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
第六百九十八章: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
正如费弗曼所想的一般,此刻,arxiv已经被直接挤瘫痪了。
就在徐川将手中的论文挂到arxiv上,不到一小时,arxiv预印本网站就直接被这股全世界蜂拥而来的庞大流量直接挤瘫痪了。
尽管从黎曼猜想提出的时间来看,从1859年波恩哈德·黎曼提出它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百六十余年,在数学界众多的猜想中并不算最长的,年限比它更加久远的猜想多的是。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早在1742年就被提出了,迄今已有接近三百年的时间了的,却依然未被解决。
但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学界,若要说哪个数学猜想对于数学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是黎曼猜想!
围绕它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解析数论和代数数论的发展,而函数论和数论领域内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和猜想也都直接依赖于黎曼猜想的解决。
不仅如此,还有超过两千多条与此挂钩的公式等待着一同‘升华’或‘跌落’的命运。
可以说,在徐川将手中的论文挂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后,整个数学界的目光几乎都被吸引过来了。
与此同时,著名的国际数学论坛mathoverflow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已经炸开了锅。
【arxiv!那位华国的徐教授,他上传了一篇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
【wtf?什么情况?】
【看个屁,arxiv又挂掉了。】
【求论文!有没有哪位大佬已经下载了论文的啊,求!】
【别求了,求了你也看不懂。】
【虾仁猪心,不过这会下载了论文的估计都在啃论文呢,等arxiv恢复吧。】
【我没记错的话,这是第几个宣称自己在黎曼猜想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突破的学者了?从尼日利亚教授的野鸡教授奥派耶米·伊诺克开始,再到迈克尔·阿蒂亚爵士先生,从民科到菲奖得主,太多太多了.,结果呢?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这次不同,这次公开论文的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他公开到arxiv上的论文,就没有错的!】
【但是他能保证一辈子不出错吗?不可能的!黎曼猜想太难了,别说是证明了,就是在这个上面做出一点突破,都足够你拿到菲尔兹奖了,临界带的方法,到现在也才堪堪突破no(t)>0.35n(t)而已,这还是上个世纪的成果。】
【我记得不是有个数学家拓展到了no(t)>0.4n(t)来着吗?】
【仅仅是公开论文而已,还没有完全经过数学界的认证。】
【咳,楼上的你弄错了,徐教授这次并不是宣传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他发出来的论文,似乎是在寻找另一种收缩临界带的方法。】
【.】
mathoverflow数学论坛上,相关的讨论异常的激烈。
有相信的,也有质疑的,更有不断艾特陶哲轩等知名数学家的。
黎曼猜想的存在,对于数学界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一个数学猜想与超过两千道的数学命题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就像是一颗生长在天堂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各种红彤彤的果实。
但数学界却在人间,对于它的存在,只能说是可望而不可即。
当然,尽管一个半世纪以来,数学家们在攀登黎曼猜想这座巍峨山峰的努力虽迄今未能取得成功,但因此而诞生的各种成果也不少。
比如最出名的素数定理,就是因此衍生出来的成果。
这也是无数人讨论的原因之一,解决它的难度,实在太大太大了。
无数人尝试过,但无一成功。
热议并不只是发生在国际数学论坛上,抛开那些在论坛上和网络议论吃瓜的网友们,最关心这件事的,莫过于数学界本身了。
可以说有获取到第一手论文的学者,此刻都在潜心的研究和阅读着。
米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
陶哲轩已经推掉了今天所有的行程,正窝在自己家中阅读着徐川通过邮件发送给他的论文。
和其他人在arxiv预印本网站上下载下来的不同,他可以说是与德利涅一起,并列第二位收到这份论文的人。
此刻他很庆幸自己之前听到了徐川在研究黎曼猜想的消息,特意打了个电话过去了解情况,要到了第一手的论文。
否则以米国和华国的时差,等他知道的时候,恐怕arxiv都被挤瘫痪了。
推了推眼镜,陶哲轩沉浸在手中的论文里。
一百多页的证明论文,对他来说要完全弄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推掉了二天的课与活动,费了近两天的时间,他才将论文读透。
“有点意思,这似乎是一条很少有人研究的道路。”
“他没有研究如何去进一步压缩临界带,亦或者是选择最难突破的右边界左平移路线,而是将其收缩回詹森不等式,然后通过亚西格玛代数进行研究”
“这是回归了π(x)质数计数函数么。”
盯着手中论文的最后一篇,陶哲轩嘴中喃喃自语的念叨着。
一开始他以为是黎曼猜想的证明,但后面看到邮件的一些内容和标题后发现并不是,而是和弱·黎曼猜想有关系。再后来,当论文打印出来阅读完后,他才发现,手中的这篇论文是为解决弱·黎曼猜想而做的准备。
不过,与其说它是一份工具,倒不如说它是一篇综合性的证明论文。
因为在这篇论文中,他看到了不少数学界没有突破的难题和方向,在里面给出了答案。
尽管这些难题并不是很出名,但它们的影响力在各自的领域中却都不小。
比如积分逆变换很难在在π(x)函数跳跃处进行收敛这一问题,在得到解决后,傅里叶变换函数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尽管那位徐教授并没有在论文中继续拓展下去,但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到这背后的隐藏着的可推进范围。
将手中的论文放到了桌上,陶哲轩从鼻梁上摘下了眼镜,轻轻的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闭目思索了起来。
其实从论文来看,那位徐教授还没有解决弱·黎曼猜想。但是他却给出了一条通向答案的工具,或者说道路。
对于一名顶尖的数学家来说,尤其是在解析数论领域有研究的数学家,面对着这篇论文毫无疑问就像是一个饥饿了三天的壮汉在看到了面前有着一块大蛋糕一样。
本能促使着他们想要拿着这份工具,沿着接下来的道路去寻找弱·黎曼猜想,并且解决掉它。
陶哲轩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都将进度推展到这一地步了,不先解决掉弱黎曼猜想后再一起发出来。
他就真的不担心别人利用他做出来的成果,率先解决掉这一问题么?
