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十三章轻语如雷惊圣道群仙作子议封神
他此言一出,玉帝还未来得及多想,众圣旁观者清,都听出了一些端倪。元始天尊问道:“封神事关天道大势,当由老师所掌。道友老师面前,妄出此言,不知可有依据?”
镇元子道:“老师上,贫道自不敢虚言相欺!”
太上老君突然想到封神榜的另一个名字,悟到了一些关节,惊道:“莫非道友地书,与天书一样,也是封神法器?”
镇元子笑道:“太清圣人所言正是!诸位道友请看!”说罢祭出地书,将其翻开,到了后,果然也现出一榜,上有许多尊神位,与道祖所赐封神榜虽然不相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道祖才开言道:“天庭地府,虽然各掌天地,然阴不背阳,阳不背阴,阴阳交融,才得两仪之理、造化之机。以后还需通力协作,才成治世功德。”
道祖此言一出,便是认可了镇元子所说,同意了地府封神之事。玉帝听了,如遭重击,脸色青。
只听道祖又对玉帝言道:“尔所言八部正神之,群星列宿,可并入斗部,另外再加水部,收水德之仙,兼理布雨行云之责。如此一来,可编斗、雷、水、火、瘟五部,至于监察善恶、管理山河之责,便由地府掌理,尔意下如何?”
玉帝抗声说道:“三界众生,谁无善恶?老师将监察善恶之责划归地府,弟子不服!”
镇元子见三山五岳土地之神已经划归地府所辖,也就不为己甚,主动让步道:“既然如此,可天庭地府,各立善恶之神,共同监察三界。”
道祖颔,说道:“如此天庭正神,便编为部,乃是斗、雷、水、火、瘟、善恶之数。此乃定论,不可再生争执!”
道祖一锤定音,镇元子满意,玉帝虽然心郁闷无比,也无话可说,只得朝道祖拜道:“谨遵老师圣意!”
道祖经历了这一场争执,似乎也有些疲惫,乃闭口目,隐退而去!
太上老君见道祖隐退,朝众仙说道:“今日老师相召,议事甚急,想必诸位道友都要回去细细思量,才定后计。因此,依贫道之见,今日之会,不如就此作罢。三月之后,我三清当大赤天兜率宫相聚,商谈封神之事。届时还望众位道友大驾光临,共商大事,也为我等三教封神做个见证!”
封神事关天道大势,并非私事,虽然说是以三教为主,但鸿钧道祖有言先:众圣都要相助。即使太上老君不邀,众圣也必然也要密切关注,因此太上老君性大方,遍邀众圣相商。
众仙皆道:“道友此议,可称妥当!”于是纷纷散去。
镇元子与女娲娘娘一道,出了紫霄宫。归途之上,娘娘叹道:“老师定下一千五年杀劫,从此未入混元者,再难做清净之仙,三界将加多事矣!”
镇元子说道:“天地灵元有限,杀伐神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娘娘说道:“道友之自然大道,神妙无方,不假外求,万寿山灵元馥郁,杀劫不染,乃是真正清净之地,实堪羡!日后论道之时,还请道友多多指教才是!”
镇元子笑道:“娘娘若对贫道自然之道有心,贫道知无不言,言无不!”
娘娘闻言大喜,连忙谢了!
镇元子道:“除万寿山外,西方世界,也不染杀劫,娘娘却为何不羡?”
娘娘一笑,说道:“道友可是考我?老师虽然未曾明言,但我亦知晓:西方圣人以至宝护持门下,乃是治标不治本之法。护得一时,护不得永久。门人弟子的一切因果,都要落到接引道人与至宝金莲之上,日积月累,久而久之,终究难以维持,到时恐生大变。”
镇元子说道:“娘娘旁观者清,真通慧者也!依贫道看来,接引道人智慧绝伦,未必对此毫无所觉,多半仍是愿舍已身,护持西方一教!”
娘娘说道:“此可谓大弘毅、大牺牲矣!可敬可佩!但恐劳心劳力,而天道如刀,金莲再好,不为长久!”
镇元子亦说道:“正是如此!”
娘娘乃复叹道:“若是处处如同万寿山,三界才真归清净矣!”
