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奉天殿的百官纷纷朝着李逍看了过去。
    “那可是三万人啊,如何安排?”
    “对啊.若是都有朝廷安排,那可是极大的一笔支出!”
    “可不是嘛.虽然现在国库比较富裕,可花费也大啊,马上圣上就要打仗了,花银子更是和流水一样.”
    国师虽说圣人归圣人,但遇到这种无法理解的问题,他们还是纷纷私下讨论。
    李逍拱手道:“回圣上,现在我朝已经通铁路一路畅通到山海关,交通十分方便,可以加大两边的交流。
    虽然这建州是我大明的领土,可那边的人依旧是游牧为生,说的满语,用的满文,若是来年牛羊收成不好,还会想方设法来中原劫掠,这跟北方的瓦剌有何区别呢?
    依臣之见,我大明可展现大国气度,在建州为他们修筑城池建房屋,设学堂传汉文,教化他们耕种土地,北方天寒地冻,但却可以种土豆、红薯这些耐寒的作物。另外可以将大明先进的养殖业技术传去,规范养殖业提升产量,另外用河流湖泊养鱼使其富裕。
    当年秦始皇雄才大略,书同文,车同轨,如今这女真还是用的满文和满语,既然是我大明的国度,岂非异类?
    这三万儒生,尽可安排到建州诸卫去,修建城池,设学堂,教他们说汉语,传儒学!驰援大东北,真正将疆域融入大明!”
    一番话落下来。
    朝廷官员们都惊呆了。
    谁能想到,国师的气度居然如此之高。
    居然是要整个汉化女真各部,整体建设北方,还要将大明的儒学传过去。
    “好!说的好!”
    朱棣激动地从龙椅站了起来,没想到李逍许多天不来上朝,一上朝就语出惊人!
    这话简直是说到朱棣心坎去了。
    他一直对建州这块土地念念不忘。
    虽然占了土地,却没普及文化。
    文化不同汉,这种暂时占领土地的方式,肯定有弊端。
    指不定哪天那边一联合,就跟正北方的瓦剌一样令人头疼。
    朱棣笑着看向李逍道:“爱卿,你的意思是,这群考不上官的儒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去汉化其他疆域的民族,是这个意思吧你说的这个计划如何称呼?”
    李逍拱手道:“是,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这些考不上官员的秀才们,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们的儒学非常精通,我们将儒学传播过去,就是传播我们的文化。
    不单单是儒生过去,届时还要派遣工匠,农人,迁移到那边,修建城池,那边苦寒,给牧民们一个安居乐业之地,遮风挡雨之所,享受我大明朝一样的待遇,才能展现我朝大国风度。
    随后,鼓励通婚,设我大明的机构,如今那边还没有土地还未分配好,刚好就由我们朝廷来划分土地,免除了改革之阻碍,如此一来,这建州就和我们华夏土地其他府、州没什么不同了,此计划,就叫做驰援建州!”
    李逍顿了顿,继续说道:“刚才张侍郎说的也没错,这些儒生,洪武年间就享受秀才待遇,读了一辈子书,突然取消这些优惠待遇,的确是有些不仁义。既然我为儒圣,就为这些读书人做些实事,让他们有个活计干,有谋生之道。”
    李逍虽然不喜欢满族,不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个都不能少。
    只需要提前让他们汉化,享受天朝的庇护,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未来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好!不错!驰援大东北.”
    朱棣微微颔首,随后看向其他官员,道:“众爱卿,觉得国师此举如何?”
    一时间,场面略显沉默。
    显然这个计划非常之大,不少人还没回过神来。
    良久,一名名叫张寒的言官走了出来,拱手道:“圣上,那边不过是一些蛮夷,野猪皮。按照国师的说法,传汉文,鼓励通婚,这样一来就血脉相容了,融入我们高贵的汉人血统,这是否.”
