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却有无数的老百姓彻夜难眠,他们辗转反侧,甚至有的人坐在家里长叹。
有人还打开了门,甚至到邻居家去串门。
这样不安的气氛越来越浓烈,甚至有的人家里传出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摔东西声,孩子的哭声。
在一个看上去比较富裕的百姓家里,一个老头子愁眉苦脸坐在那里,他的妻子坐在他的对面,昏暗的油灯冒着浓烟。
老头子忽然站了起来,不顾老婆子的劝阻,披上衣服,就去了另一户人家。
他正准备推门的时候,大门就打开了,一个穿好衣服的汉子就站在他的对面。两个人没有惊讶,携手入内。然后开始了窃窃私语,说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这两人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就像是夜晚的幽灵一样,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
至天明的时候,这些人家的大门打开的都比往日早了一些,甚至家里养着公鸡的,就连公鸡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慌慌张张地打起了鸣。这一嗓子喊下去,就把所有的公鸡都给召唤了起来,只是,这公鸡今天的打鸣声有点特别,急促,慌张,就像那些早已起来的人家一样。
老百姓的相互走动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加入这样的队伍中。
就在这个队伍越来越大的时候,一个佝偻着脊背的老者站了出来。
“我乃邹太师本家,祖上还沾亲带故,只是他早已在那庙堂之上,与我这等老百姓疏远了许多,我们小时候还在一起伴读呢。今天我本不应站出来,但是我知道邹太师做错了,大家聚在一起,如果去找邹太师请命,恐怕有性命之忧,就让我这老朽替大家去吧,如果他还念及我这同族之情,希望能够知途迷返,如果他听不进老朽的话,我想我也回不来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我辈长途跋涉,历尽艰苦,终于在此地繁衍生息,当朝皇上虽无大才,但是却爱民如子,体恤百姓,我等已经过了几辈子天平日子,这等好日子,如果靠谁,只能靠自己。如果我回不来了,希望大家能够勤王,救下王上,就是救我们自己。”
说罢,老头对着自己的家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带着一个最亲近的仆人,写就一封请愿书,然后去往太师大宅。
老头越走越觉得此行艰险,一路竟然是都是哨岗,如果自己不是太师的族人,怕是寸步难行。
至太师府,正在焦头烂额的邹信听说族人来见,也不好拒绝。只是这老头的名字他怎么都想不起来。
老头来到邹信面前,然后递上了自己写的请愿书。
邹信不看则已,看过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就要将老头拉下去斩了,这不是赤裸裸动摇军心吗。
就在亲兵要拉走老头的时候,邹信忽然又拦了下来,屏退亲兵,然后亲自将老头扶了起来。
两人盘膝而坐,邹信还亲自为其倒上茶水。
“你我同族,而且幼时与我伴读,只是邹信愚笨,竟想不起来。”
“邹太师言重了,你日理万机,事务繁重,一个小小伴读,记不起来很正常。不知提起邹达,敢问太师可有印象。”
邹信一拍脑袋,“记得,就是那个读书写字都比我快,人称小神童。”
老头脸色一缓,“正是在下。”
邹信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无法与那个风流倜傥,满腹经纶的邹达相提并论。
“太师不要这样看着我,在此洞天福地,有的是做学问的人,我从太学馆肄业后,就开始回家从事农事,转眼几十年,竟然还有小成,编成《农事说》一书,竟然也在周围百姓中间口口相传,也算有所得。”
“太师,如今王上的告示已经贴遍全城,百姓均知太师造反,多有不啻。虽太师手握重兵,这皇城中的情形还不至于太坏,可城外如何,如果百姓揭竿而起,就是再多的军队都不够用。”
说到这里,邹达站起来,然后做了一个长揖,扭头就走,如果时间再晚一点,怕是百姓都动起来了。
邹达一走,邹信的心中就陷入了深渊,此时战事胶着,那大殿易守难攻,此时百姓又开始骚动,如果有人煽动起来,如果百姓加入了勤王的大军,那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动乱,都是因为灾荒,百姓无法生存,然后揭竿而起。
蚩尤城发展壮大的时候,张喆就教给蚩尤,要百姓有其田,并且不允许交易,不然这些贵族快速膨胀,到最后国家都得依靠贵族。
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如果换成邹信,那是不是还能保住自己的土地,一个连王上都敢反的人,而且罪恶滔天,能信得过吗。
“太师,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大殿吧,我怕夜长梦多。”一个城防营的副将给走形提出了建议。
“是啊,太师,不能再犹豫了,都到这时候了,我们不能管王上了,今城防营和禁军已全部驻扎在大殿周围,只要你一声令下,王上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又有人进谏。
太师摸着自己的头,眉头眼见就要皱成一块。听到下面的人是如此的心急,因为大家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今天再拿不下大殿,那就永远拿不下了。
张喆和胖子站在城楼上,望着那些自己的将士在忙碌着,曾经在朝堂上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现在却要自己的命。
当年蚩尤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听张喆的话,太信赖这个人,结果蚩尤一族面临着灭顶之灾。
如今又是邹信,胖子甚至想大大地给自己一个耳光。
“王上,胜败在此一举,如今你皇叔的士兵估计已经快到了,只要他们能够进城,我们就剩了。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撑到那个时候。”
胖子看上去却非常地冷静,他的脸上已经有了帝王的霸气,虽然容貌憨厚,但是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帝王之光。
