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毛”的战术是神使王军团的惯用的土工作业,避开毁灭者设防坚固的正面出入口,从地表额外打通了12条通道,直接贯通了巢穴地下不同深度的位置。
随后,数以千计的根据地战士涌入,绕到了毁灭者身后发起攻击, 和负隅顽抗的毁灭者逐个巢室逐条通道地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
虽然有着土工作业奇袭和数量上的双重优势,根据地部队依然伤亡颇大,先后有三个军团或是因为伤亡过大、或是指挥官阵亡、或是战士溃散而退出战斗,又由生力军填补上去。
“东毛”看都不看那些溃乱胆寒、伤痕累累的撤下来的部队一眼,只是不算听取着从地下传回的战报,斟酌着再最合适的时刻投入最新的生力军!
战斗持续到下午时分, 在派出了两个养精蓄锐许久的一线军团加入总攻后,[丫字城]内已经日薄西山的抵抗才被最终扑灭,根据地部队付出了两千多的伤亡,全歼了这四百多顽抗的毁灭者。
虽然伤亡比例上不太好看,不过夺取了[丫字城]带来的巨大战略优势,依然可以让这场规模不大却异常激烈的战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战后,“红地”亲自率领部分军队留守[丫字城],而“东毛”在匆忙重整部队后,带着大约2.5万精锐战士在第二天出发,向北方赶去。
原来,在[丫字城]之战爆发当天,一支由雷达毁灭者指挥的数量上万的毁灭者部队试图从[丫字城]以北的山谷赶来支援。北部根据地的留守部队事先用砂石树枝在山谷最狭窄的一段地段建立起土墙堵塞了道路,然后依托障碍物和后备防线固守。
毁灭者的攻击非常凶勐,短短一天一夜时间,根据地的4万兵力的阻击部队已经伤亡近半,土墙也一度被突破,眼见支撑不了太久。
与此同时在其他两条山谷,也有毁灭者的部队发起了零星攻势,但毁灭者目前的主攻方向显然是北谷。而在北谷之外,已经集结的毁灭者大队兵力多达十万之众,这也是集结程度最高的一支敌军, 似乎随时可以投入北谷的争夺战。
原先“东毛”以为攻克[丫字城]后,这支毁灭者的先头部队就会撤军,这样已经连贯起来的三大根据地就可以从容调动兵力,依托内线优势,以少量部队牵制其他方向的毁灭者,集中优势兵力先抵御来自北边的压力。
但现在情势不妙,“东毛”来不及等待根据地后续兵力的支援,他必须尽快率领之前已经集结起来的首批部队赶往摇摇欲坠的防线,稳固住防御,阻止敌军的深入。不然刚刚才经历一番苦战,已成废墟一般的[丫字城]无法固守,将会再度丢失,然后三大根据地又将被割裂开来!
————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东毛”所部在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抵达了战场,他们经过一番迂回,出现在了毁灭者攻击部队侧后方的有利位置。
雷达毁灭者显然发现了他们,调来一批千余毁灭者在这个方向布防,不过其主力依然在正面战斗, 显然是打算先击溃面前的这股根据地守军,再来料理“东毛”所部。
此时夕阳那特有的昏红色的光芒笼罩着大地, 让整个世界沾染上一层血色。而在战场上,真正的淋漓鲜血和遍地残骸,才展现着真正的残酷——专属于战场杀戮的残酷!
根据地的这支守备部队以二三线部队为主,在一名蚁联国大头蚁雄蚁“土彪”的指挥下,已经死死顶住上万毁灭者狂打滥攻整整两天两夜,自身也已接近油尽灯枯…
一开始,根据地守军还能依靠仓促堵塞谷口的障碍物土墙,居高临下的展开防御,在地形上有一定优势。
毁灭者攀爬着那些有松散的砂石和枯枝落叶堆砌的土墙时,总是一步三滑,很难着力。不过很快,在雷达毁灭者的调度下,毁灭者开始疯狂的挖掘墙基,打算直接以力破巧,先把墙体破开一道口子。
“土彪”不得不组织部队发起冲击,试图驱散毁灭者的挖掘力量,但几番反击都被轻易击退。
不得已,根据地部队开始在土墙后方不断加厚工事,试图延缓墙体被破坏的时间,而毁灭者在土墙前方一边仰攻一边挖掘。建设肯定不如破坏来的快,到了第一天夜里,日以继夜施工的毁灭者终于掘开一段墙体!