    言外之意,
    就是觉得将这些蛮夷融入汉族,觉得侮辱了汉族血脉。
    此言一出,朝堂上其他官员也纷纷应和,表示此事的确要多思考一下,不能急于下决定。
    “张寒。”李逍看向那言官笑道:“据本国师所知,你祖上应该是陇西人吧。”
    因为精神点加满的缘故,李逍的记忆非常好,朝堂上的官员,他在吏部看了一遍档案,全部记载脑海之中。
    张寒拱手道:“回国师,的确如此。”
    李逍笑道:“那你觉得你是什么人?”
    张寒昂首挺胸,颇为自豪的道:“自然是汉人了。”
    李逍道:“你真的是汉人吗?可在唐朝的时候,你这个地方可是匈奴的地盘啊,往上数十几代,你说不定就是匈奴人啊。”
    “这”
    张寒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似乎很有道理啊。
    李逍接着,看向另外一个私下讨论的工部侍郎赵武道:“赵武,你老家是大宁的吧?”
    赵武点头道:“承蒙国师厚爱,下官老家是在大宁。”
    李逍道:“你觉得你是什么人?”
    赵武道:“当然是汉族了。”
    李逍笑道:“往上数十几代,你说不定是契丹人。”
    “这”
    赵武也愣住了,别说.还真有可能。
    随着这一幕,大家似乎都有些明白国师的用意了。
    李逍哈哈一笑,道:“匈奴,契丹,突厥,乃至更远的百越、戎、羌这些不都是历史上曾经当朝的外族吗?如今他们的后代,乃至于你们,哪个不认为自己是汉族?历朝历代都在将外族汉化,这就是我汉族的文化底蕴所在。我大明,泱泱大国,难道这些气度都没有,还会在乎外族融入我们的血脉?要本国公说.”
    李逍浑身散发出一种威严,接着豪气云天,道:“只要融了我们汉族血脉,那就是汉人,那就是我大明人!”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李逍的气度之大,感染了每一个人。
    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这李逍的肚子里那就能撑起汪洋大海的巨舰,格局之大无人能及!
    “好!说的太好了,只要融入我大明,那就是我大明的子民。”
    朱棣喜不胜喜,道:“不用商量了,就按国师说的办,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四部尚书听令,半月之内,即刻拟定驰援大东北方案于朕,不得有误。”
    “臣等听令。”
    四位尚书先是纷纷答应。
    随后,吏部尚书廖均卿道:“陛下,这秀才们驰援去建州传道,不知需要什么待遇,若是待遇太差,恐无人肯去,若待遇太好,那朝廷的负担很重啊。”
    李逍拱手道:“陛下,臣建议,直接给与官职吸引人!在现有的官职体系中,再加一级官员,等级是十四品,享受十四级官员待遇,如有妻女者添加补助,让其带妻女过去,免去思乡之苦,若是无妻女者,鼓励去那边与当地女子结婚,再给赏赐。”
    吏部尚书眼睛一瞪,心道这待遇也太好了吧,这样搞,三万人怕是都要去啊恐怕不少回乡的秀才也会再次动心
    这样一来,朝廷真的承担得起这么庞大的开支吗?
    还没等文物百官提出异议,朱棣颔首道:“准,就这么办!既然在那边要修建城池,那就再给每人修一房屋,让其在那边定居!!”
    工部尚书吴中率先走出,道:“陛下,这修建城池,修建房屋,耗费颇巨,也需要大量劳力。而且那边苦寒,工部的官员怕是没人愿意去啊。”
    李逍道:“当地不是有牧民吗,给钱让他们赚,劳力不就来了吗?迁移工匠过去,你们工部也要派人过去,给与出差补助,双倍俸禄,驰援十年之后,回朝官升两级!何况这次考进工部有不少新人吧?带过去磨练磨练,自会有人去的!”
    闻言,工部尚书吴中眼皮一跳,我擦,待遇这么好,工部的官员们怕是抢着要去啊。
    户部尚书夏原吉麻了,这么搞,哪来这么多钱啊?
