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表兄不过是看不过眼,才出手惩戒一二。
再说了,父王身居太子尊位,我为什么要忍!他不过一质子,听说靖海侯在南边另有子女,难道他还值得您放在心上?”
太子见儿子丝毫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也没法开口给他说清楚现下东宫的处境,不由心下又气又急。他本就身体不好,一时竟有些晕眩。
朱熠见他摇摇欲坠,这才有些害怕,连忙起身扶住,开口嚷道:“父王您别生气,是我错了,我这就跟表兄说,备上厚礼去吴家道歉。”说罢,跟内侍一起扶了太子坐在榻上。
太子看他嘴上知错,面上却毫无悔意,一时又想到自己惟此一子,一向舍不得下手管教才导致他这般模样,不由心下伤感,也不想多看朱熠一眼,挥了挥手就打发他下去。
朱熠回去也气了一回,觉得父王这几年实在太过小心,遇着大小事都训斥自己。又气恼表兄做事顾头不顾腚,害自己挨一回骂。
但看父王如此生气,到底也不敢不放在心上,第二天还是让人给张表兄递了话,叫他务必去吴家道歉。
却说吴府在京里只有个管事在,这几日找不见世子就给京兆府报了案,整日里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还是昨日京兆府说得了消息,是荣国府贾家救了人,明日就送世子回来,让在家里静候,吴府管事这才又惊又喜,忍不住泣涕涟涟,连忙给贾家备了一份厚厚的礼。
这一日见贾珠亲自送了吴舟回来,连忙开了正门请他进来,千恩万谢了一回,又备了厚礼相赠。贾珠说了一会子话,见推辞不过,这才收了礼告辞。
管事见贾珠走了,就问小主子到底是什么原因遭此横祸。吴舟和管事虽亲近,但也不想拿猜测之事让他担忧,于是便只说不知道。
吴管事心疼了他一回,回禀说已是加强了府里守卫,又请了府医给开了些补身子的药,这才去看贾家带来的礼单。
见贾府救了人还如此客气,吴管事心中感激,深觉要在给侯爷的信里提一提这事,得好生谢谢人家。
话说吴舟回府后,太子也差人给吴家送了些东西,又亲自让贴身内侍带了朱熠过来道歉。
朱熠的表兄张昭也来了,承恩公府张家虽不觉得这是大事,但太子都发话了,他们也不好不遵从,便打发张昭带着礼过来。
见两人联袂而来,吴舟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心下暗恨,面上却不动声色。
朱熠二人见自己纡尊降贵来道歉,这人面上也只是淡淡的,行了礼说句“没事”便不肯言语,心下不由气恼,觉得吴舟颇是不识好赖。
但一想到父王\/太子殿下都发话了,只得忍下这口气。
宫里启泰帝也听人回禀了此事,只说了一声“知道了”,便打发人下去。
此事过后,在宫里朱熠和伴读们都当吴舟是空气,倒也不欺负他了。吴舟见状,反倒暗暗松了口气。
自己实在和皇长孙的圈子合不来,父亲也说过,眼下吴家不能站队。
可他毕竟见识浅薄,不知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能在当好伴读的同时不被陛下疑心。此次虽糟了些皮肉之苦,却也是因祸得福了。
为此吴舟很是感激贾珠,却也记着父亲的叮嘱,不能和武勋家族走的太近。于是只三节两寿让管事吴伯备些厚礼去荣国府,这便也罢了。
却说启泰帝听闻贾珠救了靖海侯之子,本有些疑虑。转念一想贾家和吴家素无往来,倒也放下几分心,只是再不肯让贾珠参与水师这事了。
贾珠虽有些遗憾,却也知道轻重。毕竟他当过皇帝,十分明白启泰帝在担心什么。
为了消除皇帝陛下的疑心,水师之事他放手的十分潇洒,接下来的日子只一心一意在翰林院修撰《元史》。
