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奢崇明的问题
“在天津也行新法。”
沉思了一会儿,堂中的气氛寂静的可怕。
坐在朱由校的身侧,眼睛余光看着皇帝皱起的眉头,徐婉儿想伸手去帮皇帝舒展开,但最终却是没有伸出手手。
太轻浮了,身为大明的皇后,要庄重。
这么想着,徐婉儿动了动有点发僵的腰。
“准了。”
就在这个时候,放下茶杯的朱由校终于出声音道。
“稍后你与周应秋、袁世振等人聊聊,给朕写个条陈上来。”
说着,朱由校看着头上已有白发的袁可立道。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袁爱卿心忧国事,这是好事儿。但要多注意身体,不要累病了。”
“臣谢陛下关爱。”
闻言,袁可立连忙躬身谢道。
点了点头,示意袁可立平身,朱由校看了看自己的备忘录,说起了今天的第三件事。
“孙师,如今辽东战事暂趋平稳,给朕说说,辽东目前的局势。”
“回陛下。”
听到皇帝问话,孙承宗连忙站起来,拿出本奏章,递给小太监道。
“臣具本程奏。”
“自二月初与建奴于马根单堡大战,歼灭建奴两白旗以来,上月末,熊经略方才撤军回到沈阳,如今各军正在修整。”
“自熊经略挫败建奴以来,已有两千多逃难、被掳至建奴地界的难民,回到辽地,臣将这些人安排到了盖州,行屯田之事。”
“根据这些逃难之人的回报,上次大战,两白旗几乎全军覆没,建奴可谓是伤筋动骨,各旗如今都在修整,据说两白旗已经重建,驻扎在新奠堡附近。”
“朕知道了。”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奏章,放在一侧,朱由校对孙承宗点了点头算是夸奖,而后将另外一份奏章递给太监,让他交给在场众人传阅。
“辽东危局已解,童仲揆的川军,要撤下来了。”
“。。。”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都没有吭声。
有资格吭声的人,只有兵部尚书黄克瓒,但黄克瓒对川军下撤是赞成的。
“水西安抚使奢崇明上奏,说是可遣两万人助辽,但朕觉得这厮是想谋反。”
手指在桌面上敲着,朱由校看着在场的众臣道。
“这些年,永宁的那堆事情,想来你们也是知道的,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
“自从前任永宁安抚使奢效忠死后,其妻奢世统抚养奢崇明,与抚养其另外一子奢崇周的其妾奢世续相互仇杀,导致永宁境内没个安稳。”
“张神武与周敦吉二人,趁着奢崇明袭击永宁宣抚史职之机,出兵生擒擒奢世续,导致其手下闫宗传等人,以救主母为名,狂掠永宁、赤水等地。”
“后来有人弹劾张、周二人,言他们轻率用兵,致使地方大乱,要杀二人以儆效尤。”
说着,朱由校拿起了一份奏章,直接扔在了地上。
“黄尚书,这道奏章,还记得吗?”
“臣记得。”
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扔下来的奏章,黄克瓒不敢反驳,低头道。
“把那几个弹劾张神武与周敦吉的人,交刑部推鞫其罪。”
“陛下,这?”
听到皇帝这话,在场的众人纷纷不理解的看向了上面的皇帝。
这是干嘛?
“第一,越权。” “第二,眼瞎。”
“石柱、酋阳二土司至今,合力也才出兵一万有余,就已略显颓势,秦诰命已经上书请再于川中募兵。”
看到在场众人不理解的眼光,朱由校冷声道。
“从张神武等人生擒奢世续至今,方才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他奢崇明还不是永宁安抚使呢,怎么就能派遣两万人马援辽了?”
“奢世续的那些手下都解决了?永宁境内都安稳了?不需要守了吗?”
“更直白的说,大明去岁还在攻伐永宁,今岁这个奢崇明就有这么忠心,能出兵助我大明平辽东叛乱。”
“他这是想造反1
说着,朱由校看向在场众人问道。
“对前线战事一点儿都不清楚,就敢写封狗屁不通的奏章,弹劾方才立功的将领,是怎么回事儿?”
