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外放出去也不就等于是吃苦。靠着自己俸禄过日子,这不是极正常生活么!
再说了,他们不比那些十年二十年苦读出来学子那般说不得连上任都要借钱,他和苏慎身家是完全有能力保证孩子们衣食周全、读书识字。
或许是会比现生活清苦一些,可这某些方面如可贞意。
说起来,她也确实有意让孩子们多多了解些经历些真正生活。
大家氏族背景确实有好处和优势,可却不该是一个人立足根本,可以利用,却不可以依赖。可贞想借此机会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放眼广阔世界,接触多不同思想,让他们心不为家庭背景所蒙蔽。
还是那句话,人这一辈子,难免有个山高水低时候。像他们这样人家,过得了好日子不算什么,可知道苦日子该怎么过才是难得。
比起生活优越,品格养成才是重要。可贞和所有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顶天立地人。
其实原本,苏慎对于到底是外放还是留京都是非常踌躇。
按他自己意思,他并不想就这么留京里熬资历。他们这一房,虽已是有大哥支撑了,可他也想靠着自己能力去做些实事,为家族增砖添瓦,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可一来,他并不知道长辈们是怎么替他谋划。二来,外放日子,是肯定不能和现生活比。他自己是没有关系,可是可贞和孩子们该怎么办?!
苏慎了解可贞性子,知道只要家里同意,她势必是会带着孩子和他一起外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是不想委屈了可贞。这样想着,又觉着是不是京里待上几年再外放。
可却没有想到,自己前脚把和可贞商量前程书信寄了出去,后脚就收到了可贞义无反顾支持他外放书信。告诉他人挪死树挪活,她希望能一路陪着他实现他梦想。
因为这封信,苏慎心里豁然开朗。可同时,亦是感慨万千。思虑过后,坚定给苏越去了信,说明了自己意愿,并采用了可贞意见,把自己梦想,并历年展望、实施细节一二三四详详细细写了下来。
几经修改,才递与了苏越。
多谢jyf粉红票,下午还有一,多谢姐妹们支持~
*d^_^b*
第三百三十章 规划(二更)
苏慎想要外放,其实可贞一直以来都是知道一点。
她知道苏慎一直以来都是怀揣着梦想,虽然之前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探讨过,可看他字里行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那个意思,心里怎么可能没数。
所以自打明白了苏慎心意后,她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不说当年一过来就遇上了抄家,就说这些年,她因着主家抄家罢职所做成买卖还少么!所以她心里,外放有危险,决定要谨慎。
可同样,看着苏慎字里行间从意气风发到稍有踌躇,她想法也慢慢转变了。直到去年,终于下定决心和苏慎挑明了。
因为怕被抄家所以不想外放,这和因噎废食又有什么区别。
何况,苏家情况和当初顾家是不一样,苏家根深叶茂,长辈们个个根基深厚,这一辈兄弟们也个个成才,清一色科举出身,前途一片光明,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抄家。
再加上,当初白氏苏铎为自己定下苏慎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苏慎稳妥!