    他走了出来,道:“陛下,国师大人说的是好啊,可这巨大的花费,朝廷支撑不住啊,除非这次北伐取消,将钱财”
    朱棣挥手道:“取消北伐?不行,如今大明兵强马壮,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夏原吉愁眉苦脸,直接撂摊子,“您杀了臣,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出来,这户部尚书我不当了,你看谁能解决这庞大的开支,谁来当吧。”
    话落,众官员面面相觑。
    还真是如此,又在建州搞大开发,又加这么多官员,迁移这么多人过去,花费不是一般的大。
    “你威胁朕?”朱棣皱了皱眉。
    “臣不敢。”夏原吉拱手道:“只是巧妇乃为无米之炊,说的再好,没银子,都是空谈。”
    朱棣想了想,的确如此,直接将问题又丢给了李逍,“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国师提出此举,那国师有没有好的对策?”
    所有人又纷纷看向了李逍。
    尼玛,果然还是要靠我啊.李逍微微一笑,道:“本国师自有妙计。”
    闻言,众人一惊,夏原吉立马就看向了李逍,尊敬作揖道:“国师,愿闻其详。”
    李逍笑道:“当初,本国师建设东安一县之地,也是无钱,可还是将事情办成了,你可知晓?”
    “此事下官有过了解.”
    夏原吉皱眉道:“当初国师发展东安县,是问钱庄借的银子吧?国师不会是想,我朝廷也要借钱吧啊?”
    李逍点头:“是。”
    夏原吉诧异道:“县衙也就罢了,我朝廷难道要向明间钱庄借钱,那岂不是成了笑柄。而且就算是问明间钱庄借钱,这庞大的银两支出,恐怕数以万万计,怎么可能借到钱。”
    百官纷纷点头认可,是啊,朝廷怎可能问钱庄借钱?
    李逍笑道:“借钱归借钱,可却不是向钱庄借钱。”
    夏原吉略显疑惑:“那问谁借钱?”
    李逍微微一笑,道:“这大明是圣上的天下,却也是天下人的天下,自然问天下人借钱!”
    “什么?问天下人借钱?”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问天下人借钱,怎么借?谁会借?
    应该不会有人会借钱给朝廷吧?
    “国师。”
    朱棣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大起,直接道:“你就别绕弯子了,快快说来。”
    顿时,整个朝廷都安静了下来。
    如今北平百姓可都是很富裕的,家家有余钱,全国各地更是有不少有钱人。
    可人家的钱,只会放到荷包里啊,根本不会拿出来。
    要不大明钱庄早就有很多储蓄了,可实际上,百姓们都不愿意将银两存到大明钱庄里来。
    他倒要看看,国师如何才能问天下人借钱的。
    就算他是儒圣恐怕也做不到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事情只有有利可图,就容易推动。”
    李逍笑道:“如今北平百姓可都是很富裕的,家家有余钱,只要想办法,能让百姓们心甘情愿掏钱不就好了?”
    夏原吉试探道:“给与利息?”
    “没错!给与利息,就有人愿意掏钱了。”
    李逍解释道:“我大明可以发行大明债,问天下人借钱,由朝廷背书,筹集财政资金。让百姓们购买大明债,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那么就能问天下人借钱了。等建州等地建设好之后,那边就能跟我大明其他府州一样,源源不断的提供税收,这么大的地界,还怕回不了本??”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逍说的轻巧,可落在众人的耳朵里,却是如惊雷般炸响。
    太.太令人震撼了,国师果然计谋过人,居然还有这种借钱的方式????
    “咦!咦!!”
    户部侍郎夏原吉也是个聪明人,很快想出了问题的关键,他眼睛瞪得圆圆的,听完之后,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震撼道:
    “发行大明债.让百姓们掏钱,给朝廷发展建设,随后朝廷可以通过发展后的疆域,得到大量的税收,收回成本,随后又将钱还给百姓,还给与利息。朝廷、百姓、被建设的疆域都将获利,这简直是三赢的局面啊!!!”
    其实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
    就跟谜语一样,听到正确答案后,就感觉很简单,自己也能想到。
    但实际上就是事后诸葛亮,没人能想在前面。
    但国师却用小小的举措,就解决了现在朝廷天大的问题。
    还能达成三赢的局面
    “此举甚妙啊!!”
    内阁杨士奇也是惊讶的喊道:“问天下人借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于民获利,于国获利,国师实乃大才!”
