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实在很小,用祖母的话说就是屁股大的地方。就是这么小的地方还不是一家所有,村中老宅大多都是这种格局,前后两家连在一起,有时甚至三四家连在一起,造成相邻的两家共用一个院子。奶奶家的前院,同时也包含前面那家的后院,因此地方更显得狭小逼仄。就算是夏天,阳光最多也只是照遍半个院子,因此前边那家的后院地界上终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长满厚厚的青苔,间或几棵弱小的榆树苗或者椿树苗做鹤立鸡群的姿态。
小院的西面有一座柴棚,屋顶是稻草和秫秸杆铺就而成的。寒冬日子里,长长的冰凌像小学生放学时排着队伍一样整齐地顺着没有粒的稻穗垂下来。我喜欢抚摸着它们从这头走到那头,像依次摁下钢琴的每一个琴键,稍一用劲,它们便会折断,摔落地上,发出类似风铃的音色,但较之更加清脆有力,因为那是用生命演奏带有灵性的声音。棚子外面的土坯墙上订了几只木楔,挂着木制的梯子。起初我对木梯充满向往,看着父母登着它爬到墙头去晒玉米或者豆秧时,内心一阵艳羡,很想尝试。记得第一次登那些梯子凳的时候感觉很奇妙,要比多年后第一次登楼梯的感觉还好。因为木梯所通往的是更为广阔的视野与辽远的天空,不像走过狭窄的楼道之后迎接你的是四面墙壁的鸽笼。
柴棚里结满了蜘蛛网,不见天日的灰尘氤氲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里面盛放的东西大多是暂时用不着或者可能永远都用不着的东西,比如冬天生炉子才用的几节铁青色的烟囱,废弃不用的长满补丁并且退色的自行车内胎,农忙时节必不可少的铁锹、镐头、镬子和耙子,原来打苇帘时剩下的几团颜色不一的泡线(极细的铁丝外面包裹一层带色的塑料软皮),奶奶暂时放进来避雨的一堆柴禾等等。雨水落在草屋顶像是落在海绵上没有任何声音,自顾流下来,滴滴答答在黄泥地上剜出一个个小泥窝。柴禾偎在一起静静看着雨水降落,它们呼吸着潮湿的空气,一会儿奶奶引火时又要多费几根火柴了。
柴棚的正对面是那棵老梨树,爸爸七岁时从野外移栽到庭院中,一直到我十七岁,它才慢慢耗尽了生命。她给我最初的浪漫和感动,早春三月,满树繁花,洁白如雪,一时轰轰烈烈,一时孤芳自赏,在我眼中盛开直至漫天雪飘。铺满小院的花瓣令我不忍涉足,趁着一场细雨化作春泥,隔夜便不见踪迹。在二年级时一篇关于下雪的作文里我写道,村子里的树上好像开满了梨花,灵感便来源于此。我记得当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曾想几年后读到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老人家院中必是植有一棵梨树吧。
梨树所结的是红霄梨,成熟时一圈浅浅的红霞围绕着胖胖的梨肚。由于无人管理,为她施药驱虫,小梨边长边落,往往到了八月,树上所剩无几。记忆中最好的一次收成应该在我十三岁那年,可能是雨水充沛,毛毛虫存活较少的缘故,梨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接近八月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微红脸庞从树叶间探出来。收获那天是多么兴奋和热闹呀!好几个人手执长长的竹竿或者木杆仰头敲打,透过枝叶的阳光刺痛我们的眼睛,这不算什么,我们害怕的是毛毛虫掉在身上。特别是两个妹妹不时发出尖叫,其实哪儿来那么多毛毛虫,是我们打掉的甜梨如冰雹一样落下来,砸着我们的后背、脑袋和肩膀,有几颗梨子甚至砸中了我的脑门,疼得我差点儿坐在地上不起来。那次收获的梨足足装满了两个荆条筐,大家异常兴奋,不时朝着树上张望,不可思议的感激。奶奶当然左邻右舍的分了许多,又叫来南北二庄的姑姑们,分了个盆满钵足。
梨树下面除了冷灶台之外剩下的空间被祖父种满了花草。爱花的人应该是安静和极具耐心的,拥有一颗包容所有的宽容之心,温顺得像只小羊,而有时候也会毫无理由的任性和偏执,那是他决心伤害别人的时候,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不管是遗传还是秉承,总之我像祖父一样深爱着世间每一朵花。对他它们就像对待爱人一样温柔体贴,为每朵折伤的花心痛不已,花是世间最为纯净和美丽的东西,看到她们受到伤害真是于心不忍。
