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富农亦是佃户
他们两个身为皇子皇孙,还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二人下意识都摇了摇头,随后才想起许牧看不见,便齐刷刷地开口道:“不知。”
“那更好,二宝,接下来,你跟着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仔细想一想。”
“你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多好的运气,只降生到了一处贫苦百姓家中。”
“虽然家中贫穷困苦,只住得起茅草房,但是好歹家人健在,生活幸福美满,除了偶尔有一些凶神恶煞的人来上门讨要东西。”
“然而随着你渐渐长大,你也开始接替你的父亲,成为了家中新的顶梁柱,但是直到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家中的地,并非是你家的地。”
“这些田地是早些年你父亲从村中的富农手中租借而来的地,这时你才知道原来你的双亲每年时不时会露出愁苦的表情,就是为了交税金。”
“那些时不时上门做客的家伙,就是富农家的家仆。”
许牧平淡而又缓和的语气让朱允炆二人火速进入了角色。
他们都能听得出,这种情况的农民叫做佃农。
可……许牧为何要讲这样的故事?
和他们要学的东西有什么关系?
心中怀着疑惑,二人沉下心,继续听了下去。
“随着父母的年迈,你开始接手了家中种田的活计,随后那些讨要赋税的家仆也将目标转向了你。”
“第一年,他们要了收成的三成。”
“第二年,他们说朝廷赋税涨了,你们要交的收成也增加到了四成。”
“第三年,更是毫无征兆地增加到了六成。”
“即使是灾荒洪水的影响下,也未能阻止富农差使他的家仆搜刮你们的收成,甚至越来越多,多到最后拿走了八成。”
许牧越是平静的话,越让两个人心惊胆战。
朱允炆和朱雄英都并非是“何不食肉糜”的人,自然知道每年因天灾人祸的影响,庄稼的收成有所浮动。
但是这种连年增长,丝毫不减,简直不就是要命吗?
“面对这种剥削的人,难道不该反抗吗?”
“长时间如此这般……肯定是不合理的啊!”
朱雄英不禁有些急切地追问,眼底尽是不解,一旁的朱允炆也有着同样的疑惑。
“当然反抗了,甚至还纠集了村子里其他不堪重负的佃农们一起抗议,但是却被吃的膘肥体壮的家仆给打得浑身是伤,险些一命呜呼。”
然而听到他们的话,许牧却是摇了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二人闻言均是呼吸一滞,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置信。
嘶——
这……这群富户怎么能如此的残暴!
听到许牧的讲述,他们都认为这未免和太过不近人情了些。
“那么,二宝,你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人,有偷懒吗?有没有付出劳动吗?”
然而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朱允炆愣了片刻,微微摇头低声喃喃道;“没有偷懒,他付出了劳动。”
许牧则继续追问,“那他变得富有了吗?”
“……没有。”
朱允炆一时很难说清自己的心情。
他原本以为大多数百姓都会是他人提及的那样,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只能靠种地为生。
但到底,也还算是有能保住自己性命的活计。
可是眼前这位眼盲先生的话……
“可这还没结束。”
“一般富农家中仆役打人并不会完全打死,毕竟人被打死了,也就没有人能及时租下那块地。”
“所以你没有死,只是落了些许残疾。”
正当朱允炆即将陷入沉思之际,许牧再次开口。
虽然人还活着,但是这个消息对于朱允炆和朱雄英而言,都是心里一沉。
若是落了残疾,只怕后半辈子都毫无指望。
甚至活着,也只是苟延残喘。
更何况,还是对于贫农家庭而言。
要知道,收税是按照人头来收的。就算你家的人全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你减少一分一毫的税收。
换句话说,一旦身上落了点什么毛病干不成活儿了,那可就是完完全全的废人了。
“老师,请您接着说。”
听到现在,朱雄英也大致能明白朱元璋为何要带他们来这个人面前。
虽然不知道皇爷爷和这位公子说了什么,但是对方非但没有进行任何直接的说教,而是对他们循循善诱,确实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老师。
朱允炆没想到朱雄英竟然会这么喊面前这人,但是瞥见朱元璋一脸欣慰,他也就闭上了嘴。
许牧见朱雄英如此乖巧,心中很是满意。
不过朱允炆的表现虽然不太合他意,但是至少表现也还算达标。
“故事中的这位,也就是二宝你,见自己腿残疾了,自然心里越来越压抑,甚至是觉得老天不公。”
“可是反抗一次就已经让你废了一条腿,你不想再因此丢了命,所以没有反抗第二次。”
“但是瘸腿的事情越来越成为一根刺横在你的心里,终有一日,你忍耐不下去了,决定去询问还健在的父母问,为何自己家中没有地,偏偏要去租地?”