    “下官赞成此举,既然能发展国力,何乐而不为之,几年前修建的铁路,我等一致反对。如今一看,原来国师早就心有沟壑,未雨绸缪了!”内阁杨荣对着李逍拱手道:“佩服,佩服至极!”
    随着内阁几名官员称赞,下面的官员纷纷也开始了。
    “妙计,实乃妙计,不愧是我大明国师!”
    “国师真乃汉之萧何,唐之房玄龄,宋之王安石!而我大明有李逍啊!”
    “我早就觉得国师厉害,你看看现在北平多么富有,比南方的扬州比之兴胜数十倍不止!”
    “是啊,我也早就发现了,咱们大明有了国师,真乃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国师乃是国之栋梁,如今正是潜龙问世,国师是万里马,圣上也是伯乐,万里马遇伯乐,我大明国运绵绵,如大鹏一般翱翔九天!”
    不少官员夸着夸着,还连带圣上也一起夸了。
    李逍微微一笑,如沐春风,仿佛进入了夸夸神教,不得不说,这些文人拍马屁就是舒服,变着法子夸自己
    至于那些跟各地地主有瓜葛,又被地主们煽动,想要恢复秀才特权的官员们,则是彻底沉默了。
    秀才的确是恢复了待遇,似乎还变得更好
    但结果却是与他们想要的千差地别
    李逍真是会化解矛盾,直接将矛盾给抛开了,变成国家大事
    “好!发行大明债,此举甚妙!”
    朱棣听明白了这大明债的好处后,喜不胜喜,道:“如此一来,就能获得三赢,于民于国,皆大欢喜,若干年后,那些建州子民一定会念着此举。国师真不愧是大明之栋梁,大明可一日无朕,但不可一日无国师啊!”
    此言一出,
    满朝文物纷纷朝着李逍拱手:“国师大才也!”
    听到这句话,
    比较郁闷的当属内阁的解缙了。
    上次解缙跟着大儒孔茂学闹事,结果李逍直接成儒圣了,那孔茂学成了李逍的徒弟,自己更是成了李逍的徒孙
    于是解缙又回到朝廷,官复原职。
    他听到这句话,感觉心里很难受。
    圣上在南京的时候,跟自己说过这句话,“天下不可一日无朕,朕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受宠啊!
    结果迁都之后,自己马上就坐了冷板凳
    他看着满朝文武跪舔李逍的摸样,心中酸酸的,那不就是曾经的自己么
    仔细一想,解缙发现这李逍也属实厉害。
    自己最以为荣练了几十年的狂草书法,被国师用狂草碾压。
    国师曾经写过的四句:横有千古,纵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用的就是狂草。
    别提上面的诗才了,就那书法就压了自己一头。
    不止如此,
    国师的楷书能媲美颜真卿,行书能媲美王羲之
    这就不说了,自以为荣的儒学造诣,也被国师碾压,人家直接悟出新的道理,坐地成圣。
    十年前,还带兵打过仗,三千人救下十万人。
    五年前打倭国和倭寇,彻底灭绝倭寇之患。
    更是不停地改革,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有,国泰安康。
    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哎
    这样一想,似乎自己失宠也是情理之中。
    既生缙,何生逍啊!
    解缙心中悲叹一声。
    暗道还是老老实实的吧,不能继续折腾了。
    念及至此,
    他也跟随着所有跪舔李逍的官员们一起拱手,“国师大才!”
    这场夸赞持续了一刻钟才缓缓停下。
    这朝堂之上,真的就变成了夸夸神教,夸个不停。
    将李逍从头到尾,以前做的事情和现在做的事情都夸了个遍。
    杨溥兴奋道:“妙哉!妙哉!若是此举真能成,那以后岂不是只要朝廷缺银子,那就可以问天下人借钱?”
    听到这话,朱棣也是眼前一亮,“似乎是这个道理啊。”
    “这不行!”
