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很快就得悉了孙韶身丧的消息。
    因为孙权不仅让人将孙韶的棺木转来吴郡富春县安葬,且还亲自过去主持葬礼了。
    以葬在孙家桑梓的方式来告诉所有人,改姓纳入的孙韶这支血脉将永远是吴国的宗室,且还昭示了他将矢志为孙韶报仇雪恨之心。
    发誓终有一日,将斫下夏侯惠之首来告慰孙韶在天之灵。
    嗯,他已经知道是谁射出箭矢了
    而当魏国细作将这个消息带回来淮南的时候,夏侯惠刚刚走进李长史的署屋中。
    甫一听闻便笑得前俯后仰,虽然没岔气,但眼泪是真的给笑出来了。
    孙权发誓要他的人头,他可是求之不得啊!
    因为这意味着战功滚滚来啊!
    试想下,若孙权果真对他切齿附心,那他临战便择一有利地形立将旗,以武钢车阵在前强弩阵在后,张镞利刃长矛三重在中,藏轻骑在侧;诱吴兵前赴后继的来攻,待彼久战锐气丧,便纵骑突而击之!如此一战下来,这得是多少斩首之功啊,可增食邑多少户啊,想想就让人亢奋不已、热泪盈眶!
    当然了,他也只能臆想一下。
    如今魏国驻守在淮南的兵力仅自守有余,可选拔不出那么多精锐来与吴国野战。
    “贼吴对稚权誓杀之,而稚权不慎便罢了,竟犹大笑邪?”
    深深倦色缱绻在眉目间的李长史,见他笑态恣意,便不由发问了句。
    “嘿,彼贼吴有何畏之!”
    努力抑制笑声,夏侯惠敛容而谓之,“且魏吴乃仇雠敌战之国,我被贼子孙权记恨,此不也意味着我已然名扬敌国了嘛~”
    呃~
    这样的说法,倒也不无道理。
    闻言,李长史扬了扬眉,便也含笑颔首附和。
    但难免的,他还是以长者的身份告戒了句,“虽稚权所言不差,然也不可骄横自矜。
    兵事关乎死生,当慎之.”
    “唯。
    长史金玉良言,惠必铭刻于心.”
    夏侯惠连忙微微躬身拱手作答,待将受教姿态做足了以后,才继续发问道,“不知长史遣人召我,是为何事?”
    “帮我分桩庶务.”
    此时李长史已然埋首在案看案牍了,声音有些疲惫的说道,“战后诸事繁琐,我无暇分身。
    江都坞堡被毁时,我军犹虏贼吴副职而归之事,稚权应是知晓吧?彼乃我等桑梓人士,你前去见见,看有无劝降之可能.”
    言至此,他略略抬起头,指着下侧站立的一人道,“诸多事情士度皆知,稚权随他去,不明之处尽可问他.”
    且话语甫一说罢,便顺势挥了挥手,让夏侯惠莫要扰他署公。
    “唯.”
    见状,夏侯惠也不耽搁,应了声便转身走到门口处候着。
    待那名换做“士度”之人也出来了,便笑吟吟的率先拱手客套,“敢问足下姓名?惭愧,我虽与长史熟稔,但却不曾有缘与足下谋面.”
    的确,他不曾见过此人。
    且因为此人年纪将近三旬,胡须淡淡、目光深邃,身躯瘦削但容貌儒雅,隐隐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应是饱学之辈,自然也令人不能小觑。
    是故,夏侯惠也没有将他当作李长史身边寻常的刀笔小吏。
    “不敢当.”
    那人也连忙躬身回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在下姓吴名纲字士度,祖籍长沙,现居兖州陈留。
    本在乡里为布衣,后得长史作书招,数日前方赶至淮南,故而不曾目睹将军尊颜.”
    吴纲?
    ()
    似是没听过。
    且他乃长沙人士而定居陈留,身为谯人的李长史是如何认识的?
    嗯.应是长史故交的子侄辈罢。
    不然也不会作书招来淮南,直接进入征东将军官署任事。
    “原来如此.”
    须臾间,心念百碾的夏侯惠露出恍然的神情,且伸手向前虚引,示意吴纲在前引路,“那就有劳士度了。
    嗯,我仅是知晓那吴将姓名与籍贯,还请士度详言彼过往其他.”
    “唯.”
    同样很客套的伸手虚引后,吴纲才侧身走在前引路,且大致讲诉了郑胄的事情。
    很难得的是,他的讲诉如其名般提纲挈领。
    先是说了满宠与李长史对郑胄的看法。
    在满宠眼中,郑胄不过贼吴一裨将而已,无关紧要;若是不能劝降,那就杀了罢。
    无需理会彼乃谯人的身份。
    毕竟武帝曹操还与孙策联姻过呢,没什么好忌讳的。
    而李长史则是觉得,最好是能将之劝降。
    一时不能顺遂,那就把他囚禁些时日、看彼意志消沉后是否能臣服。
    因为觉得郑胄投降了,还能是打击一下吴国士气的;且他还很细心的遣人归去乡里问过,确定了郑胄与魏室没有任何渊源。
    最后,吴纲则是说起了从吴降人与细作打探到的、关乎郑胄家眷以及为人秉性等。
    从征东将军官署到关押郑胄的偏屋,不过短短的半炷香距离,他就事情给交代清楚了,也让夏侯惠觉得他很不错。
    是个人才。
    至少在署理庶务这方面,应是能得心应手的。
    就是不知,他在算计人心或军争筹画等方面是否也有这般不俗的能力?