祖父养很多花,虽没有一种名贵的,却各有独特的魅力。天竺葵开得热烈,月季开得端庄,半枝莲开得繁盛,草茉莉开得香气四溢,包指甲草最受女孩的青睐,鲜红的花瓣与食盐捣烂敷在指甲上,那红色就算用肥皂洗也要三四天才能完全除去。不管如何贫贱的花到了祖父这个小院总能绽放她最美丽的瞬间,像是嫁对郎的女人终日被爱情滋润着,精神焕发、活力充沛,拥有着吹弹即破的皮肤。不记得有过多少次,我静静蹲在花丛之中,如同哲人一样冥想,在黄昏的光线和花香鸟语之中陷入灰暗与漆黑。如果时光真能静止我想一定在童年,绝不是沉醉爱河时产生的奢望和错觉。我们完全没理由将偌大的心愿交付现实中的某个人,除了那段纯粹私人的时光没有谁能担此重负。
后来我也开始养花,一棵、两棵、从祖父家的小院移栽到我家的前院,还用砖头砌成所谓的花坛。到后来对花种的涉猎扩大到同伴的家中,抑或村里某家门前的小院,上了学自然扩大到校园的几个花坛,为此我还有过偷盗的行为。应该是二三年级的时候,每到该我值日的时候,我故意磨磨蹭蹭到大家几乎全部走光。行动之前,务必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可疑之人后一把抓住早已瞄好的花株连根拔起装进书包。等到远离校门,进入安全地带时,才敢拿出花,像捧着财神爷一样往家走,提到嗓子眼的心随着距离家愈来愈近而渐渐踏实。
日积月累,我的花园无论从色彩还是种类来说,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了祖父的小院。有时祖父到我家转悠时,见到以前没看过的花一定趴到跟前细细端详,多半还要探着脑袋将鼻头凑到花心里轻嗅。花白的胡子微微颤动,眼睛似闭未闭,眉头舒展着,一副享受的样子。在夸奖我会养花以后,便会送我一盆养了好几年的花,没过几年,祖父的花几乎都搬入了我的花园。他的花园开始变得冷清、荒凉,只剩一些死不了年复一年自生自灭,更显孤寂。
那年春天死不了几乎全军覆没,几场春雨过后,依旧黄土一片,声色全无。正当我们困惑不解时,绝症突然袭击了祖父,终于在百花生日(农历三月三)那天凌晨离开了他钟爱的世界,永远走出了他的幸福时光。隔年春日,死不了出人意料地破土而出,一片连着一片,遍及小院,连砖缝里都是它们翠绿嫩红且水灵灵的身子。我只有对着它们惊叹,不知做何解释。祖母垂着头对我说,是你爷爷给它们捎信,让它们长出来的。我心里一惊,抬头却看见祖母微笑的眼睛里分明藏着泪光。
2005年10月24日
海淀知春路
小院的西面有一座柴棚,屋顶是稻草和秫秸杆铺就而成的。寒冬日子里,长长的冰凌像小学生放学时排着队伍一样整齐地顺着没有粒的稻穗垂下来。我喜欢抚摸着它们从这头走到那头,像依次摁下钢琴的每一个琴键,稍一用劲,它们便会折断,摔落地上,发出类似风铃的音色,但较之更加清脆有力,因为那是用生命演奏带有灵性的声音。棚子外面的土坯墙上订了几只木楔,挂着木制的梯子。起初我对木梯充满向往,看着父母登着它爬到墙头去晒玉米或者豆秧时,内心一阵艳羡,很想尝试。记得第一次登那些梯子凳的时候感觉很奇妙,要比多年后第一次登楼梯的感觉还好。因为木梯所通往的是更为广阔的视野与辽远的天空,不像走过狭窄的楼道之后迎接你的是四面墙壁的鸽笼。
柴棚里结满了蜘蛛网,不见天日的灰尘氤氲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里面盛放的东西大多是暂时用不着或者可能永远都用不着的东西,比如冬天生炉子才用的几节铁青色的烟囱,废弃不用的长满补丁并且退色的自行车内胎,农忙时节必不可少的铁锹、镐头、镬子和耙子,原来打苇帘时剩下的几团颜色不一的泡线(极细的铁丝外面包裹一层带色的塑料软皮),奶奶暂时放进来避雨的一堆柴禾等等。雨水落在草屋顶像是落在海绵上没有任何声音,自顾流下来,滴滴答答在黄泥地上剜出一个个小泥窝。柴禾偎在一起静静看着雨水降落,它们呼吸着潮湿的空气,一会儿奶奶引火时又要多费几根火柴了。
柴棚的正对面是那棵老梨树,爸爸七岁时从野外移栽到庭院中,一直到我十七岁,它才慢慢耗尽了生命。她给我最初的浪漫和感动,早春三月,满树繁花,洁白如雪,一时轰轰烈烈,一时孤芳自赏,在我眼中盛开直至漫天雪飘。铺满小院的花瓣令我不忍涉足,趁着一场细雨化作春泥,隔夜便不见踪迹。在二年级时一篇关于下雪的作文里我写道,村子里的树上好像开满了梨花,灵感便来源于此。我记得当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曾想几年后读到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老人家院中必是植有一棵梨树吧。
