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遇到了难题
方为回到家的时候。
老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老爸像往常一样伏在茶几上写写算算,计算器按得啪啪作响。
电视机开着,画面里正是奥运会的开幕仪式,中央台的转播员讲解的声音、开幕仪式的画面声音,与方先锋按计算器的声音、厨房里炒菜的声音,交织成家里客厅的背景音乐。
即便忙得焦头烂额,方先锋和田喜兰还是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看一眼电视机的画面。
“回来了?”
“嗯,爸,你在算啥呢,今天的账还没记完?开幕式都不看了吗?”
“这不正看着呢……没记账,我在算别的。”
见他算的认真,方为便不打扰他了。
书包放下,翘着腿坐在椅子上,看起了开幕仪式。
……
这年头的奥运会,可不比二十年后的奥运会,关注度是相当大的,说是全民关注都不为过。
连续的申奥失败,仿佛成了民众心中的一个解不开的结,这会儿都憋着一股气呢,就是想着自己国家代表的运动员,能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好好的争光。
今年的奥运会是在悉尼举办的,而04年则在雅典举办,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国家再次提出了08年奥运会的申请。
“也不知道能不能申办成功呢。”方先锋叹了口气。
“爸你觉得呢?”
“肯定要成功啊!好歹也得轮到我们一次了吧!就差两票!不然今年就是在我们这儿办奥运了!”
“我也觉得肯定会成功。”方为笑了笑道。
或许后世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当下民众们的心情,不就是办个奥运嘛,二十年后大部分国家都不稀罕办了哩!
可在当下,奥运会对国家和民众而言,有着更复杂和深远的意义。
犹记得01年七月份的那天,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回祖国,神州大地沸腾无比,多少聚在电视机前的华夏民众为之欢呼!
作为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方为对奥运最深刻的印象便是00年、04年和08年这三届了,反倒是08年以后的那几届奥运会,他倒是印象模糊了。
虽然今年的奥运在悉尼举办,但国家代表团仍然取得了许多超前的成就,不但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而且是截00年为止金牌和总奖牌数最多的一届。
方为记得相当清楚,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
不要问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一直来,他都是用[281615]来作为自己的各种密码使用的。
有着辽阔大海的相隔,方为的重生带来的蝴蝶效应,似乎对小岛外面的世界暂时没有带来什么进程上的影响。
方为看着电视机上播放着的开幕式画面,跟自己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这会儿重新观看一遍,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
作为一场盛大的庆典,各届奥运的开幕式都是精心的设计,这会正好是开场,120位骑手策马入场,组成马队进行着精彩的列队表演,最终排列交织成巨大的五环标志。
最受关注的,便是点火仪式了,悉尼这届奥运还蛮特别的,采用的是水下传递火炬、水中点火。
或许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不太了解吧,看了这么多届奥运,方为印象最深的开幕式,还是08年的燕京奥运。
至于再往后的那些,他实在不敢恭维了……
……
“吃饭了——”
随着厨房里田喜兰的一声喊,客厅里的父子俩也站起身来,端菜的端菜、盛饭的盛饭。
平时吃饭的时候,电视都会关掉,而今晚则破例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咦?今晚不吃贻贝了?”
方为拿起筷子,发现吃了整整半个月的贻贝,暂时从餐桌上消失了。
“嗯,换换味儿。”
方先锋扒了口饭,又道:“阿为,我昨晚跟你妈商量过了,趁着下个月刚好是贝苗下海的时候,我们打算以后就正式开始搞贻贝养殖了!”
方为愣了愣,问道:“爸你想好了?”
“想好了啊,这半个月天天往那边跑,我感觉该了解的也差不多了,再拖下去就得等明年四五月份了,不如现在就干。”
“可以,很果断嘛!”
老爸说出这个决定来的时候,方为还有些惊讶。
贝苗下海一年有两季,要么是十月十一月,要么是四月五月。
原本方为觉得,老爸能在明年四五月份决定好,就已经很迅速了,倒没想到在吃了半个月贻贝餐之后,他已经满脑子都是贻贝了。
这种事当然是越快越好啊,毕竟贻贝的生长也需要近十一个月的周期,如果今年十月份能成功把贝苗下海的话,明年八九月份就能上市销售了!
