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翟介只能先带着人,编纂了一本《制作砖瓦》的书,再让印刷局将这本书加急打印出来,然后火速送到了窑上。
    来自凉州的流民劳工们,十分惊讶的看到翟介这个白面书生,居然用一本书在指导他们怎么装窑。
    这在以往,任何一门手艺,那可是只有老师傅才能知道的秘密!
    能吃饭的手艺,在眼下的这个时代,等同于传家宝,很多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别说外人了,就连女儿都不一定传呢。
    可是现在,翟介却强迫他们学习,谁不好好学,晚饭都只能吃一半,生怕他们学不会似的。
    砖窑附近有大批的茅草地,最初的时候,翟介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是后来询问了在砖窑工作过的老师傅,才知道这是作为燃料特意种的,土窑用这样的“软柴”才能烧得好,硬柴火力太猛,不容易控制火头。
    土窑在烧砖的时候,翟介指挥着劳工队,不断的割草、挖土,草捆和土堆都堆得老高,跟一座小山似的。
    当生产机器调整完毕,水力驱动装置的加持下,飞轮开始转动起来,带动了制砖机的运转。
    大字不识几个的流民,只看见成堆的熟土被倒进一个敞开大开口里,然后许多铁件眼缭乱的上下起伏的运转着,接着就看到平整的土坯象被施了法术一样,被整齐的切成了整板整板的砖坯!
    就算是最熟练的制砖师傅,也不能做得这么快!
    所有人都傻眼了,墨家门徒也太利害了吧,而且他们造起东西来的速度,根本不是凡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有些人干脆害怕的跪在轰鸣的机器前连连磕头了。
    “磕什么头,快运料!”
    翟介对着发呆的工人大吼,这批工人是刚从函谷关那边逃难过来的,羌人最近又在作妖,大批汉民逃难到了洛阳,然后辗转送来这里干活。
    这些人给口饭吃就肯干活,便宜是便宜,奈何脑子不太好使,见到点什么新奇的东西就跪在地上不停叩头,让翟介十分蛋疼。
    毕竟墨家对鬼神之说,也是敬而远之的。
    “吾等明白,大人息怒!”
    “干活!干活!”
    翟介卖力的挥舞着棍子,嗓门已经练出来了:“运土,快点,动作慢的都给丢那铁口里!”
    这种恐吓比他的棍子有效的多,每个流民都对这机器产生了迷信般的恐惧,个个都十分卖力的干活了,生怕干得慢了真给丢机器口里。
    在他们的认知当中,这种钢铁怪物,搁在上古时期怕是要用活人献祭才能驱动的妖法吧?据闻暴君纣王就喜欢用人牲祭祀鬼神,将活人的骨血乃至神魂都一起炼化到黄金之中,制造出了名为“天兵”的强大怪物。
    不过这些久远的历史,如今都只剩下传说,活人祭祀早就被朝廷废止了。
    可普通人还是害怕啊,毕竟权贵又有几个会老老实实遵纪守法的呢?
    所以他们此时干活格外的卖力,除了工钱确实够多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害怕惹恼了翟介性命不保。
    只见现场里,制出来的砖坯被手推车拉到堆料场上,原本的阴干棚都腾空了,正好用来堆这些新制的砖坯,所有的砖都是按照翟介制定的标准做出来的,规格十分统一。
    毫无疑问,机器的生产速度,大大超越了手工劳动。
    还没到晚上,烧砖匠人之前准备好,据说能用三个月以上的熟土,直接一天就被消耗殆尽,以至于最后机器只能暂时停止运转。
    翟介见了,简直牙疼,生怕生产任务要被耽搁,那可就坏大事儿了。
    建造轮窑成功之后,翟介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建造水泥厂,同时改良原有的水泥技术。
    王景之前给的水泥配方,不少环节需要的都是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而工业时代的水泥生产已经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机械化的大生产,它涉及到许多特殊的大型专用设备,如破碎机、回转窑、球磨机等等。
    眼下可是三国,这些东西去哪弄?
