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西方演教义血海入幽冥
西方教问答之声,庄严宏大,响彻寰宇,将西方极乐世界要义,讲解得清清楚楚,极美化之能事。又见云光之,诸佛现出种种宝象,皆光明素洁,微尘不染,庄严神圣,作拈花微笑状,身周有祥光瑞气掩映,让人油然而生向往崇拜之意。
下界的普通生灵,听了诸佛梵唱,或者被那宝光一照,顿时烦恼皆消,沉疴全愈,不由对着诸佛,叩拜不已,衷心礼赞!
似此,分明是出来传道,毫无一丝恶相,却哪里像是要与血海相争?
接引道人立西方教,大誓愿,要将西方一地,成就光明净土、极乐世界。生灵不出净土,不沾因果,不惹业障,受十二品莲台护持。他们此时立教不久,却还不如后世那般势力庞大,也还没有菩萨、尊者、罗汉、比丘之分,除天龙数部之外,皆是西天古佛。
只是若要对付血海,接引道人一人足矣!这次罕有地带着诸位上古佛一起出西天,其实有一番深意。
不一刻,西方教众到了血海之前。当阿弥陀佛对着血海,与众佛说道:“当知我于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诸佛齐齐礼赞:“南无阿弥陀佛!当同做此大功德!”
阿弥陀佛乃右掌当胸结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慧眼一睁,口妙音轻吐:“哞!”化出一只金光巨掌,朝血海抚来。
其势如同父抚其子,不仅无一丝凶恶之气,仿佛还饱含慈爱。
冥河老祖此时还没来得及迁移血海,眼睁睁看着西方教众已然一边诵经,一边欺上门来,偏偏还悠闲之极,将一场欺凌血海的谋划,演成传扬西方教义的契机,根本无视冥河老祖与血海生灵,当真是气得吐血,愤怒欲狂。可是实力差距太大,他也有自知之明,只能暂时隐忍蛰伏。
眼看阿弥陀佛对血海动手,冥河老祖与血海血肉相连,岂能无动于衷?因此明知不敌,却是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持元屠、阿鼻二剑,也化出巨大血魔真身,朝阿弥陀佛的巨掌迎去。
阿弥陀佛微微一笑,口吐咒,巨掌增了念力,凭空大了数万倍,金光盛,如同打苍蝇一般,将冥河老祖没头没脑地打入了血海之。
那巨掌也不停留,仍然抚血海之上,顿时便破了血海大阵,金光将血海化开了一个巨大的掌状窟窿。
诸佛又齐齐礼赞:“南无阿弥陀佛!”乃于血海破开之处,各占方位,云光之趺坐,不断念诵经。顿时一片祥光瑞气,将血海开口之处定住,再也合拢不起来。
血海的阿修罗、罗刹、夜叉等部生灵,便失了血海屏障,那窟窿之,现出了形状来。
接引道人眼无悲无喜,无憎无爱,只取出一个乾坤袋,轻轻一抛,血海上祭起,正对着佛掌化开之处。乾坤袋笼罩之所,便生出绝大吸力。阿修罗部当其冲,修为浅薄者,立刻便被吸入了其。
夜叉部、罗刹部、翅部,也不能幸免,无数生灵,宛如尘芥一般,都被收入了乾坤袋。只有那迦一部,接引道人嫌其模样丑怪,长相凶恶,戾气太盛,未曾收取。
帝释天率领天众一部,旁边诵经数年,岂是做无用之功?如今的血海生灵,已经与原来大不相同,悄悄生出了阳神,神智也转为正常,虽然还是冥河老祖的子民,却已经不受血海控制,可以行动自如了。
冥河老祖隐蔽处看了,当真是心头滴血。这血海种族,数量亿万,都是他自开天以来苦心造就,如今为他人做了嫁衣,被西方教收去,他怎能甘心?
只是势比人强,今日自己能否接引道人手下逃得性命,也还两可之间。如今洪荒有了幽冥世界,这血海已成摆设,圣人的大神通下,只怕完全覆灭,也是覆掌之间!