    李逍急忙摆手,纠正思想:“发行大明债,首先就是国民信任,朝廷既然要借钱,就一定要还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若是随意动用此法,万一朝廷还不上银子,那就是失信于天下人,百姓拿不回银子,天下都会动荡。所以行此事要慎之又慎。”
    说完,李逍又道:“只要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发行大明债,保证百姓的收益,此举的确能多次实施!是利国神器。”
    话落,
    三杨一同拱手:“是这个道理,国师提醒的是!”
    朱棣微微点头,心中记下了李逍的提醒。
    这确是把双刃剑,大明债不可随意启动,必须要慎之又慎,用好了,国家越来越好,用不好,失信于民,天下动荡。
    既如此.那就趁着李逍还在的时候,放心大胆的用。
    等朕老了,这大明债的策略,就彻底禁止掉。
    以免后世不肖子孙胡用乱用!
    这般想着,朱棣心情大好,挥手道:“好,就如国师所说,户部立马发行大明债,先看看咱朝廷能不能从百姓手中凑到银子。”
    “臣等领旨,圣上英明!”
    百官齐拜。
    “退朝!”
    很快,
    大明债在经过户部经过严密计划后,联合大明钱庄正式推出。
    李逍起初建了这个大明钱庄并未启动存钱的功能,主要是没有电脑和计算器,庞大的数据支撑不起来太大的客流量,会导致数据混乱,金钱体系崩塌。
    所以还是依靠各地的私人钱庄来维持储存钱财的功能,不过后续随着纸钞深入人心,李逍就会打算让大明钱庄代替钱庄。
    目前,大明钱庄主要的作用就是发行大明宝钞,普及大家用纸钞的习惯,但并未全国推广。
    因为大明现存的金银量,不足以支撑全国的金本位,李逍的计划是徐徐图之,这点也是跟朱棣和朱元璋商讨过的。
    但是发行大明债不一样,买了之后,就不需要变动,需要的计算量少,因此可以推广执行。
    经过李逍的商讨,大明债利息是根据年限算的。
    大明债分为:五年期,十年期,十五年期。
    年化收益分别是:年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百分之八。
    利息到期一结算,可以选择继续购买或退还。
    按照最低档的五年期,一百两银子一年能获得五两利息,这五两的利息还会纳入本金进行继续利滚利。
    到期之前是不得取出来。
    除非能证明家里急需用钱才能取出,不过只能取出本金,利息就别想了。
    正式推出之后,李逍带头买大明债。
    买了五千万两白银,十五年期的。
    按照百分之八的利息,一年的利息就是四百万两!
    坐吃山空,那也是吃不完的
    其实这些钱,李逍拿去做生意只会赚的更多。
    不过现在李逍站在权势顶峰,富可敌国,钱财对他来说,还真就跟数字一样,更多的是社稷责任。
    用李逍的原话来说,就是:从洪武二十六年,创业至今,我没领过俸禄,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我最快乐的时候是当知县的时候,一个月领五两白银的时光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打一个陪伴!
    随着李逍带头购买大明债,加上报纸这么一宣传。
    大明债瞬间就火了。
    国师都买了,咱们还怕个屁啊,买啊!
    京城可是聚集了全国各地不少的富商前来做生意。
    这些人精明的很,他们的钱财可不敢全部换成大明宝钞用,只能换一部分宝钞使用,剩下的都是现白银,存放在钱庄。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钱庄,你存银子到钱庄里,那是要付费的,要交保管费,而且还不低,高达百分之三。
    也就是说,一年存一百两银子,你要付三两银子的保管费。
    别说要把银子存到家里这种话,古人不傻,存家里,家里怕是天天要遭贼
    而现在买大明债,一百两银子买五年期的,不但不要保管费,还能获得五两银子!
    这里外里,就相差了八两银子!
