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这么穷了吗?”
朱雄英觉得很不可思议,户部啊,那可是整个国家的税务局,竟然还能这么穷。
“英儿,我大明现在有一百万军士,军饷就是一个大头,还不说一年中会有的各种灾害,户部大多都是前脚税银进库,下一步就马上运输到各个地区。”
可以说,还没在手里捂热就没了。
“爷爷,你听我说完,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觉得二十万不多了。”
“你说”
“就这二十万两白银,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李自成很快就攻破了都城,既然李自成攻破了都城,自然要大肆搜刮一通的,可是皇宫户部里的所有值钱东西都已经被换成白银充当军饷了,李自成自然没有搜刮到什么好东西。
于是,这时候,李自成就将目光转移到了都城的那些官员身上,大手一挥,直接就将众位朝臣都给抓了起来,爷爷,你猜猜,他最后拷打出了多少钱出来。”
“一千万?”
这些当官的,在朱元璋心里那就都是贪官污吏,既然能轻轻松松捐出二十万白银,那他们的身家一定比二十万多出不少。
一千万,这已经是大明一季能收上来的全部税银了。
“爷爷,你太小看他们了,只一个首辅就被拷出了一万两,这让李自成觉得这些大臣们很有钱,于是拷打的手段更加狠厉,当时的国丈被拷出现银53万两,其他官员也被搜出不少金银,合计。
七千多万两白银!”
最后的七千多万,朱雄英说的是铿锵有力。
多么可笑,抵御外敌一个个推脱没钱,扣扣索索地二十万,可遇到强盗一样的李自成,竟然直接搜刮出了七千多万两,整整的三百五十倍。
“什么?!!”
七千多万?
这个数量把处变不惊的朱元璋都给震惊了,一个朝堂,竟然就藏有七千多万两白银,再要是算上远在各地的其他官员,小吏,岂不是说,这些人的身家都可以跟整个大明相提并论了?!
“他们,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朱元璋的声音很是气愤,说出的话都有些颤抖,显然,是气到了极点。
“怎么不敢,虽说一代天子一朝臣,但李自成成立新朝之后,总不会不需要朝臣辅佐吧,这些人瞄准的就是这些职位。
他们觉得他们又没有反抗李自成的进攻,李自成自然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皇朝更替不过就是坐在龙座上的人姓不一样罢了,士大夫依旧还是士大夫。”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自成会做到这么绝,当然,这也可能是李自成最后没有成大业的原因。
“哼!上次爷爷没有问你,这个崇祯到底是谁?”
朱元璋气的身体发颤,这些人简直就是巨贪,也是后代不争气,要是遇到自己,早就将这些人都给杀了。
“额...”
朱雄英有些尴尬,自己好像没有跟爷爷说过,四叔朱棣反了亲侄儿的皇位,这要怎么解释?
“怎么,这有什么难说的?”
“爷爷,其实在我的梦里,我在之前的大病中已经逝世,父亲也在洪武二十五年在视察陕西返京后就生病了,二十六年病逝。”
“什么?!”
朱元璋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一个是皇长孙,洪武十五年逝世,另一个是让他自豪骄傲的太子,洪武二十六年病逝,难道真的是上天在惩罚老朱家?!
“爷爷...”
朱雄英不想说下去了,接下来的叔侄反目实在是对于这个知天命年龄的老人太过残忍。
“我没事,你接着说,既然你跟你父亲都不在了,那朕百年之后上位的是谁?”
“是二弟”
“允炆?也算是一个好孩子,就是母亲不安分。”
朱允炆朱元璋也是很喜爱的,作为太子的二子,他前面还有一个大哥顶着,没有登基的压力,平时自然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那接下来怎么样,允炆应该也算是一个明君吧。”
朱元璋还是觉得自己的这些儿孙们都是好的。
“额,二弟还好,就是上位之后着急削藩,采用的措施有些激进,惹急了各位叔叔们,最后,最后...”
“说!”
“最后四叔成功上位,”
按理说,朱棣的登基过程虽然称不上多么光彩,但是大家也能理解,毕竟这侄儿真的是太能搞事,刚接权就想要夺叔叔们的利益,可真的是说到谁身上都接受不了。
除了这些,朱棣绝对算是一个明君,历史上都挑不出来毛病的那种。
再往后,仁宗、宣宗也还说得过去,更是建设了一个‘仁宣之治’,就是这继位的时间太短,两代皇帝加起来在位也就只有十二年。
接下来,英宗被俘,景帝跟英宗两位矛盾不断,宪宗好方术、更是在这一代宦官欺国开始了序幕;
孝宗执国之后给大明回来一口血,建设了‘弘治中兴’,他也被史书誉为中兴之令主;
这颗口血还没回满,好女色的武宗以及世宗两代又将大明重新拖进了深渊。
之后的皇帝真没什么好说的,大明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一直到崇祯年代,被李自成起义成功,大明王朝自此落下了序幕。
“朱棣?也行吧,说说,他怎么样?”
“四叔还是很厉害的,他在位期间成功迁都,将皇宫迁移到了北京,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属地,并说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壮语,并且还创造出了一个永乐盛世。”
朱雄英还是想劝说爷爷讲皇位直接传给四叔的,自己父亲虽然很出色,在朝堂上也是得到百官支持,但是这身体情况真的是让人担心的很。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细细咀嚼地这句话,一遍又一遍。
“英儿,你说,我老朱家有没有遵守?”
