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士绅,挣钱本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
    赵德汉这种奇葩,想来也不会很多。
    就算是高门大院,但按这些人的享乐程度,府里的奴才肯定不会少,这人一多,难免的人多口杂。
    就算是一个个被训练的闭口不谈,那那么多的人,总归是要吃饭穿衣的吧,这么大的物资来来往往,就算是平民百姓那也是能看出问题的,更别说对于刺探消息很是擅长的锦衣卫了。
    不说将这些人每天都穿什么里衣都记录下来,但府里的私库、银库,府中的摆设、吃食等级那不过也就是一件小事。
    朱雄英的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很快就将君臣二人给震惊在了原地。
    要是没有朱雄英的方法,他们还真没想到,原来还能这么做?
    当真是杀人诛心的很。
    这些人官员,哪一个不是趁着自己手中还有实权不断地给自己捞好处,这真的要被皇上盯上,每天粗茶淡饭,粗布麻衣的,就算是这些大人能忍得了,后院之中的那些女人可受不了。
    哦,对了,还要统计一下这些人后院中的女人有多少,要真的是没钱上税,却养了一群女人的,鬼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
    朱雄英很是得意,这个方法那可是朱雄英在看过大清康熙国库空虚,四子雍正帝得罪了多少人这才将欠国库的钱讨回来的时候朱雄英想到的。
    要不是雍正帝还算是一个很有利的皇位竞争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户部官员的话,这个撕破脸皮的办法绝对会有奇效。
    可没想到,朱雄英这个办法没用到大清上,反而是用到了大明征收税务一事上。
    “好,好办法!”
    之前虽下达了等级征税的政策,但朱元璋始终很是担心,要是下面这些人真的不要脸地在朝堂哭穷怎么办,真没想到原来还有这种应对之法,就是皇家不能出面,看来自己应该推出一个敢于直言的清官出来。
    想着想着,朱元璋的目光就看向了在一旁呆愣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一部之首,有实权有名望,再加上周太傅这位大儒,想来应该可以。
    当然,周太傅朱元璋并不会让他担任在前冲锋的位置,而是要在私下里表态,不要让那些真正的士族们借刀杀人,让那些声名在外的大儒们成为声讨老朱家的矛头。
    吏部尚书还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现在还在这里,自己竟然就被皇上给盯上了,彻底地上了‘贼船’,还是轻易下不了的那种。
    “有这个办法在,确实可以发展商业,但农业该怎么办,现在大明就算是全部下地耕种,大明的土地都种不过来,要是再分出一部分出来去经营生意,那大明空闲下来的土地岂不是更多?”
    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朱元璋自然希望大明也与宋代的经济一样强盛。
    毕竟,谁也不会跟钱有仇不是。
    可除了这个担心,朱元璋还有其他的担心,那就是人手。
    虽然朱雄英说了两百年之后大明会因为激增的人口太多超过土地最大承载数,最终因为百姓们吃不饱而发生战乱,最终覆灭。
    但现在大明还没有那么多人,可土地那么多,要是百姓不去种植,那五百年的小冰期可要怎么度过?
    想来想去,朱元璋还是觉得,接下来的五百年小冰期才是大明真正要面对的困境。
    “自然是要想办法提高生产力!现在这种埋头苦干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完全就是在卖苦力,笨办法!”
    “笨办法?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这会儿,吏部尚书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了,就像他之前说的一样,农业乃国本,要是真不管不顾,那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动摇国本,彻底将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误途。
    “当然是不能光靠人力,使用机械,只要我们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那以前一个村子才能种完的土地,使用机械之后,一户人家就完全可以胜任。”
    朱雄英所描述的未来实在是太过光明,君臣两人目光灼灼,很是急切。
    “快说,是不是已经有图纸了?就跟那个纺车一样?”
    朱雄英一提,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在江南地区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型纺车,那个纺车不就是一个人可以生产二十多个人的布吗?
    有了新式纺车的珠玉在前,朱雄英现在再说什么,朱元璋都觉得有实现的可能。
    “知我者,爷爷也,喏,这就是改造版曲辕犁,还有这是畜力收割机的图纸,都是简单的结构,相信工部的那些匠人们肯定会,当然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前来询问。”
    “不知这两张图纸有何用处?”
    看着图纸上的各类结构,吏部尚书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解放劳动力,让百姓们可以更加轻松。”
    “这样是不是不好,毕竟……”
    吏部尚书也是寒窗苦读,到处游历出来的,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虽然也觉得劳累,但终究还是觉得人民纯朴,勤劳朴实。
    在古代,勤劳那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品质,可按着朱雄英的说法,好像这种‘勤劳’很是不可取。
    “大人,你是不是想说勤能致富?难不成大人觉得这句话很正确?”
    看着吏部尚书脸上的纠结,朱雄英很快就明白了这位大人想要说什么,无非就是机械的存在是不是会让人变得懒散。
    懒散这个词语,那可不是什褒义词,吏部尚书这种人觉得难以接受自然也能理解。
    “自然是对的,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优良品质!”
