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顾秀来了
“老大,我倒是听说你在给大丫和大郎说亲?说亲可不能听人家胡乱吹,还是得找知根知底的才放心,你可要把好关!”
吕氏想起了陶婶子来说的话,这才嘱咐一句。她对老大还算宽容,老大心不坏,人也实诚,对她这个娘也还算恭敬,不过这也就是随口提上一句。
“是想托人说亲了,就打算请个媒婆,以前来过家里的陶婶子,我看挺好,倒不如叫她给大郎和大丫说说。”顾诚礼原先是看中了下桑村的一户人家,那家的姑娘听说挺能干的,本来都要来相看了,谁知道前儿大郎跑回来,死活不肯要,他也只好回了。
他也知道,那家的姑娘长得壮实了点,可壮实好啊!能干活呢!
不过,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把这事儿说出来了。
“那你仔细着点!媒婆的嘴也不能尽信。”顾老爹觉得不管哪个媒婆,都是一张巧嘴,喜欢吹嘘。
“长青!小宝在不?”顾大伯急切的声音在院内响起。
顾诚玉一听,连忙应了声从屋子里出来。不用说肯定是要说修祠堂的事儿。
顾大伯进了正屋,也没说话,只快步走到茶壶前,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可以看出是渴得狠了。
“我把事儿和大伙都说了,修祠堂大伙都肯出钱,只是都不多,量力而为。还说建牌坊和牌匾的事儿,也一并做了。”顾大伯身为族长,当然希望他们顾氏一族能繁荣昌盛,族里出了秀才,顾氏在周边几个村的威望也不可同日而语。
“我看祠堂也不好修,还是推了重建得好,都是石头砌的,离塌也不远了。只是牌坊的事,还要找专门的工匠,还是找孙匠人看看,这些我们也不懂!银子不够,找茗墨就成,他会给我报备。族田我已经让人在留意,这几日应该能有消息。大伯还是想想这族田是谁来种,怎么种,这得有个章程。”
顾诚玉不会总是看着这些烦心,马上要去府学,他得仔细研本,书法也需要增添临摹的字体,他暂时只临摹了馆阁体和楷书,字体还太少。
再说君子四艺,他也要学起来,若是进入府学,这些他也只有书法能拿得出手。现在有空就会临摹一些画作,琴和棋,他还没有涉猎。
“那成!你个小娃哪懂得这些?我明儿就去找孙匠人,就是他不会建牌楼啥的,说不定能有认识的会。不过,这祠堂要建多大的?”
顾大伯心里没什么数,凑来的银子说来也是惭愧,只得了五十三两,远远不够的。可是家家都走遍了,都拿出了三四两银子呢!还是他自个儿又多凑了点,才有五十三两,能凑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建个小些的祠堂肯定是够的,牌坊只需要石料,就是刻字麻烦了些,出工的活让族里人干,只是算下来,应该还差上不少。
“原先是一间屋子,日后省得还要再修,索性盖个三间的,那些拆房的石料可以在外面搭个院墙。”顾诚玉估摸着,应该一百五十两绰绰有余,毕竟里面不要打家具什么的。
“那三间的,怕是银钱不少呢!”顾大伯觉得还是说清楚好,可别到时候一盖下来,用了这么多银子,顾诚玉他们怪起他来。
“只管做就是!”三间屋子不小了,一百多两并不多。
顾诚玉回了房,留下顾老爹和顾大伯继续讨论。突然想到,若是不去县学了,那还是要和县城回春堂的刘掌柜打声招呼,帖子也要送去。
“茗墨!你明儿去县城的刘掌柜那送个帖子,邀请他来坐席。”顾诚玉一边对着茗墨吩咐着,一边坐在桌边开始写书信。县城离村里不近,他只能修书一封,将自己不去县学的事说一声。
“哎!”家里只有一辆马车,看来他和茗砚得有一个人顾马车出门了。
顾诚玉突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看来家里还得买辆马车。他不在家时,牛车是几房公用的,所以顾老爹他们想用车都不方便。
“你从账上支银子去买辆马车,一辆不够用!”顾诚玉会在茗墨那里放上几百两银子,作为平日里的开销。
“再去看看余管事有没有买到田地和铺子,让他尽快回我。”顾诚玉觉得府城的宅院也是当务之急,他想了想还是飞鸽传书,速度要快一些。