“那贝苗这块,你是打算自己育种,还是……”方为问道。
“自己育种太难了,我在养殖办那边学了半个月,育苗室等硬件设备需要成本和时间搭建不说,关键是这技术也不是那么简单。”
方先锋摇了摇头道:“所以还是直接跟养殖办那边购买贝苗吧,虽然贝苗也要很大一块成本,但至少时间上来得及,而且养殖办那边暂时给了采购贝苗很大的优惠,前期就先下海养着,等以后成熟起来了,再尝试一下自己育苗。”方为点了点头,这点上面,方先锋还是想得很周到的。
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在成本和支出这块,他算得相当精细,倘若有自己育苗的条件和技术还好,一对亲贝就能产下上千万枚卵,可以节省大量的贝苗成本。
可偏偏这会儿刚起步,不论是硬件设备上面的费,还是技术上面的问题,都不支持他直接迈出这么一大步。
直接采购贝苗,算是目前而言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了。
“养殖证办下来了吗?”
“正在办,估计过两天就能下来了。”
“养殖海域考虑好在哪儿了吗?”
“大概范围考虑好了,我拉着许教授去帮我看过的,水温、水质、风浪这些都很合适,改天还得请许教授吃个饭呢!”
“那自然是要的。”
“肯定啊,这段时间没少麻烦许教授。”
“人家肯定都烦你了。”田喜兰笑道。
“那我也没法儿啊,做生意不厚脸皮怎么做?”
“爸,那你打算承包几亩?”方为问道。
“我正头疼这个哩!”
方先锋叹了口气,一边吃饭一边道:
“我算过了,如果是十亩的话,至少需要十到十五行绳索连接,每一行绳索下又会挂有一百二十串苗绳,每根苗绳挂三四百个贝苗,算下来,平均一亩就得下差不多三吨贝苗……”
“养成之后,一亩大概能有十吨收获,现在收购价大概三百五一吨,贝苗是一百八一吨,那么……”
这题算起来不难,不算其他成本的话,一亩大概能收入三千元,算上其他成本(承包费、租船费、浮筏、吊绳、苗绳、人工等)的话,一亩的年净利润大概也就两千五差不多了。
目前老爸在码头收鱼,一个月大概能有九百块钱的收入,一年也就是一万出头左右。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五亩的养殖规模,才能有做这件事的必要。
五亩海域,听得还蛮多的,但事实上小得可怜,也只不过是养殖办的试验田大小而已。
对于海产养殖来说,五亩只能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养殖小户了,而养殖和生产这件事一样,规模越大,反而成本会越低,而且抗风险的能力越高,要想挣大钱,肯定是要往大规模去走的。
加上初期的投入,成本会比算出来的还要高一些,就按照每亩七百块钱来算,五亩的投入也至少要三千五了。
“十亩吧!”
方先锋吃饱了,放下了筷子,从烟盒里掏出一根红塔山出来,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不考虑把规模扩大点?”方为问。
“你当你爸不想啊,你爸我是没有钱啊。”方先锋好气又好笑。
十亩的养殖大小,也是他琢磨了好几个晚上才考虑出来的,一次性要投入近七千元,这差不多已经是掏空家底了!
七千元真的很多了,这年头普遍的月收入也就五六百而已,根本也谈何不上一年能存多少钱,不知多少家庭还在为每年拿不出那几百块钱的学费而头疼哩。
没有资本啊,第一桶金的积累,往往是最困难的。
“十亩其实也可以了,小是小了点,但做起来的话,也比我收鱼翻了个倍了。”方先锋自言自语地说着。
难免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第一次有了想要做的事业,却受制于资本不够。
“依我看,要不你就拉下脸,跟大哥或者志远他们开开口,借点过来,把规模做大点,现在刚起步,等大家都尝到甜头也入场的时候,哪里还有你的先机。”田喜兰小声说着。
“哎呀,你个妇人家懂什么,我长到这个岁数,从没跟人开口借过钱,这种欠人情的事,你让我怎么开口?”
方先锋皱眉道:“而且弄不弄得成都还不知道呢,要是搞砸了,你告诉我,这钱咋还?”
田喜兰还想说什么,方先锋摆了摆手:“别说了,我自己再想想。”
方为听着他俩的对话,也在思考。
见气氛有些沉闷,方为笑了笑道:
“爸,要不买张彩票试试?”
“……别闹。”
方先锋白了他一眼,不以为意,继续吧嗒吧嗒地抽烟,眼睛看着电视机开幕仪式的画面出神。
“试试呗,反正横竖不差这两块钱,指不定中了呢。”
方为笑道:“奥运不是开幕了吗,我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在买体彩,中了欢喜,不中就当支持体育事业了。”
“……”
方先锋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拍在他面前。
“去去去,你自己玩去,你要是能中大奖,我管你叫爹!”