见他如此,启泰帝本就喜欢他,倒有些个过意不去。过了几日,皇帝陛下和内阁议定了水师可以护航商船搞副业一事,贾珠也得了宫里赏的腊八粥,另外还有今年时兴的贡缎和一千两银子。
贾府接了赏,自是十分欢喜。无他,腊八粥只有皇帝亲近之人才能得赐,如今陛下赏给贾珠,这是一等一的荣耀。
待送走了传旨太监,贾珠便说了他谏言水师护送商船之事,贾母等人一听,这才明白这赏赐的缘由。
因着只有一碗腊八粥,贾母做主让供到了祠堂。至于贡缎,贾珠自是献给了贾母。贾母心下熨帖,叫鸳鸯收了,又让王夫人把银子入了公中。
于是一家子这才欢欢喜喜过了回腊八节,又赏了回雪,就等着腊月一完好过年了。
不想京城这边年景尚好,开封一带却是受灾严重。先是今年夏天酷热,天气极为干旱,庄稼收成锐减,许多百姓背井离乡成了流民。
再者如今天降大雪,竟是发了雪灾,许多百姓冻饿而死。
河南巡抚急忙上折子,请求朝廷赈灾。启泰帝和内阁商议了一回,便下旨让四皇子朱清去河南赈灾。不知想到什么,又让翰林侍读学士贾珠跟着一起去。
贾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北上返京时见到的流民,都是从开封那边来的。
于是也不敢耽搁,旨意一下,第二天就随四皇子出京城往河南而去。
因着天寒地冻的,一行人都是坐马车。李纨亲自带人给丈夫车里布置软褥和手炉、炭盆,各种干粮点心,又有一箱子厚衣裳,叮嘱晨星要服侍好主子,这才依依不舍送贾珠出门。
路上带着户部给的十万两银子,又到天津粮仓调粮,紧赶慢赶的一路疾行,直到五日后一行人才抵达开封。
等到了这边,只见城外十余里已有大股流民。一看车上押着粮草,就有人叫嚷起来。
王府亲卫将领严将军见状立刻拔出剑来恐吓,护卫们也纷纷效仿。见眼前一行人不好相与,流民们这才未敢上前,但也不肯离开,一路远远坠在车队后面。
再说了,父王身居太子尊位,我为什么要忍!他不过一质子,听说靖海侯在南边另有子女,难道他还值得您放在心上?”
太子见儿子丝毫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也没法开口给他说清楚现下东宫的处境,不由心下又气又急。他本就身体不好,一时竟有些晕眩。
朱熠见他摇摇欲坠,这才有些害怕,连忙起身扶住,开口嚷道:“父王您别生气,是我错了,我这就跟表兄说,备上厚礼去吴家道歉。”说罢,跟内侍一起扶了太子坐在榻上。
太子看他嘴上知错,面上却毫无悔意,一时又想到自己惟此一子,一向舍不得下手管教才导致他这般模样,不由心下伤感,也不想多看朱熠一眼,挥了挥手就打发他下去。
朱熠回去也气了一回,觉得父王这几年实在太过小心,遇着大小事都训斥自己。又气恼表兄做事顾头不顾腚,害自己挨一回骂。
但看父王如此生气,到底也不敢不放在心上,第二天还是让人给张表兄递了话,叫他务必去吴家道歉。
却说吴府在京里只有个管事在,这几日找不见世子就给京兆府报了案,整日里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还是昨日京兆府说得了消息,是荣国府贾家救了人,明日就送世子回来,让在家里静候,吴府管事这才又惊又喜,忍不住泣涕涟涟,连忙给贾家备了一份厚厚的礼。
这一日见贾珠亲自送了吴舟回来,连忙开了正门请他进来,千恩万谢了一回,又备了厚礼相赠。贾珠说了一会子话,见推辞不过,这才收了礼告辞。
管事见贾珠走了,就问小主子到底是什么原因遭此横祸。吴舟和管事虽亲近,但也不想拿猜测之事让他担忧,于是便只说不知道。
吴管事心疼了他一回,回禀说已是加强了府里守卫,又请了府医给开了些补身子的药,这才去看贾家带来的礼单。