    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于是,现在买大明债这件事,就成了谈资。
    以前碰面,都是寒暄“吃了没”“去哪儿”这些话。
    现在就直接变成了“听说大明债没”“买大明债没”“抓紧买啊,存钱庄吃亏”。
    要不说存钱是华夏人的良好习惯呢,从古就有。
    这些商人都喜欢存钱,不少富家大户,几代人的经营,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多有钱,钱都偷偷存了起来,越存越多。
    另外就是现在北平城刚崛起的富商,不少人以前穷,有钱后一样扣的跟铁公鸡一样,明明有钱的很,但是他就是不花。
    这次大明债一出,纷纷购买。
    直接将大明这些有钱人全部炸出来了。
    还有大量南京坐火车来的富商,各地来的富商也纷纷购买大明债
    他们一看,这发行大明钱庄外面排队都排的老远了,人人相争购买,显现出十分热闹的场面。
    最先支持大明债的,就是这次北平发展改革,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胆子本来就大,加上相信国师,毫不犹豫的就买了。
    几千两,几万两的买。
    于是就造成这种火爆的局面!
    那些外地来的,原本只打算买小部分的大明债的商人,经过这小气氛一烘托,立马上头,多买了许多。
    不得不说,大明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除了北平,平常百姓家哪有闲钱买大明债啊?
    但这些外地来的富商家族,家里真的是家财万贯,几千两,几万两的买,眉头都不皱一下,你都不知道他们多有钱。
    大明债一时间成了风头,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起先是商人,随后就是朝廷的官员也开始动手了,随后百姓们也开始买。
    北平的百姓还是有闲钱的,不少人卖个臭豆腐,经营的好,一年也能赚个七八十两银子,这么多年过去,房也买了,自行车也买了,存个一百两、二百两的家庭可太多了。
    蚂蚁小,也是肉啊,这些百姓积少成多,存的银子加起来,并不比全国各地富商存的银子少。
    就是苦了各地的钱庄,这些天不断地有人去钱庄赎回银子。
    好几家钱庄因此垮掉了,银庄发现经营不得当,或是家里有蛀虫,这两根本不够支付前来取钱的人。
    这几家钱庄自然就被官府拉去坐牢去了。
    发生了资不抵债的情况,记者立马报道此事,小报纸这么一渲染,一发小,人们对各地钱庄已经发生了信任崩塌的苗头。
    国公府,
    中午李逍和朱凝云一同用膳。
    这些天李逍几乎都在陪夫人在府内,悠闲的过日子。
    “夫君,您说咱家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大明债,这资产不就一下子曝光了吗?”
    朱凝云略显愧疚的道:“前不久,你不在家,父皇亲自过来找我商议,说是要让府内出点银子资助他北伐”
    “啊?”
    李逍惊讶道:“还有这事儿,你给钱了没?”
    朱凝云脸一红,“给了。”
    李逍觉得不对劲,问道:“给了多少。”
    “给了.”
    朱凝云很是尴尬的道:“给了二十万两,当时父皇高兴得不行,说女儿没白养,女婿比儿子顶用兴高采烈的离去了。”
    “啊这.”李逍也略显尴尬。
    要是发现自己买了五千万两的大明债,那二十万两,就感觉是打发乞丐一样
    李逍道:“你当时,怎么没多给点”
    朱凝云道:“当时没想那么多呀还不是不让夫君您担心嘛.”
    李逍愣了愣,明白了朱凝云当时的心里。
    朱凝云是有心向着娘家,但是又不想让李逍知道自己向着娘家,就用二十万两银子将朱棣给打发了。
    其实李逍倒是想向着娘家,毕竟这娘家是皇帝啊
    再说了,自己要这么多钱,有毛用。
    也怪自己,一直没有说这件事。
    念及至此,李逍拉着凝云道:“凝云,那下次父皇来要钱,你就多给点,咱不缺钱。你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儿子孝敬老子,那不是天经地义嘛,给,狠狠的给!”
    朱凝云微微一愣,道:“现在想给也给不了了。”
    李逍:“为啥?”
    朱凝云:“这五千万两,是咱府上所有的现钱了,那大明债买了就不能退,咱没钱了。”
    李逍:“.”
    气氛略显尴尬。
    李逍吃了口鸡腿,笑道:“没事,我提前公布过,大明钱庄对客户信息保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查看客户的个人信息的。”
    闻言,朱凝云拍拍胸脯,喜道:“那就没事儿了,咱们每年吃利息都能有四百万两,府内没现银也转的开。”
    李逍笑道:“花不完啊花不完,一生一世花不完。”
    朱凝云撇了李逍一眼,“没个正行,你膨胀了哈”
    李逍:“想任性就任性,想膨胀,我就膨胀,你能拿我怎么样.”