他对于自己,就真的那么自信?
丝毫不会担心别人可能会走在他前面,从他手中拿走这一份原本必然属于他的荣耀?
还是说,他已经并不是很在乎这些东西了?
毕竟作为一名解决了三个千禧年难题的学者,或许弱黎曼猜想对于他而言也就那。
沉思了一会,陶哲轩重新睁开了眼,抿着嘴角深吸了口气。
不管那位徐教授是怎样想的,但他想尝试一下。
尝试一下用这份工具去对弱黎曼猜想做一份突破,沿着这条路再往下走一走试一试。
他不会去也不屑于去争夺这样的荣誉。
但是!
和徐川来一场竞赛,看看谁能够率先解决这个问题,却是他所在意的东西。
陶哲轩很清楚,在这条路上他肯定是劣势,因为这份工具和这条道路都是徐川提出来的,毫无疑问创始者会有着更深的认知。
但他想看看,谁能够先解决这个问题。也想看看,看看两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毕竟,没有哪个天才是不骄傲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
普林斯顿大学中,在皮埃尔·德利涅的办公室中,爱德华·威腾和查尔斯·费弗曼都聚在一起。
得幸于德利涅教授的提示,威腾和费弗曼都在第一时间从arxiv上下载了论文,并打印了出来。
“你是说徐川之前和你聊过这个想法?”
办公室中,威腾诧异的看向德利涅,手中端着一杯咖啡。
德利涅点了点头,道:“大概一个多月前,他找我要了一些格罗滕迪克老师的手稿和论文,我们聊过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闻言,费弗曼有些惊讶的看了过来,诧异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份成果是他最近这一个月做出来的?”
德利涅:“那应该倒是不至于,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我想他应该很早就有想法了,或许日常中他也断断续续的在研究吧,可能只是最近才确定思路和方向。”
听着这个解释,费弗曼倒是理解了不少。
若要说在一个月内就做出这样一份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的成果,他怎么都很难相信。
不过对于他们这类学者来说,日常中有对一些知名猜想有过研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七大千禧年难题,它们就摆在那里,不管是不是这一领域的学者,可以说几乎都看过,研究过这些猜想。
当然,看过研究过是一回事,能不能找到思路和方法又是另一回事了。
“说起来,他连工具和思路都做完善了,为什么不将弱黎曼猜想一起证明了再公布出来?”
聊了一会后,费弗曼突然看向德利涅,好奇的问道。
德利涅想了想,摇着头回道:“不知道,或许是等不及?想和我们分享这份喜悦?”
费弗曼笑了笑,开口道:“老朋友,我刚从陶哲轩那里得到了一下消息,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什么?”
费弗曼充满兴趣的开口道:“用徐教授的工具和思路,沿着他的想法继续走下去,去对弱黎曼猜想和黎曼猜想做一个研究,看看我们是否能在他的前面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这个,德利涅微微蹙眉,看了他一眼,道:“这样做好吗?”
闻言,费弗曼连忙摇着头笑道:“不不不,我们并不是你想的意思,我们只是想试试看,看看能否走在他的前面而已。”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或者说,想和他来一场并不是那么平等的竞赛。陶已经找了一些朋友了,不管能不能成,我们只是想在这一领域看看大家的速度和见解,说不定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者成果。”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要一起吗?”
ps:三更求月票!