    因此只能用的土办法,因此制作出来的水泥,质量堪忧,远远达不到王景的要求。
    为了提高水泥的质量,王景就让翟介想想办法。
    而翟介也在接到命令之后,专门带人研究过了洛阳附近的地理环境,改进了一下配方。水泥所需要的原料,如粘土、石灰、石膏等等,在孟津港附近都已经发现了矿源,只是成分和配方里的要求有细微不同,要进行加工处理。
    而翟介之前改造的砖窑场,取土场的粘土本身含沙量少,土质偏红。
    按照王景的解释,翟介才得知,这意味着这些沙土含铁质高,很适合烧水泥。
    翟介考虑过再三之后,决定因陋就简的烧制一种新型号的水泥,来满足即将到来的大量施工需求。
    这种新型水泥,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流程,工艺十分简单,就是把烧成的砖瓦或者陶器破碎碾细,也可以直接将石灰和粘土放在窑内煅烧。工序极简单,煅烧温度-摄氏度就可以,比烧制硅酸盐水泥所需要的摄氏度低得多。
    翟介自己研究了几遍之后,就立刻叫人把砖场里烧好的红砖取一批过来做实验。
    工人们则是按照他的指示,用锤子把砖头敲成块,磨细的工作原来打算用人力或者马力牵引石碾的。
    碾细过筛之后,翟介把这些粉末和石灰混合,然后加水拌匀,在建筑组的众目睽睽之下,这些混合物被用来砌一堵墙。
    干结之后证明这种烧粘土的水泥完全可用,当然不能和真正的硅酸盐水泥相比,但是可以用来作为建筑材料的黏合剂,甚至能制造强度要求不大的混凝土。
    这个发现令翟介感到振奋,连砸砖头的泥水匠人也与有荣焉,一脸兴奋的神情仿佛他们也参与到了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之中。
    他们这些来自兖州的工匠,做泥水匠几十年了,砌墙造屋,都是黄土、石灰和水拌匀了作黏合。
    最考究的,也不过是加了糯米汁的灰泥,可是竟然用砖头碾粉就做出来可以把砖头牢牢黏合在一起的灰泥!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超乎他们贫瘠的想像了,觉得自己没有从筑路队离开,而是追随祁侯来到洛阳,算是来对了。
    没想到他们玩了一辈子泥巴,如今在翟介的指导下,才真正是把泥巴给玩出儿来了,简直不可思议。
    水泥可是最基础建筑材料,有了水泥,建造速度可以大大提升。
    有了水泥,砌造轮窑还需要耐火砖。
    耐火砖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没有这个东西,不用轮窑、水泥窑,连未来的高炉都没指望。
    而有了耐火砖和水泥,修建一座轮窑在建筑组的手里就是手到擒来了,几天以后,轮窑的砖红色烟囱第一次向空中喷吐出浓厚的黑烟。
    “靠,真是太美了。”
    杨修和翟介两人,站在新工场前喃喃自语,眼神中露出了沉醉的神情,两千年后被大家所厌恶的,象征着落后、污染的景象,现在却被他们视为最美的事物。
    此时这座轮窑的砖红色烟囱昂然的树立在文澜江畔的青山绿水间,正在开始人类改造自然的无上伟业。
    轮窑在开始烧之前要进行暖窑,建筑组又出发到孟津港,在那里为木材加工厂建设一座木材干燥窑,有了这座合乎标准的干燥窑,木材组就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合格的木材制品给洛阳的工地。
    而不是现在用土窑干燥出来的湿度不一随时会干缩变形的临时代用木料。
    这件事情,翟介就不参加了,干燥窑的尺寸材料,反正有人会专门负责的。
    看着建筑工程队爬上农用车向博铺开,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马上找了几个手下询问:“你和木材组的人商量下,再修一个木材干馏窑。”“干馏窑?”
    “就是烧炭的窑,一会你们先研究一下,看看什么时候能够投产。”
    既然没有煤炭,只有先用木炭来代用了。
    干馏木材,不仅可以得到木炭,还能获得用作化工原料的木焦油,这是种复杂的化合物,能提炼出许多有用的物质来。。
    工地上,正好是休息时间,伙夫给在砖瓦厂劳动的工人们送来的饭。
    现在,翟平通过棍棒已经教了他们排队。
    排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秩序,是每个人大体都能公平的获取资源的一种表现,中国人之所以不喜欢排队,似乎无关于个人素质。
    或许很大程度上和长期的社会资源匮乏有关,谁遵守秩序谁就会吃亏,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欢排队了,有机会就会猛冲,把其他人挤到后面。翟平觉得这话多少有些道理。
    就如同现在的分饭一样,尽管每队都有队长在维持秩序,但是整个队伍还是有点乱糟糟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前面。只是迫于穿越者的威摄力,队伍的秩序才勉强的保存着。
    翟平对自己的劳工们的工作还是满意的,在整个工程期间,他看似只是随便走走,转转,观察着这支队伍。
    翟介已经从并州运来了两批生铁锭和少量的熟铁,总计吨,还运来了吨急需的煤炭。大致可以满足初步的规模化炼钢需求了。
    眼下翟介所使用的是转炉炼钢法,船只通过黄河运来大宗的煤炭和铁矿石可以就近使用。眼下的炼钢车间不过是一个大号的砖柱工棚,经过硬化的地坪上一字排开了台型转炉和座化铁炉。
    奇巧阁的工匠黎丰掌握了不少炼钢的技术,虽然跟后世转炉炼钢的那种技术没法比,可在王景的指点下,原理他还是弄明白了的,如今也可以根据生铁成分的化验结果,采用一种转炉侧吹法进行炼铁,采用转炉侧吹法,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熟铁。
    在发现洛阳产的耐火材料之后,黎丰所带领的冶金组已经修建了一座化铁炉,这座圆形的熔铁炉不大,却比转炉要复杂的多。
    因为转炉要求从化铁炉出来的铁水必须达到摄氏度。这一温度是一般燃料难以企及的,在没有蓄热室之前,人工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摄氏度。
    要达到这个温度,就必须把冷鼓风换成热鼓风,这就是所谓的“蓄热室”。
    黎丰所带领的冶金组,如今采用的是铸铁管式热风炉。
    冷鼓风从鼓风管总管上支管通到每一个加热炉,并经过位于火上的拱形铸铁管进入到换热室另外一侧的管子中,然后再进入化铁炉的风口。
    整套装置被密封在一个用砖和耐火材料砌得很厚拱形加热炉内,以保存和反射尽可能的热量,鼓风被直接加热之后,温度能升高到摄氏度,足以熔化铅。
    但是这个温度还不能让冶金组满意,另外采用的一个措施是废气加热,从熔铁炉顶部用陶瓷管道将炼铁炉的废气引出,从上部进入蓄热炉,再从下部的废气口排出。
    “组长,你来了?”