    朱凝云:“.”
    大明紫禁城的南面不远处,有一个超大型的建筑,名叫北平仓库。
    北平仓库钢筋水泥建的如一个碉堡一样,城墙高二十米,二十四小时有带甲卫士拿燧发枪巡逻,这就是大明钱庄的本部。
    这个地方,存了大量的金银,支持起北平的金本位,保证大明宝钞的价格稳定,防守十分严格,苍蝇都飞不进去。
    朱元璋和朱棣也就迁都后,进去参观过一次。
    随后就没来过了。
    这日,
    朱棣和朱元璋并未兴师动众,乘坐着马车,带着几个侍卫朝着北平仓库走去。
    “户部传来消息,钱庄发布的一万万两白银的大明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快筹集完成了,这简直是太匪夷所思。”
    马车上,朱棣十分激动的说道。
    原本朱棣是计划一年之内筹到一万万两白银,其中一部分拿去建设建州的蛮荒之地,将那边汉化的跟国内一样。
    结果一个月就凑到了这么多钱,让朱棣大为震撼,原来朕大明的子民这么有钱,藏富于民?
    “是啊,的确令人震撼。”
    朱元璋也是皱眉道:“十年前,我大明年税收才两千多万两,这一月的时间,居然筹集了五倍与当年的税收,百姓都这么有钱吗?”
    朱棣点头道:“是啊,这下真是富有了,这么多银子,朝廷能做多少事情啊,李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这建设国家的钱财有了,现在军费也有了,哈哈哈.对了前不久我还问凝云要了二十万两银子筹军费,看来可以还给她了,朕不能要女儿的钱。”
    朱元璋没好气道:“好你个老四,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怎么能用私人的钱,办国家的事?更何况那是凝云,李逍是你的女婿,他这些年为朝廷奉献这么多,鞠躬尽瘁,赚些钱也不容易啊,你还打他的主意,一开口就是二十万两,真是不应该。”
    朱棣急忙点头:“是是是,父皇教训的是,现在有钱了,等下就将那二十万两银子还给凝云。”
    “赶紧去钱庄看看吧.”
    朱元璋对此也是好奇不已,道:“咱倒是想看看,这一万万两白银,是如何筹到的。”
    不多时,马车在北平仓库前停下。
    朱棣和朱元璋双双下了马车。
    “北平仓库重地,不得进入。”
    守在大门面前的守卫士兵,立马警戒起来,手中燧发枪横在胸前。
    “太上皇,圣上亲临,还不跪拜!”
    锦衣卫负责守卫皇帝安全的锦衣卫部门叫做大汉将军,为首的大汉将军呵斥道。
    话音落下,
    那些守卫纷纷脸色一变,立马跪拜,“我等有眼无珠,参见圣上。”
    随后,其中一人立马进去通报,马上钱庄的总管就走了出来,“臣,参见太上皇,参见圣上。”
    “免礼。”朱元璋挥手道:“领我们进去看看。”
    “是,太上皇,圣上。”
    这出自国公府的钱庄总管,立马就躬身将这两尊大佛请了进去。
    随后一路介绍。
    进入大门,这里面有许多大房屋,里面整齐一排排,有许多房屋,里面有许多算数先生在忙碌着北平的经,济系统都靠这里面的人维持。
    “太上皇,圣上您看,这间房屋的算数先生,是统计北平物价.这间房屋是统计兑换金银数量,作数据统计.这边都是分析师,用于北平物价稳定分析这边是用于关税分析.”
    其实这间钱庄暂时还未开启钱庄的存钱功能,李逍经过人员培训,就让其承担起了物价司,经济司的作用。
    “想不到,李逍默默为大明付出了这么多啊.”
    朱棣参观了这一间间的房屋,每一间房屋都能看到有差不多四五十人的算数先生在忙碌着,不由感慨道。
    “真是好孙女婿啊,咱这个兄弟没认错.”