    “多谢士度明我.”
    少时,至偏屋前,夏侯惠道了声谢后,便示意看守在外的甲士开门。
    关押在这里的郑胄,并没有被魏军虐待或拷问。
    不仅每日准时送来饮食,还放任他在屋内与前庭后院随意走动,但若是他胆敢越墙什么的,那就要迎来看守士卒的箭矢了。
    此时的他正枯坐在前庭的屋檐下,昂头看着灰扑扑的天空,目光有些迷离,不知在思忖着什么。
    但神情颇为从容,没有失措,更没有惧色。
    如不出意外的话,应是做好赴死的准备了。
    夏侯惠见了也隐隐有所悟。
    其实他并不想来当劝降的说客,因为有自知之明。
    终日操刀舞戈的他,虽然年少有文名且也曾沉心熟读诸子百家,但不喜与人坐谈,更没有什么辩才啊~
    且方才听闻了吴纲言及郑胄的过往。
    知道彼在江东年少便知名、才学颇佳,自然不是轻易被口唇折服之辈。
    再加上彼父兄在江东任职多年、颇受孙权器重,他为门户计,也不会选择苟活而牵连了君亲与家小.
    只不过,夏侯惠也知道李长史不是为难他,而是出于好心。
    想着夏侯惠若能将之顺遂招降了,再加上桑梓的情分,彼日后有很大的几率在他麾下任职,可为他建功立业裨益。<inscss="ad***ygoogle"style="dispy:block"data-ad-client="ca-pub-8396697443404235"data-ad-slot="9414578131"data-ad-format="auto"data-()
    full-idth-responsive="true"><ins>唉,勉为其难罢。
    缓步走过来,夏侯惠就势在郑胄身边坐下。
    而郑胄对此也没有什么惊诧,只是将目光落在他身上,眼中半是好奇半是困惑。
    他当然能猜到,魏军还没有杀他是为了招降。
    但被幽禁了数日后,来招降之人竟是一身戎装的人为主,另外一身文士打扮的人反而在侧站着。
    难不成,魏人欲以死生迫他屈服?
    但自己若是贪生畏死之徒,在被携来寿春时就自请降了,何必还要等到刀斧加身时才求饶!
    “郑君,我乃夏侯惠,谯人.”
    坐下来后的夏侯惠,不理会他奇怪的目光,径直开口道,“关乎广陵之战,你若有疑惑或想知晓后续,尽可问我.”
    夏侯惠?
    谁啊,没听说过。
    不过出身谯沛的话,应是魏室元勋子弟了。
    郑胄心中自忖着。
    但很快就将这点置之脑后,声音有些急促的发问道,“敢问夏侯将军,我吴国行舟北上广武湖的征北将军、江都孙督将以及屯骑校尉等人,现今如何了?”
    吴屯骑校尉吾粲.
    他也在孙韶的船队之中吗?
    难不成,随在孙韶身边那位幕僚乃吾粲?
    略微挑了下眉毛,夏侯惠轻声谓之,“广陵郡诸坞堡与戍守点皆夷平,北上广武湖的船队,仅数十人得丹徒援兵接应生还,其中无有孙公礼以及孙督将,且今日细作传回来消息,孙公礼已然被安葬在富春了。
    吾孔休,无碍。
    嗯郑君,当时吾孔休是否峨冠博带、身着燕服?”
    “对.”
    听闻孙韶与孙怡皆丧的郑胄,精神瞬间变得萎靡,但还是作答了,“他是恰逢其会,并非专程北来.”
    噫,可惜!
    我未竟全功。
    若当时我知道彼乃吾粲,便一箭将他也射死了。
    心中顿时有了些怅然的夏侯惠,沉默了片刻,又继续说道,“我知郑君生长在吴地,且父兄皆效力于孙仲谋,故而也不以桑梓劝君弃吴入魏。
    只是觉得郑君年少知名,才干不缺,今功业为立便身殁,属实可惜.”
    言罢,不等郑胄反应,便紧接着加了句,“再者,我窃以为,郑君若能留身在世,或许更有裨于家门、不背孝道.”
    这句话也让郑胄给噎住了。
    原本,他听出夏侯惠有劝降之意时,还想着脱口而出,慨慷声称丈夫但畏名节有污而不畏死呢!哪料到夏侯惠竟是话锋一转,倏然就言及了门户以及孝道呢?
    不过,也无所谓了。
    任他怎么说,无非都是说客故弄玄虚、语出惊人的伎俩罢了。
    顺了口气的郑胄心知肚明,也没有作答,只是静静的看着夏侯惠,目光里隐隐有一种“我知你将欲何为”的挑衅。
    对此,夏侯惠也不恼。
    反而还轻笑了声,继续说道,“我知郑君不信。
    只是,郑君可敢容我问几句否?”

章节目录

魏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茶渐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茶渐浓并收藏魏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