“都察院失察,请陛下治罪。”
见到皇帝怒了,身为都察院头子,负责纠察百官的左都御史张问达见状,也是光棍,当即就请罪道。
“趁着张、周二人离开川中,大明军力撤走,恐怕现在这个奢崇明已经整合了整个水西的军力了吧1
看到张问达这个东林,朱由校就气不打一处来。
“治罪,治你的罪就能免去张、周二人离开川中带来的损失吗?”
听到皇帝的话,张问达嘴喃喃了两句,但最终没说出个什么。
他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埃
管不住,根本管不祝
大明最难管的地方是哪儿?
不是吏部,这个负责天下印把子的地方。
不是户部,这个负责天下钱袋子的地方。
更不是兵部,这个管理天下枪杆子的地方。
而是都察院和六科廊。
这里是清流聚集地,大明养望所。
一封奏章名扬天下,两道上疏声震山河。
就算是皇帝通过打击杨涟等人、物理禁言等方式,弄的言路阻塞。
但论政这件事儿,在位卑权重的都察院,那永远是话题,管不住,根本管不祝
这不是皇帝一道申饬,张问达叫人开会能解决的。
“张问达,伱给朕记清楚了,都察院的诸道御史,要是再送这种奏章到朕的案头来,朕将你的脑袋挂到大明门上去1
“臣。臣。。臣。”
听到皇帝的这句话,张问达眼睛睁大,猛的抬头看向怒目圆睁的看着自己的皇帝。
这是动杀心了?
连说了三个臣字,张问达想要说什么,却张不开嘴。
“陛下,都察院御史众多,前番先帝驾崩,光庙继位,辽东军情急迫,各道御史关心国事,恨张周二人再开边衅,故此才有弹劾之事。”
看到张问达被皇帝如此恫吓,礼部尚书孙如游站出来替其解围道。
“众官员关心国事,虽有越权、失察之责,但以此治罪,恐失天下人心。”
“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
孙如游的话方才说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堂中众人感觉背后一阵发凉。
“孙尚书的意思是,犯法,就不能治罪了?”
(本章完)
“在天津也行新法。”
沉思了一会儿,堂中的气氛寂静的可怕。
坐在朱由校的身侧,眼睛余光看着皇帝皱起的眉头,徐婉儿想伸手去帮皇帝舒展开,但最终却是没有伸出手手。
太轻浮了,身为大明的皇后,要庄重。
这么想着,徐婉儿动了动有点发僵的腰。
“准了。”
就在这个时候,放下茶杯的朱由校终于出声音道。
“稍后你与周应秋、袁世振等人聊聊,给朕写个条陈上来。”
说着,朱由校看着头上已有白发的袁可立道。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袁爱卿心忧国事,这是好事儿。但要多注意身体,不要累病了。”
“臣谢陛下关爱。”
闻言,袁可立连忙躬身谢道。
点了点头,示意袁可立平身,朱由校看了看自己的备忘录,说起了今天的第三件事。
“孙师,如今辽东战事暂趋平稳,给朕说说,辽东目前的局势。”
“回陛下。”
听到皇帝问话,孙承宗连忙站起来,拿出本奏章,递给小太监道。
“臣具本程奏。”
“自二月初与建奴于马根单堡大战,歼灭建奴两白旗以来,上月末,熊经略方才撤军回到沈阳,如今各军正在修整。”
“自熊经略挫败建奴以来,已有两千多逃难、被掳至建奴地界的难民,回到辽地,臣将这些人安排到了盖州,行屯田之事。”
“根据这些逃难之人的回报,上次大战,两白旗几乎全军覆没,建奴可谓是伤筋动骨,各旗如今都在修整,据说两白旗已经重建,驻扎在新奠堡附近。”
“朕知道了。”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奏章,放在一侧,朱由校对孙承宗点了点头算是夸奖,而后将另外一份奏章递给太监,让他交给在场众人传阅。
“辽东危局已解,童仲揆的川军,要撤下来了。”
“。。。”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都没有吭声。
有资格吭声的人,只有兵部尚书黄克瓒,但黄克瓒对川军下撤是赞成的。
“水西安抚使奢崇明上奏,说是可遣两万人助辽,但朕觉得这厮是想谋反。”
手指在桌面上敲着,朱由校看着在场的众臣道。
“这些年,永宁的那堆事情,想来你们也是知道的,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
“自从前任永宁安抚使奢效忠死后,其妻奢世统抚养奢崇明,与抚养其另外一子奢崇周的其妾奢世续相互仇杀,导致永宁境内没个安稳。”
“张神武与周敦吉二人,趁着奢崇明袭击永宁宣抚史职之机,出兵生擒擒奢世续,导致其手下闫宗传等人,以救主母为名,狂掠永宁、赤水等地。”
“后来有人弹劾张、周二人,言他们轻率用兵,致使地方大乱,要杀二人以儆效尤。”
说着,朱由校拿起了一份奏章,直接扔在了地上。
“黄尚书,这道奏章,还记得吗?”