“而父母却告诉你,其实之所以会租富农家中的地,是因为早在尚且怀着你的时候,村子里闹了饥荒,而大多数百姓的地本就贫瘠,饥荒之下更是青黄不接。”
“富农为了保护村子里的大家,便在饥荒期间亲自搭建救济棚,布施米粥,帮助快要饿昏过去的村民们。”
“更有村民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这么吃恩人的粮食,便主动提出要租富农家的土地,自己耕种。”
“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纷纷租下了富农的土地,帮助富农劳作。”
“这其中,也有怀着你的那对夫妻,如果不是富农的善良,只怕孩子也将在饥荒的时候直接流产而死。”
听到许牧这番话,朱允炆和朱雄英都沉默了下来。
二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想说的话很多,却又寻不到由头。
他们呆愣地看着许牧,试图整理自己凌乱的思绪。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朱雄英率先开口,试图解开自己的迷惑。
二人下意识都摇了摇头,随后才想起许牧看不见,便齐刷刷地开口道:“不知。”
“那更好,二宝,接下来,你跟着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仔细想一想。”
“你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多好的运气,只降生到了一处贫苦百姓家中。”
“虽然家中贫穷困苦,只住得起茅草房,但是好歹家人健在,生活幸福美满,除了偶尔有一些凶神恶煞的人来上门讨要东西。”
“然而随着你渐渐长大,你也开始接替你的父亲,成为了家中新的顶梁柱,但是直到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家中的地,并非是你家的地。”
“这些田地是早些年你父亲从村中的富农手中租借而来的地,这时你才知道原来你的双亲每年时不时会露出愁苦的表情,就是为了交税金。”
“那些时不时上门做客的家伙,就是富农家的家仆。”
许牧平淡而又缓和的语气让朱允炆二人火速进入了角色。
他们都能听得出,这种情况的农民叫做佃农。
可……许牧为何要讲这样的故事?
和他们要学的东西有什么关系?
心中怀着疑惑,二人沉下心,继续听了下去。
“随着父母的年迈,你开始接手了家中种田的活计,随后那些讨要赋税的家仆也将目标转向了你。”
“第一年,他们要了收成的三成。”
“第二年,他们说朝廷赋税涨了,你们要交的收成也增加到了四成。”
“第三年,更是毫无征兆地增加到了六成。”
“即使是灾荒洪水的影响下,也未能阻止富农差使他的家仆搜刮你们的收成,甚至越来越多,多到最后拿走了八成。”
许牧越是平静的话,越让两个人心惊胆战。
朱允炆和朱雄英都并非是“何不食肉糜”的人,自然知道每年因天灾人祸的影响,庄稼的收成有所浮动。
但是这种连年增长,丝毫不减,简直不就是要命吗?
“面对这种剥削的人,难道不该反抗吗?”
“长时间如此这般……肯定是不合理的啊!”
朱雄英不禁有些急切地追问,眼底尽是不解,一旁的朱允炆也有着同样的疑惑。
“当然反抗了,甚至还纠集了村子里其他不堪重负的佃农们一起抗议,但是却被吃的膘肥体壮的家仆给打得浑身是伤,险些一命呜呼。”
然而听到他们的话,许牧却是摇了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二人闻言均是呼吸一滞,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置信。
嘶——
这……这群富户怎么能如此的残暴!
听到许牧的讲述,他们都认为这未免和太过不近人情了些。
“那么,二宝,你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人,有偷懒吗?有没有付出劳动吗?”
然而随着许牧话音的落下,朱允炆愣了片刻,微微摇头低声喃喃道;“没有偷懒,他付出了劳动。”
许牧则继续追问,“那他变得富有了吗?”
“……没有。”
朱允炆一时很难说清自己的心情。
他原本以为大多数百姓都会是他人提及的那样,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只能靠种地为生。
但到底,也还算是有能保住自己性命的活计。
可是眼前这位眼盲先生的话……
“可这还没结束。”
“一般富农家中仆役打人并不会完全打死,毕竟人被打死了,也就没有人能及时租下那块地。”
“所以你没有死,只是落了些许残疾。”
正当朱允炆即将陷入沉思之际,许牧再次开口。
虽然人还活着,但是这个消息对于朱允炆和朱雄英而言,都是心里一沉。
若是落了残疾,只怕后半辈子都毫无指望。
甚至活着,也只是苟延残喘。
更何况,还是对于贫农家庭而言。
要知道,收税是按照人头来收的。就算你家的人全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你减少一分一毫的税收。
换句话说,一旦身上落了点什么毛病干不成活儿了,那可就是完完全全的废人了。
“老师,请您接着说。”
听到现在,朱雄英也大致能明白朱元璋为何要带他们来这个人面前。
虽然不知道皇爷爷和这位公子说了什么,但是对方非但没有进行任何直接的说教,而是对他们循循善诱,确实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老师。
朱允炆没想到朱雄英竟然会这么喊面前这人,但是瞥见朱元璋一脸欣慰,他也就闭上了嘴。
许牧见朱雄英如此乖巧,心中很是满意。
不过朱允炆的表现虽然不太合他意,但是至少表现也还算达标。
“故事中的这位,也就是二宝你,见自己腿残疾了,自然心里越来越压抑,甚至是觉得老天不公。”
“可是反抗一次就已经让你废了一条腿,你不想再因此丢了命,所以没有反抗第二次。”
“但是瘸腿的事情越来越成为一根刺横在你的心里,终有一日,你忍耐不下去了,决定去询问还健在的父母问,为何自己家中没有地,偏偏要去租地?”
“而父母却告诉你,其实之所以会租富农家中的地,是因为早在尚且怀着你的时候,村子里闹了饥荒,而大多数百姓的地本就贫瘠,饥荒之下更是青黄不接。”
“富农为了保护村子里的大家,便在饥荒期间亲自搭建救济棚,布施米粥,帮助快要饿昏过去的村民们。”
“更有村民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这么吃恩人的粮食,便主动提出要租富农家的土地,自己耕种。”
“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纷纷租下了富农的土地,帮助富农劳作。”
“这其中,也有怀着你的那对夫妻,如果不是富农的善良,只怕孩子也将在饥荒的时候直接流产而死。”
听到许牧这番话,朱允炆和朱雄英都沉默了下来。
二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想说的话很多,却又寻不到由头。
他们呆愣地看着许牧,试图整理自己凌乱的思绪。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朱雄英率先开口,试图解开自己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