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拷问基础教育中的学术腐败
    2006年武汉市中考刚结束,阅卷马上开始了。从媒体有关报道看,中考阅卷成员的组成主要是高中教师与初三语文教师。就在阅卷开始之时,许多人对于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在媒体上进行公开的点评,特别是对于今年武汉市课改区中考作文的审题,居然名师们审题出现了重大的分歧,更为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中考阅卷现已开始,社会上纷纷流传有关中考没有跑题作文之说,有的甚至说,今年武汉市中考作文想跑题都难,想得低分都难。
    回顾历年中考以及平时的教学,我们总是感觉学生得高分难,扣住题目写,要求所有学生不跑题非常难,那是因为作文有一定要求,有一定范围,否则,让学生随便背诵一篇作文,不更好吗?所以,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把作文训练当重点,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训练。特别是审题与立意,关系作文质量的好坏。然而,看看今年武汉课改区中考作文课改区中考作文原题写作(50分)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同学留言: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恩师寄语:
    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从题目来看,非常明显,作文要求是“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再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写文章。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材料作文,可是武大外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鲁万清在评点作文思路时说道:“学生既可回忆初中3年的同学谊,也可以表一表师生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都有话可说。此外,还带有反思意味,在即将毕业时,回味初中3年的生活,很容易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抒发健康的情怀,写出感人的作品。能不能拿高分,关键在于是否善于选择校园生活中打动人心的情感细节,重点突出,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武汉晚报。
    能不能拿高分,鲁老师认为可以写师生情,可三年的初中生活,选择校园生活中打动人心的情感细节。不知道鲁老师是如何理解“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而不是毕业留言簿这个形式,也不是师生留言形式而去写作文。如果没有“内容”二字,我想鲁老师的审题是正确的,可是鲁教师只注意形式而没有高度关注材料的内容,造成审题的失误,他扩大了材料要求的范围,没有理解作文要求落角点或是重点,避重就轻地审题,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引导吗?
    武昌一位资深语文教师认为:“确切地说这是情景作文,而情景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情景作文对所提供的材料可用可不用,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运用所提供的材料。本次作文有一大优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比较开放,给了学生较大写作空间。提供的情景材料有其共同的中心话题,即有创造力、想像力、有思想。写作时,学生需围绕中心话题展开,紧扣主旨,用不同文体反映,可写自己某一次实践体验,也可写内心的观点看法,还可通过散文以情动人、以事感人。就这次作文题目而言,便于学生发挥写作特长,但也有局限性,指向惟一,观点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写出批判性或有辩证思维的文章。”武汉晚报(6、21)。
    这位老师确切地说,这是情景作文。如此审题,我不知道他是否是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因为题目中明显有“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中的材料二字,不知道他是否认识,其它的理解就不再说了。而所谓情景作文,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景,应该有一个简单的场面、情节、或细节,能引起学生的联想或想像,可是武汉市2006年中考作文中写的作文提示语没有描写一个情景,只是提供了一个材料罢了。试问,这是情景作文吗?
    我们再来看看最有权威的教研员中考审题的理解:“位资深语文教研员在评论昨日的作文题时说,这样的题目就像一杯白开水。因为出题者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倡导创新,以“创造”为荣。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显而易见的引君入瓮式的办法,与“创造”本身也相去太远。在这个话题下,学生不大可能,也不大敢创造。为了保险起见,学生大都会对“创造”大唱赞歌,这使得学生下笔较为容易。同时,正因为下笔容易,要想出佳作就很难,要有创新就更难。这种出题思路僵硬、呆板,既迎合应试教育,又迎合时下流行的创新教育。但是,真正要让学生的思想活起来,仅仅在中考作文里喊口号,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武汉晚报(6、21)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位教研员认为,作文应该围绕“创新”来写,只是学生感觉难写,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
    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回顾一下新课改中要求,一是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课堂教学中对对待文本的理解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理解与创新意识,就可以想象出学生在中小学生活中,有不少的创新意识与行为,难道我们的学生在整个中小学阶段跟着老师、家长鹦鹉学舌不成!从小处着眼,学生对于自己具有创意的点子、行为、语言、方式、方法,应该有深刻的体验,所以,只要从自己的切深体验出发,一定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而最让人感觉不安,是谣传今年作文没有跑题之说,也没有对离题作文给零分的标准,因为,如果依照以“创新”内容来写的话,那么全市许多学生面临跑题的危险。所以,为了避免社会影响,而动摇了评分标准。
    如果作文没有正确的审题,如果没有对跑题作文与扣题作文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度,那么,我们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我们课改是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还是颠覆了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评分标准,那么我们中考有什么意义。可以这样说,2006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正在拷问教育中的学术腐败。在大力倡导学术纯正、反对学术堕落的今天,我们看看今年武汉市中考审题与评分标准,则可以目睹基础教育学术现象,在全社会对中考出题与泄密的审视下,我们更应该警惕基础教育中“指鹿为马”的闹剧在为害着基础教育的现象发生!

章节目录

陈建华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陈建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建华并收藏陈建华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