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遗光站在门前, 依旧确认了一番是否有机关暗器。
即便这个消息很可能来源于他母亲,他也不会完全相信。
不过门上确实没有机关,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门后是一间极狭小的暗室, 点着火折子, 一点点微光照亮了方寸地带。正中一张小圆桌, 圆桌上放了个木匣。
他打开木匣,里面放了一封厚厚信和一张同样厚实的叠起的布,把布抖开, 赫然是一张舆图。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张舆图上的图案不是画的,而是用彩线绣上去的。即便过个几十年也不会坏,不慎泡了水也不会褪色。
真是母亲留给他的么?
姜遗光环视一圈,见没有其他东西, 退出暗室。
大约怕坏,信也是用不知什么材质的布做成厚纸张的样子,封口黏得严严实实,上面写着一排小字:
“爱子姜遗光亲启。”
就着微光, 他拆开了信。
很厚一沓, 姜遗光看得飞快,看完后, 收好信和舆图爬出井外,按照信上最后的嘱托点着火。不知这墨是用什么制成的,刚把信拿出来, 信上字迹便跟见到太阳的雪一样消融了, 就算带走也发现不了什么。
但姜遗光还是按照吩咐,把所有信纸都烧了。
白烟袅袅, 很快只剩一小堆灰。
姜遗光离开了东苑,脑子里还在想着宋珏告诉他的那些消息。
信中,宋珏并没有和他提及母子情分或父亲姜怀尧的私情,可以这么说,这封信没有提及一句私事,全都是宋珏东奔西跑这么多年所探查到的秘密,有些得到了解答,有些尽管只是猜测,也被她写了下来。乍一看,不像是母亲写给儿子,更像是一位老道的前辈传授经验给后辈。
宋珏去的地方很多,主要是为了找寻“九鼎”。而她也在信中验证了九鼎这一传说确为真实。只要找到流失的九鼎,破解九鼎上刻着的铭文之谜,就能打开骊山地宫外的机关。
那张舆图,就是她亲自画下的走南闯北跋山涉水经过的路。九鼎共九尊,她找到了六尊,还有三尊尚且下落不明,但她在信中写道据她查阅古书发现有一尊鼎很可能漂洋过海去了海外,兴许就是在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之一。
她认为仙山确实存在,但不一定真是“仙山”,她也不认为山里真的有什么仙人。但她没有机会出海证实了。
至于宋珏为何探访九鼎,她在信中写到,是因为她小时候遇到了一位入镜人。
那入镜人请她帮忙带路找一座古坟,后来再见到入镜人时,他被诅咒缠身,快死了。大约是人之将死,入镜人告诉了她许多秘密,包括山海镜的十八重劫,包括长生不老的传说。后来那入镜人不知所踪,可能是死了,却给尚年幼的宋珏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也就是从那时起,宋珏拼命想往京城跑。她努力赚钱、读书、寻找古籍,违抗村里的风俗不愿嫁人,再后来她找到契机,在京城里做起了生意,不断结交和这方面有关的人才,只可惜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
到后来,她结识了姜怀尧。
彼时的姜怀尧被近卫选中入镜,刚出第一重劫,正是慌乱之时。宋珏察觉他不像普通人,刻意接近,相处久后,宋珏果然也被近卫找上。她佯做不知山海镜和入镜人一事,所有人都以为她对姜怀尧情根深种,才甘愿一同入镜。
姜遗光看着,觉得她和姜怀尧也不是没有一点情谊,至少他们相处很融洽。
信里还提到,他们俩做了一个试验。
这个试验以前也有入镜人尝试过,只是能满足条件的入镜人实在太少了,试验又十分凶险。所以从未有人成功过。宋珏在信中写道:“我也不知能否成功,或许即便成功了我也看不到那天,但总要试一试。”
但她到底还是没说试验是什么。
除此外,宋珏也提到一点,即她为何要执着于寻找九鼎打开骊山地宫。
因为,她有个猜测。
——她怀疑那位人间第一位皇帝没有死。他很可能得到了某方面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相传李斯与赵高在秦始皇驾崩后秘不发丧,因为夏天炎热,便在车上塞满鲍鱼掩饰尸体腐烂的臭气。
宋珏却觉得不然。好端端的,把皇帝圣驾的车塞满鲍鱼,臭不可闻,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他们就是要掩盖什么吗?愚笨的人猜不出,聪明点的一看就能发现吧?
会不会事情刚好相反,正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死,他以某种自己不知道的方式离开了,所以才要在车上塞满鲍鱼,让一些盯着皇帝的聪明人反而去猜测、认为皇帝已经去世了呢?