不仅稳妥,可贞也慢慢了解到了他身上律己务实有责任心一面。再加上,他一直都有自己梦想有自己底线。
而且,他们已经有儿有女,他们也已经成为了孩子们依靠和依仗,又怎么能一直靠着父母长辈生活。他们是该有自己路要走,为孩子为父母,撑起一片天。
下定决心,就提笔给苏慎去了信。并以玩笑口吻问着苏慎要不要列下计划书来,预想怎么样,打算怎么样,规划怎么样……就像她做买卖似。写下来给自己看着玩,也好心里有个成算。
到底,人光有梦想这是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人,一步步做事。
徐二奶奶听了可贞话,朝她翻了个大大白眼,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倒是叹了一口气。
到底,谁家都有一本帐,人家一辈子前程。又怎么可能按她意思。
……
确如徐二奶奶所想,家里头对于苏慎苏恪前程,怎么可能没有明确规划。
原本。一众长辈都是想先让苏慎京里历练历练,学点官场为人处世之道,等年纪略大些想法成熟些再外放出去做一番实事。
只不过,大家伙对于苏慎自己想法,本来也就是有所考量。
不为别。而是苏慎已经这么大了,他对他即将要走路也该心有成算。
而与此同时,看到了苏慎那份计划书,众人对于苏慎就是放心了。没有空泛好高骛远,虽然很多方面还都不甚完善,可能够很明确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处那个位置上该怎么做,这已经让苏铸苏越众人很是感概了。
梦想谁都有,若是苏慎只为了梦想便一心想要外放。说实话,苏铸苏越都是不会同意。可眼见苏慎如此务实,父子兄弟几人书信来往了一番,后决定不按之前想法走,而是直接给苏慎谋一个外放二字缺。而苏恪。则是准备量替他谋到兵部或是刑部主事缺。
毕竟,苏家想要是遍地开花。这么多年来。也确实都是这么贯彻。家里头苏恒已是翰林院历练多年了,正是方兴未艾之势。这会子苏慎外放出去,也未必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而且又因为苏铎关系,苏慎已是天家那挂了号了。但凡能做出一些成绩来,这升迁,也就不会慢到哪里去了。而且他们都明白,苏慎真是一心想做些实事,而且也一直努力着。
其实前朝时候,庶吉士是不赴外任而是专待入阁。看似前程锦绣,但却出路狭窄。即便有机会入阁,也不娴政事。而本朝从先帝起,就已然发现了庶吉士久储弊端了,所以先帝早就下定决心要对庶吉士出路予以变通。这些年来,渐渐养以致用,其收效是远远胜于前朝。
起初时候,庶吉士一般都是授翰林院检讨、编修之职,再后来是保送科道,也是近侍清要之职。而到了本朝,一般都是以其学问优长、字画端楷,或精于翻译图书留翰林院。再从剩下之人中挑了材具练达者,补科道六部之职。而长于吏治者,则外放为州县正官。
只不
再说了,他们不比那些十年二十年苦读出来学子那般说不得连上任都要借钱,他和苏慎身家是完全有能力保证孩子们衣食周全、读书识字。
或许是会比现生活清苦一些,可这某些方面如可贞意。
说起来,她也确实有意让孩子们多多了解些经历些真正生活。
大家氏族背景确实有好处和优势,可却不该是一个人立足根本,可以利用,却不可以依赖。可贞想借此机会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放眼广阔世界,接触多不同思想,让他们心不为家庭背景所蒙蔽。
还是那句话,人这一辈子,难免有个山高水低时候。像他们这样人家,过得了好日子不算什么,可知道苦日子该怎么过才是难得。
比起生活优越,品格养成才是重要。可贞和所有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顶天立地人。
其实原本,苏慎对于到底是外放还是留京都是非常踌躇。
按他自己意思,他并不想就这么留京里熬资历。他们这一房,虽已是有大哥支撑了,可他也想靠着自己能力去做些实事,为家族增砖添瓦,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可一来,他并不知道长辈们是怎么替他谋划。二来,外放日子,是肯定不能和现生活比。他自己是没有关系,可是可贞和孩子们该怎么办?!