有人还打开了门,甚至到邻居家去串门。
这样不安的气氛越来越浓烈,甚至有的人家里传出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摔东西声,孩子的哭声。
在一个看上去比较富裕的百姓家里,一个老头子愁眉苦脸坐在那里,他的妻子坐在他的对面,昏暗的油灯冒着浓烟。
老头子忽然站了起来,不顾老婆子的劝阻,披上衣服,就去了另一户人家。
他正准备推门的时候,大门就打开了,一个穿好衣服的汉子就站在他的对面。两个人没有惊讶,携手入内。然后开始了窃窃私语,说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这两人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就像是夜晚的幽灵一样,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
至天明的时候,这些人家的大门打开的都比往日早了一些,甚至家里养着公鸡的,就连公鸡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慌慌张张地打起了鸣。这一嗓子喊下去,就把所有的公鸡都给召唤了起来,只是,这公鸡今天的打鸣声有点特别,急促,慌张,就像那些早已起来的人家一样。
老百姓的相互走动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加入这样的队伍中。
就在这个队伍越来越大的时候,一个佝偻着脊背的老者站了出来。
“我乃邹太师本家,祖上还沾亲带故,只是他早已在那庙堂之上,与我这等老百姓疏远了许多,我们小时候还在一起伴读呢。今天我本不应站出来,但是我知道邹太师做错了,大家聚在一起,如果去找邹太师请命,恐怕有性命之忧,就让我这老朽替大家去吧,如果他还念及我这同族之情,希望能够知途迷返,如果他听不进老朽的话,我想我也回不来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我辈长途跋涉,历尽艰苦,终于在此地繁衍生息,当朝皇上虽无大才,但是却爱民如子,体恤百姓,我等已经过了几辈子天平日子,这等好日子,如果靠谁,只能靠自己。如果我回不来了,希望大家能够勤王,救下王上,就是救我们自己。”
说罢,老头对着自己的家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带着一个最亲近的仆人,写就一封请愿书,然后去往太师大宅。
老头越走越觉得此行艰险,一路竟然是都是哨岗,如果自己不是太师的族人,怕是寸步难行。
至太师府,正在焦头烂额的邹信听说族人来见,也不好拒绝。只是这老头的名字他怎么都想不起来。
老头来到邹信面前,然后递上了自己写的请愿书。
邹信不看则已,看过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就要将老头拉下去斩了,这不是赤裸裸动摇军心吗。
就在亲兵要拉走老头的时候,邹信忽然又拦了下来,屏退亲兵,然后亲自将老头扶了起来。
两人盘膝而坐,邹信还亲自为其倒上茶水。
“你我同族,而且幼时与我伴读,只是邹信愚笨,竟想不起来。”
“邹太师言重了,你日理万机,事务繁重,一个小小伴读,记不起来很正常。不知提起邹达,敢问太师可有印象。”
邹信一拍脑袋,“记得,就是那个读书写字都比我快,人称小神童。”
老头脸色一缓,“正是在下。”
邹信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无法与那个风流倜傥,满腹经纶的邹达相提并论。
“太师不要这样看着我,在此洞天福地,有的是做学问的人,我从太学馆肄业后,就开始回家从事农事,转眼几十年,竟然还有小成,编成《农事说》一书,竟然也在周围百姓中间口口相传,也算有所得。”
“太师,如今王上的告示已经贴遍全城,百姓均知太师造反,多有不啻。虽太师手握重兵,这皇城中的情形还不至于太坏,可城外如何,如果百姓揭竿而起,就是再多的军队都不够用。”
说到这里,邹达站起来,然后做了一个长揖,扭头就走,如果时间再晚一点,怕是百姓都动起来了。
邹达一走,邹信的心中就陷入了深渊,此时战事胶着,那大殿易守难攻,此时百姓又开始骚动,如果有人煽动起来,如果百姓加入了勤王的大军,那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动乱,都是因为灾荒,百姓无法生存,然后揭竿而起。
蚩尤城发展壮大的时候,张喆就教给蚩尤,要百姓有其田,并且不允许交易,不然这些贵族快速膨胀,到最后国家都得依靠贵族。
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如果换成邹信,那是不是还能保住自己的土地,一个连王上都敢反的人,而且罪恶滔天,能信得过吗。
“太师,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大殿吧,我怕夜长梦多。”一个城防营的副将给走形提出了建议。
“是啊,太师,不能再犹豫了,都到这时候了,我们不能管王上了,今城防营和禁军已全部驻扎在大殿周围,只要你一声令下,王上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又有人进谏。
太师摸着自己的头,眉头眼见就要皱成一块。听到下面的人是如此的心急,因为大家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今天再拿不下大殿,那就永远拿不下了。
张喆和胖子站在城楼上,望着那些自己的将士在忙碌着,曾经在朝堂上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现在却要自己的命。
当年蚩尤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听张喆的话,太信赖这个人,结果蚩尤一族面临着灭顶之灾。
如今又是邹信,胖子甚至想大大地给自己一个耳光。
“王上,胜败在此一举,如今你皇叔的士兵估计已经快到了,只要他们能够进城,我们就剩了。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撑到那个时候。”
胖子看上去却非常地冷静,他的脸上已经有了帝王的霸气,虽然容貌憨厚,但是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帝王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