轻轻一句叹语,如同惊雷,落到镇元子心头。饶是镇元子心志坚定,早证圣道,亦被击得痴痴呆呆,一时竟然忘了前行。
娘娘见了镇元子形状,微微一笑,也不道别,便回娲皇宫去了。
却说玉帝与镇元子紫霄宫一番争执以后,自知天地分立,迟早难收雨师、风伯与巫族之心,便着紧交好四海龙族,封四海龙王为行云布雨之神,皆享开府之权,自备兵事,永镇四海。龙王以下,只将重要职司分派上报天庭,御笔钦点即可,其下不问。
敖广身为东海龙王,一直行韬光养晦之计,见天庭条件优渥,丝毫无害于龙族,反能为龙族正名,洪荒积累功德,便答应了下来。
一时无话,三月之后,众仙重聚大赤天兜率宫,按位坐定。有太清圣人两位弟子玄都师与火龙真人,一旁伺候。
只听太上老君说道:“封神之事,上连天道,下涉众生,关系重大,不可不慎!封神一起,便是神仙之一大劫,座诸位,便是开劫之仙、操刀之主。因此今日贫道兜率宫相聚,便先议此劫规矩,才好行事。”
镇元子说道:“老师有言先,此次封神,乃是以人道、阐、截三教为主。三位道友只管计议,我等旁听即可!”
其余众仙纷纷说道:“正是如此!若有异议,再论未迟!”
众仙既有此语,元始天尊便不客气,乃说道:“大劫若起,不可不教而诛,不生无因之果。否则众仙无辜受戮,怨气冲天,不归神位,反生枝节。”
太上老君颔,说道:“殷商自成汤以降,传承天子之位,已历二十七代,满年。贫道日前推算天数,知其气数将,西方有圣主取而代之。改朝换代,干戈相见,多有杀伐。我等不如遣弟子下山,其完了杀劫,一并斩将封神!”
元始天尊说道:“如此甚好!”
通天道人也说道:“此事并无异议!”
于是三清一致,先定下了封神之劫的干戈之道!
太上老君又说道:“大劫虽起,不可泛滥,免伤无辜,违了上天好生之旨!因此改朝换代之争,虽然是仙凡同战,但若有各教弟子,恃法行凶,屠戮无辜凡人,不仅不能封其神位,还要严惩,魂魄打入地狱道,才显天道昭彰,善恶有报!”
对于此点,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也无异议!
这时镇元子插言道:“恳请三位道友,听贫道一言。”
太上老君说道:“镇元圣人想必有金玉良言相告,还请快快说来!”
镇元子乃说道:“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身化洪荒,无垠广大,类纷呈,何等灵秀!至于赤明劫后,巫族掌地,亦有十二大部洲。然到妖巫劫后,大禹治水,测天下,只得州之地,且每一州皆远不能与上古部洲相比。何也?只因众仙鏖战,破碎洪荒!有大神通者,举手投足之间,皆有排山倒海之力,两相交战,破坏何其甚也!如今神仙劫难又起,贫道不忧他事,独忧天地山河之难!须知天地如舟,众生如蚁;舟若倾覆,蚁何载焉?因此大战之前,贫道先有一议:此劫之,我等圣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出手!不知三位道友以为如何?”
众圣闻言,皆有惭色!太上老君环望一眼,缓缓说道:“洪荒无辜,山河无言!幸有镇元圣人仗义为之一语,如同晨钟暮鼓,振聋聩,令人深省!”
通天道人亦说道:“镇元道友言之有理,我等身为圣人,理当自律!”众仙亦纷纷颔,赞同镇元子之言。
独玉帝有自己的道:“若是神通广大之仙,都不交战,封神榜上,是无名之辈、浅薄之仙,如何有资格坐天神尊位?如何教化万方?这样一来,封神榜与天庭,岂非徒有虚名?”
他身为天帝,又亲听道祖解释过封神榜功用,自然知道对于天庭来说,上榜之仙道行越高越好。若是连圣人也上榜,便再好不过了。反之,若都是一些无名小仙上榜,那天庭势力,以后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太上老君乃对玉帝说道:“陛下放心,神仙杀劫,乃是因天地灵元有限之故,又针对大罗金仙。按老师之意,若要完其杀劫,定要杀修行之士,释放同等灵元,反哺天地,才得功成,却非胡乱杀戮可以了结!”
玉帝却不肯放过,复说道:“不然!便是释放大罗金仙等量灵元,多杀小仙,以量代质,亦可达成!封神榜上,又只容得三十五位正神,却该如何是好?”
太上老君亦无言以对,通天道人刚直,径自问道:“按陛下之意,该当如何?”
玉帝成竹胸,说道:“至少须得二十四位大罗金仙,才能统率众神,镇压周天!”
