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129章 丰泽园停业
第129章 丰泽园停业
听到贾张氏说他们老贾家又在城里站稳了脚跟,
何大清很是吃惊的问道,
“嚯!张嫂子,
东旭只是学徒吧,他也有救济粮不说,现在还有工资啦!”
“可不,虽然学徒工的工资不算多,但也是一份儿收入,
足够我们娘儿俩吃喝了。”
何大清吃惊于贾东旭一个学徒能拿到工资,何雨柱却是一点都不惊讶,毕竟往后40年是工人的时代嘛,
工人不止工资高、是铁饭碗,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不过他就是不知道贾张氏往后会不会像前面老贾死了以后那么低调,
如果她像以前一样搞幺蛾子,那四合院又要热闹了。
这时候就听何大清说道,
“那你们轧钢厂可真够好的,又是救济粮又是给学徒发工资,搞得我都有点羡慕,
对了老易,娄董现在还在不在厂里。”
“我就知道你和老太太会问起娄董的情况,所以专门在厂里打听了一下,
你就放心吧!
上个月15号的时候上面专门出了一个叫做《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的文件,要求保留企业原有制度,确保继续生产。
娄董虽然是北平长官处那些当官的摆在明面上的白手套,
但他在厂里的股份不属于官僚资本,
所以没有被没收,
而且娄董在围城期间既没有逃跑,也不是破坏分子,所以根据规定现在依然是轧钢厂的厂长,
只是要接受军管会派到轧钢厂那些军代表的监督。
可以说轧钢厂除了我们工人的待遇变好了、可以当干部以外,其他什么都没变。”
听到娄董安然无恙,甚至依旧是轧钢厂的厂长,何大清就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白寡妇回厂里上班的事就妥了。
倒是易中海,说完轧钢厂的情况,又关心起来丰泽园的试营业的事情,
听到他的问题,何大清苦笑着摇了摇头,
拿出了何雨柱的说辞,
“咱们北平现在除了军管会那些干部哪儿还有人算得上达官贵人,
可军管会那些干部也不是贪图享受的人,
丰泽园的生意自然好不了,
现在就靠着一些有钱的商人撑着,今天的生意连以前的四分之一都没有,悬得很。”
“诶,慢慢来吧,
丰泽园可是咱们北平最负盛名的大酒楼,以后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易中海象征性的安慰,何大清笑着点了点头,
“那是肯定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往后的日子里丰泽园的生意没有半点起色不说,工人们也因为没多少客人而开始轮班、降工资,
这让大厨们对栾学堂和那些股东十分的不满。
可因为北平其他酒楼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所以大家也只能窝在丰泽园里蹉跎岁月。
到了5月,
大夏政务院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五一口号》,
其中第八条提出要求【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从5月份开始,整个解放区都因为这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掀起了轩然大波,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丰泽园也因为这一篇《五一口号》再次陷入劳资冲突,
到了7月底,随着大夏工会工作会议在北平闭幕,工会遍地开,丰泽园的劳资冲突更加剧烈,
8月更是直接停摆,关门歇业。
从丰泽园出来,
看着几乎被撕裂的天穹,何雨柱一边撑开雨伞,一边看着何大清问道,
“爹,现在事情搞成这样,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往后怎么办?”
此时何大清却是一脸的惆怅,
“谁知道呢?
经过大家这么一闹,我看丰泽园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开门营业,
好在现在是新社会,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只要咱们自己不主动提出辞工,那些股东也不能开除咱们。”
说完以后,何大清有些迷茫的说道,
“柱子,伱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不该提这么过分的要求,不然事情也不会闹成今天这样。”
看到何大清这个样子,何雨柱笑着摇了摇头,
“爹,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对和错,
说到底,
丰泽园是靠着股东们的金钱、厨师们的厨艺、跑堂们提供的高档服务,共同撑起来的。
以前咱们是没办法,只能任由股东们盘剥,
可现在政务院为咱们做主,
搞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报纸上也辩论了三个月,
咱们向那些股东提出涨工资、增加工人福利、成立工会的事情能有什么错,这是咱们该得的。
白姨他们在轧钢厂的待遇多好,谁看着不羡慕,
您说是吧!”
想起这几个月易中海、刘海中和自己媳妇儿的变化,说何大清不羡慕那是假的,
可再这么羡慕那也是别人的,跟自己不搭嘎,
“可现在这个情况,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咱们一家吃什么?总不能指望你白姨在轧钢厂食堂那点工资吧,
她现在怀着孩子呢,可不能累着。”
“这您怕啥,
白姨就算在厂里磨洋工,每个月还不是该领多少领多少,又不耽误,
而且以您的厨艺,在什刹海的名声,咱们随便挂靠哪家承头人当个大棚厨子,都能找到嚼谷,
肯定饿不着咱们。
再说,丰泽园又不是一辈子不开门,
就算股东们把丰泽园卖了,咱们不也还是丰泽园的工人,新东家还得继续用咱们,总有一天能回来上班。
怕啥。”
何雨柱嘴里的承头人和大棚厨子,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一条龙服务,
承头人就相当于经理。
而何大清听到儿子说去做大棚厨子,虽然觉得档次低,但应个急还是可以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背上雨水,咱们回家!顺便商量商量挂靠的事。”
“好嘞!”
说完,何雨柱蹲下身背起何雨水,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丰泽园那黯淡无光的牌匾,
心说等我下次回来的时候,就是为大领导和国际友人服务的国宴厨师了,
至于轧钢厂,谁爱去谁去,反正老子不去。
“雨水,咱们回家!”
“回家喽!”
