酥肉汤,甄苏变着方儿地给两人补营养,她蒸不好包子、馒头,就从外头买,苏墨、苏七叔看到了这个柔软女子的坚韧,任劳任怨,早前是他们救她,可现下,何曾不是她救了他们主仆。
主仆二人要吃药,还得吃饭、住屋,这些钱全是她花的。
甄苏觉得只备一套换洗衣衫太少,又给三人再添置了一套,因为忙进忙出,她感觉自己更有力气,就似回到前世时那段安宁静好的岁月。
这日一大早,甄苏刚起来,正挽袖洗手,准备下厨做饭,传来一阵敲门声。
冯慧娘站在院门口,手里拧了两条偌大的河鱼,“秀才娘子,我与哥到镇上卖鱼,挑了两条送你们。”
甄苏笑道:“慧娘今儿起这么早?”
“早什么呀,今儿是赶大集,我爹他们四更天就上运河打鱼,赶着天早到镇上卖鱼,再晚可就卖不出去了。今儿晌午,我和我哥、三安在你家用饭,记得帮我们做上饭。”
“你们在镇上坊市还是码头菜市卖鱼?”
“镇上坊市。”
“吃过早饭没?”
“我们买大馒头吃了,与我们兄妹三做午饭就好。”
冯慧娘爱骂甄苏是“败家娘们”,同情、可怜苏秀才娶了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娘子。来了几次后,发现甄苏对家务活计干得不错,浆洗、做饭都不差。至少上次来时,甄苏做的酥肉三鲜菜很合她的胃口,冯慧娘便做不出那味儿,酥肉更是她从未吃过的。
甄苏接了大鱼,拧回厨房,放到大木盆里,取了几瓢清水加进去。
冯慧娘忙着去镇上的菜市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