因此,即使再是心痛,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静待良机。
接引道人虽然法力无边,但是要凭借一件先天灵宝,收下这亿万生灵,也有些吃力。而且这些生灵还不是普通生灵,乃是血海凶魂厉魄孕育而出,都有神通,忠心于冥河老祖,对西方教毫不买账,其有婆雅稚、毗沙门等强者。他们入了乾坤袋,其不断挣扎鼓噪,极力想要逃脱,加重了接引道人的负担。
正收取之,阿弥陀佛陡然顿了一顿,忍不住惊“咦”了一声。
原来血海部的后一部,现了身形,乃为足部,正是冥河老祖压箱底的力量,一直是以巫族精血精心培育,未曾现世过。
这部生灵,果然不凡,只见其身形如蚁,长有足,却个个大如狮虎,凶恶狰狞。浑身上下,皆黑带红,犹如钢铁浇铸,无半点破绽。前面两只大螫,闪烁冷冷寒光。大螫之上,又有两根巨大触手,如同两条巨鞭,头上挥舞。只巨足,前头也是尖锐之极,可裂金石。
这便是足蚁部,能地火风水随意穿梭而毫无损伤,之强横,不下于巫族的强者,乃是血海的霸主,连阿修罗部,都从来不敢与他们对抗。若是散到了洪荒之,以足蚁部的数量和穿梭地火风水的天赋神通,只怕是强如圣人的大神通者,一时也难以制之。
这部生灵,也如同巫族一样,不善飞腾躲闪,却个个力大无穷,战力恐怖,又继承了巫族的强横,不说万法不沾,也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其恐怖之处,乃是数量庞大,悍不畏死,团结一心,攻敌之时,前赴后继,片刻就能将对方吃得连渣都不剩,令人心惊胆寒。
这足蚁部,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头脑简单,绝对服从领的意志,简直如同一个听话的大杀器。一般的迷惑心智之术,对他们根本没有半点作用。便是帝释天等众诵经数年,也不过给他们增加了一点阳气而已,若说动摇他们的心智,那是毫无作用。
此时接引道人上面祭起乾坤袋收取血海生灵,那足蚁部,早已遁入血海地下,一只也未能收得上来。接引道人也是后才现下面还有一部生灵。他睁开慧眼一查,顿时知道了这部生灵的厉害之处,心大喜,正待加紧施为,便是将血海地底全翻了过来,也要将此部收入西方教。
如今的西方教,却是正好缺一部强力护法!
正此时,陡然一个声音传来,如同耳边轻语:“道友曾经答应让一部生灵与我,这便践了诺言罢!”正是镇元子的声音。
就见万丈黄光从地下射出,如同一张大网,从下往上一捞,顿时这足蚁部,全数捞网,一个也未曾逃脱。那黄光收拢,现了一宝,正是镇元子的法宝地书。就连足蚁部的蚁后,也被此书摄了去。
那地书捞了足蚁部,对于其他生灵,倒也不为难。黄光似乎有意无意般,继续往上一冲,正被接引道人祭上空的乾坤袋受了,顿时便吸力全无,失了神效。
可怜这足蚁部生灵,费冥河老祖心血,想要培育得善美,才使其出世,也好显示血海的神妙。谁知好不容易等到善美之时,已经为镇元子所有了。
若论珍贵之处,冥河老祖却是宁可将其他五部全部舍去,也要留下足蚁部。
只是当此非常之时,冥河老祖却无暇心痛。他见二圣相争,生机只一线,哪还犹豫?连忙带领剩余的一些精锐和心腹,化作一片血光,以快的速朝幽冥世界遁去。
他真身与血海息息相关,真身进了幽冥世界,后面也自然有一条血河,连接血海与冥河老祖,也朝幽冥世界滚滚而去。
不过片刻,西北血海,已然无影无踪,全都流入了幽冥世界。
其实若是接引道人想至冥河老祖于死地,他又哪里还有逃脱的机会?只是如今幽冥开,轮回未稳,冥河老祖又气数未,所以镇元子和接引道人都有默契,也并不如何为难于他,这才让他得机逃去。
接引道人已经将那四部生灵都收得差不多了,便也不再贪多,趁势收了乾坤袋,提手。他的乾坤袋只是一件先天灵宝,完全依赖圣人的神通,才有如斯威力。此时那间的亿万生灵,其冲击鼓噪。接引道人要施展神通,将他们都圈袋,其实也是有些吃力。
镇元子现出身来,收了地书手,看了看接引道人手的乾坤袋,朝他说道:“道友,数万年耕种,今日丰收,真是可喜可贺!”哪里像两个圣人?听起来倒是如同两个老农间的谈话一般。
接引道人谦逊道:“还要多谢道友通融!”前次成圣之时传法,冒犯了万寿山,被镇元子所阻,此次却得通融,未有任何阻挠,因此相谢。
这次血海部之为精锐的一部本镇元子收去,他其实也是非常惋惜。不过事情已成定局,镇元子的神通,他是非常清楚的。何况又是准提道人借宝之时有言先,却是不好反悔,免得白白争执一场,也是徒劳。
西方教问答之声,庄严宏大,响彻寰宇,将西方极乐世界要义,讲解得清清楚楚,极美化之能事。又见云光之,诸佛现出种种宝象,皆光明素洁,微尘不染,庄严神圣,作拈花微笑状,身周有祥光瑞气掩映,让人油然而生向往崇拜之意。
下界的普通生灵,听了诸佛梵唱,或者被那宝光一照,顿时烦恼皆消,沉疴全愈,不由对着诸佛,叩拜不已,衷心礼赞!
