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卑职奉父帅之令,有一桩要事,要来提醒一下杨大帅,希望能引起杨大帅的重视。
杨义臣点了点头,正色道:“唐国公身为大军的副帅,位在本将之上,他的要求,只要是本将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定当照办。”
李世民的眼中神光一闪,缓缓地说道:“辽东城方向,一直在鸭绿水以南按兵不动的乙支文德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在几天前渡过了鸭绿水,一直跟在我军的后方,保持一天左右的距离。”
杨义臣的眉头一皱:“哦,乙支文德终于出动了吗?那唐国公的压力可就大了,李千牛,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后方辅佐你父帅才是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可是乙支文德的部下,几乎尽是步兵,骑兵极少,杨大帅,您说他的骑兵去哪里了呢?”
杨义臣微微一愣,转而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探查是否确实呢?乙支文德真的没有骑兵了?”
李世民收起了笑容,点了点头:“是的,虽然他为了迷惑我军,让不少士兵骑上了拖车用的骡马来冒充骑兵,但是是否战马,我军的斥候一看就知,他的军中真正的骑兵不会过两万,也就是说,一向有至少四成骑兵的高句丽军,现在起码有五万左右的骑兵部队,去向不明。
杨义臣有些听明白了,点了点头,正色道:“李千牛的意思是,乙支文德派了骑兵,长途奔袭,想在辽水一带抄我军的后路吗?”
李世民正色道:“是的,父帅和卑职的判断就是如此,他们如果走南线,沿着大海行军,我军是无法察觉的。而最适合突袭的地点,就是在这辽河一线,若是让他们得手,那我军就被彻底割断在辽河以东。不得回家了。”
杨义臣点了点头,沉声道:“那李千牛的意思,要本将提供何种帮助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希望杨大帅能暂缓渡河三天,以大局为重,向南作出攻击性防御的姿态。以防高句丽军的突袭。”
杨义臣的嘴角勾了勾:“可是我军的军粮只剩三天了,差不多只够到营州,若是我军留下防守,那军粮不济怎么办?”
李世民正色道:“父帅下了令,请过河的各军,每军留下半日军粮给杨大帅,如此杨大帅可以在这里多呆三天,一直等到我父帅的后卫部队到达,然后一起过河。
杨义臣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唐国公把一切都想到了,既然如此。我杨义臣还有什么好说的!行,就按唐国公的意思,传令,全军放弃过河,向南五里处扎营,侦骑四出,要给我搜索到南边两百里的海岸线!”
辽河,入海口,高句丽军骑兵营帐。
海浪扑岸,怒涛拍在礁石上。碎起千片浪花,一个个大浪冲上了沙滩,然后缓缓地退下,只留下了满滩的白色泡沫。一如北方这块荒凉的平原之上,那星罗棋布的白色帐蓬,几万匹战马正在低头啃着这片平原上不多的青草,方圆几十里的空间,已经看不到多少青色了。
乙支承基和杨万春各自骑着一匹高头战马,站在海边。二人的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后面的二十多个亲卫们也都策马离得远远的,不敢上前。
终于,乙支承基忍不住了,恨恨地说道:“可恶,究竟是哪个王八蛋走漏了消息,怎么辽河渡口的隋军,居然会有了防备!”
杨万春的神色平静,缓缓地说道:“隋军之中不乏能人,大帅的奇兵急袭虽然高明,但是毕竟五万铁骑奔袭两千里路,一路之上,不走漏风声也是很难的,而且辽河是隋军回国的必经之路,留下精兵守卫,也是情理之中。”
乙支承基不满地勾了勾嘴角:“情理之中?现在是杨义臣的整支军队,四万多人全军防守,这也是情理之中吗?一定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杨万春淡淡地说道:“少将军,现在追究谁走漏了消息,已经没有意义了,隋军有了防备,我们的奇袭不可能成功了,还是早早地撤回,与乙支大帅合兵一处,再作定夺吧。”
乙支承基不耐烦地勾了勾嘴角:“不行,我们的五万铁骑千里而来,不打一仗就走了,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就算杨义臣有四万人马,但是他们也是疲备之师,我军正面攻击,还是有取胜的希望的。”
杨万春的脸色一变,说道:“少将军,不可鲁莽行事,隋军的装备和战力在我军之上,杨义臣也是隋军中的百战宿将了,我军只有骑兵,要强攻敌军坚固防守的大营,并无胜算啊。”
乙支承基哈哈一笑:“杨将军,你还是太小心谨慎了吧,隋军虽精,但现在是撤退之中,将士无恋战之心,而且他们在辽东城下遗弃了太多的粮草,据说那大火烧到今天也没有熄灭,我看杨义臣也快断粮了,他被强行留下来做防守,肯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只要我军一个冲击,一定可以打垮他们!”
杨万春咬了咬牙:“可是探子明明说,敌军的士气还很高昂,军营中每天的操练和喊口号的声音震天响,这不象是那些在平壤城下,饿得连兵器都举不动的隋军吧。”
乙支承基的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杨将军,请你搞清楚一件事,现在我是这支军队的指挥,我有权对这支军队作任何的处置,你的建议我已经听了,但权衡之后,我还是决定全军出击,强攻杨义臣的大营。请你带你的本部人马五千骑,在后面为我掠阵,我会让你看看,我们乙支家的精锐骑兵,绝对不会逊色于杨义臣的隋军!”
