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台阶好下
    公孙策的身形再度逼近荀子,让荀子有些意外。
    在他的设想中,此时公孙策应该会放弃使用武学,而使用血脉之力。
    荀子顿时觉得公孙策成熟了不少,血脉之力虽好,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武艺才能百战不殆。
    公孙策身形一动,便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荀子面前。
    他左手掩日剑挥出,剑尖直指荀子咽喉,剑势凌厉,仿佛要将荀子整个人都吞噬在剑光之中。
    荀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身形微动,便轻松避开了这一剑。
    公孙策见一剑未中,随即挥出了右手的天问剑。
    天问剑带着呼啸之声,直刺荀子胸口。
    荀子微微一笑,身形再次微动,便又避开了这一剑。
    此时,公孙策口中的龙鳞剑也呼啸而出,化作一道剑光,直取荀子面门。
    荀子见状,面色不变,戒尺轻挥,便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挡在了身前。
    龙鳞剑撞击在屏障之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随后便被反弹了回去。
    公孙策见状,眼神波澜不惊,下一刻,他身形如风,双剑齐出,掩日剑和天问剑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剑网,向荀子攻去。
    荀子见状,戒尺在他手上挥舞,堪称泼墨不进,密不透风,将公孙策的剑招完全防御在外。
    两人一攻一守,一快一慢,在狼藉的平地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公孙策的剑法凌厉无匹,荀子的戒尺玄奥非常,一时之间二者缠斗不休。
    荀子风目光越发欣慰,在他看来他是后继有人了。
    毛亨、浮丘伯、李斯、韩非、陆贾、张苍、陈嚣……
    荀子的弟子很多,出名的不少,不出名的更多。
    但是,因为荀子多年不动用武力一心参悟天人合一境界,所以荀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能打的。
    知道公孙策进入小圣贤庄,又成长到如今的大宗师中期境界,荀子方才觉得他的武艺可以有人继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策的攻击越来越猛烈,而荀子的防守也越来越严密。
    然而,就在此时,公孙策突然身形一顿,露出了一个破绽。
    荀子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戒尺猛地一挥,便有一道无形的气劲向公孙策攻去。
    公孙策虽然发现了这个破绽,但已经来不及躲避。
    他只得硬接这一击,只见气劲撞在他的剑上,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公孙策被震得连连后退,但他却并未受伤。
    荀子此时倏然停手,“孽徒,看好了!这才是我的毕生所学!”
    荀子凝视着手上的戒尺,随后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戒尺。
    这不仅仅是一件教具,更是他毕生学识的凝聚。
    荀子微微颔首,开始了他的教导。
    “孽徒,你可知性恶论之精髓?”
    荀子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公孙策的心头。
    公孙策微微一愣,随即回答道:“老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来去除恶念,培养善性。”
    荀子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正是如此。那么,你可否从性恶论中领悟出什么?”
    公孙策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荀子这是要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战斗的策略。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追寻敌人的弱点,然后一击即中,让其无法反击。”
    荀子微笑着点了点头,手中的戒尺突然化作一道流光,直奔公孙策而去。
    这一招速度之快、力量之强,令人咋舌。
    然而,在公孙策的眼中,这一招却仿佛慢了许多。
    他清晰地看到了戒尺的轨迹,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真气与大宗师之意。
    然而,公孙策并没有选择躲避。他深知,这一招乃是荀子基于性恶论所创,其中蕴含的武学真理远非普通招式可比。
    他深吸一口气,凝聚全身的力量,准备迎接这一击。以此理解这一招,学习这一招。
    就在戒尺即将击中公孙策的瞬间,他突然感到一股无力感在心头涌起,
    这股力量来自他的内心深处的脆弱之地,戒尺轨迹一变,攻向公孙策眉心。
    公孙策强行压下无力感,毫不畏惧地迎向戒尺,双手合十,试图将其接住。
    然而,荀子的戒尺却在他即将触及的瞬间突然变向,绕过了他的双手,直奔他的胸口而去。
    公孙策眉头微蹙,但已经来不及躲避。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戒尺击中自己的胸口,然后公孙却没有感觉到任何力道来袭。
    荀子站在原地,看着公孙策,眼中流露出一抹欣慰。“懂了吗?”