听到妹妹的欢呼,何雨柱坚定的抬脚走进风雨中,
父子俩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大街上,任由风雨打湿自己的衣衫,冲刷着过去。
(本章完)
听到贾张氏说他们老贾家又在城里站稳了脚跟,
何大清很是吃惊的问道,
“嚯!张嫂子,
东旭只是学徒吧,他也有救济粮不说,现在还有工资啦!”
“可不,虽然学徒工的工资不算多,但也是一份儿收入,
足够我们娘儿俩吃喝了。”
何大清吃惊于贾东旭一个学徒能拿到工资,何雨柱却是一点都不惊讶,毕竟往后40年是工人的时代嘛,
工人不止工资高、是铁饭碗,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不过他就是不知道贾张氏往后会不会像前面老贾死了以后那么低调,
如果她像以前一样搞幺蛾子,那四合院又要热闹了。
这时候就听何大清说道,
“那你们轧钢厂可真够好的,又是救济粮又是给学徒发工资,搞得我都有点羡慕,
对了老易,娄董现在还在不在厂里。”
“我就知道你和老太太会问起娄董的情况,所以专门在厂里打听了一下,
你就放心吧!
上个月15号的时候上面专门出了一个叫做《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的文件,要求保留企业原有制度,确保继续生产。
娄董虽然是北平长官处那些当官的摆在明面上的白手套,
但他在厂里的股份不属于官僚资本,
所以没有被没收,
而且娄董在围城期间既没有逃跑,也不是破坏分子,所以根据规定现在依然是轧钢厂的厂长,
只是要接受军管会派到轧钢厂那些军代表的监督。
可以说轧钢厂除了我们工人的待遇变好了、可以当干部以外,其他什么都没变。”
听到娄董安然无恙,甚至依旧是轧钢厂的厂长,何大清就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白寡妇回厂里上班的事就妥了。
倒是易中海,说完轧钢厂的情况,又关心起来丰泽园的试营业的事情,
听到他的问题,何大清苦笑着摇了摇头,
拿出了何雨柱的说辞,
“咱们北平现在除了军管会那些干部哪儿还有人算得上达官贵人,
可军管会那些干部也不是贪图享受的人,
丰泽园的生意自然好不了,
现在就靠着一些有钱的商人撑着,今天的生意连以前的四分之一都没有,悬得很。”
“诶,慢慢来吧,
丰泽园可是咱们北平最负盛名的大酒楼,以后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易中海象征性的安慰,何大清笑着点了点头,
“那是肯定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往后的日子里丰泽园的生意没有半点起色不说,工人们也因为没多少客人而开始轮班、降工资,
这让大厨们对栾学堂和那些股东十分的不满。
可因为北平其他酒楼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所以大家也只能窝在丰泽园里蹉跎岁月。
到了5月,
大夏政务院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五一口号》,
其中第八条提出要求【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从5月份开始,整个解放区都因为这个【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掀起了轩然大波,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丰泽园也因为这一篇《五一口号》再次陷入劳资冲突,
到了7月底,随着大夏工会工作会议在北平闭幕,工会遍地开,丰泽园的劳资冲突更加剧烈,
8月更是直接停摆,关门歇业。
从丰泽园出来,
看着几乎被撕裂的天穹,何雨柱一边撑开雨伞,一边看着何大清问道,
“爹,现在事情搞成这样,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往后怎么办?”
此时何大清却是一脸的惆怅,
“谁知道呢?
经过大家这么一闹,我看丰泽园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开门营业,
好在现在是新社会,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只要咱们自己不主动提出辞工,那些股东也不能开除咱们。”
说完以后,何大清有些迷茫的说道,
“柱子,伱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不该提这么过分的要求,不然事情也不会闹成今天这样。”
看到何大清这个样子,何雨柱笑着摇了摇头,
“爹,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对和错,
说到底,
丰泽园是靠着股东们的金钱、厨师们的厨艺、跑堂们提供的高档服务,共同撑起来的。
以前咱们是没办法,只能任由股东们盘剥,
可现在政务院为咱们做主,
搞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报纸上也辩论了三个月,
咱们向那些股东提出涨工资、增加工人福利、成立工会的事情能有什么错,这是咱们该得的。
白姨他们在轧钢厂的待遇多好,谁看着不羡慕,
您说是吧!”
想起这几个月易中海、刘海中和自己媳妇儿的变化,说何大清不羡慕那是假的,
可再这么羡慕那也是别人的,跟自己不搭嘎,
“可现在这个情况,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咱们一家吃什么?总不能指望你白姨在轧钢厂食堂那点工资吧,
她现在怀着孩子呢,可不能累着。”
“这您怕啥,
白姨就算在厂里磨洋工,每个月还不是该领多少领多少,又不耽误,
而且以您的厨艺,在什刹海的名声,咱们随便挂靠哪家承头人当个大棚厨子,都能找到嚼谷,
肯定饿不着咱们。
再说,丰泽园又不是一辈子不开门,
就算股东们把丰泽园卖了,咱们不也还是丰泽园的工人,新东家还得继续用咱们,总有一天能回来上班。
怕啥。”
何雨柱嘴里的承头人和大棚厨子,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一条龙服务,
承头人就相当于经理。
而何大清听到儿子说去做大棚厨子,虽然觉得档次低,但应个急还是可以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背上雨水,咱们回家!顺便商量商量挂靠的事。”
“好嘞!”
说完,何雨柱蹲下身背起何雨水,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丰泽园那黯淡无光的牌匾,
心说等我下次回来的时候,就是为大领导和国际友人服务的国宴厨师了,
至于轧钢厂,谁爱去谁去,反正老子不去。
“雨水,咱们回家!”
“回家喽!”
听到妹妹的欢呼,何雨柱坚定的抬脚走进风雨中,
父子俩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大街上,任由风雨打湿自己的衣衫,冲刷着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