但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她有再多猜测也难以证实,除非她能亲自目睹骊山地宫内景象。
后来,宋珏得到了当朝天子的支持,她能去的地方、能看到的古籍更多,在她近乎疯狂地调查下,她诞生了一个有些可怕的猜测。
鬼,到底是什么?从何处来?
大多数入镜人包括近卫都以为鬼即怨念,这话宋珏也认同,可她更好奇的是,在更久远的千万年前,传闻还没有国家,只有部落的时代,那个时候也有鬼吗?还是说那时的人不知有鬼?或者把“鬼”当成了另一种事物,只是叫法不同?
如果人的怨念会在死后变成鬼,那善良的人死后他的善念会不会变成和鬼相反的其他东西?比如神仙?
关于鬼、神、妖、怪等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宋珏看过很多很多记录,四处走访,可令她失望的是,鬼确实存在,但神仙却一个也没有。
没有神佛,没有仙人。所有的神迹都是机缘巧合或者人为,有些全凭想象。
然后她继续去查鬼的起源。
宋珏就有了个更可怕的猜测。
世间本没有鬼,鬼因人而生。
因为人对风雨雷电等气候十分迷惑,无法理解,无法改变,只能统一捏造出鬼和神的想象。这样一来,刮风也好下雨也好,都可以说是鬼神的法力所为。
先认定世间有鬼神,再认定鬼神有莫大威能。人们便开始惧怕鬼神,又想出一套和天地之灵以及和鬼神沟通之法,即为祭祀。
人们按照自己想象的喜好去祭祀自己想象的鬼神,他们认为鬼神需要活人。于是,最初的祭祀多为人祭,手段相当残忍狞厉,以夏商时最甚。
死去的人们心中含怨,祭祀的人们心中有愿,二者相加下,诞生了最早的“鬼魂”。
提到这儿,宋珏还有个猜测:“鬼”也可能不是从本土诞生,而是从其他地方来。
她认为最初期的人祭因为过于残忍,死去的人怨念极多,加上可能在某场祭祀时,某个图案绘制得灵巧、某串念诵歌声、或是某段舞蹈,冥冥中连接上了另一个世界的路。
之后,看不见的大门打开,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潜入。从此,他们所在的世界便有了鬼魂。
正因有了鬼魂的存在,才会让人相信长生不老确有其事。
那位秦始皇除了让人出海寻找仙山以外,还让手下的大将军和丞相替他修建陵墓。不过宋珏猜测,并不止是为了修炼陵墓。
据古籍记载,在陵墓修建时,那位丞相召集七十多万役者挖下深坑,他曾这么形容过:“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也就是已经挖到底了,点火烧不着,敲地面能听到空旷声,底下好像是空的。
还有记载说李斯曾让手下人挖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已经挖到了地下最深处,再往下无论如何也挖不了了,并且从那头还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好像有人说话。
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在地底尽头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和他们所处的世界是正好倒过来的,海水在天上,天空在底下,地底人们在海中生活等等。
宋珏遗憾道,她从未到过地底深处,即便曾尝试过进入各种地下洞穴,也没有听到什么怪声。
她曾看过《酉阳杂俎》里一则轶闻,说某处某地有一户人家中有一口井,想要喝水了就从井里挑,可谁知有一天他们从井上提水时,井边的轱辘却不论如何都转不动,他们觉得奇怪,便多叫来几个人,用力把桶摇了上来,谁也没想到摇上来以后,桶里竟站着一个人头戴草帽的人。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那个人仰天笑了几声,又跳回井里。在场几人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酉阳杂俎》中有许多这样看起来没头没尾的轶闻,好像只是在说些自己见过听过的传闻罢了。宋珏起初只当做有意思翻看解闷,后来却觉得其中几个故事有些道理。
像这个故事,井中拉上一个人,未必是真的。可谁知道地底下会不会是另一个世界?
又听说秦始皇地宫挖得极深,可能深得“接近最底层”,宋珏自然想要一探究竟。
宋珏写了很多,并附上写信时间,表明她写这封信时已经渡过了第五重劫,但这时还未怀胎。
宋珏解释道,姜遗光这个名字,是她和姜怀尧商量过的。
不论将来的孩子是男是女,都要起这个大名。
她在信中又一次提起,她其实不知自己能坚持到第几回,又能不能亲眼见证十八重死劫后的长生,但她希望自己将来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
回去后,那张舆图被姜遗光贴身藏好,谁也没提起。近卫们以为他还是一无所获,没在意。
阿寄烧得厉害,要过好几天才能下床。他人虽小,心志却坚韧,该喝药喝药该扎针扎针,不论如何,几日后出殡他一定要在场,那时他必须能下床。
即便这个消息很可能来源于他母亲,他也不会完全相信。
不过门上确实没有机关,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门后是一间极狭小的暗室, 点着火折子, 一点点微光照亮了方寸地带。正中一张小圆桌, 圆桌上放了个木匣。
他打开木匣,里面放了一封厚厚信和一张同样厚实的叠起的布,把布抖开, 赫然是一张舆图。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张舆图上的图案不是画的,而是用彩线绣上去的。即便过个几十年也不会坏,不慎泡了水也不会褪色。
真是母亲留给他的么?