随后毁灭者从缺口蜂拥而入,已经轮换补墙一整天的根据地部队非常疲惫,加上不擅长夜战,投入封堵缺口的一个个军团往往没多久就被击溃,只能靠着兵力优势不断以战士的血肉之躯去填补洪水管涌般的敌军,同时在后方不断收拢残兵、重组部队。
与此同时,墙体上的根据地部队还试图用居高临下抛掷建材的方式堵口,但不久后配合攻击的毁灭者趁乱从正面爬上墙体,驱散了猝不及防的守军。
至此,根据地部队第一次丢失了防御工事,形势越发恶劣。
最终,“土彪”是靠着不断轮换部队的战法,勉强挡住了毁灭者大半夜的攻势,在毁灭者也精疲力尽撤退后,这才组织部队重新收复了土墙,然后用一些杂物勉强从视觉上封堵了缺口。
次日日出后,毁灭者再度发起攻击,这一次根据地部队只支撑到了中午时分就再度丢失阵地,潮水般涌入缺口和扑过土墙的毁灭者将根据地军打得节节后退,“土彪”带着部队一路撤到第二道预设防线才稳住脚步。
这道防线依托一根横倒的枯木构建,枯木内部已经朽烂了,之前有很多蛴螬等蛀出的洞,洞道四通八达,并不是特别适合防御,但北谷也就仅剩这一处地利了。
毁灭者一鼓作气投入进攻,一面攀爬朽木,一面钻入木洞,还有一批部队从朽木与地面的缝隙间发起攻击。
守军三面受敌,要不是地形限制住了毁灭者的攻击宽度,只怕早已抵挡不住!正是在这时,“东毛”部迂回进入了战场!
随后,数以千计的根据地战士涌入,绕到了毁灭者身后发起攻击, 和负隅顽抗的毁灭者逐个巢室逐条通道地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
虽然有着土工作业奇袭和数量上的双重优势,根据地部队依然伤亡颇大,先后有三个军团或是因为伤亡过大、或是指挥官阵亡、或是战士溃散而退出战斗,又由生力军填补上去。
“东毛”看都不看那些溃乱胆寒、伤痕累累的撤下来的部队一眼,只是不算听取着从地下传回的战报,斟酌着再最合适的时刻投入最新的生力军!
战斗持续到下午时分, 在派出了两个养精蓄锐许久的一线军团加入总攻后,[丫字城]内已经日薄西山的抵抗才被最终扑灭,根据地部队付出了两千多的伤亡,全歼了这四百多顽抗的毁灭者。
虽然伤亡比例上不太好看,不过夺取了[丫字城]带来的巨大战略优势,依然可以让这场规模不大却异常激烈的战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战后,“红地”亲自率领部分军队留守[丫字城],而“东毛”在匆忙重整部队后,带着大约2.5万精锐战士在第二天出发,向北方赶去。
原来,在[丫字城]之战爆发当天,一支由雷达毁灭者指挥的数量上万的毁灭者部队试图从[丫字城]以北的山谷赶来支援。北部根据地的留守部队事先用砂石树枝在山谷最狭窄的一段地段建立起土墙堵塞了道路,然后依托障碍物和后备防线固守。
毁灭者的攻击非常凶勐,短短一天一夜时间,根据地的4万兵力的阻击部队已经伤亡近半,土墙也一度被突破,眼见支撑不了太久。
与此同时在其他两条山谷,也有毁灭者的部队发起了零星攻势,但毁灭者目前的主攻方向显然是北谷。而在北谷之外,已经集结的毁灭者大队兵力多达十万之众,这也是集结程度最高的一支敌军, 似乎随时可以投入北谷的争夺战。
原先“东毛”以为攻克[丫字城]后,这支毁灭者的先头部队就会撤军,这样已经连贯起来的三大根据地就可以从容调动兵力,依托内线优势,以少量部队牵制其他方向的毁灭者,集中优势兵力先抵御来自北边的压力。
但现在情势不妙,“东毛”来不及等待根据地后续兵力的支援,他必须尽快率领之前已经集结起来的首批部队赶往摇摇欲坠的防线,稳固住防御,阻止敌军的深入。不然刚刚才经历一番苦战,已成废墟一般的[丫字城]无法固守,将会再度丢失,然后三大根据地又将被割裂开来!