这几日修祠堂和盖牌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日子已经到了十七。明日就是宴席的日子了,家里请了些妇人在处理明日要用的鸡鸭鱼肉,今日若不处理,明日肯定是来不及的。
昨儿相看地很成功,顾诚廉和那姑娘就在这几日要定亲,顾家也算是双喜临门了。姑娘也来了,应该是个腼腆的,小圆脸,看起来很有福气,这是他娘的说法。顾诚玉看了,应该不是心急特别重的姑娘,看起来不难相处。
反正顾家已经分了家,四哥成亲后,也不在一起过日子,所以若是新媳妇好,那就多走动不好,那就少来往。
“长青家的,你家大姑子来了!”院内的妇人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蹄子声,大伙儿都朝门外探去。才发现从车上下来的是顾家的顾秀,而顾秀身后则又陆续下来了不少人,一辆敞开的牛车,坐得满满的。
吕氏本来在屋里摆放着礼品,这两天有靠着近的乡绅地主送礼,吕氏得把它们登记造册。这些有的需要马上回相等的礼,这是不想来往的还有想来往的,就要记录在册,准备以后的人情往来。
“娘,外头说是大姑来了!”顾婉听了外面的喊话,将手中的笔放下,她正在记录。
“咋还提前一天到了?咱快把东西都收起来,正好都登记得差不多了,可别让你大姑看见,不然她眼珠子都要黏在上头!”
吕氏一听大姑子来了,第一反应不是出去迎接,而是将值钱的物事都收起来。
等吕氏他们收好的时候,顾秀已经进了院子,手里还拿着两个包袱,后头竟然还跟着一家子。吕氏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这么多人,家里哪能住得下?
顾诚玉从屋里走出来,他看了也嘴角抽搐了一下,这是全家来投奔他家吗?顾秀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小的,闺女也抱了一个在手上,所以人比他家也少不了多少了!
吕氏想起了陶婶子来说的话,这才嘱咐一句。她对老大还算宽容,老大心不坏,人也实诚,对她这个娘也还算恭敬,不过这也就是随口提上一句。
“是想托人说亲了,就打算请个媒婆,以前来过家里的陶婶子,我看挺好,倒不如叫她给大郎和大丫说说。”顾诚礼原先是看中了下桑村的一户人家,那家的姑娘听说挺能干的,本来都要来相看了,谁知道前儿大郎跑回来,死活不肯要,他也只好回了。
他也知道,那家的姑娘长得壮实了点,可壮实好啊!能干活呢!
不过,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把这事儿说出来了。
“那你仔细着点!媒婆的嘴也不能尽信。”顾老爹觉得不管哪个媒婆,都是一张巧嘴,喜欢吹嘘。
“长青!小宝在不?”顾大伯急切的声音在院内响起。
顾诚玉一听,连忙应了声从屋子里出来。不用说肯定是要说修祠堂的事儿。
顾大伯进了正屋,也没说话,只快步走到茶壶前,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可以看出是渴得狠了。
“我把事儿和大伙都说了,修祠堂大伙都肯出钱,只是都不多,量力而为。还说建牌坊和牌匾的事儿,也一并做了。”顾大伯身为族长,当然希望他们顾氏一族能繁荣昌盛,族里出了秀才,顾氏在周边几个村的威望也不可同日而语。
“我看祠堂也不好修,还是推了重建得好,都是石头砌的,离塌也不远了。只是牌坊的事,还要找专门的工匠,还是找孙匠人看看,这些我们也不懂!银子不够,找茗墨就成,他会给我报备。族田我已经让人在留意,这几日应该能有消息。大伯还是想想这族田是谁来种,怎么种,这得有个章程。”
顾诚玉不会总是看着这些烦心,马上要去府学,他得仔细研本,书法也需要增添临摹的字体,他暂时只临摹了馆阁体和楷书,字体还太少。
再说君子四艺,他也要学起来,若是进入府学,这些他也只有书法能拿得出手。现在有空就会临摹一些画作,琴和棋,他还没有涉猎。
“那成!你个小娃哪懂得这些?我明儿就去找孙匠人,就是他不会建牌楼啥的,说不定能有认识的会。不过,这祠堂要建多大的?”