姜遗光环视一圈,见没有其他东西, 退出暗室。
大约怕坏,信也是用不知什么材质的布做成厚纸张的样子,封口黏得严严实实,上面写着一排小字:
“爱子姜遗光亲启。”
就着微光, 他拆开了信。
很厚一沓, 姜遗光看得飞快,看完后, 收好信和舆图爬出井外,按照信上最后的嘱托点着火。不知这墨是用什么制成的,刚把信拿出来, 信上字迹便跟见到太阳的雪一样消融了, 就算带走也发现不了什么。
但姜遗光还是按照吩咐,把所有信纸都烧了。
白烟袅袅, 很快只剩一小堆灰。
姜遗光离开了东苑,脑子里还在想着宋珏告诉他的那些消息。
信中,宋珏并没有和他提及母子情分或父亲姜怀尧的私情,可以这么说,这封信没有提及一句私事,全都是宋珏东奔西跑这么多年所探查到的秘密,有些得到了解答,有些尽管只是猜测,也被她写了下来。乍一看,不像是母亲写给儿子,更像是一位老道的前辈传授经验给后辈。
宋珏去的地方很多,主要是为了找寻“九鼎”。而她也在信中验证了九鼎这一传说确为真实。只要找到流失的九鼎,破解九鼎上刻着的铭文之谜,就能打开骊山地宫外的机关。
那张舆图,就是她亲自画下的走南闯北跋山涉水经过的路。九鼎共九尊,她找到了六尊,还有三尊尚且下落不明,但她在信中写道据她查阅古书发现有一尊鼎很可能漂洋过海去了海外,兴许就是在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之一。
她认为仙山确实存在,但不一定真是“仙山”,她也不认为山里真的有什么仙人。但她没有机会出海证实了。
至于宋珏为何探访九鼎,她在信中写到,是因为她小时候遇到了一位入镜人。
那入镜人请她帮忙带路找一座古坟,后来再见到入镜人时,他被诅咒缠身,快死了。大约是人之将死,入镜人告诉了她许多秘密,包括山海镜的十八重劫,包括长生不老的传说。后来那入镜人不知所踪,可能是死了,却给尚年幼的宋珏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也就是从那时起,宋珏拼命想往京城跑。她努力赚钱、读书、寻找古籍,违抗村里的风俗不愿嫁人,再后来她找到契机,在京城里做起了生意,不断结交和这方面有关的人才,只可惜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
到后来,她结识了姜怀尧。
彼时的姜怀尧被近卫选中入镜,刚出第一重劫,正是慌乱之时。宋珏察觉他不像普通人,刻意接近,相处久后,宋珏果然也被近卫找上。她佯做不知山海镜和入镜人一事,所有人都以为她对姜怀尧情根深种,才甘愿一同入镜。
姜遗光看着,觉得她和姜怀尧也不是没有一点情谊,至少他们相处很融洽。
信里还提到,他们俩做了一个试验。
这个试验以前也有入镜人尝试过,只是能满足条件的入镜人实在太少了,试验又十分凶险。所以从未有人成功过。宋珏在信中写道:“我也不知能否成功,或许即便成功了我也看不到那天,但总要试一试。”
但她到底还是没说试验是什么。
除此外,宋珏也提到一点,即她为何要执着于寻找九鼎打开骊山地宫。
因为,她有个猜测。
——她怀疑那位人间第一位皇帝没有死。他很可能得到了某方面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相传李斯与赵高在秦始皇驾崩后秘不发丧,因为夏天炎热,便在车上塞满鲍鱼掩饰尸体腐烂的臭气。
宋珏却觉得不然。好端端的,把皇帝圣驾的车塞满鲍鱼,臭不可闻,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他们就是要掩盖什么吗?愚笨的人猜不出,聪明点的一看就能发现吧?
会不会事情刚好相反,正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死,他以某种自己不知道的方式离开了,所以才要在车上塞满鲍鱼,让一些盯着皇帝的聪明人反而去猜测、认为皇帝已经去世了呢?