苏慎了解可贞性子,知道只要家里同意,她势必是会带着孩子和他一起外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是不想委屈了可贞。这样想着,又觉着是不是京里待上几年再外放。
可却没有想到,自己前脚把和可贞商量前程书信寄了出去,后脚就收到了可贞义无反顾支持他外放书信。告诉他人挪死树挪活,她希望能一路陪着他实现他梦想。
因为这封信,苏慎心里豁然开朗。可同时,亦是感慨万千。思虑过后,坚定给苏越去了信,说明了自己意愿,并采用了可贞意见,把自己梦想,并历年展望、实施细节一二三四详详细细写了下来。
几经修改,才递与了苏越。
多谢jyf粉红票,下午还有一,多谢姐妹们支持~
*d^_^b*
第三百三十章 规划(二更)
苏慎想要外放,其实可贞一直以来都是知道一点。
她知道苏慎一直以来都是怀揣着梦想,虽然之前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探讨过,可看他字里行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那个意思,心里怎么可能没数。
所以自打明白了苏慎心意后,她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不说当年一过来就遇上了抄家,就说这些年,她因着主家抄家罢职所做成买卖还少么!所以她心里,外放有危险,决定要谨慎。
可同样,看着苏慎字里行间从意气风发到稍有踌躇,她想法也慢慢转变了。直到去年,终于下定决心和苏慎挑明了。
因为怕被抄家所以不想外放,这和因噎废食又有什么区别。
何况,苏家情况和当初顾家是不一样,苏家根深叶茂,长辈们个个根基深厚,这一辈兄弟们也个个成才,清一色科举出身,前途一片光明,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抄家。
再加上,当初白氏苏铎为自己定下苏慎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苏慎稳妥!
不仅稳妥,可贞也慢慢了解到了他身上律己务实有责任心一面。再加上,他一直都有自己梦想有自己底线。
而且,他们已经有儿有女,他们也已经成为了孩子们依靠和依仗,又怎么能一直靠着父母长辈生活。他们是该有自己路要走,为孩子为父母,撑起一片天。
下定决心,就提笔给苏慎去了信。并以玩笑口吻问着苏慎要不要列下计划书来,预想怎么样,打算怎么样,规划怎么样……就像她做买卖似。写下来给自己看着玩,也好心里有个成算。
到底,人光有梦想这是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人,一步步做事。
徐二奶奶听了可贞话,朝她翻了个大大白眼,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倒是叹了一口气。
到底,谁家都有一本帐,人家一辈子前程。又怎么可能按她意思。
……
确如徐二奶奶所想,家里头对于苏慎苏恪前程,怎么可能没有明确规划。
原本。一众长辈都是想先让苏慎京里历练历练,学点官场为人处世之道,等年纪略大些想法成熟些再外放出去做一番实事。
只不过,大家伙对于苏慎自己想法,本来也就是有所考量。
不为别。而是苏慎已经这么大了,他对他即将要走路也该心有成算。
而与此同时,看到了苏慎那份计划书,众人对于苏慎就是放心了。没有空泛好高骛远,虽然很多方面还都不甚完善,可能够很明确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处那个位置上该怎么做,这已经让苏铸苏越众人很是感概了。
梦想谁都有,若是苏慎只为了梦想便一心想要外放。说实话,苏铸苏越都是不会同意。可眼见苏慎如此务实,父子兄弟几人书信来往了一番,后决定不按之前想法走,而是直接给苏慎谋一个外放二字缺。而苏恪。则是准备量替他谋到兵部或是刑部主事缺。
毕竟,苏家想要是遍地开花。这么多年来。也确实都是这么贯彻。家里头苏恒已是翰林院历练多年了,正是方兴未艾之势。这会子苏慎外放出去,也未必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而且又因为苏铎关系,苏慎已是天家那挂了号了。但凡能做出一些成绩来,这升迁,也就不会慢到哪里去了。而且他们都明白,苏慎真是一心想做些实事,而且也一直努力着。
其实前朝时候,庶吉士是不赴外任而是专待入阁。看似前程锦绣,但却出路狭窄。即便有机会入阁,也不娴政事。而本朝从先帝起,就已然发现了庶吉士久储弊端了,所以先帝早就下定决心要对庶吉士出路予以变通。这些年来,渐渐养以致用,其收效是远远胜于前朝。
起初时候,庶吉士一般都是授翰林院检讨、编修之职,再后来是保送科道,也是近侍清要之职。而到了本朝,一般都是以其学问优长、字画端楷,或精于翻译图书留翰林院。再从剩下之人中挑了材具练达者,补科道六部之职。而长于吏治者,则外放为州县正官。
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