似此,分明是出来传道,毫无一丝恶相,却哪里像是要与血海相争?
接引道人立西方教,大誓愿,要将西方一地,成就光明净土、极乐世界。生灵不出净土,不沾因果,不惹业障,受十二品莲台护持。他们此时立教不久,却还不如后世那般势力庞大,也还没有菩萨、尊者、罗汉、比丘之分,除天龙数部之外,皆是西天古佛。
只是若要对付血海,接引道人一人足矣!这次罕有地带着诸位上古佛一起出西天,其实有一番深意。
不一刻,西方教众到了血海之前。当阿弥陀佛对着血海,与众佛说道:“当知我于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诸佛齐齐礼赞:“南无阿弥陀佛!当同做此大功德!”
阿弥陀佛乃右掌当胸结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慧眼一睁,口妙音轻吐:“哞!”化出一只金光巨掌,朝血海抚来。
其势如同父抚其子,不仅无一丝凶恶之气,仿佛还饱含慈爱。
冥河老祖此时还没来得及迁移血海,眼睁睁看着西方教众已然一边诵经,一边欺上门来,偏偏还悠闲之极,将一场欺凌血海的谋划,演成传扬西方教义的契机,根本无视冥河老祖与血海生灵,当真是气得吐血,愤怒欲狂。可是实力差距太大,他也有自知之明,只能暂时隐忍蛰伏。
眼看阿弥陀佛对血海动手,冥河老祖与血海血肉相连,岂能无动于衷?因此明知不敌,却是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持元屠、阿鼻二剑,也化出巨大血魔真身,朝阿弥陀佛的巨掌迎去。
阿弥陀佛微微一笑,口吐咒,巨掌增了念力,凭空大了数万倍,金光盛,如同打苍蝇一般,将冥河老祖没头没脑地打入了血海之。
那巨掌也不停留,仍然抚血海之上,顿时便破了血海大阵,金光将血海化开了一个巨大的掌状窟窿。
诸佛又齐齐礼赞:“南无阿弥陀佛!”乃于血海破开之处,各占方位,云光之趺坐,不断念诵经。顿时一片祥光瑞气,将血海开口之处定住,再也合拢不起来。
血海的阿修罗、罗刹、夜叉等部生灵,便失了血海屏障,那窟窿之,现出了形状来。
接引道人眼无悲无喜,无憎无爱,只取出一个乾坤袋,轻轻一抛,血海上祭起,正对着佛掌化开之处。乾坤袋笼罩之所,便生出绝大吸力。阿修罗部当其冲,修为浅薄者,立刻便被吸入了其。
夜叉部、罗刹部、翅部,也不能幸免,无数生灵,宛如尘芥一般,都被收入了乾坤袋。只有那迦一部,接引道人嫌其模样丑怪,长相凶恶,戾气太盛,未曾收取。
帝释天率领天众一部,旁边诵经数年,岂是做无用之功?如今的血海生灵,已经与原来大不相同,悄悄生出了阳神,神智也转为正常,虽然还是冥河老祖的子民,却已经不受血海控制,可以行动自如了。
冥河老祖隐蔽处看了,当真是心头滴血。这血海种族,数量亿万,都是他自开天以来苦心造就,如今为他人做了嫁衣,被西方教收去,他怎能甘心?
只是势比人强,今日自己能否接引道人手下逃得性命,也还两可之间。如今洪荒有了幽冥世界,这血海已成摆设,圣人的大神通下,只怕完全覆灭,也是覆掌之间!
