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项大哥这么一说,那几位犹豫的士兵立即缩了回去,也就不敢离开了。
看到已经没有人再选择离开,项大哥的脸色要比以前平静一些,项大哥冲着尉迟小令说道:“尉迟大人,你看现在的这些兄弟们可都是愿意留下来的。”
尉迟小令点点头说道:“项大哥,我也看到了。”
尉迟小令站到高处,举目望向四周,四百多人虽然不多,但是聚在一起多少也还有些气势,尉迟小令大声的说道:“兄弟们,大家愿意与在下坚守东梁山,尉迟在这里多谢大家了。”
尉迟小令说完,冲着士兵们抱拳施礼。
其实尉迟小令之所以要主动让愿意离开的士兵离开,这主要是担心这些心有二意的士兵在关键时刻逃走,这将极大的打击士气,弄得不好就会死一败涂地,根本就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些没有坚定意志的士兵必须趁早清除出队伍。
现在能够主动留下来的士兵都是心甘情愿的,那么凭着这些士兵的士气便可以与羌国大军一战,当然能够让尉迟小令有底气的是早就被藏在秘密山洞里面的炸药,只是尉迟小令还没有说出来而已。
“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兄弟们,我尉迟将会与大家共生死同进退,绝对不会弃大家而去。”尉迟小令说道。
项大哥有些激动地说道:“兄弟们,尉迟大人都这样明说,难道我们还做不到吗?”
也不知道是谁大声的喊道:“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紧接着就有士兵随声附和,到后来所有的士兵都一起喊道:“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在东梁山的上空回荡。
对于镇北军的这些士兵来说,已经很久没有经历现在的这种氛围了,自从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之后,随即原镇北军的人马便被分派到不同部队,只有镇北军箭阵营依旧归镇北王朱万钧统领,这还是皇上朱万乾觉得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这支镇北军在镇北王朱万钧的带领下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为平定西北边患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皇上朱万乾虽然对镇北王朱万钧有所猜忌,也的确将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以便控制,但为了顾及朝堂的口舌,对外面宣称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的真正原因乃是体谅镇北王朱万钧的辛苦,考虑到边塞条件艰苦,故尔才将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
镇北王朱万钧虽然人在京都,但是仍旧管理边塞事务,但是明眼人一看便都知道,这乃是皇上朱万乾的计谋而已,统帅离开了军队,千里之外还谈何指挥,按照当时的条件,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信息传递从边城到达京都也要十数日的时间,如果真的若是边城有事,再等到镇北王朱万钧的回复,岂不是会误了大事。所以后来皇上朱万乾便顺理成章地安排别的将领入驻边城,代行管理职责,慢慢的边城事务也就不再请示镇北王朱万钧。
镇北王朱万钧非常清楚皇上朱万乾的心思,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们更是机敏万分,稍微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人很快便都嗅到,镇北王府也就成了门可罗雀的地方,大臣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躲避着镇北王府。
镇北王朱万钧看似闲暇,其实却是私底下忙碌得很,朝堂之上原本对立的大臣自然是对立的,现在不与镇北王府有瓜葛也算正常,那些出自镇北王府门下的臣子们在镇北王朱万钧的授意之下,也故意做出疏远镇北王府的样子,迷惑镇北王府的对立派。
镇北王朱万钧的日子不好过,镇北军的将士们也必然过的有些艰难,自从被分派到其它部队之后,便经常受到排挤,这些曾经血战沙场的士兵们只好隐藏起自己的血性,忍气吞声地活着,在这些士兵的心中,都在期盼有一天能够听到镇北王朱万钧和小王爷朱旭的召唤,因为只要是能够跟着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大家便又会回到意气风发的时光。
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关于镇北王朱万钧其实是被软禁在京都,因为当今皇上一直在怀疑镇北王爷有反叛之心,这些士兵们就有些想不通了,如果镇北王爷真的要反叛,在边城之时岂不是有着大好的机会,又何必要听从皇上的召唤回到京都被软禁起来呢?
想到镇北军今日的境况,这些士兵们倒是愿意镇北王爷和小王爷真的举起大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了当今这位昏庸的皇上算了,此次镇北王爷在南城振臂一呼,大部分的镇北军旧部无一不欢欣雀跃,蜂拥而至投奔镇北王爷,因为大家终于等到这一天。
小王爷朱旭带领着先头部队进入西城,这些士兵们便按照上司的指令行事,当然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上司的上司就是小王爷朱旭。
士兵们对小王爷是佩服的,在战场上,小王爷朱旭绝对的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正是在小王爷朱旭的行为感召之下,镇北军的所有将士才那样的无所畏惧,这也成就了镇北军所向披靡的威名。
在离开西城之前,上司特地嘱咐,大家跟随尉迟小令一定要多加小心,因为尉迟小令是当今皇上的绝对心腹,而当今皇上对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忌讳颇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分寸。
最后一句把握分寸,上司是用了重音的,聪明机智一些的士兵已经从上司的口音当中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也是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有些隔阂的原因之一。
现在当尉迟小令说出同生共死的话语之时,这些士兵们忽然有一种回到曾经的感觉,忽然之间觉得东梁山的山风似乎与边城的风极为相像,正是这种感觉,让这些士兵们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么多年的憋屈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大家由衷的大声的嘶喊着,这是一种发泄,畅快淋漓的声音将山风都比将下去。整个东梁山顿时变得富有激情起来。
看到已经没有人再选择离开,项大哥的脸色要比以前平静一些,项大哥冲着尉迟小令说道:“尉迟大人,你看现在的这些兄弟们可都是愿意留下来的。”
尉迟小令点点头说道:“项大哥,我也看到了。”
尉迟小令站到高处,举目望向四周,四百多人虽然不多,但是聚在一起多少也还有些气势,尉迟小令大声的说道:“兄弟们,大家愿意与在下坚守东梁山,尉迟在这里多谢大家了。”
尉迟小令说完,冲着士兵们抱拳施礼。
其实尉迟小令之所以要主动让愿意离开的士兵离开,这主要是担心这些心有二意的士兵在关键时刻逃走,这将极大的打击士气,弄得不好就会死一败涂地,根本就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些没有坚定意志的士兵必须趁早清除出队伍。
现在能够主动留下来的士兵都是心甘情愿的,那么凭着这些士兵的士气便可以与羌国大军一战,当然能够让尉迟小令有底气的是早就被藏在秘密山洞里面的炸药,只是尉迟小令还没有说出来而已。
“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兄弟们,我尉迟将会与大家共生死同进退,绝对不会弃大家而去。”尉迟小令说道。
项大哥有些激动地说道:“兄弟们,尉迟大人都这样明说,难道我们还做不到吗?”