    奇巧阁,冶金组的工匠都在一脸敬仰地看着黎丰,作为铁匠里第一个被评为工士的匠师,他如今可谓是名满京师了,尤其是在铁匠的圈子里,简直成为了活着的传说,大名如雷贯耳。
    “嗯,实验做得怎么样了?”
    黎丰环顾四周,向所有人点头示意。
    虽然在冶金组里,黎丰不是年纪最大的,但他的天赋却是最强的,在金属冶炼方面,很有才华,甚至运气都比其他铁匠要好得多。
    王景将一些自己记忆中,十八世纪左右由英国人搞出来的冶炼经验传授给他,没有完整的理论,只有一些零散的技巧和办法,却愣是被他领悟出了其中的精髓,如今还举一反三,建立起了新的理论知识体系。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存在天才的。
    得益于黎丰的努力和成就,如今王景麾下的军队已经用上了比其他诸侯势力更好的兵刃和铠甲,战斗力直线上升。
    为了保证军队的物资供应,王景不惜费重金投资办厂,大炼钢铁。
    毕竟武器装备可是消耗品,常规的刀剑,往往一场战斗下来就磨损严重,甚至直接断裂无法修复,只能回炉重铸。
    若是没有足够强大的生产体系,根本难以承受这种剧烈的物资消耗。
    要不是黎丰现在搞出了“土法炼钢”,王景恐怕很快就要打不起仗了,除非他能忍受麾下的士卒拿着劣质的铁器奔赴战场。
    铁场里,到处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那是水力锻锤在工作产生的响动,非常嘈杂,可听在黎丰的耳朵里,就宛如天籁一般。
    黎丰走了进去,找了一位老铁匠问道:“老李,现在产量怎么样了?”
    “组长!”
    老李是一位铁匠,从兖州来的,年纪比黎丰大了整整一辈,在铁场里却不敢倚老卖老,在这里是达者为先,可不兴论资排辈那一套。
    因为特别喜欢吹嘘他年轻时的英雄事迹,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他老李。
    虽然喜欢吹牛打屁,但打铁的本事,老李还是很拿手的,加上心思灵活,更难得的是还认识字。
    所以刚来没多久,老李就被黎丰相中,拉着他加入到了冶金组当中。
    冶金组是负责改良金属冶炼工艺的,具体生产的事情,并不归他们管,不过黎丰现在负责研究的一部分内容里,就包含了提高钢铁产量的选项。
    而生产机器,同样需要大量钢铁,因此贾诩也给黎丰安排了想办法在技术上扩大产能的研发任务。
    老李盯着高炉,眼神很是振奋了,朝黎丰竖起了一根大拇指:“组长,你之前想到的办法简直神了!”
    “效果很好?”
    “那当然,我们按照组长你说的,先把木炭炼成焦炭,之后再去炼铁,果然得到了上好的钢材,而且工序变得比以前更简单了,这样一来,产能就可以大幅度提升。”
    自从来到洛阳,见识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之后,老李原本的三观都被撕成了粉碎。
    普通的流民大字不识,也不知道何为技术,在他们眼里,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往往都会被当成只有鬼神才能施展的法术。
    但老李不一样,他虽然出身不太好,却读过几年书,能识文断字,还掌握了一门手艺,因此知道这不是什么法术,而是技术,是科学。
    虽然科学究竟是什么学,和儒学、道学有啥区别,老李本人看不太懂,但他却深知眼前的这些技术厉害得没边,甚至比传闻中太平道能治病救人的符水厉害多了!
    撒豆成兵,哪里比得上炼铁为钢?
    能够大规模生产钢材,这种事情,在以前是老李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在黎丰改良钢铁冶炼技术之前,再牛逼的铁匠,也只能将矿石冶炼成为生铁,然后通过反复折叠锻打,淬火,不断清除掉其中的杂质,才能得到可用的熟铁。
    而钢材,更是难以获得。
    比如百炼钢,这里的百炼,虽然是夸张用词,但反复的工艺流程却已经可以想象。(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练神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两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两尺并收藏我在三国练神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