梨树所结的是红霄梨,成熟时一圈浅浅的红霞围绕着胖胖的梨肚。由于无人管理,为她施药驱虫,小梨边长边落,往往到了八月,树上所剩无几。记忆中最好的一次收成应该在我十三岁那年,可能是雨水充沛,毛毛虫存活较少的缘故,梨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接近八月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微红脸庞从树叶间探出来。收获那天是多么兴奋和热闹呀!好几个人手执长长的竹竿或者木杆仰头敲打,透过枝叶的阳光刺痛我们的眼睛,这不算什么,我们害怕的是毛毛虫掉在身上。特别是两个妹妹不时发出尖叫,其实哪儿来那么多毛毛虫,是我们打掉的甜梨如冰雹一样落下来,砸着我们的后背、脑袋和肩膀,有几颗梨子甚至砸中了我的脑门,疼得我差点儿坐在地上不起来。那次收获的梨足足装满了两个荆条筐,大家异常兴奋,不时朝着树上张望,不可思议的感激。奶奶当然左邻右舍的分了许多,又叫来南北二庄的姑姑们,分了个盆满钵足。
梨树下面除了冷灶台之外剩下的空间被祖父种满了花草。爱花的人应该是安静和极具耐心的,拥有一颗包容所有的宽容之心,温顺得像只小羊,而有时候也会毫无理由的任性和偏执,那是他决心伤害别人的时候,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不管是遗传还是秉承,总之我像祖父一样深爱着世间每一朵花。对他它们就像对待爱人一样温柔体贴,为每朵折伤的花心痛不已,花是世间最为纯净和美丽的东西,看到她们受到伤害真是于心不忍。
祖父养很多花,虽没有一种名贵的,却各有独特的魅力。天竺葵开得热烈,月季开得端庄,半枝莲开得繁盛,草茉莉开得香气四溢,包指甲草最受女孩的青睐,鲜红的花瓣与食盐捣烂敷在指甲上,那红色就算用肥皂洗也要三四天才能完全除去。不管如何贫贱的花到了祖父这个小院总能绽放她最美丽的瞬间,像是嫁对郎的女人终日被爱情滋润着,精神焕发、活力充沛,拥有着吹弹即破的皮肤。不记得有过多少次,我静静蹲在花丛之中,如同哲人一样冥想,在黄昏的光线和花香鸟语之中陷入灰暗与漆黑。如果时光真能静止我想一定在童年,绝不是沉醉爱河时产生的奢望和错觉。我们完全没理由将偌大的心愿交付现实中的某个人,除了那段纯粹私人的时光没有谁能担此重负。
后来我也开始养花,一棵、两棵、从祖父家的小院移栽到我家的前院,还用砖头砌成所谓的花坛。到后来对花种的涉猎扩大到同伴的家中,抑或村里某家门前的小院,上了学自然扩大到校园的几个花坛,为此我还有过偷盗的行为。应该是二三年级的时候,每到该我值日的时候,我故意磨磨蹭蹭到大家几乎全部走光。行动之前,务必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可疑之人后一把抓住早已瞄好的花株连根拔起装进书包。等到远离校门,进入安全地带时,才敢拿出花,像捧着财神爷一样往家走,提到嗓子眼的心随着距离家愈来愈近而渐渐踏实。
日积月累,我的花园无论从色彩还是种类来说,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了祖父的小院。有时祖父到我家转悠时,见到以前没看过的花一定趴到跟前细细端详,多半还要探着脑袋将鼻头凑到花心里轻嗅。花白的胡子微微颤动,眼睛似闭未闭,眉头舒展着,一副享受的样子。在夸奖我会养花以后,便会送我一盆养了好几年的花,没过几年,祖父的花几乎都搬入了我的花园。他的花园开始变得冷清、荒凉,只剩一些死不了年复一年自生自灭,更显孤寂。
那年春天死不了几乎全军覆没,几场春雨过后,依旧黄土一片,声色全无。正当我们困惑不解时,绝症突然袭击了祖父,终于在百花生日(农历三月三)那天凌晨离开了他钟爱的世界,永远走出了他的幸福时光。隔年春日,死不了出人意料地破土而出,一片连着一片,遍及小院,连砖缝里都是它们翠绿嫩红且水灵灵的身子。我只有对着它们惊叹,不知做何解释。祖母垂着头对我说,是你爷爷给它们捎信,让它们长出来的。我心里一惊,抬头却看见祖母微笑的眼睛里分明藏着泪光。
2005年10月24日
海淀知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