他此言一出,玉帝还未来得及多想,众圣旁观者清,都听出了一些端倪。元始天尊问道:“封神事关天道大势,当由老师所掌。道友老师面前,妄出此言,不知可有依据?”
镇元子道:“老师上,贫道自不敢虚言相欺!”
太上老君突然想到封神榜的另一个名字,悟到了一些关节,惊道:“莫非道友地书,与天书一样,也是封神法器?”
镇元子笑道:“太清圣人所言正是!诸位道友请看!”说罢祭出地书,将其翻开,到了后,果然也现出一榜,上有许多尊神位,与道祖所赐封神榜虽然不相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道祖才开言道:“天庭地府,虽然各掌天地,然阴不背阳,阳不背阴,阴阳交融,才得两仪之理、造化之机。以后还需通力协作,才成治世功德。”
道祖此言一出,便是认可了镇元子所说,同意了地府封神之事。玉帝听了,如遭重击,脸色青。
只听道祖又对玉帝言道:“尔所言八部正神之,群星列宿,可并入斗部,另外再加水部,收水德之仙,兼理布雨行云之责。如此一来,可编斗、雷、水、火、瘟五部,至于监察善恶、管理山河之责,便由地府掌理,尔意下如何?”
玉帝抗声说道:“三界众生,谁无善恶?老师将监察善恶之责划归地府,弟子不服!”
镇元子见三山五岳土地之神已经划归地府所辖,也就不为己甚,主动让步道:“既然如此,可天庭地府,各立善恶之神,共同监察三界。”
道祖颔,说道:“如此天庭正神,便编为部,乃是斗、雷、水、火、瘟、善恶之数。此乃定论,不可再生争执!”
道祖一锤定音,镇元子满意,玉帝虽然心郁闷无比,也无话可说,只得朝道祖拜道:“谨遵老师圣意!”
道祖经历了这一场争执,似乎也有些疲惫,乃闭口目,隐退而去!
太上老君见道祖隐退,朝众仙说道:“今日老师相召,议事甚急,想必诸位道友都要回去细细思量,才定后计。因此,依贫道之见,今日之会,不如就此作罢。三月之后,我三清当大赤天兜率宫相聚,商谈封神之事。届时还望众位道友大驾光临,共商大事,也为我等三教封神做个见证!”
封神事关天道大势,并非私事,虽然说是以三教为主,但鸿钧道祖有言先:众圣都要相助。即使太上老君不邀,众圣也必然也要密切关注,因此太上老君性大方,遍邀众圣相商。
众仙皆道:“道友此议,可称妥当!”于是纷纷散去。
镇元子与女娲娘娘一道,出了紫霄宫。归途之上,娘娘叹道:“老师定下一千五年杀劫,从此未入混元者,再难做清净之仙,三界将加多事矣!”
镇元子说道:“天地灵元有限,杀伐神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娘娘说道:“道友之自然大道,神妙无方,不假外求,万寿山灵元馥郁,杀劫不染,乃是真正清净之地,实堪羡!日后论道之时,还请道友多多指教才是!”
镇元子笑道:“娘娘若对贫道自然之道有心,贫道知无不言,言无不!”
娘娘闻言大喜,连忙谢了!
镇元子道:“除万寿山外,西方世界,也不染杀劫,娘娘却为何不羡?”
娘娘一笑,说道:“道友可是考我?老师虽然未曾明言,但我亦知晓:西方圣人以至宝护持门下,乃是治标不治本之法。护得一时,护不得永久。门人弟子的一切因果,都要落到接引道人与至宝金莲之上,日积月累,久而久之,终究难以维持,到时恐生大变。”
镇元子说道:“娘娘旁观者清,真通慧者也!依贫道看来,接引道人智慧绝伦,未必对此毫无所觉,多半仍是愿舍已身,护持西方一教!”
娘娘说道:“此可谓大弘毅、大牺牲矣!可敬可佩!但恐劳心劳力,而天道如刀,金莲再好,不为长久!”
镇元子亦说道:“正是如此!”
娘娘乃复叹道:“若是处处如同万寿山,三界才真归清净矣!”