“……”
(本章完)
方为回到家的时候。
老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老爸像往常一样伏在茶几上写写算算,计算器按得啪啪作响。
电视机开着,画面里正是奥运会的开幕仪式,中央台的转播员讲解的声音、开幕仪式的画面声音,与方先锋按计算器的声音、厨房里炒菜的声音,交织成家里客厅的背景音乐。
即便忙得焦头烂额,方先锋和田喜兰还是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看一眼电视机的画面。
“回来了?”
“嗯,爸,你在算啥呢,今天的账还没记完?开幕式都不看了吗?”
“这不正看着呢……没记账,我在算别的。”
见他算的认真,方为便不打扰他了。
书包放下,翘着腿坐在椅子上,看起了开幕仪式。
……
这年头的奥运会,可不比二十年后的奥运会,关注度是相当大的,说是全民关注都不为过。
连续的申奥失败,仿佛成了民众心中的一个解不开的结,这会儿都憋着一股气呢,就是想着自己国家代表的运动员,能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好好的争光。
今年的奥运会是在悉尼举办的,而04年则在雅典举办,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国家再次提出了08年奥运会的申请。
“也不知道能不能申办成功呢。”方先锋叹了口气。
“爸你觉得呢?”
“肯定要成功啊!好歹也得轮到我们一次了吧!就差两票!不然今年就是在我们这儿办奥运了!”
“我也觉得肯定会成功。”方为笑了笑道。
或许后世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当下民众们的心情,不就是办个奥运嘛,二十年后大部分国家都不稀罕办了哩!
可在当下,奥运会对国家和民众而言,有着更复杂和深远的意义。
犹记得01年七月份的那天,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回祖国,神州大地沸腾无比,多少聚在电视机前的华夏民众为之欢呼!
作为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方为对奥运最深刻的印象便是00年、04年和08年这三届了,反倒是08年以后的那几届奥运会,他倒是印象模糊了。
虽然今年的奥运在悉尼举办,但国家代表团仍然取得了许多超前的成就,不但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而且是截00年为止金牌和总奖牌数最多的一届。
方为记得相当清楚,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
不要问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一直来,他都是用[281615]来作为自己的各种密码使用的。
有着辽阔大海的相隔,方为的重生带来的蝴蝶效应,似乎对小岛外面的世界暂时没有带来什么进程上的影响。
方为看着电视机上播放着的开幕式画面,跟自己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这会儿重新观看一遍,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
作为一场盛大的庆典,各届奥运的开幕式都是精心的设计,这会正好是开场,120位骑手策马入场,组成马队进行着精彩的列队表演,最终排列交织成巨大的五环标志。
最受关注的,便是点火仪式了,悉尼这届奥运还蛮特别的,采用的是水下传递火炬、水中点火。
或许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不太了解吧,看了这么多届奥运,方为印象最深的开幕式,还是08年的燕京奥运。
至于再往后的那些,他实在不敢恭维了……
……
“吃饭了——”
随着厨房里田喜兰的一声喊,客厅里的父子俩也站起身来,端菜的端菜、盛饭的盛饭。
平时吃饭的时候,电视都会关掉,而今晚则破例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咦?今晚不吃贻贝了?”
方为拿起筷子,发现吃了整整半个月的贻贝,暂时从餐桌上消失了。
“嗯,换换味儿。”
方先锋扒了口饭,又道:“阿为,我昨晚跟你妈商量过了,趁着下个月刚好是贝苗下海的时候,我们打算以后就正式开始搞贻贝养殖了!”
方为愣了愣,问道:“爸你想好了?”
“想好了啊,这半个月天天往那边跑,我感觉该了解的也差不多了,再拖下去就得等明年四五月份了,不如现在就干。”
“可以,很果断嘛!”
老爸说出这个决定来的时候,方为还有些惊讶。
贝苗下海一年有两季,要么是十月十一月,要么是四月五月。
原本方为觉得,老爸能在明年四五月份决定好,就已经很迅速了,倒没想到在吃了半个月贻贝餐之后,他已经满脑子都是贻贝了。
这种事当然是越快越好啊,毕竟贻贝的生长也需要近十一个月的周期,如果今年十月份能成功把贝苗下海的话,明年八九月份就能上市销售了!