但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她有再多猜测也难以证实,除非她能亲自目睹骊山地宫内景象。
后来,宋珏得到了当朝天子的支持,她能去的地方、能看到的古籍更多,在她近乎疯狂地调查下,她诞生了一个有些可怕的猜测。
鬼,到底是什么?从何处来?
大多数入镜人包括近卫都以为鬼即怨念,这话宋珏也认同,可她更好奇的是,在更久远的千万年前,传闻还没有国家,只有部落的时代,那个时候也有鬼吗?还是说那时的人不知有鬼?或者把“鬼”当成了另一种事物,只是叫法不同?
如果人的怨念会在死后变成鬼,那善良的人死后他的善念会不会变成和鬼相反的其他东西?比如神仙?
关于鬼、神、妖、怪等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宋珏看过很多很多记录,四处走访,可令她失望的是,鬼确实存在,但神仙却一个也没有。
没有神佛,没有仙人。所有的神迹都是机缘巧合或者人为,有些全凭想象。
然后她继续去查鬼的起源。
宋珏就有了个更可怕的猜测。
世间本没有鬼,鬼因人而生。
因为人对风雨雷电等气候十分迷惑,无法理解,无法改变,只能统一捏造出鬼和神的想象。这样一来,刮风也好下雨也好,都可以说是鬼神的法力所为。
先认定世间有鬼神,再认定鬼神有莫大威能。人们便开始惧怕鬼神,又想出一套和天地之灵以及和鬼神沟通之法,即为祭祀。
人们按照自己想象的喜好去祭祀自己想象的鬼神,他们认为鬼神需要活人。于是,最初的祭祀多为人祭,手段相当残忍狞厉,以夏商时最甚。
死去的人们心中含怨,祭祀的人们心中有愿,二者相加下,诞生了最早的“鬼魂”。
提到这儿,宋珏还有个猜测:“鬼”也可能不是从本土诞生,而是从其他地方来。
她认为最初期的人祭因为过于残忍,死去的人怨念极多,加上可能在某场祭祀时,某个图案绘制得灵巧、某串念诵歌声、或是某段舞蹈,冥冥中连接上了另一个世界的路。
之后,看不见的大门打开,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潜入。从此,他们所在的世界便有了鬼魂。
正因有了鬼魂的存在,才会让人相信长生不老确有其事。
那位秦始皇除了让人出海寻找仙山以外,还让手下的大将军和丞相替他修建陵墓。不过宋珏猜测,并不止是为了修炼陵墓。
据古籍记载,在陵墓修建时,那位丞相召集七十多万役者挖下深坑,他曾这么形容过:“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也就是已经挖到底了,点火烧不着,敲地面能听到空旷声,底下好像是空的。
还有记载说李斯曾让手下人挖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已经挖到了地下最深处,再往下无论如何也挖不了了,并且从那头还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好像有人说话。
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在地底尽头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和他们所处的世界是正好倒过来的,海水在天上,天空在底下,地底人们在海中生活等等。
宋珏遗憾道,她从未到过地底深处,即便曾尝试过进入各种地下洞穴,也没有听到什么怪声。
她曾看过《酉阳杂俎》里一则轶闻,说某处某地有一户人家中有一口井,想要喝水了就从井里挑,可谁知有一天他们从井上提水时,井边的轱辘却不论如何都转不动,他们觉得奇怪,便多叫来几个人,用力把桶摇了上来,谁也没想到摇上来以后,桶里竟站着一个人头戴草帽的人。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那个人仰天笑了几声,又跳回井里。在场几人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酉阳杂俎》中有许多这样看起来没头没尾的轶闻,好像只是在说些自己见过听过的传闻罢了。宋珏起初只当做有意思翻看解闷,后来却觉得其中几个故事有些道理。
像这个故事,井中拉上一个人,未必是真的。可谁知道地底下会不会是另一个世界?
又听说秦始皇地宫挖得极深,可能深得“接近最底层”,宋珏自然想要一探究竟。
宋珏写了很多,并附上写信时间,表明她写这封信时已经渡过了第五重劫,但这时还未怀胎。
宋珏解释道,姜遗光这个名字,是她和姜怀尧商量过的。
不论将来的孩子是男是女,都要起这个大名。
她在信中又一次提起,她其实不知自己能坚持到第几回,又能不能亲眼见证十八重死劫后的长生,但她希望自己将来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
回去后,那张舆图被姜遗光贴身藏好,谁也没提起。近卫们以为他还是一无所获,没在意。
阿寄烧得厉害,要过好几天才能下床。他人虽小,心志却坚韧,该喝药喝药该扎针扎针,不论如何,几日后出殡他一定要在场,那时他必须能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