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上课
就这样,顶着众人奇异的目光,过了两天,她终于迎来了正式的上课。
这里的课都是按半天来上的,一次课3个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
第一节课,是由阿里斯特教学的。
这几天熵也逛了不少学校的论坛,关于阿里斯特这个人,基本可以用两个词概括:
渊博、严厉。
此人似乎社会地位极高,但研究成果网上基本搜不到,属于保密级别,是娄光校长亲自将他特聘到这个学校做老师的。他平时蹲在研究室居多,但对待教学也相当一丝不苟。
这个人的课也以难度高、价值高着称,面对学生的问题他从不回避,他声称过——只要学生想学,他一定不遗余力。
但……他的严厉也经常骂哭过不少学生,其课程的挂科率常年在85%往上,那些能通过他最后课程考核的学生无一不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毕业后也成为了各领域的人才。
或许是因为他的课难度过高,教务系统上赋予这门课的学分是其他课程的3倍,学期末的考核也有两次,只要通过其中一次就算过关,尽管如此,过关率也是相当……不如人意。
熵走进教室,看到了不少比较眼熟的面孔——池云梦、克里斯等之前等级较高的学生基本都来了,还有很多似乎是高年级的学生,教室坐得还是比较满的。
见到她进到教室,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打量着她,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熵不怎么在意,她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等待上课。
没一会,一句温和的声音响起:“同学,我可以坐你旁边吗?”
她抬头一看,哦,是那个池云梦,她特地从原来的位子上跑到了她这来。
熵微笑点头:“当然可以,请吧。”
池云梦也笑着,她得意地瞄了一眼另外那几个本想过来和熵搭讪的人,然后坐了下来。
她开始和熵搭话:“欸,同学,你是哪里人啊?老家哪的?”
……第一个问题就问到大动脉上了。
她总不能回答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吧?
虽然知道对方只是想和她亲近些,熵的脸还是微微抽搐了一下,她笑着回:“我来自一个小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平时到处游历,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旅行家吧!”
池云梦哦了一声:“怪不得你这么厉害,我却没有听说过。话说回来,你的能力真强大,有没有兴趣来我们——”
“她可没那么多课余时间,池小姐。”
不知何时走进班级的阿里斯特打断了她的话,他看向熵,“你,课后留下。”
熵:“……噢。”
不至于吧,第一节课她就要留堂?
阿里斯特走到讲台,扫视了一下台下的学生,语气干净利落:“大家应该都认得我,我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楚能力的起源和筛选的机制。”
他侧身敲了敲身后的白板,白板上顿时显现出他刚才说的话。
“开始前我要先提醒一下各位,本来我不想说的,但每年都有人来我这找不痛快——”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学生,深蓝色的眸子平静无波:“不要指望我会给你们什么期末考试的原题和答案,也更不要指望我会放松对你们的要求——我的课是选修课,不想上可以不上——不是给某些人炫耀的资本,也不是什么达官子弟的镀金课。”
“另外提醒一句,我上课的内容在最后考核中只占非常小的比例,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你们各自对自己能力的最新应用,别想糊弄我!”
“上个学年,某位小先生,自以为一开始将自己的能力报得弱一些,就能通过考核,结果呢?他现在还坐在这个班里重修,具体是谁我就不点名了。”
“听明白了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没人敢说话,直到有人打了个喷嚏才打破这份寂静。
阿里斯特瞥了那人一眼:“行,接下来我们正式上课。”
“筛选——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座的同学也都是筛选者。作为一种不定时会在我们的文明中降下的机制,它既会带来机遇,有时是巨大的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有时是天灾,有时是难以预料的灾厄。
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在座各位的能力,均是由筛选这个机制而来的。至于为什么称其为筛选,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超能力,则是因为一种接受较广的假说——文明会因为一遍遍的筛选变得愈加强大繁荣,至于有没有所谓的尽头,不知道。”
“其中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关于筛选带来的灾厄是很多样的,比较着名的就有30年前在极地发生了‘碎纸化’灾厄,数分钟之间,几百公里内地面上所有的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全部都毁于一旦——即使靠着五人之一的伊莱莎女士强行深入抵抗,也只是遏制住其扩散,那里至今都是禁区;
所以,我要说的是:在座的同学毕业后大多数都会投身于对灾厄的研究和对抗中,这份面对天灾的奉献精神值得称赞,但,永远都要保持警惕,危机永远不会预警——不要把自己的小命平白无故地丢在说出去都让人笑掉大牙的地方。”
熵听着对方的讲述,感觉还挺奇妙——第一次,她听到筛选者的相关知识被这么客观中立地讲述出来。
而且,该说不愧是筛选强度v级的文明吗……这个世界已经有一套比较成体系的培养方式和组织形式了。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筛选者,都是在经历完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之后走上不同方向上的学习——既是为了保证人类彼此紧密的联系,培养共同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是为了共同抵抗筛选机制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每个人的努力,造就了他们如此辉煌的文明。
熵叹了口气:只可惜,她原来世界上的筛选者还是过少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直接照搬到那里去。
这里的课都是按半天来上的,一次课3个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
第一节课,是由阿里斯特教学的。
这几天熵也逛了不少学校的论坛,关于阿里斯特这个人,基本可以用两个词概括:
渊博、严厉。
此人似乎社会地位极高,但研究成果网上基本搜不到,属于保密级别,是娄光校长亲自将他特聘到这个学校做老师的。他平时蹲在研究室居多,但对待教学也相当一丝不苟。
这个人的课也以难度高、价值高着称,面对学生的问题他从不回避,他声称过——只要学生想学,他一定不遗余力。
但……他的严厉也经常骂哭过不少学生,其课程的挂科率常年在85%往上,那些能通过他最后课程考核的学生无一不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毕业后也成为了各领域的人才。
或许是因为他的课难度过高,教务系统上赋予这门课的学分是其他课程的3倍,学期末的考核也有两次,只要通过其中一次就算过关,尽管如此,过关率也是相当……不如人意。
熵走进教室,看到了不少比较眼熟的面孔——池云梦、克里斯等之前等级较高的学生基本都来了,还有很多似乎是高年级的学生,教室坐得还是比较满的。
见到她进到教室,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打量着她,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熵不怎么在意,她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等待上课。
没一会,一句温和的声音响起:“同学,我可以坐你旁边吗?”