因此,即使再是心痛,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静待良机。
接引道人虽然法力无边,但是要凭借一件先天灵宝,收下这亿万生灵,也有些吃力。而且这些生灵还不是普通生灵,乃是血海凶魂厉魄孕育而出,都有神通,忠心于冥河老祖,对西方教毫不买账,其有婆雅稚、毗沙门等强者。他们入了乾坤袋,其不断挣扎鼓噪,极力想要逃脱,加重了接引道人的负担。
正收取之,阿弥陀佛陡然顿了一顿,忍不住惊“咦”了一声。
原来血海部的后一部,现了身形,乃为足部,正是冥河老祖压箱底的力量,一直是以巫族精血精心培育,未曾现世过。
这部生灵,果然不凡,只见其身形如蚁,长有足,却个个大如狮虎,凶恶狰狞。浑身上下,皆黑带红,犹如钢铁浇铸,无半点破绽。前面两只大螫,闪烁冷冷寒光。大螫之上,又有两根巨大触手,如同两条巨鞭,头上挥舞。只巨足,前头也是尖锐之极,可裂金石。
这便是足蚁部,能地火风水随意穿梭而毫无损伤,之强横,不下于巫族的强者,乃是血海的霸主,连阿修罗部,都从来不敢与他们对抗。若是散到了洪荒之,以足蚁部的数量和穿梭地火风水的天赋神通,只怕是强如圣人的大神通者,一时也难以制之。
这部生灵,也如同巫族一样,不善飞腾躲闪,却个个力大无穷,战力恐怖,又继承了巫族的强横,不说万法不沾,也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其恐怖之处,乃是数量庞大,悍不畏死,团结一心,攻敌之时,前赴后继,片刻就能将对方吃得连渣都不剩,令人心惊胆寒。
这足蚁部,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头脑简单,绝对服从领的意志,简直如同一个听话的大杀器。一般的迷惑心智之术,对他们根本没有半点作用。便是帝释天等众诵经数年,也不过给他们增加了一点阳气而已,若说动摇他们的心智,那是毫无作用。
此时接引道人上面祭起乾坤袋收取血海生灵,那足蚁部,早已遁入血海地下,一只也未能收得上来。接引道人也是后才现下面还有一部生灵。他睁开慧眼一查,顿时知道了这部生灵的厉害之处,心大喜,正待加紧施为,便是将血海地底全翻了过来,也要将此部收入西方教。
如今的西方教,却是正好缺一部强力护法!
正此时,陡然一个声音传来,如同耳边轻语:“道友曾经答应让一部生灵与我,这便践了诺言罢!”正是镇元子的声音。
就见万丈黄光从地下射出,如同一张大网,从下往上一捞,顿时这足蚁部,全数捞网,一个也未曾逃脱。那黄光收拢,现了一宝,正是镇元子的法宝地书。就连足蚁部的蚁后,也被此书摄了去。
那地书捞了足蚁部,对于其他生灵,倒也不为难。黄光似乎有意无意般,继续往上一冲,正被接引道人祭上空的乾坤袋受了,顿时便吸力全无,失了神效。
可怜这足蚁部生灵,费冥河老祖心血,想要培育得善美,才使其出世,也好显示血海的神妙。谁知好不容易等到善美之时,已经为镇元子所有了。
若论珍贵之处,冥河老祖却是宁可将其他五部全部舍去,也要留下足蚁部。
只是当此非常之时,冥河老祖却无暇心痛。他见二圣相争,生机只一线,哪还犹豫?连忙带领剩余的一些精锐和心腹,化作一片血光,以快的速朝幽冥世界遁去。
他真身与血海息息相关,真身进了幽冥世界,后面也自然有一条血河,连接血海与冥河老祖,也朝幽冥世界滚滚而去。
不过片刻,西北血海,已然无影无踪,全都流入了幽冥世界。
其实若是接引道人想至冥河老祖于死地,他又哪里还有逃脱的机会?只是如今幽冥开,轮回未稳,冥河老祖又气数未,所以镇元子和接引道人都有默契,也并不如何为难于他,这才让他得机逃去。
接引道人已经将那四部生灵都收得差不多了,便也不再贪多,趁势收了乾坤袋,提手。他的乾坤袋只是一件先天灵宝,完全依赖圣人的神通,才有如斯威力。此时那间的亿万生灵,其冲击鼓噪。接引道人要施展神通,将他们都圈袋,其实也是有些吃力。
镇元子现出身来,收了地书手,看了看接引道人手的乾坤袋,朝他说道:“道友,数万年耕种,今日丰收,真是可喜可贺!”哪里像两个圣人?听起来倒是如同两个老农间的谈话一般。
接引道人谦逊道:“还要多谢道友通融!”前次成圣之时传法,冒犯了万寿山,被镇元子所阻,此次却得通融,未有任何阻挠,因此相谢。
这次血海部之为精锐的一部本镇元子收去,他其实也是非常惋惜。不过事情已成定局,镇元子的神通,他是非常清楚的。何况又是准提道人借宝之时有言先,却是不好反悔,免得白白争执一场,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