“臣记得。”
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扔下来的奏章,黄克瓒不敢反驳,低头道。
“把那几个弹劾张神武与周敦吉的人,交刑部推鞫其罪。”
“陛下,这?”
听到皇帝这话,在场的众人纷纷不理解的看向了上面的皇帝。
这是干嘛?
“第一,越权。” “第二,眼瞎。”
“石柱、酋阳二土司至今,合力也才出兵一万有余,就已略显颓势,秦诰命已经上书请再于川中募兵。”
看到在场众人不理解的眼光,朱由校冷声道。
“从张神武等人生擒奢世续至今,方才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他奢崇明还不是永宁安抚使呢,怎么就能派遣两万人马援辽了?”
“奢世续的那些手下都解决了?永宁境内都安稳了?不需要守了吗?”
“更直白的说,大明去岁还在攻伐永宁,今岁这个奢崇明就有这么忠心,能出兵助我大明平辽东叛乱。”
“他这是想造反1
说着,朱由校看向在场众人问道。
“对前线战事一点儿都不清楚,就敢写封狗屁不通的奏章,弹劾方才立功的将领,是怎么回事儿?”
“都察院失察,请陛下治罪。”
见到皇帝怒了,身为都察院头子,负责纠察百官的左都御史张问达见状,也是光棍,当即就请罪道。
“趁着张、周二人离开川中,大明军力撤走,恐怕现在这个奢崇明已经整合了整个水西的军力了吧1
看到张问达这个东林,朱由校就气不打一处来。
“治罪,治你的罪就能免去张、周二人离开川中带来的损失吗?”
听到皇帝的话,张问达嘴喃喃了两句,但最终没说出个什么。
他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埃
管不住,根本管不祝
大明最难管的地方是哪儿?
不是吏部,这个负责天下印把子的地方。
不是户部,这个负责天下钱袋子的地方。
更不是兵部,这个管理天下枪杆子的地方。
而是都察院和六科廊。
这里是清流聚集地,大明养望所。
一封奏章名扬天下,两道上疏声震山河。
就算是皇帝通过打击杨涟等人、物理禁言等方式,弄的言路阻塞。
但论政这件事儿,在位卑权重的都察院,那永远是话题,管不住,根本管不祝
这不是皇帝一道申饬,张问达叫人开会能解决的。
“张问达,伱给朕记清楚了,都察院的诸道御史,要是再送这种奏章到朕的案头来,朕将你的脑袋挂到大明门上去1
“臣。臣。。臣。”
听到皇帝的这句话,张问达眼睛睁大,猛的抬头看向怒目圆睁的看着自己的皇帝。
这是动杀心了?
连说了三个臣字,张问达想要说什么,却张不开嘴。
“陛下,都察院御史众多,前番先帝驾崩,光庙继位,辽东军情急迫,各道御史关心国事,恨张周二人再开边衅,故此才有弹劾之事。”
看到张问达被皇帝如此恫吓,礼部尚书孙如游站出来替其解围道。
“众官员关心国事,虽有越权、失察之责,但以此治罪,恐失天下人心。”
“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
孙如游的话方才说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堂中众人感觉背后一阵发凉。
“孙尚书的意思是,犯法,就不能治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