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丧事办的很低调,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在他生病的这段时间里,竟然产生了记日记的想法,这在偏僻的农村简直不敢想象。
    也许是想跟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留下点什么,父亲这半年来一直都在坚持记日记,这对一般的农民来说是不敢想象的。
    我翻开日记一看,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
    5月日
    今天天气不好,感觉憋的慌,看来气管炎越来越严重了。
    6月11日
    今天遇到个算卦的,他给我算了一下,说我能活到80岁。
    7月日
    现在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还要依靠氧气,所以从华山医院买了一大罐氧气回来。
    8月1日
    两个孩子都有正式工作了,都脱离了农村,在外面混的都挺好,我这辈子终于可以在村里扬眉吐气了。
    9月1日
    村里很多人都读书去了,但还是没人比我的两个孩子成绩好,至今孩子还是村里人的典范,当年别人劝我,家里那么穷,还让孩子读什么书,他们有钱都不读,但我不一样,只要孩子肯读,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下去。
    ……
    父亲的日记朴实无华,但是读来却字字感人,作为儿女,能够读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感到非常欣慰。
    对于父亲,我最难忘的是家里的那把半自动步枪。
    那时,父亲还是民兵团长,大队的那把枪就放在我家的柜子里。
    我家门口就有一方池塘,平时一有时间,父亲就会带上我,再拿一个鱼篓,来到水塘边。
    他先是找点鱼儿喜欢吃的牛粪、蚯蚓,往水塘里一撒,原本安静的湖边就立马变得热闹起来,鱼儿们成群结队游过来抢吃的,这时,父亲会拿出一发子弹,娴熟地把子弹头打开,敲击子弹底部,随即丢入鱼群。
    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十九条鱼很快翻起了白肚皮。
    趁着鱼群晕倒的这会,父亲把鱼篓上绑上竹竿,把这些鱼儿全部捞上来,拿回家刚放在水缸里,鱼儿就活了过来。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鱼儿是最好的补品,为了充分把鱼儿消化掉,我们全家会到野外捡拾干柴,大铁锅里放满水,煮上几个小时,再撒点淀粉,鱼汤就凝结成了鱼冻。
    此后,一连好几顿野菜汤因为有了鱼汤的调味,变得津津有味起来。
    他就是这样一个有想法的农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曾带着村民爬火车,把大队上的小麦、大豆等作物拉到外地去卖,然后再买成高粱、红薯等便宜的口粮再拉回来给村民吃,就是这样一叫唤,每个人的口粮就是增加一倍,填报肚子的时间也增加了许多。
    如今,这一切都随着他的离去而灰飞烟灭。
    其实,这些天,我的心里一直在默念一句话,为什么不多等几年,让我尽尽孝再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亲情,真的是不会等人的,要想尽孝,必须趁早才行。(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官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郝东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郝东磊并收藏官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