    公孙策点点头又摇摇头,“原来如此,引起他人内心弱点,动摇他人心神,招式自动攻击对方弱点。
    原来如此,没有弱点就制造弱点,不愧是老师的毕生所学。”
    此时旁观的张苍脸色有些奇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看上去文弱的老人会有这种离谱的武力值。
    张苍:(°Д°)
    公孙策摸了摸下巴,“妙啊~”
    荀子平静一笑,捋了捋白须,深藏功与名,真当他年轻时打遍天下入门无敌手的称号是白来的?
    年轻时,在儒家,找到一个比荀子辈分高的不难。找到一个比荀子还能打的,那可难了。
    荀子捋胡子的手顿了顿,“许久不见你使用血脉之力,不如再来一场。”
    公孙策的表情有些微妙,“老师,咱不提这个,喝茶。”
    荀子沉默片刻,他忽然想到东皇太一也栽在公孙策手里,顿时明白公孙策这是给他台阶下。
    荀子呵呵一笑,“去往沿海,让老夫见见成色。”
    公孙策点了点头,“也好,让伏念师兄把所有人叫上,让他们明白明白什么叫做人外有人。”
    儒家近年来已经隐隐有智谋高于武力的思想萌芽,小圣贤庄也不例外。
    但是武力是智谋的基础,例如韩国的疲秦之计,不仅为秦国修建了郑国渠,还为秦国送去了水利人才——郑国。
    虽然表面上秦国十年不曾有大动作,但是郑国渠修好且迎来丰收的那一年就直接灭了韩国。
    所有,光有智谋,不过是徒增笑谈。二者兼备才能可持续性发展。
    小圣贤庄在桑海,小圣贤庄更是依海而建,小圣贤庄的部分房间推开窗子就能看见大海。
    所以在小圣贤庄出发前往海边只需要几步的距离。
    公孙策张口传声于伏念,“伏念师兄召集儒生前往海边,给伱们看点好看的。”
    此时张苍也是从震惊之中醒来,他有些怪异的询问荀子,老师,您有这种实力,怎么没有告诉过我们?”
    荀子微微一笑,“年轻时,老夫想要一展宏图,将儒家改造成老夫想要的模样,因此老夫刻苦习武学文。
    终于,老夫与而立之年成功成为儒家第一高手,并且与稷下学宫辩驳百家,成就我儒家大儒,世人称呼我为荀子、荀夫子。
    但是,我很快意识到,仅仅凭借这些明天还不足以收服整个儒家。
    儒家流派众多,有信奉博学者,有信奉武力者,亦有信奉权势者……
    老夫多番尝试,却无法服众,因此心灰意冷,专注于教书育人,寄希望于门人。
    而一个教书育人的夫子,并不需要强大的武力,需要的是博学与传道授业。”
    张苍闻言轻叹一声,“唉!想不到老师亦有如此过往。老师觉得现在的师弟如何?可有希望一统儒家各大流派?”
    荀子的目光停留在公孙策身上,“老夫拭目以待。何况,通明的理念强于老夫。”
    张苍心头开始狂跳。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指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即通过个人的行为、言论和思想来体现高尚的道德标准。
    立功指取得显著的成就或贡献,现在来看就是军功或者改善民生的举动。
    立言指留下文字或者语言对后世产生足够的影响。
    立德无疑是最难的一项,当然立功和立言也不容易。
    但是,多少人前仆后继,无非就是达成这三样成就。
    张苍此时想的是,如果可以帮助公孙策完成统合儒家流派,是不是就达成了立功和立言?
    公孙策通过镰鼬听到了张苍忽然加剧的心跳声,他看了一眼张苍,觉得此时的张苍一定在yy。
    至于张苍在yy什么,公孙策完全不在意,因为不重要。
    小圣贤庄之内正在查账的伏念在收到公孙策的传音之后,放下账本,开始组织人手。
    此时还是上午时分,因此小圣贤庄之内还在授课。
    上午文化课,下午体育课,大概就是这种流程。
    不过也不是一直都在上课,下课之后,小圣贤庄之内的儒生可以自由活动,组团讨论、个人研习……
    感觉上有些像大学生,看着都是大课,实际上空余时间不少。
    因此伏念组织儒生前往海边的消息在庄内迅速传开,引起了众人的好奇与议论。
    浩浩荡荡的儒生队伍,在小圣贤庄的门前集结,他们身着素雅的长袍,队伍整齐,准备前往海边。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云梦山鬼谷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梦山鬼谷子并收藏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