她抬头一看,哦,是那个池云梦,她特地从原来的位子上跑到了她这来。
熵微笑点头:“当然可以,请吧。”
池云梦也笑着,她得意地瞄了一眼另外那几个本想过来和熵搭讪的人,然后坐了下来。
她开始和熵搭话:“欸,同学,你是哪里人啊?老家哪的?”
……第一个问题就问到大动脉上了。
她总不能回答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吧?
虽然知道对方只是想和她亲近些,熵的脸还是微微抽搐了一下,她笑着回:“我来自一个小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平时到处游历,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旅行家吧!”
池云梦哦了一声:“怪不得你这么厉害,我却没有听说过。话说回来,你的能力真强大,有没有兴趣来我们——”
“她可没那么多课余时间,池小姐。”
不知何时走进班级的阿里斯特打断了她的话,他看向熵,“你,课后留下。”
熵:“……噢。”
不至于吧,第一节课她就要留堂?
阿里斯特走到讲台,扫视了一下台下的学生,语气干净利落:“大家应该都认得我,我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楚能力的起源和筛选的机制。”
他侧身敲了敲身后的白板,白板上顿时显现出他刚才说的话。
“开始前我要先提醒一下各位,本来我不想说的,但每年都有人来我这找不痛快——”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学生,深蓝色的眸子平静无波:“不要指望我会给你们什么期末考试的原题和答案,也更不要指望我会放松对你们的要求——我的课是选修课,不想上可以不上——不是给某些人炫耀的资本,也不是什么达官子弟的镀金课。”
“另外提醒一句,我上课的内容在最后考核中只占非常小的比例,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你们各自对自己能力的最新应用,别想糊弄我!”
“上个学年,某位小先生,自以为一开始将自己的能力报得弱一些,就能通过考核,结果呢?他现在还坐在这个班里重修,具体是谁我就不点名了。”
“听明白了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没人敢说话,直到有人打了个喷嚏才打破这份寂静。
阿里斯特瞥了那人一眼:“行,接下来我们正式上课。”
“筛选——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座的同学也都是筛选者。作为一种不定时会在我们的文明中降下的机制,它既会带来机遇,有时是巨大的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有时是天灾,有时是难以预料的灾厄。
根据至今为止的研究,在座各位的能力,均是由筛选这个机制而来的。至于为什么称其为筛选,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超能力,则是因为一种接受较广的假说——文明会因为一遍遍的筛选变得愈加强大繁荣,至于有没有所谓的尽头,不知道。”
“其中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关于筛选带来的灾厄是很多样的,比较着名的就有30年前在极地发生了‘碎纸化’灾厄,数分钟之间,几百公里内地面上所有的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全部都毁于一旦——即使靠着五人之一的伊莱莎女士强行深入抵抗,也只是遏制住其扩散,那里至今都是禁区;
所以,我要说的是:在座的同学毕业后大多数都会投身于对灾厄的研究和对抗中,这份面对天灾的奉献精神值得称赞,但,永远都要保持警惕,危机永远不会预警——不要把自己的小命平白无故地丢在说出去都让人笑掉大牙的地方。”
熵听着对方的讲述,感觉还挺奇妙——第一次,她听到筛选者的相关知识被这么客观中立地讲述出来。
而且,该说不愧是筛选强度v级的文明吗……这个世界已经有一套比较成体系的培养方式和组织形式了。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筛选者,都是在经历完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之后走上不同方向上的学习——既是为了保证人类彼此紧密的联系,培养共同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是为了共同抵抗筛选机制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每个人的努力,造就了他们如此辉煌的文明。
熵叹了口气:只可惜,她原来世界上的筛选者还是过少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直接照搬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