    作为读书人,那是有气节的,对于勤奋这种美好的词汇,他们总是想要去维护的。
    “不,不是这样的,要是之前没有人告诉你,那我就在今天告诉你,这句话是错误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大错特错的那种,勤能致富,这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句话从根本上就是不科学的,可以说,这个词语不过就是劳苦大众们对自己的自我安慰。”
    这就像是后世的那些毒鸡汤一样,虽看着很有道理,但追根究底,不过是为了自我安慰,方便自我逃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喝“鸡汤”呢?
    一语道破天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吃不到鸡肉。
    绝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早已是千疮百孔,但又无力改变,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现状,就开始寻找心灵寄托。
    她们既然吃不到鸡肉,就只能去喝鸡汤了。既然现实中一塌糊涂,就转而去心灵鸡汤中寻找安慰。
    这就是人性的补偿原理,当人在一方面无法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只能去另外一种东西里去补偿回来。
    勤能致富同样也是,这个词按着字面上的理解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努力的工作就能够有财富的收入。
    可这种事本就是概率问题,这就像后世说的那句虽然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一样。
    勤劳对于致富来说只是充分条件,并不是必然要求。
    朱雄英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朱元璋更是不可置信地看着孙儿,在他心里,孙儿这么小的年纪,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周太傅这些平时负责教导孙儿进学的先生们,才会去教导孙儿一些负面的东西。
    吏部尚书同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长孙殿下,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长孙殿下竟然会在今天在皇上以及自己两人面前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道理。
    这要是没有之前的交谈,估计这会朱元璋肯定是会大发雷霆,顺带着那些负责教导长孙殿下的先生们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斥责。
    “殿下,不可妄言!勤能致富要是错的话,那我们岂不是应该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方为上选吗?”
    “不,这件事并不是那么极端,勤劳自然是一种美德,但并不是决定是否可以致富的必要要求,爷爷,大人,生产的第一要素,从来就不是紧紧靠着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勤劳,而是要靠生产力!”
    “而想要提高生产力,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所谓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个科技,新式纺车以及爷爷你们现在手中的图纸那都算是科技的一部分。
    你们想想,要是你有新式的机械帮助,那平常人就算是再勤劳,就算是一天不眠不休,当牛做马地类似,他也是不会超过机械的能力的。
    同样,如果每个人都具有了相同的生产力,家家户户都有新式机械的话,这才是要看勤劳与否,在所有的硬性条件全都一致之后,勤劳才会让自己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产品,积累更多的资产。”
    以前没有机械的时候,小农经济占据了整个华夏大地的历史,大家都是用着同样的生产模式与生产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勤劳的人自然是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报酬。
    但当工业侵袭开始,这一切就必须要发生变化,就像是江南府刚开始盛行的新式纺车一样,同样是生产布匹,平常百姓使用的是手工织造,用着落后的工艺,可那些使用新式纺车、用机器生产的人,你就算是类似,那也比不上机械啊,更别说以后还要出现的无人操作智能车间了。
    跟机器比拼勤劳,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所谓的勤劳致富,也不过就是在生产力发展长期停滞时才形成的一种畸形形式。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东北亚各国这才会在工业没有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地开始内卷的根本原因。
    想想后世的那些996,007,不就是因为受到小农思想之中的那种勤劳致富影响了吗?
    多么浅显的道理,可没有人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这个道理就永远没有人去揭示。
    伟人说的多精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一贯的内卷是不可取的,从来都是科学技术才能打破内卷的壁垒,只有率先获得先进生产力的一方才能赶上时代的风口,成功致富!
    可亚洲各国不断内卷的悲哀就悲哀在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实在是太过深远,勤能致富这句话就像是遗传中的基因片段一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大代的黄种人。
    “殿下,您的意思是,小农经济就是所谓的落后生产方式?”
    “对!小农经济从诞生开始到现在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一种模式这么长时间没有改变,这其中肯定是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想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要想办法另辟蹊径才可以!”
    自火种出现开始,人们才开始刀耕火种的生产模式,渐渐地,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演变与智慧的交织,这才出现了直辕犁、曲辕犁!
    而这两种工具的出现,则是彻底地颠覆了原始的耕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人口基数激增。
    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历史走了上千年,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社会,又是将近两千年,而封建社会,则是足足花费了两千多年之才进入到了历史上的近现代时期。
    而发展进程最快的,则是从革命阶段开始,特别是在大清之后就落后华夏,短短的几十载,成功就从落后就要挨打的地步一步一步登上了世界民族之中,成为了可以与第一扳扳腕子的存在。
    “爷爷,刀耕火种的生活模式是如何淘汰的,小农经济以后也会这样的被淘汰,这不是我们想避免就能避免的,而且,就算是我们大明不去做,海外的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更何况,前世,工业革命的冲锋号就是从西洋那边吹过来的,真的是不能不防啊。
    一听朱雄英提到海外的那些西洋人,朱元璋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朱雄英说到的西洋人拿着大明的农书发展机械的样子。

章节目录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云叶飘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叶飘飞并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