顾大伯心里没什么数,凑来的银子说来也是惭愧,只得了五十三两,远远不够的。可是家家都走遍了,都拿出了三四两银子呢!还是他自个儿又多凑了点,才有五十三两,能凑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建个小些的祠堂肯定是够的,牌坊只需要石料,就是刻字麻烦了些,出工的活让族里人干,只是算下来,应该还差上不少。
“原先是一间屋子,日后省得还要再修,索性盖个三间的,那些拆房的石料可以在外面搭个院墙。”顾诚玉估摸着,应该一百五十两绰绰有余,毕竟里面不要打家具什么的。
“那三间的,怕是银钱不少呢!”顾大伯觉得还是说清楚好,可别到时候一盖下来,用了这么多银子,顾诚玉他们怪起他来。
“只管做就是!”三间屋子不小了,一百多两并不多。
顾诚玉回了房,留下顾老爹和顾大伯继续讨论。突然想到,若是不去县学了,那还是要和县城回春堂的刘掌柜打声招呼,帖子也要送去。
“茗墨!你明儿去县城的刘掌柜那送个帖子,邀请他来坐席。”顾诚玉一边对着茗墨吩咐着,一边坐在桌边开始写书信。县城离村里不近,他只能修书一封,将自己不去县学的事说一声。
“哎!”家里只有一辆马车,看来他和茗砚得有一个人顾马车出门了。
顾诚玉突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看来家里还得买辆马车。他不在家时,牛车是几房公用的,所以顾老爹他们想用车都不方便。
“你从账上支银子去买辆马车,一辆不够用!”顾诚玉会在茗墨那里放上几百两银子,作为平日里的开销。
“再去看看余管事有没有买到田地和铺子,让他尽快回我。”顾诚玉觉得府城的宅院也是当务之急,他想了想还是飞鸽传书,速度要快一些。
这几日修祠堂和盖牌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日子已经到了十七。明日就是宴席的日子了,家里请了些妇人在处理明日要用的鸡鸭鱼肉,今日若不处理,明日肯定是来不及的。
昨儿相看地很成功,顾诚廉和那姑娘就在这几日要定亲,顾家也算是双喜临门了。姑娘也来了,应该是个腼腆的,小圆脸,看起来很有福气,这是他娘的说法。顾诚玉看了,应该不是心急特别重的姑娘,看起来不难相处。
反正顾家已经分了家,四哥成亲后,也不在一起过日子,所以若是新媳妇好,那就多走动不好,那就少来往。
“长青家的,你家大姑子来了!”院内的妇人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蹄子声,大伙儿都朝门外探去。才发现从车上下来的是顾家的顾秀,而顾秀身后则又陆续下来了不少人,一辆敞开的牛车,坐得满满的。
吕氏本来在屋里摆放着礼品,这两天有靠着近的乡绅地主送礼,吕氏得把它们登记造册。这些有的需要马上回相等的礼,这是不想来往的还有想来往的,就要记录在册,准备以后的人情往来。
“娘,外头说是大姑来了!”顾婉听了外面的喊话,将手中的笔放下,她正在记录。
“咋还提前一天到了?咱快把东西都收起来,正好都登记得差不多了,可别让你大姑看见,不然她眼珠子都要黏在上头!”
吕氏一听大姑子来了,第一反应不是出去迎接,而是将值钱的物事都收起来。
等吕氏他们收好的时候,顾秀已经进了院子,手里还拿着两个包袱,后头竟然还跟着一家子。吕氏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这么多人,家里哪能住得下?
顾诚玉从屋里走出来,他看了也嘴角抽搐了一下,这是全家来投奔他家吗?顾秀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小的,闺女也抱了一个在手上,所以人比他家也少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