正如费弗曼所想的一般,此刻,arxiv已经被直接挤瘫痪了。
就在徐川将手中的论文挂到arxiv上,不到一小时,arxiv预印本网站就直接被这股全世界蜂拥而来的庞大流量直接挤瘫痪了。
尽管从黎曼猜想提出的时间来看,从1859年波恩哈德·黎曼提出它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百六十余年,在数学界众多的猜想中并不算最长的,年限比它更加久远的猜想多的是。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早在1742年就被提出了,迄今已有接近三百年的时间了的,却依然未被解决。
但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学界,若要说哪个数学猜想对于数学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是黎曼猜想!
围绕它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解析数论和代数数论的发展,而函数论和数论领域内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和猜想也都直接依赖于黎曼猜想的解决。
不仅如此,还有超过两千多条与此挂钩的公式等待着一同‘升华’或‘跌落’的命运。
可以说,在徐川将手中的论文挂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后,整个数学界的目光几乎都被吸引过来了。
与此同时,著名的国际数学论坛mathoverflow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已经炸开了锅。
【arxiv!那位华国的徐教授,他上传了一篇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
【wtf?什么情况?】
【看个屁,arxiv又挂掉了。】
【求论文!有没有哪位大佬已经下载了论文的啊,求!】
【别求了,求了你也看不懂。】
【虾仁猪心,不过这会下载了论文的估计都在啃论文呢,等arxiv恢复吧。】
【我没记错的话,这是第几个宣称自己在黎曼猜想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突破的学者了?从尼日利亚教授的野鸡教授奥派耶米·伊诺克开始,再到迈克尔·阿蒂亚爵士先生,从民科到菲奖得主,太多太多了.,结果呢?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这次不同,这次公开论文的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他公开到arxiv上的论文,就没有错的!】
【但是他能保证一辈子不出错吗?不可能的!黎曼猜想太难了,别说是证明了,就是在这个上面做出一点突破,都足够你拿到菲尔兹奖了,临界带的方法,到现在也才堪堪突破no(t)>0.35n(t)而已,这还是上个世纪的成果。】
【我记得不是有个数学家拓展到了no(t)>0.4n(t)来着吗?】
【仅仅是公开论文而已,还没有完全经过数学界的认证。】
【咳,楼上的你弄错了,徐教授这次并不是宣传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他发出来的论文,似乎是在寻找另一种收缩临界带的方法。】
【.】
mathoverflow数学论坛上,相关的讨论异常的激烈。
有相信的,也有质疑的,更有不断艾特陶哲轩等知名数学家的。
黎曼猜想的存在,对于数学界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一个数学猜想与超过两千道的数学命题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就像是一颗生长在天堂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各种红彤彤的果实。
但数学界却在人间,对于它的存在,只能说是可望而不可即。
当然,尽管一个半世纪以来,数学家们在攀登黎曼猜想这座巍峨山峰的努力虽迄今未能取得成功,但因此而诞生的各种成果也不少。
比如最出名的素数定理,就是因此衍生出来的成果。
这也是无数人讨论的原因之一,解决它的难度,实在太大太大了。
无数人尝试过,但无一成功。
热议并不只是发生在国际数学论坛上,抛开那些在论坛上和网络议论吃瓜的网友们,最关心这件事的,莫过于数学界本身了。
可以说有获取到第一手论文的学者,此刻都在潜心的研究和阅读着。
米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
陶哲轩已经推掉了今天所有的行程,正窝在自己家中阅读着徐川通过邮件发送给他的论文。
和其他人在arxiv预印本网站上下载下来的不同,他可以说是与德利涅一起,并列第二位收到这份论文的人。
此刻他很庆幸自己之前听到了徐川在研究黎曼猜想的消息,特意打了个电话过去了解情况,要到了第一手的论文。
否则以米国和华国的时差,等他知道的时候,恐怕arxiv都被挤瘫痪了。
推了推眼镜,陶哲轩沉浸在手中的论文里。
一百多页的证明论文,对他来说要完全弄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推掉了二天的课与活动,费了近两天的时间,他才将论文读透。
“有点意思,这似乎是一条很少有人研究的道路。”
“他没有研究如何去进一步压缩临界带,亦或者是选择最难突破的右边界左平移路线,而是将其收缩回詹森不等式,然后通过亚西格玛代数进行研究”
“这是回归了π(x)质数计数函数么。”
盯着手中论文的最后一篇,陶哲轩嘴中喃喃自语的念叨着。
一开始他以为是黎曼猜想的证明,但后面看到邮件的一些内容和标题后发现并不是,而是和弱·黎曼猜想有关系。再后来,当论文打印出来阅读完后,他才发现,手中的这篇论文是为解决弱·黎曼猜想而做的准备。
不过,与其说它是一份工具,倒不如说它是一篇综合性的证明论文。
因为在这篇论文中,他看到了不少数学界没有突破的难题和方向,在里面给出了答案。
尽管这些难题并不是很出名,但它们的影响力在各自的领域中却都不小。
比如积分逆变换很难在在π(x)函数跳跃处进行收敛这一问题,在得到解决后,傅里叶变换函数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尽管那位徐教授并没有在论文中继续拓展下去,但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到这背后的隐藏着的可推进范围。
将手中的论文放到了桌上,陶哲轩从鼻梁上摘下了眼镜,轻轻的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闭目思索了起来。
其实从论文来看,那位徐教授还没有解决弱·黎曼猜想。但是他却给出了一条通向答案的工具,或者说道路。
对于一名顶尖的数学家来说,尤其是在解析数论领域有研究的数学家,面对着这篇论文毫无疑问就像是一个饥饿了三天的壮汉在看到了面前有着一块大蛋糕一样。
本能促使着他们想要拿着这份工具,沿着接下来的道路去寻找弱·黎曼猜想,并且解决掉它。
陶哲轩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都将进度推展到这一地步了,不先解决掉弱黎曼猜想后再一起发出来。
他就真的不担心别人利用他做出来的成果,率先解决掉这一问题么?
