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石景厂与武略院
    关于皇帝要开恩科,但只针对顺天府国子监的消息,随着诸部主官回到京城瞬间就传了出去。
    同样传出去的,还有皇帝关于南直隶不恭顺,不在南京国子监开恩科的的评价。
    一时间,京城几乎就被掀了起来。
    北人还好说,毕竟国子监在顺天府。
    而在京的南直隶籍官员则纷纷就像是屁股底下长了刺球一样,一封封奏章涌入通政司,而后进入内阁,被飞速的送往南海子,请求皇帝不要觉得南直隶不恭顺,更有甚者,直接就说皇帝这是在挑动南北对立了。
    对于这些奏章,朱由校一律选择了留中不发。
    南北对立,南边儿恭顺不恭顺,你们自己特娘的不知道吗?
    再说了,北京国子监又不是没南直隶户籍的学生,无非是少一些罢了。
    耳边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朱由校、魏忠贤、刘时敏、兵仗局新的管事太监刘贺,再加上赵爽,在石景山新建的厂区溜达着。
    说是厂区,此时除了先行迁移过来的部分工匠外,就只有正在大搞建设的民夫了。
    “西山厂那边,如何了?”
    “回皇爷,有东厂在旁边盯着,而且给矿工们也发了足够的工钱,目前已经稳定下来了。厂区划分完毕后,臣现在正在雇佣人手建造工房。”
    “银子够用吗?”
    在买下的地主家大院儿中转了转,朱由校转头看向赵爽问道。
    “不够朕再给你批。”
    “回皇爷,石景山的铁矿魏大珰才收购了部分,目前还在整合查账,矿工们正在按照皇爷的吩咐进行整编,修建厂区,按日给现钱和粮食,因为厂中没有多少现矿,所以就没有太多工匠。”
    闻言,赵爽行礼道。
    “到目前还用不上多少银子。”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刘贺的工作。
    石景山是个好地方啊,这里太适合发展成一个工业基地了,地底下有一个大型铁矿,这地儿在后世有过一个大名鼎鼎的国企——首钢,曾经的中国首都钢铁公司。
    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钢铁产量提升上去,后面很多事情才有基础做下去。
    “这点儿以后就叫石景厂了,你是龙旺商号的商总,这石景厂和西山厂一样,就放在龙旺商号麾下。”
    转悠了一圈儿后,朱由校对赵爽吩咐道。
    “朕设立石景厂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在石景山挖采铁矿,而后就地冶炼为成铁。”
    “第二,石景厂的建设,不要舍不得花钱,要快,但更要好,不能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
    “臣明白。”
    赵爽闻言,连忙躬身道。
    朱由校说着,转头对刘贺道。
    “朕也给伱五万两银子,雇佣人手,建造厂区,名字叫就叫军器厂。建成后,你要将兵仗局的工匠向这边迁移,石景厂的铁矿出厂后,就地转运到军器厂,铸造兵器。”
    “奴婢领命。”
    听到朱由校的话,刘贺连忙躬身道。
    又给二人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朱由校才结束今天的巡视,坐上马车,返回南海子。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赵爽以前就是个铁商,对于如何管理矿业是有经验的。
    现在,他要以石景厂、军器厂为蓝本,拉出一条成套的工业体系。
    当朱由校回到南海子时,却见杨镐正在这里等着。
    “罪臣杨镐恭请圣安。”
    “朕安,什么事儿?”
    将马缰交给小宦官,朱由校看向杨镐问道。
    “回皇上,臣目前已经在京南买到了足够的院子,初期计划招收生员一千二百人,请皇上预览。”
    杨镐说着,将一本奏章拱手奉上。
    从他手中接过奏本,翻开看着,就听杨镐汇报到。
    “依皇上之意,臣设立了辎重、军法、军将三科。”      “辎重科招收生员二百人,军法科招收生员二百人,军将科招收生员八百人,由陈策、陈寅二位将军以及一些退伍老兵作为教员。”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陛下意抽调什长以上将官进行培养,臣依照皇上下发的虎贲、豹韬二卫编制,分为了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培训期为一年。”
    “目前,臣正与陈策、陈寅二位将军根据戚少保所留练兵纪要与纪效新书编写教材。”
    “嗯。”
    又点了点,朱由校看向杨镐问道。
    “这武略院有了,那么你觉得,从哪儿招收生员好些。”
    “回皇上,臣以为,当从武举和卫学招收生员。”
    “武举为我大明选将之径,招收生员进行培训,定可出将。”
    “卫学为各地卫所开办学堂,不少将门子弟都在卫学学习。”
    “卫学。”
    听到杨镐的话,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大明的教育,是分三条腿儿走路的,大致可分为地方生员和国子监贡生。
    而地方生员又分为州府儒学和卫所军生。
    不要觉得明朝的卫所制都烂成哪鸟样了,能教出啥好学生。
    实际上,真正扛着明朝走到现在而不崩的,恰恰就是卫所军生。
    每次科举,卫所军生占比高达百分三十。
    卫学是朱元璋初定,在甘肃、北平行都司、大宁等边关卫所设立。
    正统元年(叫门此时九岁),卫学普及到天下诸卫,成化三年,卫学设立成为定例。
    卫所军生出的人才之多,超乎想象。
    文官方面,张居正出自荆州卫,孙承宗出自保定右卫,袁可立出自睢阳卫。
    武将方面,戚继光出自登州卫,俞大猷出自漳州卫,麻贵出自大同右卫、李如松出自铁岭卫,孙传庭出自山西振武卫,卢象升出自南京鹰扬卫。
    卫学和州府县学是两套不同的教育体系。
    州府县学学习的是集、律、诏、礼、仪。
    而卫学学习的则是君子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科。
    “你的这个建议,让朕很满意。”
    今天,杨镐总算是拿出了一个让他觉得杨镐还有资格活下去的建议了。
    “各地卫学学子,朕记得,都是各卫优秀武官与军士子弟,让他们考核入武略院,朕同意了。”
    朱由校说着,转头看向刘时敏道。
    “让天下各卫学推荐军生五人进京。”
    “让京营指挥使以上军官,将手中军务交给副手,悉数入武略院学习。”
    “奴婢领旨。”
    闻言,刘时敏连忙道,而后转身去草拟圣旨。
    转头看向杨镐,朱由校接着道。
    “朕让曹文诏从虎贲卫中调遣三百精锐给你。你要记住,武略院,是我大明将官培训之所,纪律一定要严明,就算是纨绔子弟进去,你也要给朕训成一个合格的将官。”
    “臣明白。”
    闻言,杨镐连忙躬身道。
    实际上,杨镐心里却是叫苦不迭。
    京营里指挥使以上将官,哪是一大群世袭、勋贵、恩荫子弟,这全丢到他的武略院里让他训,他可得让人给骂的脸上勾芡埃
    但现在,杨镐却是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朕的大明朕做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凉月凉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凉月凉了并收藏朕的大明朕做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