杨万春的脸色一变,正待再开口,乙支承基不想听他说话,直接调转马头而,他的话冷冷地顺风传来:“杨将军,我们乙支家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吧。”
杨万春呆呆地愣在原地,张大了嘴,最后只能一声长叹,喃喃地说道:“这,真的是上天注定吗?”(未完待续。)
杨义臣点了点头,正色道:“唐国公身为大军的副帅,位在本将之上,他的要求,只要是本将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定当照办。”
李世民的眼中神光一闪,缓缓地说道:“辽东城方向,一直在鸭绿水以南按兵不动的乙支文德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在几天前渡过了鸭绿水,一直跟在我军的后方,保持一天左右的距离。”
杨义臣的眉头一皱:“哦,乙支文德终于出动了吗?那唐国公的压力可就大了,李千牛,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后方辅佐你父帅才是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可是乙支文德的部下,几乎尽是步兵,骑兵极少,杨大帅,您说他的骑兵去哪里了呢?”
杨义臣微微一愣,转而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探查是否确实呢?乙支文德真的没有骑兵了?”
李世民收起了笑容,点了点头:“是的,虽然他为了迷惑我军,让不少士兵骑上了拖车用的骡马来冒充骑兵,但是是否战马,我军的斥候一看就知,他的军中真正的骑兵不会过两万,也就是说,一向有至少四成骑兵的高句丽军,现在起码有五万左右的骑兵部队,去向不明。
杨义臣有些听明白了,点了点头,正色道:“李千牛的意思是,乙支文德派了骑兵,长途奔袭,想在辽水一带抄我军的后路吗?”
李世民正色道:“是的,父帅和卑职的判断就是如此,他们如果走南线,沿着大海行军,我军是无法察觉的。而最适合突袭的地点,就是在这辽河一线,若是让他们得手,那我军就被彻底割断在辽河以东。不得回家了。”
杨义臣点了点头,沉声道:“那李千牛的意思,要本将提供何种帮助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希望杨大帅能暂缓渡河三天,以大局为重,向南作出攻击性防御的姿态。以防高句丽军的突袭。”
杨义臣的嘴角勾了勾:“可是我军的军粮只剩三天了,差不多只够到营州,若是我军留下防守,那军粮不济怎么办?”
李世民正色道:“父帅下了令,请过河的各军,每军留下半日军粮给杨大帅,如此杨大帅可以在这里多呆三天,一直等到我父帅的后卫部队到达,然后一起过河。
杨义臣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唐国公把一切都想到了,既然如此。我杨义臣还有什么好说的!行,就按唐国公的意思,传令,全军放弃过河,向南五里处扎营,侦骑四出,要给我搜索到南边两百里的海岸线!”
辽河,入海口,高句丽军骑兵营帐。
海浪扑岸,怒涛拍在礁石上。碎起千片浪花,一个个大浪冲上了沙滩,然后缓缓地退下,只留下了满滩的白色泡沫。一如北方这块荒凉的平原之上,那星罗棋布的白色帐蓬,几万匹战马正在低头啃着这片平原上不多的青草,方圆几十里的空间,已经看不到多少青色了。
乙支承基和杨万春各自骑着一匹高头战马,站在海边。二人的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后面的二十多个亲卫们也都策马离得远远的,不敢上前。
终于,乙支承基忍不住了,恨恨地说道:“可恶,究竟是哪个王八蛋走漏了消息,怎么辽河渡口的隋军,居然会有了防备!”
杨万春的神色平静,缓缓地说道:“隋军之中不乏能人,大帅的奇兵急袭虽然高明,但是毕竟五万铁骑奔袭两千里路,一路之上,不走漏风声也是很难的,而且辽河是隋军回国的必经之路,留下精兵守卫,也是情理之中。”
乙支承基不满地勾了勾嘴角:“情理之中?现在是杨义臣的整支军队,四万多人全军防守,这也是情理之中吗?一定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杨万春淡淡地说道:“少将军,现在追究谁走漏了消息,已经没有意义了,隋军有了防备,我们的奇袭不可能成功了,还是早早地撤回,与乙支大帅合兵一处,再作定夺吧。”
乙支承基不耐烦地勾了勾嘴角:“不行,我们的五万铁骑千里而来,不打一仗就走了,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就算杨义臣有四万人马,但是他们也是疲备之师,我军正面攻击,还是有取胜的希望的。”
杨万春的脸色一变,说道:“少将军,不可鲁莽行事,隋军的装备和战力在我军之上,杨义臣也是隋军中的百战宿将了,我军只有骑兵,要强攻敌军坚固防守的大营,并无胜算啊。”
乙支承基哈哈一笑:“杨将军,你还是太小心谨慎了吧,隋军虽精,但现在是撤退之中,将士无恋战之心,而且他们在辽东城下遗弃了太多的粮草,据说那大火烧到今天也没有熄灭,我看杨义臣也快断粮了,他被强行留下来做防守,肯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只要我军一个冲击,一定可以打垮他们!”
杨万春咬了咬牙:“可是探子明明说,敌军的士气还很高昂,军营中每天的操练和喊口号的声音震天响,这不象是那些在平壤城下,饿得连兵器都举不动的隋军吧。”
乙支承基的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杨将军,请你搞清楚一件事,现在我是这支军队的指挥,我有权对这支军队作任何的处置,你的建议我已经听了,但权衡之后,我还是决定全军出击,强攻杨义臣的大营。请你带你的本部人马五千骑,在后面为我掠阵,我会让你看看,我们乙支家的精锐骑兵,绝对不会逊色于杨义臣的隋军!”
杨万春的脸色一变,正待再开口,乙支承基不想听他说话,直接调转马头而,他的话冷冷地顺风传来:“杨将军,我们乙支家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吧。”
杨万春呆呆地愣在原地,张大了嘴,最后只能一声长叹,喃喃地说道:“这,真的是上天注定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