“那贝苗这块,你是打算自己育种,还是……”方为问道。
“自己育种太难了,我在养殖办那边学了半个月,育苗室等硬件设备需要成本和时间搭建不说,关键是这技术也不是那么简单。”
方先锋摇了摇头道:“所以还是直接跟养殖办那边购买贝苗吧,虽然贝苗也要很大一块成本,但至少时间上来得及,而且养殖办那边暂时给了采购贝苗很大的优惠,前期就先下海养着,等以后成熟起来了,再尝试一下自己育苗。”方为点了点头,这点上面,方先锋还是想得很周到的。
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在成本和支出这块,他算得相当精细,倘若有自己育苗的条件和技术还好,一对亲贝就能产下上千万枚卵,可以节省大量的贝苗成本。
可偏偏这会儿刚起步,不论是硬件设备上面的费,还是技术上面的问题,都不支持他直接迈出这么一大步。
直接采购贝苗,算是目前而言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了。
“养殖证办下来了吗?”
“正在办,估计过两天就能下来了。”
“养殖海域考虑好在哪儿了吗?”
“大概范围考虑好了,我拉着许教授去帮我看过的,水温、水质、风浪这些都很合适,改天还得请许教授吃个饭呢!”
“那自然是要的。”
“肯定啊,这段时间没少麻烦许教授。”
“人家肯定都烦你了。”田喜兰笑道。
“那我也没法儿啊,做生意不厚脸皮怎么做?”
“爸,那你打算承包几亩?”方为问道。
“我正头疼这个哩!”
方先锋叹了口气,一边吃饭一边道:
“我算过了,如果是十亩的话,至少需要十到十五行绳索连接,每一行绳索下又会挂有一百二十串苗绳,每根苗绳挂三四百个贝苗,算下来,平均一亩就得下差不多三吨贝苗……”
“养成之后,一亩大概能有十吨收获,现在收购价大概三百五一吨,贝苗是一百八一吨,那么……”
这题算起来不难,不算其他成本的话,一亩大概能收入三千元,算上其他成本(承包费、租船费、浮筏、吊绳、苗绳、人工等)的话,一亩的年净利润大概也就两千五差不多了。
目前老爸在码头收鱼,一个月大概能有九百块钱的收入,一年也就是一万出头左右。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五亩的养殖规模,才能有做这件事的必要。
五亩海域,听得还蛮多的,但事实上小得可怜,也只不过是养殖办的试验田大小而已。
对于海产养殖来说,五亩只能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养殖小户了,而养殖和生产这件事一样,规模越大,反而成本会越低,而且抗风险的能力越高,要想挣大钱,肯定是要往大规模去走的。
加上初期的投入,成本会比算出来的还要高一些,就按照每亩七百块钱来算,五亩的投入也至少要三千五了。
“十亩吧!”
方先锋吃饱了,放下了筷子,从烟盒里掏出一根红塔山出来,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不考虑把规模扩大点?”方为问。
“你当你爸不想啊,你爸我是没有钱啊。”方先锋好气又好笑。
十亩的养殖大小,也是他琢磨了好几个晚上才考虑出来的,一次性要投入近七千元,这差不多已经是掏空家底了!
七千元真的很多了,这年头普遍的月收入也就五六百而已,根本也谈何不上一年能存多少钱,不知多少家庭还在为每年拿不出那几百块钱的学费而头疼哩。
没有资本啊,第一桶金的积累,往往是最困难的。
“十亩其实也可以了,小是小了点,但做起来的话,也比我收鱼翻了个倍了。”方先锋自言自语地说着。
难免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第一次有了想要做的事业,却受制于资本不够。
“依我看,要不你就拉下脸,跟大哥或者志远他们开开口,借点过来,把规模做大点,现在刚起步,等大家都尝到甜头也入场的时候,哪里还有你的先机。”田喜兰小声说着。
“哎呀,你个妇人家懂什么,我长到这个岁数,从没跟人开口借过钱,这种欠人情的事,你让我怎么开口?”
方先锋皱眉道:“而且弄不弄得成都还不知道呢,要是搞砸了,你告诉我,这钱咋还?”
田喜兰还想说什么,方先锋摆了摆手:“别说了,我自己再想想。”
方为听着他俩的对话,也在思考。
见气氛有些沉闷,方为笑了笑道:
“爸,要不买张彩票试试?”
“……别闹。”
方先锋白了他一眼,不以为意,继续吧嗒吧嗒地抽烟,眼睛看着电视机开幕仪式的画面出神。
“试试呗,反正横竖不差这两块钱,指不定中了呢。”
方为笑道:“奥运不是开幕了吗,我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在买体彩,中了欢喜,不中就当支持体育事业了。”
“……”
方先锋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拍在他面前。
“去去去,你自己玩去,你要是能中大奖,我管你叫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