见贾府救了人还如此客气,吴管事心中感激,深觉要在给侯爷的信里提一提这事,得好生谢谢人家。
话说吴舟回府后,太子也差人给吴家送了些东西,又亲自让贴身内侍带了朱熠过来道歉。
朱熠的表兄张昭也来了,承恩公府张家虽不觉得这是大事,但太子都发话了,他们也不好不遵从,便打发张昭带着礼过来。
见两人联袂而来,吴舟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心下暗恨,面上却不动声色。
朱熠二人见自己纡尊降贵来道歉,这人面上也只是淡淡的,行了礼说句“没事”便不肯言语,心下不由气恼,觉得吴舟颇是不识好赖。
但一想到父王\/太子殿下都发话了,只得忍下这口气。
宫里启泰帝也听人回禀了此事,只说了一声“知道了”,便打发人下去。
此事过后,在宫里朱熠和伴读们都当吴舟是空气,倒也不欺负他了。吴舟见状,反倒暗暗松了口气。
自己实在和皇长孙的圈子合不来,父亲也说过,眼下吴家不能站队。
可他毕竟见识浅薄,不知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能在当好伴读的同时不被陛下疑心。此次虽糟了些皮肉之苦,却也是因祸得福了。
为此吴舟很是感激贾珠,却也记着父亲的叮嘱,不能和武勋家族走的太近。于是只三节两寿让管事吴伯备些厚礼去荣国府,这便也罢了。
却说启泰帝听闻贾珠救了靖海侯之子,本有些疑虑。转念一想贾家和吴家素无往来,倒也放下几分心,只是再不肯让贾珠参与水师这事了。
贾珠虽有些遗憾,却也知道轻重。毕竟他当过皇帝,十分明白启泰帝在担心什么。
为了消除皇帝陛下的疑心,水师之事他放手的十分潇洒,接下来的日子只一心一意在翰林院修撰《元史》。
见他如此,启泰帝本就喜欢他,倒有些个过意不去。过了几日,皇帝陛下和内阁议定了水师可以护航商船搞副业一事,贾珠也得了宫里赏的腊八粥,另外还有今年时兴的贡缎和一千两银子。
贾府接了赏,自是十分欢喜。无他,腊八粥只有皇帝亲近之人才能得赐,如今陛下赏给贾珠,这是一等一的荣耀。
待送走了传旨太监,贾珠便说了他谏言水师护送商船之事,贾母等人一听,这才明白这赏赐的缘由。
因着只有一碗腊八粥,贾母做主让供到了祠堂。至于贡缎,贾珠自是献给了贾母。贾母心下熨帖,叫鸳鸯收了,又让王夫人把银子入了公中。
于是一家子这才欢欢喜喜过了回腊八节,又赏了回雪,就等着腊月一完好过年了。
不想京城这边年景尚好,开封一带却是受灾严重。先是今年夏天酷热,天气极为干旱,庄稼收成锐减,许多百姓背井离乡成了流民。
再者如今天降大雪,竟是发了雪灾,许多百姓冻饿而死。
河南巡抚急忙上折子,请求朝廷赈灾。启泰帝和内阁商议了一回,便下旨让四皇子朱清去河南赈灾。不知想到什么,又让翰林侍读学士贾珠跟着一起去。
贾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北上返京时见到的流民,都是从开封那边来的。
于是也不敢耽搁,旨意一下,第二天就随四皇子出京城往河南而去。
因着天寒地冻的,一行人都是坐马车。李纨亲自带人给丈夫车里布置软褥和手炉、炭盆,各种干粮点心,又有一箱子厚衣裳,叮嘱晨星要服侍好主子,这才依依不舍送贾珠出门。
路上带着户部给的十万两银子,又到天津粮仓调粮,紧赶慢赶的一路疾行,直到五日后一行人才抵达开封。
等到了这边,只见城外十余里已有大股流民。一看车上押着粮草,就有人叫嚷起来。
王府亲卫将领严将军见状立刻拔出剑来恐吓,护卫们也纷纷效仿。见眼前一行人不好相与,流民们这才未敢上前,但也不肯离开,一路远远坠在车队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