也不知道是谁大声的喊道:“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紧接着就有士兵随声附和,到后来所有的士兵都一起喊道:“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在东梁山的上空回荡。
对于镇北军的这些士兵来说,已经很久没有经历现在的这种氛围了,自从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之后,随即原镇北军的人马便被分派到不同部队,只有镇北军箭阵营依旧归镇北王朱万钧统领,这还是皇上朱万乾觉得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这支镇北军在镇北王朱万钧的带领下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为平定西北边患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皇上朱万乾虽然对镇北王朱万钧有所猜忌,也的确将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以便控制,但为了顾及朝堂的口舌,对外面宣称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的真正原因乃是体谅镇北王朱万钧的辛苦,考虑到边塞条件艰苦,故尔才将镇北王朱万钧调回京都。
镇北王朱万钧虽然人在京都,但是仍旧管理边塞事务,但是明眼人一看便都知道,这乃是皇上朱万乾的计谋而已,统帅离开了军队,千里之外还谈何指挥,按照当时的条件,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信息传递从边城到达京都也要十数日的时间,如果真的若是边城有事,再等到镇北王朱万钧的回复,岂不是会误了大事。所以后来皇上朱万乾便顺理成章地安排别的将领入驻边城,代行管理职责,慢慢的边城事务也就不再请示镇北王朱万钧。
镇北王朱万钧非常清楚皇上朱万乾的心思,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们更是机敏万分,稍微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人很快便都嗅到,镇北王府也就成了门可罗雀的地方,大臣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躲避着镇北王府。
镇北王朱万钧看似闲暇,其实却是私底下忙碌得很,朝堂之上原本对立的大臣自然是对立的,现在不与镇北王府有瓜葛也算正常,那些出自镇北王府门下的臣子们在镇北王朱万钧的授意之下,也故意做出疏远镇北王府的样子,迷惑镇北王府的对立派。
镇北王朱万钧的日子不好过,镇北军的将士们也必然过的有些艰难,自从被分派到其它部队之后,便经常受到排挤,这些曾经血战沙场的士兵们只好隐藏起自己的血性,忍气吞声地活着,在这些士兵的心中,都在期盼有一天能够听到镇北王朱万钧和小王爷朱旭的召唤,因为只要是能够跟着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大家便又会回到意气风发的时光。
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关于镇北王朱万钧其实是被软禁在京都,因为当今皇上一直在怀疑镇北王爷有反叛之心,这些士兵们就有些想不通了,如果镇北王爷真的要反叛,在边城之时岂不是有着大好的机会,又何必要听从皇上的召唤回到京都被软禁起来呢?
想到镇北军今日的境况,这些士兵们倒是愿意镇北王爷和小王爷真的举起大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了当今这位昏庸的皇上算了,此次镇北王爷在南城振臂一呼,大部分的镇北军旧部无一不欢欣雀跃,蜂拥而至投奔镇北王爷,因为大家终于等到这一天。
小王爷朱旭带领着先头部队进入西城,这些士兵们便按照上司的指令行事,当然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上司的上司就是小王爷朱旭。
士兵们对小王爷是佩服的,在战场上,小王爷朱旭绝对的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正是在小王爷朱旭的行为感召之下,镇北军的所有将士才那样的无所畏惧,这也成就了镇北军所向披靡的威名。
在离开西城之前,上司特地嘱咐,大家跟随尉迟小令一定要多加小心,因为尉迟小令是当今皇上的绝对心腹,而当今皇上对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忌讳颇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分寸。
最后一句把握分寸,上司是用了重音的,聪明机智一些的士兵已经从上司的口音当中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也是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有些隔阂的原因之一。
现在当尉迟小令说出同生共死的话语之时,这些士兵们忽然有一种回到曾经的感觉,忽然之间觉得东梁山的山风似乎与边城的风极为相像,正是这种感觉,让这些士兵们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么多年的憋屈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大家由衷的大声的嘶喊着,这是一种发泄,畅快淋漓的声音将山风都比将下去。整个东梁山顿时变得富有激情起来。