轻轻一句叹语,如同惊雷,落到镇元子心头。饶是镇元子心志坚定,早证圣道,亦被击得痴痴呆呆,一时竟然忘了前行。
娘娘见了镇元子形状,微微一笑,也不道别,便回娲皇宫去了。
却说玉帝与镇元子紫霄宫一番争执以后,自知天地分立,迟早难收雨师、风伯与巫族之心,便着紧交好四海龙族,封四海龙王为行云布雨之神,皆享开府之权,自备兵事,永镇四海。龙王以下,只将重要职司分派上报天庭,御笔钦点即可,其下不问。
敖广身为东海龙王,一直行韬光养晦之计,见天庭条件优渥,丝毫无害于龙族,反能为龙族正名,洪荒积累功德,便答应了下来。
一时无话,三月之后,众仙重聚大赤天兜率宫,按位坐定。有太清圣人两位弟子玄都师与火龙真人,一旁伺候。
只听太上老君说道:“封神之事,上连天道,下涉众生,关系重大,不可不慎!封神一起,便是神仙之一大劫,座诸位,便是开劫之仙、操刀之主。因此今日贫道兜率宫相聚,便先议此劫规矩,才好行事。”
镇元子说道:“老师有言先,此次封神,乃是以人道、阐、截三教为主。三位道友只管计议,我等旁听即可!”
其余众仙纷纷说道:“正是如此!若有异议,再论未迟!”
众仙既有此语,元始天尊便不客气,乃说道:“大劫若起,不可不教而诛,不生无因之果。否则众仙无辜受戮,怨气冲天,不归神位,反生枝节。”
太上老君颔,说道:“殷商自成汤以降,传承天子之位,已历二十七代,满年。贫道日前推算天数,知其气数将,西方有圣主取而代之。改朝换代,干戈相见,多有杀伐。我等不如遣弟子下山,其完了杀劫,一并斩将封神!”
元始天尊说道:“如此甚好!”
通天道人也说道:“此事并无异议!”
于是三清一致,先定下了封神之劫的干戈之道!
太上老君又说道:“大劫虽起,不可泛滥,免伤无辜,违了上天好生之旨!因此改朝换代之争,虽然是仙凡同战,但若有各教弟子,恃法行凶,屠戮无辜凡人,不仅不能封其神位,还要严惩,魂魄打入地狱道,才显天道昭彰,善恶有报!”
对于此点,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也无异议!
这时镇元子插言道:“恳请三位道友,听贫道一言。”
太上老君说道:“镇元圣人想必有金玉良言相告,还请快快说来!”
镇元子乃说道:“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身化洪荒,无垠广大,类纷呈,何等灵秀!至于赤明劫后,巫族掌地,亦有十二大部洲。然到妖巫劫后,大禹治水,测天下,只得州之地,且每一州皆远不能与上古部洲相比。何也?只因众仙鏖战,破碎洪荒!有大神通者,举手投足之间,皆有排山倒海之力,两相交战,破坏何其甚也!如今神仙劫难又起,贫道不忧他事,独忧天地山河之难!须知天地如舟,众生如蚁;舟若倾覆,蚁何载焉?因此大战之前,贫道先有一议:此劫之,我等圣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出手!不知三位道友以为如何?”
众圣闻言,皆有惭色!太上老君环望一眼,缓缓说道:“洪荒无辜,山河无言!幸有镇元圣人仗义为之一语,如同晨钟暮鼓,振聋聩,令人深省!”
通天道人亦说道:“镇元道友言之有理,我等身为圣人,理当自律!”众仙亦纷纷颔,赞同镇元子之言。
独玉帝有自己的道:“若是神通广大之仙,都不交战,封神榜上,是无名之辈、浅薄之仙,如何有资格坐天神尊位?如何教化万方?这样一来,封神榜与天庭,岂非徒有虚名?”
他身为天帝,又亲听道祖解释过封神榜功用,自然知道对于天庭来说,上榜之仙道行越高越好。若是连圣人也上榜,便再好不过了。反之,若都是一些无名小仙上榜,那天庭势力,以后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太上老君乃对玉帝说道:“陛下放心,神仙杀劫,乃是因天地灵元有限之故,又针对大罗金仙。按老师之意,若要完其杀劫,定要杀修行之士,释放同等灵元,反哺天地,才得功成,却非胡乱杀戮可以了结!”
玉帝却不肯放过,复说道:“不然!便是释放大罗金仙等量灵元,多杀小仙,以量代质,亦可达成!封神榜上,又只容得三十五位正神,却该如何是好?”
太上老君亦无言以对,通天道人刚直,径自问道:“按陛下之意,该当如何?”
玉帝成竹胸,说道:“至少须得二十四位大罗金仙,才能统率众神,镇压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