“自然,我大明十六帝,虽称不上每一个都是明君,但确确实实地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就算是李自成最后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没有退一步,而是在城破之际直接自缢!真正地做到了社稷亡,君王死的承诺。”
朱雄英觉得很不可思议,户部啊,那可是整个国家的税务局,竟然还能这么穷。
“英儿,我大明现在有一百万军士,军饷就是一个大头,还不说一年中会有的各种灾害,户部大多都是前脚税银进库,下一步就马上运输到各个地区。”
可以说,还没在手里捂热就没了。
“爷爷,你听我说完,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觉得二十万不多了。”
“你说”
“就这二十万两白银,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李自成很快就攻破了都城,既然李自成攻破了都城,自然要大肆搜刮一通的,可是皇宫户部里的所有值钱东西都已经被换成白银充当军饷了,李自成自然没有搜刮到什么好东西。
于是,这时候,李自成就将目光转移到了都城的那些官员身上,大手一挥,直接就将众位朝臣都给抓了起来,爷爷,你猜猜,他最后拷打出了多少钱出来。”
“一千万?”
这些当官的,在朱元璋心里那就都是贪官污吏,既然能轻轻松松捐出二十万白银,那他们的身家一定比二十万多出不少。
一千万,这已经是大明一季能收上来的全部税银了。
“爷爷,你太小看他们了,只一个首辅就被拷出了一万两,这让李自成觉得这些大臣们很有钱,于是拷打的手段更加狠厉,当时的国丈被拷出现银53万两,其他官员也被搜出不少金银,合计。
七千多万两白银!”
最后的七千多万,朱雄英说的是铿锵有力。
多么可笑,抵御外敌一个个推脱没钱,扣扣索索地二十万,可遇到强盗一样的李自成,竟然直接搜刮出了七千多万两,整整的三百五十倍。
“什么?!!”
七千多万?
这个数量把处变不惊的朱元璋都给震惊了,一个朝堂,竟然就藏有七千多万两白银,再要是算上远在各地的其他官员,小吏,岂不是说,这些人的身家都可以跟整个大明相提并论了?!
“他们,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朱元璋的声音很是气愤,说出的话都有些颤抖,显然,是气到了极点。
“怎么不敢,虽说一代天子一朝臣,但李自成成立新朝之后,总不会不需要朝臣辅佐吧,这些人瞄准的就是这些职位。
他们觉得他们又没有反抗李自成的进攻,李自成自然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皇朝更替不过就是坐在龙座上的人姓不一样罢了,士大夫依旧还是士大夫。”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自成会做到这么绝,当然,这也可能是李自成最后没有成大业的原因。
“哼!上次爷爷没有问你,这个崇祯到底是谁?”
朱元璋气的身体发颤,这些人简直就是巨贪,也是后代不争气,要是遇到自己,早就将这些人都给杀了。
“额...”
朱雄英有些尴尬,自己好像没有跟爷爷说过,四叔朱棣反了亲侄儿的皇位,这要怎么解释?
“怎么,这有什么难说的?”
“爷爷,其实在我的梦里,我在之前的大病中已经逝世,父亲也在洪武二十五年在视察陕西返京后就生病了,二十六年病逝。”
“什么?!”
朱元璋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一个是皇长孙,洪武十五年逝世,另一个是让他自豪骄傲的太子,洪武二十六年病逝,难道真的是上天在惩罚老朱家?!
“爷爷...”
朱雄英不想说下去了,接下来的叔侄反目实在是对于这个知天命年龄的老人太过残忍。
“我没事,你接着说,既然你跟你父亲都不在了,那朕百年之后上位的是谁?”
“是二弟”
“允炆?也算是一个好孩子,就是母亲不安分。”
朱允炆朱元璋也是很喜爱的,作为太子的二子,他前面还有一个大哥顶着,没有登基的压力,平时自然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那接下来怎么样,允炆应该也算是一个明君吧。”
朱元璋还是觉得自己的这些儿孙们都是好的。
“额,二弟还好,就是上位之后着急削藩,采用的措施有些激进,惹急了各位叔叔们,最后,最后...”
“说!”
“最后四叔成功上位,”
按理说,朱棣的登基过程虽然称不上多么光彩,但是大家也能理解,毕竟这侄儿真的是太能搞事,刚接权就想要夺叔叔们的利益,可真的是说到谁身上都接受不了。
除了这些,朱棣绝对算是一个明君,历史上都挑不出来毛病的那种。
再往后,仁宗、宣宗也还说得过去,更是建设了一个‘仁宣之治’,就是这继位的时间太短,两代皇帝加起来在位也就只有十二年。
接下来,英宗被俘,景帝跟英宗两位矛盾不断,宪宗好方术、更是在这一代宦官欺国开始了序幕;
孝宗执国之后给大明回来一口血,建设了‘弘治中兴’,他也被史书誉为中兴之令主;
这颗口血还没回满,好女色的武宗以及世宗两代又将大明重新拖进了深渊。
之后的皇帝真没什么好说的,大明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一直到崇祯年代,被李自成起义成功,大明王朝自此落下了序幕。
“朱棣?也行吧,说说,他怎么样?”
“四叔还是很厉害的,他在位期间成功迁都,将皇宫迁移到了北京,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属地,并说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壮语,并且还创造出了一个永乐盛世。”
朱雄英还是想劝说爷爷讲皇位直接传给四叔的,自己父亲虽然很出色,在朝堂上也是得到百官支持,但是这身体情况真的是让人担心的很。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细细咀嚼地这句话,一遍又一遍。
“英儿,你说,我老朱家有没有遵守?”
“自然,我大明十六帝,虽称不上每一个都是明君,但确确实实地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就算是李自成最后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没有退一步,而是在城破之际直接自缢!真正地做到了社稷亡,君王死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