————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东毛”所部在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抵达了战场,他们经过一番迂回,出现在了毁灭者攻击部队侧后方的有利位置。
雷达毁灭者显然发现了他们,调来一批千余毁灭者在这个方向布防,不过其主力依然在正面战斗, 显然是打算先击溃面前的这股根据地守军,再来料理“东毛”所部。
此时夕阳那特有的昏红色的光芒笼罩着大地, 让整个世界沾染上一层血色。而在战场上,真正的淋漓鲜血和遍地残骸,才展现着真正的残酷——专属于战场杀戮的残酷!
根据地的这支守备部队以二三线部队为主,在一名蚁联国大头蚁雄蚁“土彪”的指挥下,已经死死顶住上万毁灭者狂打滥攻整整两天两夜,自身也已接近油尽灯枯…
一开始,根据地守军还能依靠仓促堵塞谷口的障碍物土墙,居高临下的展开防御,在地形上有一定优势。
毁灭者攀爬着那些有松散的砂石和枯枝落叶堆砌的土墙时,总是一步三滑,很难着力。不过很快,在雷达毁灭者的调度下,毁灭者开始疯狂的挖掘墙基,打算直接以力破巧,先把墙体破开一道口子。
“土彪”不得不组织部队发起冲击,试图驱散毁灭者的挖掘力量,但几番反击都被轻易击退。
不得已,根据地部队开始在土墙后方不断加厚工事,试图延缓墙体被破坏的时间,而毁灭者在土墙前方一边仰攻一边挖掘。建设肯定不如破坏来的快,到了第一天夜里,日以继夜施工的毁灭者终于掘开一段墙体!
随后毁灭者从缺口蜂拥而入,已经轮换补墙一整天的根据地部队非常疲惫,加上不擅长夜战,投入封堵缺口的一个个军团往往没多久就被击溃,只能靠着兵力优势不断以战士的血肉之躯去填补洪水管涌般的敌军,同时在后方不断收拢残兵、重组部队。
与此同时,墙体上的根据地部队还试图用居高临下抛掷建材的方式堵口,但不久后配合攻击的毁灭者趁乱从正面爬上墙体,驱散了猝不及防的守军。
至此,根据地部队第一次丢失了防御工事,形势越发恶劣。
最终,“土彪”是靠着不断轮换部队的战法,勉强挡住了毁灭者大半夜的攻势,在毁灭者也精疲力尽撤退后,这才组织部队重新收复了土墙,然后用一些杂物勉强从视觉上封堵了缺口。
次日日出后,毁灭者再度发起攻击,这一次根据地部队只支撑到了中午时分就再度丢失阵地,潮水般涌入缺口和扑过土墙的毁灭者将根据地军打得节节后退,“土彪”带着部队一路撤到第二道预设防线才稳住脚步。
这道防线依托一根横倒的枯木构建,枯木内部已经朽烂了,之前有很多蛴螬等蛀出的洞,洞道四通八达,并不是特别适合防御,但北谷也就仅剩这一处地利了。
毁灭者一鼓作气投入进攻,一面攀爬朽木,一面钻入木洞,还有一批部队从朽木与地面的缝隙间发起攻击。
守军三面受敌,要不是地形限制住了毁灭者的攻击宽度,只怕早已抵挡不住!正是在这时,“东毛”部迂回进入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