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即兴名场面
    柳一非见自己的闺蜜这几年混的实在太惨了,有些于情不忍,所以问李俞能不能给她闺蜜安排一个角色。
    李俞当时问了一句这个闺蜜是谁?
    得到的答复是舒唱后,他没犹豫就答应了。
    公元2060年制作生产的华人牌手机傻妞可是无数人的女神。
    看过《魔幻手机》的中二少年们哪个没幻想过自己拥有一部傻妞手机会怎么样呢?
    冲着这个,李俞觉得就可以给舒唱安排一个角色。
    何况舒唱是柳一非的闺蜜,演技又在线,轻轻松松吊打柳一非。
    只是可惜了,舒唱去读外国语学院把自己整糊了。
    这也没什么,舒唱能考上外国语学院,证明她的文化水平比圈内的一帮文盲强。
    而且她还是一边拍戏一边考试进的外国语学院。
    如果她不是一个演员,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绝对是一个学霸。
    喜欢学习没有错。
    糊了是可以抢救的,虽然难度大,但不是没有再次红起来的希望。
    可是舒唱误以为大家喜欢网红脸,把自己独特的美丢了,换成千篇一律的网红脸,这就让人很遗憾。
    因为变成网红脸后,她基本没了翻红的希望。
    一个明星想要红,辨识度是非常重要的,脸一定要有记忆点。
    一个长得漂亮又有演技的女演员,本来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真的太可惜了。
    进行完《梦华录》的收尾工作后,柳一非和李牧戈一起返回京城。
    她跟李俞聊《木兰》时问到她闺蜜舒唱的事,她问:“能不能把我的一些高光分给唱唱,她过气太厉害了,我希望她的事业能好起来。”
    李俞摇了摇头:“你这不是刁难人吗?原本她长得很有灵气,很有辨识度,演技也好。结果她自己把自己变成没有特色的网红脸,你让我怎么办?”
    柳一非又说:“你不是捧谁谁红吗?”
    李俞吐槽:“媒体和网友的话你也信,不是我捧谁谁就可以红。而是我看出了那些人的身上有红的潜质,所以我才去捧他们。
    你把二十岁的刘得华周闰发放到现在,我一样可以捧红他们。
    把他们交给别的导演,只要导演和剧本给力,也一样可以捧红他们。”
    一块好的材料交到经验老道的雕刻大师手里才可以雕出艺术品。
    一块差的材料,别说艺术品了,能掩盖缺陷突出优点就不错了。
    舒唱现在只剩下演技不错一个优点了。
    如果演技好的人就可以红,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老戏骨没戏拍了。
    柳一非觉得李俞说得好有道理,她有些不太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唱唱就真的翻红不了了吗?”
    “真的很难了,你是她的好闺蜜,她动刀子之前没跟你提过吗?你怎么不劝她呢?明明以前长得好看,有辨识度,非得把自己整过气。”李俞遗憾的叹了口气。
    “她跟我说了,我劝冷静,一定要考虑清楚,她没听。”柳一非也很无奈。
    舒唱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她只是舒唱的好闺蜜而已。
    别说好闺蜜了,一个人一旦作了决定,亲妈都拽不回来。
    特别是舒唱这种人,人人都劝她考北影和中戏好,对她演艺事业很有帮助,她就是不听。
    “我现在发现你们两个能成为亲密无间的好闺蜜是有道理的,像,真的太像了。
    舒唱在做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时像极了挑剧本的你,你们就是一本错题集,总能精准的帮大家筛选掉错误的答案。”李俞犀利的点评道。
    “……”
    柳一非气坏了。
    她明明没有听到一个脏字,却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脏话比这话更脏更伤人了。
    她很想反驳的,可是张嘴时才发现如鲠在喉。
    因为她发现李俞的话虽然伤人,但实际上是把她和舒唱干过的事说出来而已。
    她之所以有被人戳肺管子的感觉,就是因为李俞说到她的痛点了。
    “行了,别管你的好闺蜜了,你先想想自己应该怎么演好木兰这个角色吧。
    舒唱是过气了不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比圈内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强。
    而且她赚的钱也够她一辈子了,现在退圈了都不影响生活质量。”
    李俞道。
    舒唱让人感到遗憾,但和她共情就算了吧,特别是普通人,更不需要跟一个红过的明星共情。
    舒唱再糊,也比那些三线小明星强。
    接不到好的资源,一年赚的钱也比普通人多好多倍。
    说着,李俞拿出了一堆纸张。
    没错,就是一堆,他精修过的《木兰》剧本,外加接近八百张分镜手绘图的复印件。
    演员一般是没有必要看分镜手稿的,通常都是文字剧本。
    但李俞决定喂饭喂到底,帮柳一非把饭喂到嘴里。
    李俞知道她的演技很一般,所以把一套完整的分镜图给她看,让她提前看到拍摄的效果,导演想要什么画面,她在哪一场戏应该怎么演。
    除了这些,她还可以提前知道演员的走位,机位设置这些细节。
    如果碰到一些死板的演员,让他们看分镜图,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他知道了导演想要什么画面,什么效果,脑子里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演成分镜图里的模样就可以了,容易限制演员的想象力和自我发展空间。
    有很多经典的名场面,其实剧本里没有写的,分镜图里更没有画。
    是演员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现场发挥出来的。
    比如侯总在《名义》里的你们衔接的挺好,这句台词就属于点睛之笔。
    还有《沉默的羔羊》里,安东·尼霍普金西经常给自己加戏。
    在汉尼拔和女主角的对话片段中,他说曾经有一个人口调查员想测试他,他把对方的肝配蚕豆吃了。
    台词念完后,他即兴加了一段诡异的恐怖怪叫。
    他的演技太好了,把女演员吓得不轻,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戏里还是戏外,用人话形容就是被吓懵了。
    不过导演认为这一段很好,把变态吃人狂魔的心理变态刻画的非常到位,所以保留在正片里了。
    当然,对大佬们来说,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可能会限制自我发挥。
    放柳一非身上就不需要操心这种事了,因为不让她看分镜,不让她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她也无法即兴出名场面。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充满智慧的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充满智慧的猫并收藏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