    朱元璋也十分欣慰,他今天才发现,北平的经济发展这么迅速没那么简单,原来背后还有许多机构默默支持,这些都是李逍做的事情。
    朱棣点点头,看向总管问道:“对了,这次朝廷发行大明债,那些案牍在哪?”
    “这”总管当即面露难色,那大明债的信息是不能看的,绝对保密,若是其他人提出,不管多大官,总管都让他滚蛋。
    可这前面两尊大佛,一个是圣上,一个是太上皇,敢说个不字,那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吗?
    “那围墙里面是什么?”
    朱棣发现这里面还有一道围墙,墙体比外面更厚,足有一臂的厚度,便指向那边问道。
    总管回道:“回圣上,那里是金库重地,案牍库也在里面。”
    朱元璋惊讶道:“还有金库?有多少金银?”
    总管如实道:“应该是有十万万两的金银吧。”
    因为跟倭国通商的缘故,那边的银矿得以开发,北平的金银储量这五年大量增长,才有这么些金银储备。
    “什么!”
    朱元璋异口同声的震撼。
    朱棣大喜道:“有这么多钱?”
    总管一看情况不对,急忙解释道:“圣上,这些钱可不是朝廷的钱啊,这是整个北平府,乃至全国推行金本位的储金,是百姓用金银换的宝钞,这些钱其实就是所有百姓流动在市场上的钱,不是朝廷的,决不能动用的啊。”
    “瞧你吓得,朕说过要用吗?”
    朱棣没好气道,不过心中还是有些震撼,原来推行金本位是这样个方式.难怪之前父皇怎么推宝钞都失败了,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步。
    “是臣冒昧了,陛下恕罪。”总管摸了摸汗。
    朱棣淡淡说道:“好了,带我们进去看看吧。”
    这下,总管更是汗流浃背,跪地道:“太上皇,圣上,金库重地是万万不能进的啊。”
    正说话着,户部尚书夏原吉刚在里面和钱庄大总管对完账,从里面走出来,正好被朱棣看到。
    夏原吉一看不对劲,刚想溜回去,就被朱棣喊住了。
    “夏原吉,你过来,你告诉这个人,朕能不能进去这里?”
    夏原吉一看无处可逃,只好过来,无奈道:“圣上,的确是不能进啊.”
    朱棣皱眉:“你怎么能进?”
    夏原吉拱手:“臣这是政务需要啊,签了保密协议的,若是泄密,那是要被抓下监狱的。”
    朱棣纳闷道:“朕进去看看也不行?”
    夏原吉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北平钱庄大总管也急忙走了过来,如临大赦,道:“国师交代过,谁也不能进啊。”
    “咱要是非要进呢?”
    朱元璋微微不悦道。
    “您非要进.臣也没办法啊,太上皇,圣上请进.”
    大总管终究知道是拦不住的,只能无奈作请的姿势了。
    夏原吉看着两人进金库的背影,无奈一笑,随后打算开溜。
    朱棣岂会放过他,突然转头喊道:“夏原吉,你这么急去哪儿?一起进来,给朕讲讲这次大明债筹集情况。”
    “是,圣上.”
    夏原吉无奈,还是跟了进去。
    进了金库,两人没急着去看大明债的案牍,而是先去了金库。
    朱元璋兴致大起,他还没见过十万万两金银是什么壮举,便这般要求。
    金库大门是厚厚的钢铁打造的,高达一丈,比城墙还坚固。
    十个人花费力气,将金库大门打开。
    里面的金子都融成了金条状,摆放的整整齐齐,堆成一个个小山,上面还刻印有大明黄金的字样。
    朱元璋和朱棣走入其中。
    随后,整个人的麻了!!
    两人在金库里漫步,嘴巴成了o型。
    “老四,感觉如何?”
    “爹,感觉很好,非常好.”
    他们有史以来见过最多的金子,金光璀璨,刺瞎双眼!
    他们无比的感慨,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多金子!!
    仿佛徜徉在黄金的海洋之中!
    而这
    就是李逍未来让大明宝钞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开端

章节目录

热血驸马主角李逍朱凝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李逍朱凝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逍朱凝云并收藏热血驸马主角李逍朱凝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