他对于自己,就真的那么自信?
丝毫不会担心别人可能会走在他前面,从他手中拿走这一份原本必然属于他的荣耀?
还是说,他已经并不是很在乎这些东西了?
毕竟作为一名解决了三个千禧年难题的学者,或许弱黎曼猜想对于他而言也就那。
沉思了一会,陶哲轩重新睁开了眼,抿着嘴角深吸了口气。
不管那位徐教授是怎样想的,但他想尝试一下。
尝试一下用这份工具去对弱黎曼猜想做一份突破,沿着这条路再往下走一走试一试。
他不会去也不屑于去争夺这样的荣誉。
但是!
和徐川来一场竞赛,看看谁能够率先解决这个问题,却是他所在意的东西。
陶哲轩很清楚,在这条路上他肯定是劣势,因为这份工具和这条道路都是徐川提出来的,毫无疑问创始者会有着更深的认知。
但他想看看,谁能够先解决这个问题。也想看看,看看两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毕竟,没有哪个天才是不骄傲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
普林斯顿大学中,在皮埃尔·德利涅的办公室中,爱德华·威腾和查尔斯·费弗曼都聚在一起。
得幸于德利涅教授的提示,威腾和费弗曼都在第一时间从arxiv上下载了论文,并打印了出来。
“你是说徐川之前和你聊过这个想法?”
办公室中,威腾诧异的看向德利涅,手中端着一杯咖啡。
德利涅点了点头,道:“大概一个多月前,他找我要了一些格罗滕迪克老师的手稿和论文,我们聊过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闻言,费弗曼有些惊讶的看了过来,诧异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份成果是他最近这一个月做出来的?”
德利涅:“那应该倒是不至于,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我想他应该很早就有想法了,或许日常中他也断断续续的在研究吧,可能只是最近才确定思路和方向。”
听着这个解释,费弗曼倒是理解了不少。
若要说在一个月内就做出这样一份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的成果,他怎么都很难相信。
不过对于他们这类学者来说,日常中有对一些知名猜想有过研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七大千禧年难题,它们就摆在那里,不管是不是这一领域的学者,可以说几乎都看过,研究过这些猜想。
当然,看过研究过是一回事,能不能找到思路和方法又是另一回事了。
“说起来,他连工具和思路都做完善了,为什么不将弱黎曼猜想一起证明了再公布出来?”
聊了一会后,费弗曼突然看向德利涅,好奇的问道。
德利涅想了想,摇着头回道:“不知道,或许是等不及?想和我们分享这份喜悦?”
费弗曼笑了笑,开口道:“老朋友,我刚从陶哲轩那里得到了一下消息,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什么?”
费弗曼充满兴趣的开口道:“用徐教授的工具和思路,沿着他的想法继续走下去,去对弱黎曼猜想和黎曼猜想做一个研究,看看我们是否能在他的前面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这个,德利涅微微蹙眉,看了他一眼,道:“这样做好吗?”
闻言,费弗曼连忙摇着头笑道:“不不不,我们并不是你想的意思,我们只是想试试看,看看能否走在他的前面而已。”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或者说,想和他来一场并不是那么平等的竞赛。陶已经找了一些朋友了,不管能不能成,我们只是想在这一领域看看大家的速度和见解,说不定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者成果。”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要一起吗?”
ps: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